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875738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感染科 1 定义传染病 是病原微生物 如病毒 细菌 衣原体 立克次体 真菌 螺旋体 和寄生虫 如原虫 蠕虫 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 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 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源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 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有五种 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 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血液体液传播 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3 常见儿童传染病 呼吸道 麻疹 风疹 猩红热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百日咳 结核等消化道 细菌性痢疾 病毒性肝炎 感染性腹泻病等 4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发热 咳嗽 流涕 眼结合膜炎 科氏斑及皮肤斑丘疹 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家族 只有一个血清型 属RNA病毒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人类为麻疹病毒唯一宿主 发病前2天 潜伏期末 至疹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 前驱期传染性最强 5 2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3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易感者接触患者后90 以上发病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易感人群主要在6个月至5岁小儿 4 流行特征 传染性很强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 5 潜伏期 6 21天 平均10天左右 6 麻疹发病过程示意图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病毒增殖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进入全身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第二次病毒血症 感染后第5 7天 病毒播散至全身各器官 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全身病毒量迅速下降而消失 临床进入恢复期 敢然后第15天 7 典型麻疹的临床分期及特点 8 非典型麻疹1 轻型 可无麻疹粘膜斑麻疹2 重型麻疹 中毒性麻疹 休克型麻疹 出血性麻疹 疱疹性麻疹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 血清学检查 麻疹IgM抗体病后5 20天最高 测定血清IgM抗体是诊断麻疹的标准方法 9 10 麻疹 11 并发症 1 喉炎 支气管炎2 肺炎3 心肌损害 心肌炎4 脑炎发病率0 01 0 5 5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远期 2 17年 罕见 12 诊断 流行病学史 典型麻疹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见下表 13 麻疹与其他出征性疾病的鉴别 14 治疗 无特异抗病毒药物 对症 预防并发症发生 隔离期 疹后5天 有并发症为疹后10天 预防 1 管理传染源 患者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2 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去公共场所及人多拥挤处 3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15 风疹 定义 是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低热 皮疹和耳后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轻 病程短 流行病学 风疹病毒为RNA病毒 人为风疹自然感染的唯一宿主 故病人是唯一传染源 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均有传染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冬春季发病最高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16 临床表现 潜伏期14 21天 平均18天1 前驱期 发热 轻咳 流涕 耳后 枕部淋巴结肿大 无口斑 2 出疹期 1 2天后出疹 1天内波及全身 皮疹经2 3天消退 退疹后不留色素沉着 诊断 风疹IgM抗体在疹后5 14天阳性率最高 对风疹早期诊断以及患风疹的孕妇是否须终止妊城非常重要 鉴别诊断治疗 对症 支持 17 猩红热 定义 是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发热 咽峡炎 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脱屑 病原学 A组 溶血性链球菌 化脓链球菌 致病力来源于细菌本身及其产生的毒素和蛋白酶类 流行病学1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 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时期传染性最强 18 2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3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感染后抗体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素免疫 4 流行特点 全年均可 冬春季多 学龄儿童多 临床表现 潜伏期1 7天 一般2 5天 1 发热 多为持续性 39左右2 咽峡炎 咽痛 局部可有脓性渗出3 皮疹 发热24小时内出皮疹 弥漫充血性针点大小皮疹 压之褪色伴有痒感 19 帕氏线 指压痕阳性 口周苍白圈 病初草莓舌 2 3天后杨梅舌 皮疹48小时达高峰 2 3天内退尽 疹退后皮肤脱屑并发症 1 急性期 中耳炎 乳突炎 肾小球肾炎2 晚期 2 3周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关节炎 风湿热 肾小球肾炎等 20 猩红热 21 猩红热 22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升高 10 20 109 L 中性粒细胞80 以上2 病原学 咽拭子培养诊断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1 麻疹 23 2 风疹3 药疹4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葡菌能产生红疹毒素 可引起猩红热样皮疹 进展快预后差 鉴别主要靠细菌培养 治疗 呼吸道隔离 抗菌青霉素敏感疗程10 14天隔离期 隔离至咽拭子培养三次阴性 24 水痘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 即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表现不同的两种急性传染病 水痘 为原发感染 临床特征是出现全身水疱疹 带状疱疹 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激活后发生的皮肤感染 以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出现带状分布的疱疹为特征 25 病原学水痘带状疱疹 疱疹病毒科 一个血清型 为DNA病毒 流行病学1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 自出疹前1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26 2 传播途径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3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易感儿童接触后90 发病 一年四季均发 冬春季最多 临床表现潜伏期10 24天 平均14 16天 典型水痘分两期1 前驱期 低热 乏力 食纳减退 1 2天后出皮疹 27 2 出疹期 皮疹初为红斑疹 丘疹 疱疹 疱疹 疱疹处常伴瘙痒 1 2天后疱疹干枯 结痂 水痘皮疹为向心性分布 也可在口腔 咽喉 眼结膜和外阴等粘膜处发生疱疹 破裂后形成溃疡 水痘皮疹分批出现 病程中可见各期皮疹 妊娠期感染水痘 可致胎儿畸形 早产或死胎 产前患水痘可发生新生儿水痘 28 29 30 水痘多为自限性疾病 10天左右自愈 高危水痘 发生于免疫功能缺陷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1 大疱性水痘 2 出血性水痘病情极严重 皮肤瘀点 瘀斑 内脏出血 DIC 3 坏疽型水痘继发细菌感染所致 皮肤大片坏死 可因败血症死亡 实验室检查 3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 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抗体出疹后1 4天出现 与单纯疱疹病毒有交叉反应 并发症 1 皮疹继发细菌感染 如皮肤感染 蜂窝织炎 败血症等 2 肺炎原发性水痘肺炎多见于成人患者和免疫缺陷者 继发性肺炎为继发细菌感染所致 多见于小儿 3 脑炎发生率小于1 病死率5 25 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4 肝炎可有转氨酶升高 少数脑病 肝脂肪变综合症 32 诊断 根据水痘接触史 季节 典型皮疹特点 分布部位等 即可诊断鉴别诊断1 脓疱疹疱疹 脓疹 结痂 无分批出现 无全身症状 2 丘疹性荨麻疹皮肤过敏性疾病 婴幼儿多见 四肢多 红色丘疹 顶端有小疱 基底较硬 3 单纯疱疹 33 治疗1 隔离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 2 抗病毒阿昔洛韦首选 更昔洛韦静点 干扰素肌注 3 防治并发症水痘禁用肾上腺皮质素继发细菌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 因脑炎出现脑水肿时可用脱水剂 34 预防 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孕妇等 如有接触史 使用丙种球蛋白可减轻病情 20世纪70年代国外研制的水痘病毒减毒活疫苗 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35 流行性腮腺炎 定义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可侵犯各种腺体 神经系统 心 肝 肾和关节等器官 引起睾丸炎 胰腺炎和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病原学属于副粘液副病毒科 RNA病毒 人是唯一宿主 只有一个血清型 36 流行病学1 传染源早期患者和隐性患者 病毒在唾液中存在时间较长 自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均可检出 因此在这两周内具有高度传染性 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 其传染力较麻疹 水痘为弱 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 3 易感人群具有人群普遍易感性 90 病例发生于1 15岁 尤其5 9岁儿童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37 临床表现 潜伏期8 30天平均18天 常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症状 通常一侧先肿大 也有两侧同时肿大者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 后 下发展 张口及进食时疼痛加剧 常伴有恶心 头痛 发热 呕吐等症状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 4天累及对侧 双侧肿胀占75 颌下腺或舌下腺同时累及 腮腺管口红肿 38 也有以无腮腺肿胀 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起病的 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妊娠3月感染流行性腮腺炎 常引起胎儿死亡及流产 并可引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WBC正常或稍高 以淋巴细胞为主 39 2 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淀粉酶增高程度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血清脂肪酶测定有助于并发症胰腺炎诊断 3 血清学检查抗体于起病后7天出现 2周内达到高峰 4 脑脊液检查约半数患者再无脑膜炎症状和体征的情况下出现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 部分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40 并发症1 神经系统并发症 1 无菌性脑膜炎 脑膜脑炎 脑炎 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 腮腺炎时脑炎的发病率约0 3 8 2 脑膜脑炎的症状可早在腮腺肿胀前6天或肿后2周出现 一般多在肿后1周内出现 脑脊液和症状与其它病毒性脑炎相仿 头痛 呕吐等急性脑水肿表现明显 脑电图可有改变但不似其他病毒性脑炎明显 预后多良好 41 2 多发性神经炎 脊髓灰质炎等3 耳聋为听声经受累所致 75 为单侧性2 生殖系统并发症 1 睾丸炎 是男孩最常见的并发症 患侧睾丸明显疼痛 肿胀 临近皮肤发红 肿胀 30 40 受累睾丸发生萎缩 附睾炎常合并发生 2 卵巢炎 7 青春期后女性可发生 有发热 寒战 呕吐 下腹疼痛 压痛 但不影响生育能力 42 3 胰腺炎 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及压痛 伴发热 呕吐及腹胀 便秘等 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胰腺 血清脂肪酶超过1 5U ml 提示最近发生过胰腺炎 但脂肪酶常在发病72小时后升高 故早期诊断价值不大 1 1 43 4 心肌炎 约4 5 患者并发心肌炎 多见于病程5 10天 表现为面色苍白 心率增快或减慢 心音低钝 心率不齐等 心电图可见窦性停博 房室传导阻滞 ST段压低 T段低平或倒置 早博等 大多数仅有心电图改变而无明显症状 5 其他 如乳腺炎 甲状腺炎 关节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泪腺炎 视神经乳头炎 角膜炎 一般在20天左右恢复正常 44 诊断 流行病学史 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1 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单侧 局部红肿热痛明显 晚期有波动感 挤压时有脓液自腮腺管流出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45 2 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 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 较坚硬 边缘清楚 压痛明显 3 其它病毒引起的腮腺肿大 1 3型副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 A型柯萨奇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等均可引起腮腺肿大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需作病原学诊断 46 4 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 过敏性腮腺炎 腮腺导管阻塞 均有反复发作史 肿大迅速 消肿迅速 5 症状性腮腺肿大 糖尿病 营养不良 慢性肝病 某些药物如碘化物 异丙肾上腺素等6 腮腺肿瘤 47 治疗1 对症 隔离隔离至腮肿完全消失 2 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 干扰素 中药 3 并发症治疗 脑膜脑炎 睾丸炎预防1 及早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2 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48 谢谢 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