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875402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 “文化”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科学发展观 古代四大发明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受保护的千年古树 园林雕塑A B C D 2,中国的象形文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仍在流行、通用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古老文字。这启示我们( )A. 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 文化就是语言文字3,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A. B C D 根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人民政府要将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滚动场所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据此回答第6一7题。4,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冶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地,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c.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5,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因为 ( )A 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由 B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C 只要将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好,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D.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6,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A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7,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一个传统。据调查,41.7的被访者及其家庭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29.I的被访者偶尔燃放烟花爆竹。这表明 ( )A,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8,成语“耳濡目染”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 潜移默化的特点 B. 深远持久的特点C 相对独立柱的特点 D. 差异性的特点9,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 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 “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A.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C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灵感D 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10,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 )价值观念 身体健康 风俗习惯 文化程度A B C D 11.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在他身后给我们留下了1500万字的文学作品。也许,追寻和纪念巴金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优秀作品,因为唯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那属于他的永恒的青春。巴金的优秀作品能够( )丰富人的精神境界 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A B C D 1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A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成果c. 我国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的D.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13,在新旧体制转换、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就业竞争很激烈,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例如,现在有些用人单位提出了这样的就业条件: 当司机要兼外联,当电工要有驾照,当秘书要懂外语。这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 A.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主动的B,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c.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D.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14,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过年的年俗有所不同。这体现了( )A 民族文化具有多姿多彩的魅力 B.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 民族文化充满了生机 D.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5, xx 年3 月,中国一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技术研讨会在重庆开幕,两国文物专家就文物保护经验进行交流并达成合作共识,对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造像进行修复与保护。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趋同A B. C D. 16, 费孝通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都要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美人之美” 是指 ( )A, 要夸奖其他民族的文化 B, 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 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D. 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17,世界上任何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民族文化都应受到尊重,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都有权利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体现了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各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原则 B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 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的原则 D. 各民族文化独立发展的原则18,为扩大中俄文化交流合作,“中央大街俄罗斯文化节” 在历时5个月的活动时间里举办了中俄艺术作品展、俄罗斯绘画作品展、俄罗斯民乐巡展、俄罗斯歌舞表演、俄罗斯老电影回放、俄罗斯餐饮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角度、多领域展示俄罗斯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及中俄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下列对上述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所有的社会性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活动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文艺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A. B c, D 19,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结构,小至四合院,大至皇宫、皇城,都有一道墙,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统的意蕴。且不论园林,就是四合院、宫殿,群体结构的屋与屋之间,总有很多 “空”,有条件就一定要辅以亭池草木,显出实中之虚。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使人不出户、不出园,就可以与自然交流,悟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外向开放的。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 )A. 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 体现了封建主义的落后思想c,只有在继承中才能不断发展 D,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20,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入选名单中,我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活史”。材料表明 (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 传统文化在今天得到了充分的发展c.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不会因时而变D. 传统文化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21,达芬奇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这表明( )A. 科技是艺术发展的源泉 B科技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c. 科技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D. 艺术是科技发展的结果22,下列关于教育方式的变革与文化传承关系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教育方式的变革将改变其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具体方式 教育方式的变革只会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积极作用 教育方式的变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传承的方式 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A, B C D 23,李时珍为了写 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这说明( )A,只有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4,下列关于文化创新的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A. B, C D 25,20 世纪20 年代初,印度的甘地说:“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扬弃传统文化B 既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又不失本民族文化特色C 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具有不相容性D.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26,“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 ()A. 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B.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c.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共48分)27. 简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12分28,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有人说: “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12分29,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分别是什么?12分30. 材科一: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作为文明亮点的传统节日不下数十个,其中许多是从远古发展而来的。尽管各个节日的功能不同,但作为综合性文化载体,传统节日都承载着比普通时日丰富得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内涵。材料二 保护与复兴民族传统节日,已经刻不容缓。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目的就是增强全社会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意识。 请运用 文化生活 中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保护民族传统节日。12分BBAADADABCADBBBBBBDABABDBC27,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8, 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但不能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之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29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30,传统民族节日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形式上看,民族传统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