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870811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 -变质作用 B. -冷却凝固C. -外力作用 D. -重熔再生2. 主要由图中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 长江三角洲 B. 东非大裂谷C. 喜玛拉雅山 D. 维苏威火山3. 下列岩石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 侵入岩 B. 沉积岩 C. 喷出岩 D. 变质岩【答案】1. D 2. A 3. B【解析】1. 指向岩浆岩,应为冷却凝固作用;指向沉积岩,应为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应为变质作用;指向岩浆,应为重熔再生作用,选D。2. 图中作用为外力作用,长江三角洲为流水沉积作用而成,属于外力作用地貌;而东非大裂谷、喜玛拉雅山、维苏威火山均为内力作用地貌,选A。3. 化石多存在于沉积岩中,选B。【点睛】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喷出地表的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为侵入岩;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层理结构并常含有化石;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而成的。4.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上的物体作水平运动时,方向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右偏B. 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东向西自转C. 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叫做1个太阳日D. 地球自转是绕地轴做旋转运动的,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答案】D【解析】地球上的物体作水平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方向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无论从南极还是北极上空观察,地球都是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叫做1个恒星日;地球自转是绕地轴做旋转运动的,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选D。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5. 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B. 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6. 形成上述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 土壤 B. 热量 C. 水分 D. 地形【答案】5. B 6. B【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根据从M到N的自然带的变化,可以看出自然带的南北对称分布规律,这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5. 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这些自然带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选B。6. 结合上题,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热量,选B。7. 下列四幅图中,错误地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点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点俯视为顺时针,A正确。8. 相邻两天“锄禾日当午”的时间间隔是()A. 12小时 B. 24小时 C. 1恒星日 D. 23小时56分4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相邻两天“锄禾日当午”的时间间隔是太阳日,也就是昼夜更替的同期是24小 时。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选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日与恒星日。9.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A. B. C. D. 【答案】A【解析】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使地球产生昼与夜;昼夜交替进行是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选择A项。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的现象。读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完成下列各题。10. 表中不同地区霜冻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 作物品种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纬度位置11. 晴朗的夜晚有利于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太阳辐射弱 B. 地面辐射弱 C. 大气逆辐射弱 D. 大气反射作用弱【答案】10. D 11. C【解析】10. 表中不同地区霜冻期差异很大,根据表中的纬度和霜冻天数分析,纬度越高,发生霜冻的天数越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D对。作物品种不影响霜冻天数,A错。地形、海陆位置不是主要因素,B、C错。11. 晴朗的夜晚有利于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的快,降温快,水汽凝华成霜,C对。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大气反射作用,A、D错。地面辐射不是霜冻形成原因,B错。点睛:纬度越高,发生霜冻的天数越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的快,降温快,有利于霜冻形成。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地面热量损失慢,降温慢,不易出现霜冻。12. 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反射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A. B. C. D. 【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气温高,对。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降温慢,对。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错。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不是反射, 错。C对,A、B、D错。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3.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A. 亚欧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14. 板块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的地貌,下列地貌中由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是( )A. 马里亚纳海沟 B. 喜马拉雅山脉 C. 东亚岛弧链 D. 东非大裂谷【答案】13. B 14. D【解析】13. 图示M位于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选B。14. 根据板块学说及板块分布,马里亚纳海沟、喜马拉雅山脉、东亚岛弧链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只有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内部的张裂边界,为板块张裂作用形成,选D。15.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 深源地震发生时地球表面的震动幅度 B. 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岩芯样本C. 由地震波波速变化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 通过卫星探测技术获得的图像【答案】C【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由地震波波速变化形成的不连续界面,波速突然增大的界面是莫霍界面。纵波波速减小,横波消失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C对。其它不是不是划分依据,A、B、D错。读江西某山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下列各题。16. 图中甲表示最有可能的是A. 土地沙漠化 B. 土地盐碱化 C. 水土流失 D. 水污染17. 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人口增长过快 B. 全球气候变暖 C. 降水量减少 D. 工业快速发展【答案】16. C 17. A【解析】16. 江西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降水集中、多暴雨,山区毁林开荒易造成水土流失。17. 由图可知,该地区环境问题主要是扩大耕地面积引起的,而扩大耕地面积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多、增长快,对粮食需求量大。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18. 下列地理现象,与洋流作用无关的是()A. 浅海中污染物的净化 B. 智利境内的荒漠C. 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 D.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与洋流无关。考点:主要考查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对象影 响举 例气候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都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则受上升流的影响。海洋航行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海洋污染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油轮发生泄漏。19. 有关世界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B. 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最少C. 在世界七大洲中,亚洲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最多D. 我国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均居世界第六位,巴西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均居世界首位【答案】A【解析】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A正确;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少,但人均径流量最多,B错误;亚洲年径流量最多,人均径流量最少,C错误;我国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巴西是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D错误。故选A。读下面“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0. 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暖流 B. 乙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寒流C. 甲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寒流 D. 乙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暖流21. 若甲图位于太平洋,则该洋流的名称是A. 秘鲁寒流 B. 日本暖流 C. 东澳大利亚暖流 D. 千岛寒流22. 关于甲乙两图中洋流的共同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属于暖流 B. 向高纬度流动C. 属于寒流 D. 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洋流的一部分【答案】20. C 21. A 22. C【解析】20. 甲图等温线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同理,乙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图所示洋流均为从温度低处流向温度高处,为寒流。据此选C。21. 结合上题,甲所示洋流应为南半球的寒流,若甲图位于太平洋,根据流向及性质,则该洋流最可能是秘鲁寒流,选A。22. 甲乙两图所示洋流均为寒流,均流向较高纬度,从温度数值分析,二者均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景观的形成与流水作用密切相关(如下图)。凹岸:河流弯曲河段岸线内凹的一岸。凹岸通常受主流冲刷,水深、流速较大。凸岸与之相反。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23. 关于图中乙、丙两地,分析正确的是( )A. 乙为凸岸堆积,丙为凹岸侵蚀 B. 乙为凹岸侵蚀,丙为凸岸堆积C. 乙为凹岸堆积,丙为凸岸侵蚀 D. 乙为凸岸侵蚀,丙为凹岸堆积24. 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A. 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 甲-c-沉积-兴建仓库C. 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D. 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答案】23. A 24. C【解析】(1)读图可知,乙岸出现堆积物,河道远离乙岸,是凸岸,河道不断向丙岸移动,说明丙岸遭到侵蚀,是凹岸,故A正确。(2)甲地位于荆江左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侵蚀甲地对岸,该处以堆积作用为主,A错误;甲地弯道水速较慢,应对应a,B错误;乙地位于凸岸,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弯道水速较慢,适宜种植农作物,C正确,D错误。【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2)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5.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水热条件的变化 B. 地壳运动C. 植被类型的变化 D. 岩浆活动26.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答案】25. B 26. A【解析】26. 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地形变化,进而气候条件,植被条件都随之发生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7. 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28.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中所示不同的是( )A. 庐山 B. 喜马拉雅山 C. 华山 D. 泰山【答案】27. C 28. B【解析】考查断块山和褶皱山。27. 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岩层一侧上升,一侧相对下沉,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断裂上升形成的断块山。故选C。28. 庐山、华山、泰山都属于断块山,喜马拉雅山属于褶皱山系。故选B。29. 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小,江河径流量下降 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 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 C B. D【答案】B【解析】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是源于水资源本身的分布不均、部分水质变差而人类的需求增多等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小,江河径流量下降是部分区域的缺水原因,并不是普遍原因;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相对平衡、充足,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紧张,选B。30. 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A. 植树造林,治理沙漠 B.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C.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D. 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40分)31.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A处的岩石中找到了古生物化石,该处岩石按成因分类应属于_岩。(2)图中字母B处的地质构造类型是_,地貌形态是_,地貌形成的原因是_。(3)在A、B、C三处的地质构造中,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处,有利于储存石油、天然气的是_处。(4)在图示区域进行修路、修建水库大坝等工程建设需要避开_处,原因是_。【答案】(1)沉积 (2)向斜 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B A (4)C 断层地带,地壳不稳定【解析】(1)古生物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故该处岩石按成因分类最可能是沉积岩。(2)图中字母B处的岩层向下弯曲,故其属于向斜,从地貌来看却是山岭。这是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3)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据此,BA分别为向斜、背斜,故找水需在B处,有利于储存石油、天然气的是A处。(4)修路、修建水库大坝等工程建设需要避开断层,因为断层不为地壳不稳定,图示区域中C为断层,故应避开。【点睛】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的关系:1、背斜岩层封闭,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背斜呈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是隧道的良好选址地;背斜顶部受张裂作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顶部可建采石场。2、向斜岩层向下凹,易集水,是地下水的储藏区。.32. 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和_。(2)上图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岸,原因是_。(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右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_。AU型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4)A、B、C三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_,为什么?_。【答案】(1)乙;溯源侵蚀;下蚀 (2)D;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3)C (4)C;C处于河流的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解析】(1)图中A河段处于河流上游,这里的河谷剖面表现为明显的“V”形态,与之最接近的是乙图,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下蚀。(2)河流中下游地区,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岸D、E分别位于堆积岸、侵蚀岸,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堆积岸D。(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右图所示,则由于流水的差异侵蚀作用导致部分河床被侵蚀,形成跌宕起伏的瀑布景观,选C。(4)聚落一般选在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裕、交通便利的地区,A、B、C三点中,只有C处于河流的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建成聚落。33.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列自然带中选出与图中A、B、C相对应的自然带是山草甸带 高寒荒漠带 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A_,B_,C_。(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地带性规律,此规律同_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相似。(3)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完整,其主要原因是_。(4)南坡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原因是_。【答案】(1) (2)山地垂直 纬度 (3)南坡相对高度更大,纬度更低 (4)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解析】(1)A位于山麓应与当地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位于针阔混交林与灌木林之间,应为高山针叶林带;C的上方为雪线,故其为高山草甸带。(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带性规律,此规律与同纬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相似。(3)自然带的分布受纬度、相对高度、迎风坡等诸多因素影响。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完整,其主要原因是南坡相对高度更大,纬度更低,且南坡是迎风坡。(4)南坡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原因是南坡位于从印度洋而来的湿润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点睛】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为地带性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地带性规律表现为:(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或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或经度地带性规律、干湿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大致南北延伸东西更替;(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由山麓向山地自然环境随着高度发生变化。2、非地带性规律是指因地形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而引起的地域分异。34. 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和“我国水资源和世界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1)从总量看,我国水资源_,但人均占有量_。(2)我国水资源总量仅比美国少2700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及美国的_,这是因为_。(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时间分配特点是_。【答案】(1)丰富 少 (2)五分之一 我国人口总量大约是美国人口总量的5倍 (3)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解析】(1)从总量看,我国水资源在世界排名较靠前,仅比美国少2700亿立方米,说明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2)我国水资源总量仅比美国少2700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这是因为我国人口总量大约是美国人口总量的5倍。(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深受地形及夏季风的影响,表现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时间分配也不均匀,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点睛】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针对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有必要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和西北,以解决那里的缺水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