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八大国关系练习.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5870504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八大国关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八大国关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八大国关系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八大国关系姓名:_班级:_用时:_分钟一、选择题1(xx安徽模拟)下图是1894年刊登于伦敦新闻画报上的漫画作品日本小武士挑战中国巨人。下列历史现象与漫画中的“挑战”密切相关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工具2(xx泰州中考)我的抗战一书中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3(2019原创题)“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朝鲜战场上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进程就一定不一样。”材料肯定了这场战争( )A促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B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C维护了世界和平,具有正义性D对中国发展和世界格局重塑的重大意义4(xx合肥模拟)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 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 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5(xx泰州中考)下图所示的漫画“龙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一次战争,其对应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2019原创题)1918年,一个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发表了几篇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使新文化运动进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这个“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是( )A严复 B. 李大钊 C董必武 D鲁迅7(xx菏泽中考)20世纪80年代,苏联为缓和美苏争霸希望改善中苏关系,当时有人画了一幅名为毕竟,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漫画 ,其“共同之处”主要是( )A都是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B都是社会主义国家C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D都力图称霸世界8(xx马鞍山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列宁曾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两个大国是指( )A英国与日本 B德国与法国C美国与日本 D中国与美国9(xx广东中考)读下表,表格中二战的进程表明( )时间概况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A.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B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C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D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0(xx蚌埠二模)“苏联正朝着主宰欧洲大陆的方向努力。如果美国想抵御苏联在欧洲大陆的扩张,就必须确保欧亚大陆不受苏联或其他共产党国家控制。”为此,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召开华盛顿会议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C实施罗斯福新政 D实施冷战政策11(xx盐城中考)如图年代标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选项是( )12(xx长沙中考)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指的是( )A两极格局形成 B经济全球化趋势C美国成为全球霸主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二、材料解析13(xx合肥包河区二模)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年份外交大事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争取参与和会1918年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到拒绝摘编自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1)材料一中北洋政府的“要求遭到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这个“反响”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中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被认为已达到19世纪初以来之巅峰(因)中国日益增加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巨大势力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强国。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指出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14(xx合肥庐阳区二模)战争让我们居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同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休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世界通史(1)材料一中的“国际新秩序”和“公约”分别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公约”对中国的影响。材料二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东北民谣材料三(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2)材料二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请举一著名战例,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中国在二战后参与了哪一国际组织的创建?材料四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材料四中,人类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中国方案”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外交政策?从材料中国际社会要做出努力的五个方面任选两个,谈谈你对“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三、活动与探究15(xx安庆三模)历史学习包括史实的确认、解释,规律的解释和价值的认同等基本环节。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史实的确认】材料一(1)结合所学知识,在横线上填写出与A、C处相对应的世界格局。A:_C:_【史实的解释】材料二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分裂了罗斯福建立的联盟斯大林也绝不想与西方和平相处。摘编自(美)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2)材料二中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指的是什么?该政策的实质是什么?【规律的揭示】材料三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与苏联结盟的过程中,也维护和争得了不少国家利益。中国利用和苏联的结盟,很快利用苏联的援助建立了中国的独立的经济体系和国防力量;中国利用和美国的结盟,走上了对西方开放的道路,使中国得以利用西方的外部资源迅速推进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并取得很大成果。摘编自秦亚青中国学者看世界:国际秩序卷(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美国“结盟”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中国走上了“对西方开放的道路”始于哪一次会议?我国开放的地理位置最南端的经济特区是哪一个?【价值的认同】材料四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摘编自中共十九大报告(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处理当今国际关系具有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C2.C3.D4.B5.D6.B7.B8.C9.C10.D11C12.D13(1)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由出卖中国的利益(领土)到维护中国的领土要求。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3)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智慧,勇敢不屈的民族品格等。14(1)凡尔赛体系。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九一八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回答一例即可)联合国。(3)发展趋势: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议:示例:伙伴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持睦邻友好、推进务实合作等;安全格局: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扩散、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经济发展: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文明交流: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加强文化交流、建立互信机制等;生态建设: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核污染等。(站在国家、社会角度言之成理、内容积极向上即可)15(1)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世界多极化趋势。(2)杜鲁门主义(或冷战政策)。美国要遏制苏联,称霸世界。(3)维护和争得自身的国家利益,借助走对西方开放的道路,利用西方外部资源助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海南经济特区。(4)各国相互联系、全球命运休戚与共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是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