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年有感范文5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586791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减负年有感范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层减负年有感范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层减负年有感范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 层 减 负 年 有 感 范 文 5 篇【篇一】2019 年被中央定为 “基层减负年 ”,各地方也都按照中央的统一安排,出台了基层减负“工作清单”,列出了工作计划,为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提供了政策支持。对这一贴心举动,基层干部是“点赞”的,也盼望着减负的具体举措早点落实、早日落地,真正让基层的干部从繁重的迎检督查、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实践看,基层干部反映“减负”还存在停留在文件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的问题,基层减负迫切需要提升执行力,加大落实力度。曾几何时,“负重前行”是基层干部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特别是近几年来,关系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工作,主要任务放在基层,基层干部只能疲于应付、见招拆招。如今,从上至下都认为,基层需要“轻装上阵”,基层干部需要工作减负。所以为让减负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党委从督查检查安排、文件会议安排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甚至有了具体量化数据,如果按照上级文件执行好,减负效果应该是“立竿见影”的。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新形式主义”问题:制定文件少了,转发文件更多了;督查检查提前做好了计划,数量上没有实质的减少;会议“背靠背”,一个会议上布置多个任务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让基层干部在减负的道路上只能“望洋兴叹”。要让基层减负真正“吹糠见米”出实效,各单位各部门还需在“上接天线”同时,更加“下接地气”。要多听取基层单位、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出台的政策、召开的会议,要充分做好前期工作准备,多征求基层干部意见,尽量让政策在基层可操作、可细化、可落实,这样在以后的工作执行中,就少了很多催办会、交流会等工作指导性质的会议;要严守减负工作“底线”,做好“把关人”。对于部门单位提出的会议请示、督查检查计划等,同级党委、政府要严格审核,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有利于基层减负出发,对上级明确规定的,认真遵照执行,不搞层层发文,层层开会,层层检查。对全年的会议、文件、检查等要设定“数量上限”,切实做到“瘦身塑形”。通过以上举措,让广大基层干部切实感受到减负的“获得感”,提升基层干部的“幸福感”。【篇二】当前,基层工作者普遍面临着过度重视工作要留痕、工作头绪多“眉毛胡子一把抓”、文山会海、考核“一刀切”、督查检查花样繁多的形式主义问题,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为此,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 2019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了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没有人天生是形式主义者、官僚主义者,不坚持实事求是、脱离群众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本质,也是其滋生的重要根源。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法宝”就是实事求是。决策、做法是否正确,关键要看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为基层减负松绑,要聚焦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各个击破。针对文山会海反弹回潮,要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可发可不发的文就不发,可开可不开的会就不开;针对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要强化结果导向,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严控“一票否决”事项;针对干部不敢担当作为,要让容错纠错机制真正落地,多措并举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为基层减负,上级部门首先要勇于担当、奋发作为,把基层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多一层为基层减负的思考,把领导变指导,把督导变辅导,让上级机关多到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将一些不必要的“留痕”去掉,把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材料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人民群众中。【篇三】今年 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 2019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这一通知给了基层公务员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希望,“轻装上阵”不再是说说而已。新使命要有新担当,基层公务员也有了新天地,当然也会有新作为。基层干部走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是与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干部队伍,我们正处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而决胜的关键就在农村。由此可见,基层干部身上的担子尤其沉重。“5+2”“白加黑” 的工作模式已成常态,基层公务员被上面的文山书海压得喘不过气来,叫苦不迭。甚至有时候工作做不出成效来,收效颇微。因此基层减负迫在眉睫。“基层减负”,不是让基层工作者不干事或者少办事,而是要减掉形式主义对基层干部在长久以来干事创业过程中的困扰,让基层干部从中央及各级的“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让基层干部能够静下心来,真抓实干,把主要精力用在为基层老百姓干实事和具体业务工作,如扶贫扶智扶志等工作的真正落实上来。换言之,为基层减负,就是排除万难,要为基层干部的实干撑腰,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想要做好“基层减负”,基层以上的各级部门更要勇于担当、奋发作为,而不是仅仅当一个“传话”的中间部门,几乎不干实事,上级部门是对基层干部加以领导的部门,他们夜最清楚那些会议可以不开,哪些材料可以不写,哪些考核不用搞。厘清各级部门的工作职责,该上级负责的交给上级,该基层负责的交给基层。上级部门要把基层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要多一些为基层减负的思考,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去,让他们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为国家的脱贫工作贡献力量。另外,为了让广大基层公务员在事业上更有奔头,工作上更有激情,进一步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严格执行公务员职位职级并行制度,赏罚分明,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增加专项考核方式,坚持定期奖励和专项奖励相结合,完善加班补助制度,保障基层公务员的正当福利,把关心关爱公务员落到实处。【篇四】基层党建是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和基础,任务重、矛盾多、问题复杂。现行基层党建管理制度沿用已久,存在部分不适应管理、不适合党建工作需要的制度做法,特别是现存的“多头任务管理”、党建项目碎片化现象使得基层党建在建设发展中无所适从、疲于应付,基层党建工作急需“减负”。基层党建实现“减负”,关键在于抓实重点,做好“减法”。一是聚焦主业,夯实基础。基层党建是党建根本,重在夯实基础,必须抓牢基础工作这条业务“主线”,突出党建基本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把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基础制度落实好、保持好。注重提升党建制度“渗透力”,找准党建工作与各项具体工作、日常生活的结合点、契合点,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和制度形式,发挥党建工作对各项工作的指导、推进、保障作用,让党建工作深刻融入基层党员群众的工作生活。二是精简瘦身,务实求真。深入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注重精简文件、会议,下功夫解决过度留痕问题。布置工作一杆子到底,不搞层层传达、层层加码,力求简洁、准确,以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为主,把基层党建工作者从文件、会议和台账资料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求真务实上。统筹规范基层党建检查和党建考核,整合各类台账、清单,坚持实绩反映成效,防止“台账论英雄”;突出考核重点的同时压缩考核频次、简化考评指标,为基层考核松绑减压,提升考核质效。【篇五】中央明确将 2019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这道“基层减负”令,对于身处“一线”、手抓“百线”的基层干部而言,是一道暖心令、一声鼓劲令。“减负不减责”是对基层减负的根本要求。也为基层减负提供了“减负方向”。凡是涉及到履职的事项不能减,凡是有碍干部更好履职的事项应该立即减掉,那么什么该减,什么不该减也就有了清晰的判定标准,让干部能够更好地减去负担,负责前行。只要干部能够牢牢把握“不减责”这个目标,就能够掌握“基层减负”的命脉。有的干部习惯了工作“留痕”,甚至把“留痕”当作了主要工作内容,“减负”到来,首先拿“留痕”开刀,导致其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方式。而“不减责”,就是为其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找到了方向,怎么样能够更好地为民排忧解难,为民谋福祉,更好地履职尽责就应该怎么干。责,无可厚非,就是干部身上的责任,重若泰山,切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在“不减责”的目标指引下,干部可以将“留痕”的经历花在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上,减掉“留痕”的“虚功”,落实为民的“实招”,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让干部发乎心者情必专,用心一者技必良。基层干部全神贯注干工作、心无旁骛做服务,各项政策方针落地生根就有了最有力的抓手,从而更好地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