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练习.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5862189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姓名:_班级:_用时:_分钟一、选择题1(xx盐城中考)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忧惧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xx菏泽中考)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3(2019原创题)史记秦本纪记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那么,“御史大夫”的职责是( )A负责监察文武百官 B分管国家行政事务C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D负责审查诏令4(xx菏泽中考)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农民起义 B匈奴的威胁C王国问题 D统治者的腐败5(xx衡阳中考)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科举制C郡县制 D厂卫制6(xx东营中考)“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B打破门第限制C采用八股取士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7(xx日照中考)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东厂、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A明清经济的发展 B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8(xx泰安中考)下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其中对下列示意图解读错误的是( )A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B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建立县制C图三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元朝的统治D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9(xx山西中考)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10(2019原创题)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A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B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C中原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D北魏孝文帝成功的政治经济改革11(xx自贡中考)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图中工具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为( )A隋朝 B唐朝C明朝 D清朝12(xx菏泽中考)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13(xx孝感中考)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地区时间北方南方宋初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万户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贡献财政收入80%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C经济中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14(2019改编题)明朝洪武初年(1393年),全国当时人口共有六千五百万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一亿四千万左右。清朝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其中的原因是( )A国家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占城稻开始由越南引进中国C明清社会安定毫无任何动乱D玉米等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二、非选择题15(xx长清区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创立科举制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作用。(2)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示意图。材料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薛明扬 中国传统文化概念 考试的巨大活力大大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诗、赋的繁荣无不与进士科重视文章辞彩有关,书法的繁荣也与以书取士相关。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明末清初)顾炎武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杨齐福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对科举制度做出简要评价。16(xx天桥区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xx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一统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时期,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1)材料一中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唐朝长安宏伟富丽,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唐都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圣地。摘编自百度文库(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盛”的主要原因。列举一个唐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材料三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摘编自侯杨方盛世启示录(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雍乾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举两例说明这一时期为了巩固这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做出的努力。17(xx济南模拟)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律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的理解。材料二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他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他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中国历史(2)指出材料二中“盛世局面”和“鼎盛时期”的名称。据材料二,归纳其共同原因。材料三宋朝的制度和文化有了重大发展,它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3)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B2.A3.A4.C5.A6.C7.C8.B9.A10D11.B12.D13.C14.D15(1)自主报名(或择优录取)。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2)进士科;八股取士;1905。(3)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或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进步(或束缚思想,摧残人才)。到了近代,科举制度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每个方面答出一点即可)16(1)统一六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国家繁荣昌盛(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文化吸收了中外文化的优秀传统。(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同来的还有留学僧和留学生等,他们学习唐朝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回国后,他们以唐朝的政治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其他事例也可,但必须是围绕唐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来表达)(3)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励精图治;统治者重视发展。(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收复台湾、设台湾府;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确定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等。(答出两点即可)17(1)孟子主张农商平等;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商鞅主持变法,鼓励耕织,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重视农业;重视人才;改革创新;重视民生(以民为本)。(答对两条即可)。(3)海外贸易兴盛;坊市界限被打破;独立的商业中心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