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61327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校:_姓名:_班级:_一、单选题1.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 ) A.氮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2.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3.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B.加入石灰水充分震荡C.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内D.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4.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制定计划D.结论5.小黄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 ) A.提出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6.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作出结论D.设计实验7.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 A.水B.食盐水C.澄清石灰水D.糖水8.下表列举了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解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 中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问题对问题的解答A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B探究火焰不同部位温度的高低?将火柴梗横插入火焰中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变色情况C火焰上方的黑烟是怎么产生的?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小颗粒D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石蜡固体A.AB.BC.CD.D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B.熄灭后有白烟生成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10.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制定计划D.结论11.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12.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C.探究Mg在CO2气体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可能Mg(OH)2D.探究Cu(OH)2粉末加热后生成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13.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收集气体并观察B.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C.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D.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14.小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做出结论15.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明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二、实验探究题16.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子火焰的可燃物是_,蜡烛能产生母子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组成蜡烛的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决定的,该物理性质是_。 (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宜太长,且导气管的起端必须插在蜡烛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原因是:_;_。 (3)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则其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 (4)某研究小组由法拉第的实验又联想到: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铁15352750约1800钠97.8883约1400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_。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_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17.在科技节上,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结合灭火原理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_。 (2)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_。 (3)实验三中,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盘中液面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4)实验四中,在保鲜袋内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明显减少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进行分析,所以呼出气体中氧气量明显减少,二氧化碳增加。2.【答案】D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A、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首先猜想会不会是大理石呢?”这是应用了猜想的方法;A不符合题意;B、“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这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其放在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这是根据在检验碳酸根离子时,将盐酸滴入,出现气体,做出了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的推理。B不符合题意;C、“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属于猜想;“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属于探究中的实验;“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属于推理;C不符合题意;D、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归纳。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所谓归纳,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这也是化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3.【答案】A 【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的符合题意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故答案为:A。【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的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4.【答案】A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是对实验的猜测;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实验探究方法的环节分析;探究实验的主要环节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反应评价等。5.【答案】C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在设计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是否是二氧化碳,因此不属于建立假设、做出结论、收集证据环节,而属于设计实验故答案为:C【分析】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环节;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6.【答案】D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答案为:D【分析】科学探究的步骤:发现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作出结论;科学探究过程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4.填写实验报告。即将探究活动的过程、结果、分析过程等写成实验报告的形式。7.【答案】C 【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若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C。【分析】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8.【答案】B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A、对火焰为什么向上解释原因,属于实验结论或作出假设,A不符合题意;B、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B符合题意;C、对火焰上方的黑烟是怎么产生的解释原因,属于实验结论或作出假设,C不符合题意;D、对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的解释原因,属于实验结论或作出假设,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一般分为以下八个连续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9.【答案】C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层最亮,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A不符合题意;B、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是蜡蒸汽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B不符合题意;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C符合题意;D、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所以可看到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叙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物质名称;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10.【答案】A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猜想或假设。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科学研究的范畴包括哪些来分析。11.【答案】B 【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此选项与题意不相符,A不符合题意;B、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低,B符合题意;C、呼吸过程中主要是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但不能被完全消耗,C不符合题意;D、呼出的气体主要还是氮气,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低,又因为氧气越多燃烧越旺,所以燃着的木条在空气瓶中比呼出气体的瓶中更旺。12.【答案】C 【考点】猜想与事实验证 【解析】【解答】A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一样,都是氢、氧、硫,符合质量守恒定律,A不符合题意;B钠与水中有钠、氧、氢,三种元素,由于反应物中有氧元素,所以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B不符合题意;C Mg在CO2中没有氢元素,而氢氧化镁在有氢元素,所以Mg在CO2气体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不可能Mg(OH)2 , C符合题意;D Cu(OH)2粉末中有氧、铜等元素,加热后生成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中的元素会全部存在于生成物中,生成物中不可能存在反应物中没有的元素。13.【答案】A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解: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中无色气体有多种,所以要研究此气体的成分,难度大,只有通过捷径如: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询问生产厂家工程师等方法来达到目的,而收集气体并观察,只能获取表面物理现象,对是什么气体根本无法作出判断 故选A【分析】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所学知识无色气体有多种并结合实际来回答14.【答案】B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环节分析,科学探究包括发现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环节。15.【答案】C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解:A、小明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 B、小明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C、小明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D、小明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二、实验探究题16.【答案】(1)蜡烛的气体;组成蜡烛的物质受热易气化(升华)(2)避免石蜡蒸气冷凝;防止收集到其他生成的气体(3)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4)铁丝氧气 四氧化生铁;气态;沸点;燃烧时的温度高于沸点;有;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根据题中信息知,(1)子火焰的可燃物是蜡烛的气体,蜡烛燃烧首先是石蜡由固体变为液体,再变为气体,气体方可燃烧,蜡烛能产生母子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组成蜡烛的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决定的,该物理性质是组成蜡烛的物质受热易气化(升华)。(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宜太长,且导气管的起端必须插在蜡烛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原因是:避免石蜡蒸气冷凝防止收集到其他生成的气体。(3)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则其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铁丝氧气 四氧化生铁。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关。通过石蜡、铁的数据对比,能产生火焰是燃烧时的温度高于沸点,钠在燃烧时有火焰产生。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推测硫沸点硫燃烧时的温度。故答案为:蜡烛的气体、组成蜡烛的物质受热易气化(升华)、避免石蜡蒸气冷凝、防止收集到其他生成的气体、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铁丝氧气 四氧化生铁、气态、沸点、燃烧时的温度高于沸点、有、。【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燃烧的条件:接触氧气、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7.【答案】(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蜡烛隔绝了氧气(2)蜡蒸汽冷凝在玻璃管中(3)A,B,C(4)酒精分子受热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变大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实验一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生成二氧化碳将蜡烛浸没时,隔绝氧气,因此燃着的蜡烛会熄灭;(2)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蜡蒸汽冷凝在玻璃管中,因此导管口没有可燃物,因而不能点燃;(3) A一段时间后,烧杯内氧气被耗尽,因缺乏氧气蜡烛熄灭,正确;B由于蜡烛燃烧消耗烧杯内空气中的氧气,使杯内气体的量减少,压强变小,液面上升,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盘中液面,正确;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正确;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可能有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错误;(4)实验四中,在保鲜袋内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保鲜袋迅速鼓起的原因是酒精分子受热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变大,气体 总体积变大。【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蜡烛因缺氧而熄灭分析;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所以会使得物质体积发生改变;根据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