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61319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xx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1分,9-12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星火燎原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水滴石穿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积水成渊是将水集中在一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披荆斩棘只是将其斩断,变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蚕丝B涤纶C棉花D钛合金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B、涤纶是合成纤维的一种,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C、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冼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武德合金熔点低,可以作保险丝C二氧化锰可以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冼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解答;B、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解答;C、根据催化剂的定义解答;D、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解答。【解答】解:A、冼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故正确;B、武德合金因为熔点低,所以常用作保险丝,故正确;C、二氧化锰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是二氧化锰,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错误;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冼涤剂的乳化功能、合金的性质、催化剂的定义、空气的组成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B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然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灭火原理分析;B、根据灭火原理分析;C、根据促进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D、根据促进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A、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解释正确;B、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用嘴吹灭蜡烛时,气流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故选项符合题意;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解释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Ca3(PO4)2BNH4ClCNH4H2PO4DK2SO4【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复合肥料是指: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仅含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仅含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仅含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解答】解:ACa3(PO4)2中只有一种营养元素磷元素,不属于复合肥属于磷肥,故A错误;BNH4Cl中只有一种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误;CNH4H2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正确;DK2SO4中只有一种营养元素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合肥料的概念和判断,解答时要分析各选项中的化肥含有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概念作判断,难度6人体中含有50多种元素,某些元素缺乏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缺铁会引起坏血病B缺钙会使幼儿及青少年患佝偻病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B、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C、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D、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说法错误。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乏会患佝偻病,故选项说法正确。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7“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某毒品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化学式C13H16ONC1),吸食后使人产生依赖,对大脑造成永久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盐醱氯胺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3:16C盐醱氯胺酮中含有盐酸D一个盐酸氯胺酮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盐酸氯胺酮中,C、H、O、N、Cl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6):(161):(141):(35.51)=312:32:32:28:71,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B盐酸氯胺酮中,C、H、O、N、Cl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6)13:16,故错误;C盐酸氯胺酮是一种纯净物,其中不含盐酸,故错误;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盐酸氯胺酮分子中含有13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氯原子,共32个原子,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水蒸发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分子之间有间隔D.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是因为梅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诗人闻到梅花花香,故选项说法正确。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C、水蒸发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ACuSO4、KCl、NaClBNa2CO3、NaOH、Ca(OH)2CH2SO4、Na2SO4、HClDNaHCO3、KNO3、NaCl【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A、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B、Na2CO3、NaOH、Ca(OH)2均能与和H+在溶液中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也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C、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D、NaHCO3和H+在溶液中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4.82.8反应后质量/g3.2待测8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3.2g=6.8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2.8g=3.6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待测的数值为0.3g。A、待测值为0.3,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故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6.8g:3.4g=2:1,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1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俗称化学式类别常见用途A消石灰Ca(OH)2碱用作建筑材料B石灰石 Ca0氧化物用作食品干燥剂C小苏打NaHCO3酸用于焙制糕点D纯碱 Na2CO3碱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是一种碱,可用做建筑材料,故正确;BCaO是氧化钙的化学式,俗称生石灰,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故错误;C碳酸氢钠中含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属于盐,故错误;D碳酸钠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尿素和氯化铵取样后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区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抽丝灼烧,闻气味C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进行分析判断。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B、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灼烧产生烧纸的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C、碳酸钠能与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18分)13(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甲烷分子 (2)2个氢原子 (3)3个亚铁离子 (4)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3个甲烷分子就是在甲烷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3CH4;(2)2个氢原子就是在氢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H;(3)3个亚铁离子就是在亚铁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3Fe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4分)如图中A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F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BF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下同)。(3)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4)F在化学反应中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2)根据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分析回答;(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解答。【解答】解:(1)根据氟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2)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B-F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CE。(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F粒子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F粒子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4)F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答案:(1)19.00;(2)CE;(3)F;(4)失去。【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结构示意图及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方法,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5(5分)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1)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 。(2)生活中可以用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3)在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 油脂和蛋白质。(4)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 的共同作用的结果。(5)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包括煤、 、天然气。【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2)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3)根据人体的供能物质来分析;(4)钢铁锈蚀的必要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5)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来分析。【解答】解:(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燃烧且不助燃(化学性质),可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故填:不燃烧且不助燃;(2)硬水在加热煮沸的条件下能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降下来,能将硬水软化,所以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故填:煮沸;(3)糖类、蛋白质与油脂是人体的供能物质;故填:糖类;(4)铁锈蚀的必要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填:氧气、水蒸气;(5)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点评】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要正确掌握。16(5分)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品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的含义是 。(2)将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 方法提纯At3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溶液的质量是 g。(5)将t1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p点表示在t2时物质A、C的溶解度相等。故填:在t2时物质A、C的溶解度相等;(2)t2时,通过增加溶质至不能继续溶解变成饱和溶液或恒温蒸发水至饱和,C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增大。故填:变大;(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因为A受温度的变化比B大。t3时,A的溶解度为40g,则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20gA物质,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溶液的质量是70g。(4)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A、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填:BA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17(4分)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使山更青水更绿国家积极推广使用乙醇汽油。请你说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答一点即可)(2)在自来水净化的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什么?(3)写出鉴别某物质是碳酸盐所需试剂的名称。(4)氢氧化钠固体不能作食品千燥剂,为什么?【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乙醇汽油的优点解答;(2)根据净水时明矾的作用解答;(3)根据碳酸盐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4)根据氢氧化钠的特性解答。【解答】解:(1)汽油中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等,但污染较为严重,乙醇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三种元素,能够燃烧充分,污染较少。乙醇可由淀粉发酵制得,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得到的,属于可再生资源。使用乙醇作为燃料,主要的益处为污染小可再生,所以本题答案为:污染小,可再生。(2)自来水净化的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3)欲证明某物质是碳酸盐,所需的试剂是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把物质和稀盐酸混合后,产生气体,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即含有碳酸盐。故填: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4)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氢氧化钠固体不能作食品干燥剂;答案;(1)污染小,可再生;(2)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3)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4)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8(4分)兴趣小组进行如下两个实验:(1)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否放热:取适量稀盐酸于烧杯中,测其温度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后再测温度,发现温度明显升高。于是得出结论该反应放热。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2)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要称量NaCl固体 g。用量筒量取水时如图所示操作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1)根据固体氢氧化钠在溶于水的过程中也放热,分析不合理的原因;(2)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从而导致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偏大。【解答】解:(1)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也放出一定的热量,故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显然不合理。故答案是:不合理;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也放出一定的热量;(2)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50g6%=3g,某同学用蒸馏水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答案是:3;偏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9(5分)向Cu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可能有 ;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镁弱,向Cu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镁弱,向Cu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1)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2)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铝,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硫酸铝、硫酸镁,可能有未完全反应的硫酸铜。若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铝,则滤渣中一定有铜。故答案为:(1)2Al+3CuSO4=3Cu+Al2(SO4)3;(2)硫酸铝、硫酸镁;硫酸铜;铜。【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0(7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棕色固体,D为蓝色溶液,G的俗称为苏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亲件已略去)。图中“”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1)若C由两种元素组成,请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写出B与D反应的现象 ;(3)若F与E的物质类别相同,则F的化学式可能是 ;(4)写出EG的化学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棕色固体,D为蓝色溶液,G的俗称为苏打,所以G是碳酸钠,A会转化成B,会与C反应,碳酸钠和E会相互转化,所以E是氢氧化钠,C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B是铁,D会与铁、氢氧化钠反应,所以D是铜盐,可以是硫酸铜,F会与铜盐、碳酸钠反应,所以F可以是氢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棕色固体,D为蓝色溶液,G的俗称为苏打,所以G是碳酸钠,A会转化成B,会与C反应,碳酸钠和E会相互转化,所以E是氢氧化钠,C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B是铁,D会与铁、氢氧化钠反应,所以D是铜盐,可以是硫酸铜,F会与铜盐、碳酸钠反应,所以F可以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若C由两种元素组成,A与C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2)B与D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为: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3)若F与E的物质类别相同,则F的化学式可能是:Ca(OH)2;(4)EG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1)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2)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3)Ca(OH)2;(4)2NaOH+CO2=Na2CO3+H2O。【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四.实验与探究题(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21(4分)在实验操作中一定要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错误操作理论上可能带来的结果是(1)A (2)B (3)C (4)D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会导致腐蚀标签。(2)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会造成试管破裂。(3)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浓硫酸会浮在水面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4)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小。故答案为:(1)腐蚀标签;(2)试管破裂;(3)酸液飞溅;(4)测定结果偏小。【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2(7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收集瓶氧气用于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用 (填序号)装置收集氧气。(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择B的依据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瓶中应盛装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装置特点来分析;(2)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3)根据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依据以及反应原理来分析;(4)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来分析。【解答】解:(1)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因为试管口有一棉花团,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填:2K;(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需事先在瓶底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因此用排水法收集不将水完全排净就可以;故填:E;(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CaCO3+2HClCaCl2+H2O+CO2;(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盛有浓硫酸的装置F来干燥二氧化碳;故填:浓硫酸。【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23(9分)兴趣小组为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稀硫酸分别加入到盛有不同药品的A、B、C、D四只试管中。请回答:(1)甲同学观察到A、B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氢氧化钠及氯化钠都不能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A试管中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试管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 。(2)丙同学观察到C试管中有 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碳酸钾能发生反应。(3)丙同学对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K2SO4 结论二:K2SO4、H2SO4 结论三: 丙同学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验证结论三正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法一: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三正确方法二: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的 产生气泡乙同学对方法一提出质疑,认为方法一不正确,理由是 。(4)丁同学观察到D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硝酸钡能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水的组成实验产物检验4【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3)根据反应的生成物以及反应物是否剩余来分析;根据物质的检验方法以及氯化钡的化学性质来分析;(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与氯化钠交换成分后既没有气体、也没有沉淀或水生成,所以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填:2NaOH+H2SO4=Na2SO4+2H2O;硫酸与氯化钠交换成分后既没有气体,也没有沉淀或水生成;(2)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所以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填:气体;(3)因为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是硫酸钾,若硫酸有剩余,则溶质是硫酸钾和硫酸,若碳酸钾有剩余,则溶质是碳酸钾和硫酸钾;硫酸钾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碳酸钾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硫酸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方法一不正确;因为硫酸钾是生成物,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证明碳酸钾的存在时,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观察到产生气泡,证明结论三正确;故填:K2SO4、K2CO3;稀盐酸;硫酸钾和硫酸也均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4)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故填:H2SO4+Ba(NO3)2=BaSO4+2HN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酸的通性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五、计算题(共6分)24(6分)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一定量该样品,加水配制成80g溶液,再加入80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滤液150g。求:(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2)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沉淀的质量;(2)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80g+80g-150g=10g;(2)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2NaCl 100 117 10gx x=11.7g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50g10%-11.7g=3.3g。故答案为:(1)10;(2)3.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