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年模拟题组)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59762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年模拟题组)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年模拟题组)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年模拟题组)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十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年模拟题组一、选择题1.(xx河北唐山路南二模,23)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成员正在召开主题研讨会。下面是四名同学的发言,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甲: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乙: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丙:启蒙思想为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改革开放意义重大A.国际工人运动B.中外思想解放运动C.中外改革与革命D.世界近代化的探索2.(xx河北保定二模,18)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这种观点的是()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B.掀起“大跃进”运动C.确立人民公社体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萌发3.(xx河北唐山路北二模,18)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求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下列不属于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做出的改变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D.建立经济特区4.(xx河北石家庄二模,24)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就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上述四则案例共同表明了()A.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B.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可以相互学习借鉴C.历史的发展主要是历史巨人推动的D.“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5.(xx河北石家庄42中模拟,18)邓小平的女儿邓林在谈到父亲的一次重大活动时说:“到了1992年时,我觉得他心里有了想法,他不希望这个改革开放的步子慢下来,要继续快,所以他来了。”对于邓小平的这次行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背景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重大挫折B.内容是做出改革开放的新决策C.实质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D.影响是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6.(xx河北石家庄28中模拟,18)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对改革开放事业矢志不渝,一路坚持,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曾面临诸多国内外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不包括()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完成C.美国实行霸权主义D.缺乏正确理论指导7.(xx河北张家口桥西模拟,15)如果为了下列一组大事记设计一个研究主题,最恰当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9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起冤案得以平反A.拨乱反正走向深入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C.改革开放逐渐展开D.政治文明取得进步8.(xx河北石家庄18县市模拟大联考一,20)观察下图,引发图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持续增长的事件或重大举措是()A.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B.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D.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9.(xx河北唐山路北三模,14)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其中“E线段”所示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二、非选择题10.(xx河北唐山古冶二模,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表中内容记录了自1978年到1982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所走过的历程。1978.11,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实行分田到户。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文件明确规定不许“包产到户”。1979.2,安徽省委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79.9,中央文件认为因特殊需要可以包产到户,但一般不提倡。1980.9,中央文件指出可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1982.1,中央1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家庭承包责任制。1982.9,中共十二大肯定了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1983年,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到93%表11978.10,国务院批准四川6家地方企业率先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应予以改革,改革内容之一即扩大自主权。1979.1,四川省委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把试点扩大到140户国营企业,云南、北京等地也开始试点。1979.7,国务院颁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文件,要求各地政府按照统一方法选择试点,稳步推进改革。1980.9,国务院颁布文件,决定自1981年起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企业中全面展开。1981.4,国务院工作会议提出国营工业企业要实行经济责任制,此后工业经济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广。1981.10,中央颁布文件明确规定了实行经济责任制必须遵循的原则、形式以及加强监督的相关措施。1982年底全国约80%国营工业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表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设计师是谁?(1分)(2)对比表1和表2反映的探索历程,其共同方式有哪些?(6分)(3)表1和表2内容反映的均是哪一领域的探索?(2分)11.(xx河北唐山路南三模,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五年计划(规划)发展历程计划(规划)时间关键词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改革闯关治理整顿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xx年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第十一个五年规划xx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第十二个五年规划xx转变经济方式改善民生摘编自中国青年报(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五年计划(规划)制定的共同目的。(2分)(2)根据材料,概括以上五年计划(规划)有哪些变化?(4分)(3)以上五年计划(规划)的制定,体现了国家的哪一重要职能?(3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从材料和所学可知,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启蒙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都属于思想解放运动,故选B。2.D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结合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萌发最早源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伟大创造,后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得以在全国推广。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掀起“大跃进”运动、确立人民公社体制均是由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与制度。故本题选 D。3.B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由所学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经济特区都是改革开放的内容。全行业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的内容。故选择B。4.D材料反映了中、美、苏俄三国在不同时期的革命道路或经济政策,没有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比较,排除A、B两项。C项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不正确。材料论述的三国道路或政策,都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国国情制定和实施的,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这表明实事求是的方法具有世界性,故选D项。5.C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故本题选C。6.D结合所学可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美国实行霸权主义都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故本题选D。7.A本题属于归纳主题型选择题。由大事记所列内容可见,这些史实均属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的具体史实,故选A项。B、C、D三项内容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大事记所列的史实,故排除。解答此类型的试题注意选择的主题要能够概括所有内容,不能以偏概全。8.A本题属于数据材料型选择题。解答本题需抓住数据图中的时间信息(19801988年)、进出口总额的总体走势(1984年以后出现较快增长)。十四大召开是在1992年,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变化,与对外政策相关,排除C。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在十四大以后,排除D。故本题选A。9.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数据统计图中找出“E线段”所对应的时段。由数据统计图可见,“E线段”所对应的时段是1990199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在19531957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在1978年,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开始于198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10.答案(1)邓小平。(1分)(2)先试点后推广;依据实践不断调整政策;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责任制;中央对改革予以指导和推动;等。(任意三点、意思相近即可。6分)(3)经济领域。(2分)解析解答第(1)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解答第(2)问,注意对比两个表格所反映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营工业企业改革的相同点。通过对比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解答第(3)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营工业企业改革均属于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11.答案(1)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2)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或名称从计划到规划);从单纯关注经济增长到关注人民生活改善;从强调发展速度注重到科学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3)国家干预指导经济的职能。(3分)解析解答第(1)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五年计划(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计划(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所以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解答第(2)问,需综合分析材料,抓住表格中“工业增速”“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到“改善民生”等关键信息。解答第(3)问,五年计划(规划)主要体现的是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