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附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5858999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附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附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附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一)填空题1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2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3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4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5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这派代表,并称“苏辛”。6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称。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摩诘文集传世。7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9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10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11孟子二章的作者是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被称为“亚圣”。12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朝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体裁)通史。13陶渊明,东晋(朝代)诗人、辞赋家。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1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15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1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二)选择题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A三峡东晋郦道元B背影现代朱自清C中国石拱桥当代茅以升D周亚夫军细柳西汉司马迁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鲁迅、朱自清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的理想。B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A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其中藤野先生就选自朝花夕拾。B三峡选自水经注,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C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它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都洛阳的繁华景象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习俗风情。D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解析:C.“洛阳”应改为“开封汴京”。)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A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B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C野望使至塞上雁门太守行赤壁都是唐诗,且都是律诗。D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又名细柳营。(解析:C.赤壁是绝句。)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B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C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以小品书札见长,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为时人仿效,号称“吴均体”。D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的事理说明文。(解析:D.苏州园林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二、名著阅读。(一)红星照耀中国11937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问世,立即轰动世界,畅销海内外,并多次翻译再版。2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对世界正确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历程起到了巨大作用。3名著阅读。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什么?发动者是谁?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发动者是张学良、杨虎城。(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其结果怎样?动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3)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后,中共派谁去谈判?其最终的解决方案在当时有何意义?中共派周恩来去谈判。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名著阅读。在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像迷宫一样的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沿途又损失了许多牲口和人员。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阴,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但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过了这个考验,至少比追逐他们的白军强,白军迷路折回,只有少数人生还。(1)选段主要描写的是红军过大草地的情况。(2)从上述选段中,我们发现红军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哪些?自然环境恶劣:大雨连绵不断,沼泽多;生活条件艰苦:没有柴火,只能吃青稞和野菜;没有帐篷;敌人的追剿。5名著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征”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产分配给穷人。现在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军,听到他们的讲话,不再感到害怕了。红军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和他们的抗日政策。他们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留下干部来训练游击队,使南京军队从此疲于奔命。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1)“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指的是红军长征。(2)从上述语段中,可以看出“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有什么意义?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让百姓真正了解了红军,不再感到害怕;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和抗日政策;让更多的人参加了红军,充实了行列。(二)昆虫记1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国籍)昆虫学家法布尔(人名),他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2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多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3法布尔的昆虫记除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4名著阅读。“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2)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准备捕食蝗虫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机警从容的特点。5名著阅读。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1)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对象是瓢虫。(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段加以分析。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如:把瓢虫鼓鼓的身体比作“半粒豌豆”,生动形象;对瓢虫鞘翅颜色的描写,细致入微;“吓退”一词对其颜色作用的描写更是充满幽默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