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容技术的医学美学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855387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8.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美容技术的医学美学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医疗美容技术的医学美学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医疗美容技术的医学美学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医疗美容技术的医学美学基础 1 大纲 医疗美容技术实施中的医学审美原则容貌的医学美学基础形体的医学美学基础 2 第一节医学审美原则 一 美学与医学美学美学 1750年德国学者鲍姆加通 美学之父 医学美学 是美学在医学当中的体现 医学与美学的结合时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 3 二 医学审美 概念 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 是以人的情感为中心的一种综合的审美意识 是人们在参与医学审美实践活动中 逐步形成的情感 认识和能力的总和 目的 维护人的身心健康主要特点 直觉性与理智性的统一 模糊性与实证性的统一 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 4 三 美容医疗技术实施中的审美原则 1 健康活力美是现代医学审美的核心内容以健为美 以力为美 2 整体和谐美是现当代医学审美的理想追求以形体和谐为美 以心理和谐为美 3 自然个性美是现当代医学审美的时尚境界以自然为美 以个性为美 4 现代医学审美必须以科学为原则 5 第二节容貌的医学美学基础 一 容貌轮廓容貌轮廓主要是由头形 面型及面部的其他特征决定 一 头形 6 二 面型 三停五眼 7 1 面型正面分类 1 图形分类法 2 字形分类法 8 2 面形侧面分类3 面形水平分类短头形中头形长头形 9 三 面部的其他特征1 额部形态 正面与侧面 10 2 颧部形态取决于颧骨3 颊部形态正面观 椭圆脸颊 方形脸颊 高颧脸颊 圆形脸颊 4 下颌部形态正面与侧面图2 8 2 9 11 二 容貌的解剖学基础 一 头面部骨骼容貌支架 对容貌影响较大的骨骼是额骨 颧骨 鼻骨 上颌骨和下颌骨 二 面部软组织1 皮肤2 皮下脂肪3 表情肌 12 13 14 15 16 17 三 眉部 一 眉的美学意义 18 二 眉的形态特征眉毛的自然生长规律是一根根短毛分上 中 下三层相互交织重叠而成 由于眉毛的长势和排列 使眉头颜色重于眉尾 而眉腰颜色最深 上下 左右较淡 因此整体眉毛的颜色浓淡相宜 层次有序 富有立体感 眉毛的密度 长短 粗细 色泽与种族 性别 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 眉毛密度可分三级 稀少 眉毛不能完全盖住皮肤 中等 眉毛几乎完全盖住皮肤 但眉间无毛 浓密 眉毛完全盖住皮肤 眉间有毛 甚至连成一片 19 三 眉型分类1 标准型 给人以舒展 大方 优美的感觉 2 下斜型 八字型 眉梢低于眉头 双侧观看似八字 容易给人留下滑稽 悲伤的印象 3 向心型 两眉头距离过近 超过内眼角位置较多 显得紧张 压抑 过于严肃 4 粗短型 给人以刚毅 强悍印象 但不温柔 20 5 连心型 两眉头连成一体 虽有刚毅之气 但往往易给人造成 凶相 之感觉 6 散乱型 眉毛分布散而无序 显得迟钝 精神不振 无俊秀之气 7 离心型 两眉头距离过宽 显得五官布局松散 而不协调 甚至有痴呆的感觉 8 残缺型 因眉毛缺乏整体感而有碍美观 21 理想的眉型 理想的标准眉型应该是眉头在眼睛内眦角上方 稍稍偏里些 眉梢位于眼睛外眦角与鼻翼外侧的连线的延长线上 若将眉长分成三等分 眉峰的位置应在自眉梢起的外 中1 3的交点处 眉的浓淡相宜 富有立体感 其弯度 粗细 长短 稀疏均得体适中且与其脸型 眼型比例协调 22 四 眼部 一 眼的美学意义 23 二 眼睑的形态特征1 眼睑表面标志2 眦角 内眦角呈钝圆的马蹄形 外眦角呈锐角 24 3 睑裂 睑裂高度 指眼睛平视正前方时 上下睑缘间距离 平均为7 12mm 一般分为三型 细窄型 细窄的睑裂多见于亚洲黄种人 中等型 常见于欧洲白种人 高宽型 高宽型是黑种人特点 睑裂宽度 指睑裂内外眦水平间距离 平均为25 30mm 睑裂倾斜度 指内外眦角位置的高低程度 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水平型 外倾型 内倾型睑裂倾斜以外眦略高于内眦2 3mm 内外眦连线与水平线夹角在l0 左右为美 此形态外眦角稍向上翘 呈 丹凤眼 25 4 睫毛 呈2 3行 具有对角膜 眼球有保护作用 上睑的睫毛稍向前上方弯曲生长 睫毛较长 较粗 颜色较浓 与眼型美关系密切 下睑的睫毛短而少 稍向前下方弯曲 上下睑中央部睫毛较长 内眦部较短 26 三 眼形分类依据眼睛位置大小 眼睑 睑裂的形态变化 眼型美学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常见的眼型有以下几种 1 标准眼 又称杏眼 特点 是睑裂宽度比例适当 较丹风眼宽 眦角软钝圆 黑眼珠及眼白露出较多 显英俊俏丽 2 丹风眼 外眦角大于内眦角 外眦略高于内眦 睑裂细长呈内窄外宽 呈弧形展开 27 3 细长眼 又称长眼 睑裂细小 睑缘弧度小 黑眼珠及眼白露出相对较少 4 圆眼 睑裂较高宽 睑缘呈圆弧形 黑眼珠 眼白露出多 使眼睛显示圆大 5 眯缝眼 睑裂小而狭短 内外眦角均小 黑眼珠 眼白大部分被遮挡 眼球显小 6 吊眼 也称上斜眼 呈倒 八字 形 28 7 垂眼 也称下斜眼 呈 八字 形 8 三角眼 眼裂近似三角形 中老年人多见 9 深窝眼 西方人多见 10 肿泡眼 也称金鱼眼 29 11 远心眼 内眦间距过宽12 近心眼 内眦间距过窄13 突眼 睑裂宽大 眼球前突 眼白暴露范围也多 俗称 四白眼 过度是一种病态表现 14 小圆眼 主要特征是睑裂高度与宽度短小 但比例尚适度 30 四 眼睑的应用解剖 31 五 鼻部 一 鼻的美学意义鼻具有丰富的表情功能 通过鼻肌和面部表情肌的作用 可以做出耸鼻 皱眉 鼻翼扇动 鼻孔开大等表情动作 32 二 外鼻的形态特征外鼻形态包括鼻根 鼻背 鼻尖 鼻孔等几部分 33 鼻梁 侧面形态大体分为3类 即凹形鼻梁 直形鼻梁和凸形鼻梁 每一类又分许多型 鼻尖 根据形状分为3种类型 尖小型 鼻尖尖而小 中间型 鼻尖大小中等 圆尖适度 钝圆型 鼻尖肥大钝圆 鼻基底 主要指鼻小柱和两鼻孔的外侧缘的位置 一般分为3种类型 上翘型 水平型 下垂型 鼻翼宽度 指鼻翼的最大宽度 即鼻宽 与两眼内眦角间距的关系 可分为三种类型 狭窄鼻翼 鼻翼宽度小于两眼内眦间距 中等鼻翼 鼻翼宽度几乎等长于内眦间距 宽阔鼻翼 鼻翼宽度大于两眼内眦间距 34 三 鼻形分类 仅对东方人而言 结合其常见外鼻的特点将其鼻型分为九类 A理想鼻型 鼻梁挺立 鼻尖圆阔 鼻翼大小适度 鼻型与脸型 眼型 口型等比例协调和谐 B鹰钩鼻 C蒜型鼻 D朝天鼻 E小翘鼻 F小尖鼻 G狮子鼻 H鞍鼻 I波状鼻 35 四 鼻部应用解剖 36 37 38 六 外耳 一 耳廓的美学意义 39 二 耳廓的形态特征 40 三 外耳的分型耳垂的形态 可分为六种形态 A 圆形B 方形C 三角型D 附连三角型E 短方形F 尖三角形耳廓的形态 可分为 A 猕猴型B 长尾猴型C 尖耳尖型D 圆耳尖型E 耳尖微显型F 缺耳尖型 41 外耳分型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A 标准耳B 不等轮耳C 连垂耳D 游垂耳E 招风耳 42 七 唇部 一 唇的美学意义 43 二 唇的形态特征1 正面观 分为三型 2 上唇高度 A 低上唇B 中等上唇C 高上唇3 唇厚度 分为 A 薄唇B 中厚唇C 厚唇4 唇的侧面观 上下唇形态和种族有很大关系A 突唇型B 笔直型C 后缩型5 口裂宽度 分为三型A 窄小型B 中等型C 宽大型 44 三 唇形分类理想唇型厚唇型薄唇型口角上翘型口角下垂型尖突型瘪上唇 45 四 唇部解剖 46 八 牙齿 一 牙的美学意义 47 二 牙的形态特征A 牙齿的排列与形态 B 牙齿的颜色 C 牙齿的咬合 48 三 牙列分型根据六个前牙的形态可分为三型 49 四 牙齿解剖 50 第三节形体的医学美学基础 一 颈部的美学意义及特征 一 美学意义 二 美学特征呈圆桶状 女性颈部稍细长 平滑细腻 51 三 形态特征颈部的形态分型 正常颈细长颈粗短颈探颈仰颈斜颈缩颈蹼颈 52 四 生理变化进入中老年之后 颈部逐渐发生变化 颈部肥胖 颈部皮肤松弛 颈部萎缩 53 二 胸部的美学意义及特征 一 美学意义 二 美学特征 三 形态特征 可分为正常胸扁状胸桶状胸鸡胸漏斗胸 四 生理变化 54 三 乳房的美学意义及特征 一 美学意义 55 二 美学特征乳房的位置 上 第2 3肋 下 第6 7肋 内 胸骨旁线 外 腋中线 乳头 乳头凸出 略向外翻 乳头平第4肋间隙或第5肋水平 乳头间隔距离与肩宽的比应该为1 2 乳头 黄金点 乳头垂直线上锁骨 腹股沟之分割点 乳房基底 直径为10 12厘米 乳房高度 为5 6厘米乳晕 直径约3 4cm 青春期呈玫瑰红色 妊娠期 哺乳期呈深褐色 丰满 匀称 柔韧 有弹性 外观形态挺拔 呈半球型或小圆锥型 对于未婚少女 以圆锥型乳房为美 已婚妇女则以半球型乳房为美 56 幼稚型圆盘型半球型丰满型悬垂型肥大型 松垂型萎缩型肥大型混合型 分类 57 幼稚型圆盘型半球型丰满型悬垂型肥大型 58 四 生理变化乳房萎缩乳房下垂乳房肥大 59 四 腰腹部的美学意义及特征 一 美学意义 二 美学特征解剖位置 第1 5腰椎美学位置 肋弓最低点至髂后上棘之间 60 三 形态分类1 腰部形态分类以女性为例 根据腰围大小可分为 正常腰 约60cm细腰 小于60cm粗腰 大于60cm2 腹部形态舟状腹 扁平腹 蛙状腹 悬垂腹 蛛形腹 61 四 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脂肪堆积 变现为 局部性腹部肥胖下腹部肥胖葫芦形腹部广泛性膨隆重度腹部膨隆 62 五 骨盆部的美学意义及特征 一 美学意义 二 美学特征 63 三 形态分类可分为 上翘型标准型下垂型扁平型 四 生理变化肥胖变化为主 64 六 臂部的美学意义及特征 一 美学意义 二 美学特征 65 三 形态分类根据肘关节的形态将臂部分为三种类型欠伸型直伸型过伸型 四 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皮肤松弛 肌肉萎缩 组织弹性降低 66 七 手部的美学意义及特征 一 美学意义 二 美学特征 三 形态分类可分为长方形手方形手圆锥形手竹节形手 67 七 腿部的美学意义及特征 一 美学意义 二 美学特征 三 形态分类大腿形态 正常腿 为身高的1 4长腿 大于身高的1 4短腿 小于身高的1 4粗腿 大腿围为48 0 52 4cm细腿 小腿形态 球形短梭形长梭形臃肿形 四 生理变化 68 七 脚部的美学意义及特征 一 美学意义 二 美学特征 三 形态分类正常足扁平足高足弓 四 生理变化 69 勤学乃精 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