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2)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54469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2)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2)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2)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 朝 的 对 外 关 系课题: 明 朝 的 对 外 关 系第 课时流程及学习内容教师复备及学生疑问栏【课程标准】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2.分组讨论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3.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学习重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课前预习】一、郑和下西洋1、前提条件: _2、在位皇帝、目的:_3、盛况:时间、次数所带物品规模(提示:可从海船规模、船数、人数方面考虑)到达范围4、地位:_5、意义:_二、戚继光抗倭(根据框架提示,在教材中划出相应内容) 倭寇含义: 戚 倭患严重的原因: 继 倭患产生的后果: 光 过程: 抗 性质: 倭 评价: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背景: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2时间、侵略者:_年、_殖民者。3攫取的利益:在我国_的居住权。【合作探究、组内交流】1.材料一:史书记载明太祖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当时明朝经济世界第一,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 材料二:明初造船技术和船只生产量,都居于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 材料三:明人顺风相送中已有“定三针方法”、“定四针方法”。几个指南针一起运用于确定航向。 材料四: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识。熟悉伊斯兰教地区习俗。 阅读上面材料,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这么大规模的远航,他当时应具备了哪些条件?_ _ 2.材料一: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材料二:”皇上,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译文: 皇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舟师运载大量礼物回赠他们,是为了宣扬我们中国的道德文化,与他们建立和平友好关系。) 福建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 根据上面材料,总结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_ 3.阅读课本73页戚继光所作凯歌,根据下面给的提示,思考抗倭胜利的原因(从人心向背、军队、策略、指挥等方面思考)?_ _ 4、通过刚才看到的视频和本课学习有关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内容,给我们哪些启发?_ _ 【课堂小结:知识建构】【课堂巩固】1、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受明成祖派遣出使西洋的 B 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C 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 D 是世界航海史上壮举2、浙江有戚家村,温岭有继光路,这里纪念的英雄的历史功绩是()A.收复台湾 B.抗击倭寇 C.抗击沙俄 D.出使西域 3.下列为中外文化友好交流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 ) 鉴真 张骞 郑和 戚继光 A BC D4.下列人物,是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是( ) A.张骞 B.戚继光 C.岳飞 D.卫青5、材料一: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地、先会见当地国王、首领,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愿望,邀请他们访问中国。接着,就同当地的官方和商人展开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国王派人同他们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永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回答: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根据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沟通了哪两个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当时,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商人主要通过什么运输工具运载货物?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得以开通,你认为哪一历史人物的功劳最大? 自己对本节课的表现满意吗?评等:_(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