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控制

上传人:都** 文档编号:5854051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订线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科技文献译文 译文题目 _ (外文题目) _ 系 名 称: _ 专 业: _ 学 号: _ 学生姓名: _ 日 期: _2014年5月15日 指导教师签名_日 期2014年5月20日 1第 页 共 4 页装订线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TONGJI ZHEJIANG COLLEGE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 副 标 题 系名称: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4年5月15日 15第 页 共 17 页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 姓名: 周煦 学号:1019105 指导老师: 【摘要】商业银行是集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于一体的的企业,是我国当前社会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有效手段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防止资产流失,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此举尤为如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人们越来越感到强化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内部控制的概念已引起了金融界的极大关注,但是内审或稽核人员在检查监督的过程中时常发现被审单位的管理层对内控制度的认识还处于概念性阶段,不太了解内控与管理、内控与审计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各种情况为基础,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等方面分析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缺陷,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对之加以评价并提出具体的构建措施。【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Internal control of commercial banks10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Financial Management) Name: Student ID: Supervisor: Instructor: 【Abstract】Commercial bank is set to absorb public deposits, loans, settlement and other business in a bodys enterpri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current society of our country.Internal control refers to that enterprise managers through effective means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prevent loss of assets, especially for commercial Banks to move.With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is increasingly perfect people feel more and more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of the financial world, but internal audit or auditors often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checking and supervision of the audited units management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still in the conceptual phase, do not know much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nternal control and audit.Based on the situation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l control as the foundation, from the control environment, risk assessment, control activitie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so on analysis problems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success stories and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for reference, to evalu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Keywords】Commercial bank;Internal Control;Management目录一、绪论4(一)研究背景4(二)研究目的及意义4(三)研究方法5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5(一)加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5(二)加强内部控制是适应时常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5(三)加强内部控制是确保商业银行实现长期盈利的需要6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6(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确切6(二)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6(三)风险控制系统不甚严密6(四)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7(五)人力资源配置不能适应内部控制的要求7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政策8(一)提高员工内部控制的认识高度8(二)优化银行内部治理结构8(三)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9(四)加强实时监控,实现全程监督9(五)推进人力资源改革,建立科学绩效管理体系9五、研究结论10六、参考文献11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各国金融在自由化、创新化、国际化、市场一体化过程中,风险问题日渐突出,集中反映在频繁爆发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的危机和动荡。银行业的危机与动荡不仅直接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及国民利益,而且直接威胁着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下一次国际经济危机可能起源于一次银行业危机”,IMF总裁M康德苏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从世界各国大量的金融动荡或银行危机;尤其是银行破产倒闭案中,我们看到,尽管成因多样,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包括银行制度一一主要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一一这一根本性、基础性因素。其他因素则是通过银行制度这个内因而起作用。从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巴林银行倒闭,到曾有银行永不倒闭之神话的日本银行破产,以金融制度发达著称于世的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及商业银行的问题与困境,以及导致社会政局动荡的阿尔巴尼亚金融风波与引起全球震动的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几乎无一不是这样。 在我国,虽然尚无明显的金融危机发生,以及大规模的银行破产倒闭现象,然而,金融业、特别是作为我国金融业主体和基础的银行业不安全因素却大量存在,尤其是不断积聚的巨量银行不良资产,直接威胁着我国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究其原因,除了旧体制的积弊,经济转轨时期经济改革及运行成本的转嫁,宏观金融监管乏力,以及日益加深的国际金融环境影响等因素外,银行体系、主要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缺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教训,推进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确保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与效率,防范金融风险,进而保障经济改革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便成为本文写作的基本动机。(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研究目的 本课题拟通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提出推进和完善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现代文明社会文化底蕴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及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为在商业银行系统内建立一套以风险控制为特征的规章健全、责权分明、运作有序、自我约束、灵活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畅通各商业银行各层级上下信息沟通的渠道,使管理层能迅速识别和纠正不良情况,形成上级行对下级行的纵向控制机制、组织与部门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部门之间及前台与后台之间的横向约束机制。实现集约化、规范化经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把经营风险和经济案件降低到最小限度,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项业务的稳健运行。提高资产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创造最大效益提供一些建设性观点和建议。 2.研究意义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保证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目标,也有助于它维持可靠的财务与管理报告和实现远期效益目标;不仅有助于保证商业银行遵循适当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以及银行的政策、计划、内部规定和程序,也有助于减少意外损失或银行信誉损失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大量银行损失和倒闭破产案例的专门研究,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内部控制失灵是导致银行损失和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已经加入WTO,面临着国际银行业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健全内部控制更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三)研究方法 本文将紧紧围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展开论述。通过比较系统地介绍发达、比较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实践,将有关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机地运用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活动之中:并结合我国各商业银行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营的主要业务对内部控制理论和制度进行实证性分析,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构想,更有效的防范商业银行风险。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一)加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总结历史上银行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银行要保证各项业务的有效运行,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二)加强内部控制是适应时常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 在世界各国金融业竞争日趋激励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银行的跨境业务不断增长,并购活动不断增多,多样化和专业化趋势日趋明显,随着金融创新的步伐不断推进,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急剧增加,后果也更加严重。内部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商业银行稳定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杠杆率高、信息不对称性高、利益相关度高、失败容忍度低的“三高一低”特征,使得各国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都尤为重视,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有必要建立和执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降低内控风险以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刚性监管。没有发展的内部控制等于是慢性自杀;而没有内部控制的发展则发展越快损失越大,如果不能依法稳健经营并拥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势必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竞争力,甚至面临存亡抉择的境地。因此只有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并兼顾本国国情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的安全运行,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三)加强内部控制是确保商业银行实现长期盈利的需要金融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行业, 银行间资金往来频繁, 一旦某一个金融机构出现问题, 往往会很快通过连锁反映殃及其它金融机构, 甚至酿成区域性或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例如90年代发生在泰国的金融危机, 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 并通过连锁反应, 造成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动荡。所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能力,能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发展,从而实现长期盈利。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确切控制环境的建设是进行内部控制的前提,是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的引擎,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银行目标实现的情况。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够确切,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有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讲得多、做得少,没有实质性措施;照搬照抄他人成果,严重脱离企业实际,不具有操作性,因此内部控制执行的好坏就可想而知了。(二)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财产组织方式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控制效能的基本环节,决定着商业银行运行质量和整体功能的发挥。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实行的仍然是国家独资的财产织方式。采用统一法人下的法人授权管理方式,即总行作为一级法人对各级分支机构赋予一定的经营权,实行分级经营、分级管理,经营效益以及分配水平差异很大,一级法人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核算的难度也很大。由于产权结构单一,没有明确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在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四项权利上的界限,相互之间责权利关系模糊,缺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动力机制。同时,由于产权的多层次代理,加剧了这种利益边界和责权的不明晰性,加剧了统一法人体制与相对分散经营的利益差异与冲突。由于商业银行的现行经营机制尚未完善,缺乏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制度,使掌握一定决策权的管理人员却不能被自己制定的制度所制约,内控制度缺乏一定的刚性,这不可避免地产生决策失误、滥用职权、权力失去制约等现象及问题。(三)风险控制系统不甚严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统一的、覆盖市场信息、客户信息、业务处理信息、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监测评估等环节的信息管理和交流系统,各级管理层之间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尤其在问题的上报方面,不能及时传递,给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实施造成困难。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高水平的业务和管理平台,但系统内控功能上还存在不足,信息系统内控监管机制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当前高智能犯罪分子网络作案手段隐蔽、时间短、金额大,一旦问题发生,将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损失,由于监管的技术和监管机制滞后,给内控管理设置了隐患。(四)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 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基本有设置内部监督体系,但几乎是形同虚设,其主要原因是内控制度的检查、评价不足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体系上还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在处理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上还没有完全的超脱性,在现场审计中权威性还不够。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强,影响了对内控制度评价、监督和建设职能的发挥,这也是内控不健全的标志。(五)人力资源配置不能适应内部控制的要求员工职业素质开发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也是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员工整体素质存在很大问题。 1.学历提高素质降低商业银行人员学历层次显著提高,总体素质仍然偏低。从学历结构看,银行系统从业人员学历结构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见表1)。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约占13.0,这一比例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银行系统员工本科以上学历占据半壁江山的情况相比,我国银行系统从业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仍然较低。表 银行业员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学历层次比较表单位:%研究生本科专科其他银行员工1.012.038.248.8城镇就业人员0.34.411.284.1资料来源: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在银行系统从业人员学历教育所学专业中,金融学及相关专业等“科甲正途”出身的不足半数(抽样调查)(见表2),即使在17名金融学及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中,也有很多是在在职深造时才选择这一专业的。这说明,目前学历教育对于银行员工职业知识的获取的影响力是比较有限的。表2 员工学历教育所学专业情况统计表单位:人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合计金融学及相关专业91726非经融学及相关专业理学8311工学628农学000医学000法学325经济学415管理学606文学202史学000哲学112教育学000合计392665 2.职称结构不尽合理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高技能人才相对匮乏。在我国银行系统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员工达1,207,146人,占总数的75.2。其中,拥有初级技术职称的为776,286人,占48.4;拥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为407,112人,占25.4;而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仅为23,748人,占1.5 ,高技能人才仍显匮乏。可见,我国银行员工素质的整体竞争力较之国外金融机构,还有很大的差距。 3.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世界经济考验能力弱。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给银行从业人员带来很强的自身优越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使得银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在强大功能的基础上,世界各大银行相继把增长的潜力投降了服务,日本几大银行相继提出:跑步处理,而中国银行从业人员依然“闭关锁国”,在质量上和服务上存在严重问题。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政策(一)提高员工内部控制的认识高度 商业银行内部员工是维持银行正常运行的保障,提高职工素质是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跟本问题之一,银行管理者必须加强认识,注重员工内部控制的管理。当前职工队伍素质偏低,主人翁意识弱化,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的成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二)优化银行内部治理结构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现代化经融企业制度。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基础上要积极创造条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我国现有金融机构彻底进行市场化改革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能从根本上解决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权利制衡问题。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支持层、监督层,建立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现代化商业银行。2.建立完善的决策制约机制和高层人员控管制度为了保证商业银行每项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应建立自上而下的、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健全议事规则控制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效率。建立高级管理人员“问责制”完善以行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度,加强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培养,不断提高其宏观决策能力和管理驾驭能力,确保业务活动的高素质、高效率、高效益。(三)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一是要严格授权审批制度根据经营行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制度执行以及资产等状况实行差别化授权制并进行连续有效的监督加强风险事中控制在充分论证被授权单位在经营职责、业务范围、质量效益、内控水平等的基础上对各经营单位实行差别化授权改变目前单一的授权方式和被动大额授权的现象二要严格高风险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信贷风险控制体系西方商业银行采取明确的信贷授权管理体制主要体现为个人信用授权和非集权决策相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也应借鉴其经验同时提高贷款五级分类的准确性将贷款的增量管理和存量管理结合起来将贷款的赢利考核和损失考核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三是建立风险测量预警机制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业务开展之前应先衡量业务风险程度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也应对其风险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出防范措施规避和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四)加强实时监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1.严控稽核监督 稽核监督是内控机制中不可缺少又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环节商业银行要确立稽核工作的权威性地位尽快构造一个具有独立性、超脱性和超前性的现代化稽核监督体系要在商业银行内部实行一整套银行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的监督机制通过这些制约机制最大限度地防范控制风险的发生变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检查为以预防为主的事前防范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稽核人员要坚持原则、熟悉业务、办事公道并注重年龄、知识结构的合理配备;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采取各种形式加强监管人员的岗位培训增强监管人员业务检查分析能力使之适应银行业务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有效提高稽核工作质量打好基础。 2.会计系统控制 一是把稳“钱袋子”,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关。会计部门每天都办理着大量的资金收付,是金融机构的“钱袋子”。金融机构要实行稳健经营,就要扎好这个“钱袋子”,做到松紧适度;就要看紧“钱袋子”,防止跑、冒、滴、漏。如建立健全严密的会计柜台监督制度,对资金流出进行事中监督,把差错、事故消除在日常业务处理之中。又如在贷款程序上,加强财务监督,严格审查借款企业的会计报表,防止资本不足、资不低债、无力还贷的企业通过障眼法和种种不正当的甚至违法的手段,骗取贷款,把会计部门的财务监督与信贷部门的贷款“三查”制度结合起来。运用会计手段,通过检查、分析借款企业的银行帐户、会计帐簿、报表,还可以有效地督促那些有钱不还的赖帐企业,及时还贷,以化解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二是运用科技手段,强化会计监督。从程序上对各会计业务环节的风险进行了控制,基层网点业务交易数据均可集中到省分行,会计核算上移至省分行,基本上杜绝了“三假”现象。三是进一步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对基层网点会计主管实行委派制和定期岗位轮换制,有利于会计人员抵制网点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不正当干预;四是建立柜员、综合员、会计主管三线监控体系。柜员只负责交易,综合员负责复核和授权范围内大额交易审批,会计主管负责对综合柜员的监督、柜员空白凭证领用检查。五是加强重要单证、现金及重要物品的管理。(五)推进人力资源改革,建立科学绩效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没有人力资源支撑将一事无成,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适用也会于事无补。要科学合理地选拔适合内部控制工作的人才,必须树立新的内部控制人才观,把相应的人员配备到适合的岗位,并加大培训和储备力度,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内部控制人才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1.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认真分析研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政策,兼顾金融体制创新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实行人才开发和人才引进战略。人才开发主要有三种手段一是对传统业务人员的培训;二是对有潜力的青年人员和骨干力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三是大力选拔任用优秀人才。当前,重点是引进两类人才:一是引进一批真正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二是引进一些在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出来而又急需的高技术人才。 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改变“论资排辈”的惯例,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建立量才使用的机制,优化队伍整体结构。2.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绩酬联动的分配机制 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关系到现代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尽快建立适应现代商业银行运作的绩酬联动分配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岗位工作内容为依据,以绩效成果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工作岗位技术的复杂程度来确定系数,使各员工的工资计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充分体现公平原则,以便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明确银行员工责任和权利,对银行的管理人员,他们的收入应与其经营业绩直接挂钩,实行年薪制或其他把他们个人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形成长期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一般员工,根据其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及员工的业绩、贡献程度确定工资收入,使一般员工的收入来源不再单一。 3.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和员工晋升机制 根据岗位工作说明书和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确定不同岗位的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明确相应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权利义务。在此基础上,对每位员工进行公正、客观的绩效考核。在员工晋升方面,可以利用职称晋升或者级别提升等方式对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肯定和认可。如,设立利率分析师、汇率分析师、财务总监等级别,在对员工成绩肯定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比较大的激励作用。4.倡导并践行具有感召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长期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全体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基本价值观、处事原则和信用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以一种无形的、稳定的力量,影响企业每一位员工的行为方式,促使其行为符合企业目标的要求。良好的银行企业文化能带来极强的企业凝聚力,使企业目标得到广大员工的强烈认同,使企业内部控制得到最有效的执行。在创建先进的银行企业文化过程中,要以内控文化的建立健全带动信用文化,执行文化和团队文化的建设。在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型企业,应倡导具有感召力的企业文化,关注员工成长和个性化需求。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肯定每个员工的劳动,给予每个员工公平的待遇;注重领导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倾听员工的心声,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互相关心、互相配合的工作氛围,从而培养起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样便会实现企业得到良好发展、员工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权益也得到维护的双赢局面。 研究结论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构成部分,其防范风险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银行体系运行的安全。而若要防范好风险,构建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则尤为重要。此论文以内部控制和商业银行制度为出发点,以商业银行和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依据,结合当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揭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学习国外先进规范的内部控制,从自身出发,总结以前失败的经验,得出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具有积极作用的对策。参考文献1 陈潘武,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38)2 王蕾,浅谈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J.企业经济.2009(10)3 钱诗曼,“花旗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启示J.会计之友.2010(5)4 张晓焱,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9(29)5 孙晓霞,强化内部控制,租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J.财经监督.2009(11)6 李淼,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税监督.2010(4) 51-527 刘明海,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J.金融论坛.2008(7) 42-458 陈虹,内部控制促成“第一”梦想-中国,商业银行案例分析J.财政监督.2009(9) 56-679 唐红娟,论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J.浙江金融.2009(10) 42-4310 周尚军,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外部监督与评价J.财会天地.2009(8):11311 王留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构建J.财会通讯.2009(7):10512 朱勤丰,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动态运行机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0(4).64-6513 Steven Dellaportas,Barry J.Cooper,Leadship,Culture and Employee Deceit;the case of the National Australia BankJ.Corporate Governance,2007(15):1442-145214 Ramin Cooper Maysamin,Christ Sakel Lariou.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deposit insurance and bank stability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8(15) 743-74715 Gabriel Montes.Rojas. Non-Uniform Wealth Distribution In a Simple Spatia Banking Model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2008(5)145-1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