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唐诗五首》教案1 长春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53132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唐诗五首》教案1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唐诗五首》教案1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唐诗五首》教案1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诗五首序 号课 题唐诗五首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感情诗歌的意蕴,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体会诗情画意,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默写古诗。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法设计二次备课一、 组织教学。二、 导入新课。三、 准备练习。默写滁州西涧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四、 尝试学习。(一)学习滁州西涧。 1.诗人简介。2.写作背景简介。3.朗读训练。4.品评赏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描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潮野渡所见。诗人通过对哪些景物的描绘缀合成一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这首诗里面描绘了碧涧幽草、深树黄鹂、春潮晚雨、野渡横舟四幅画面。.诗人借助画面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寄寓了一种向往自然、寻求宁静的心情和恬淡、闲适的意趣。该诗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是一首山水诗,那我们可以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学们自己来找其余三句诗中的文眼,并进行分析。(鹂鸣、潮急、舟横)分别对各个“文眼”进行分析。师范读、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相结合。逐渐引导,步步紧逼,使学生身临其境 课 堂 教 案 设 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法设计二次备课(二)学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导入新课。2.诗人简介。3.朗读训练。4.品评鉴赏。.通过描绘的景物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重点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的?春季。春雨、春草。.写春草一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呢?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作者这样写景,并非出于无意,而是有意为之,创造出“在有意无意之间”的艺术境界。.有人说“润如酥”三字写出了春雨的特点,春雨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细滑润泽。、作者对早春和晚春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首诗作者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晚春景色。.这首诗在写法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前两句写景,一句写小雨,一句写草色。作者经过细致观察、比较,非常生动地写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点。后两句抒情,作者认为早春景色大大超过晚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参考: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五、总结。六、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2.写一首景物描写方面的小诗,题目自拟。本诗采用画面欣赏、景物描述的方法,让会画的画一画,让会说的说一说,使学生乐学、好学,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板 书 设 计教学感悟反思滁州西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春雨、春草文眼:幽草、鹂鸣、潮急、舟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