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关联与企业名义贷款—来自我国主板民营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上传人:都** 文档编号:5851105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关联与企业名义贷款—来自我国主板民营上市公司经验证据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政治关联与企业名义贷款—来自我国主板民营上市公司经验证据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政治关联与企业名义贷款—来自我国主板民营上市公司经验证据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代码: 10327学 号:1120120281学 位 论 文政治关联与企业名义贷款 来自我国主板民营上市公司经验证据院 系: 会计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研 究 方 向: 财务理论与方法 姓 名: 成 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2014年10月 答 辩 日 期: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Nominal loan of the enterprises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from our Board of empirical evidence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or the Degree of.BYCheng HaiSupervised byDr.School of Account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anuary 2015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摘 要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根据统计资料以及媒体报道,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全社会活力,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转型与发展。在改革开放进程全面推动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已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截至2013年,我国民营企业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超过60%,税收贡献占比超50%。因此,本文将针对民营企业问题进行研究。企业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尤其是融资环境。在我国,由于银行业一直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主体与核心,处于货币供给的垄断地位,因此企业融资来源主要是银行信贷。然而,民营企业由于制度约束,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融资难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近年来,较多学者关注并研究建立政治关联与获得融资便利和政策优惠等相关关系。为此,本文也参与讨论,试图从政治关联视角进一步研究民营企业在贷款过程中存在预先存入资金或贷款后被留存的资金借贷现象。本文选取2006-2011年我国民营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经过数据筛选,最终我们得到了1696个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与企业贷款留存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与无政治关联的企业相比,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缩小了企业贷款留存;(2)从金融市场化角度出发,我们发现不同地区间金融竞争水平与贷款留存负相关。进一步,我们检验了政治关联与金融竞争的交互项对企业贷款差额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系数为正,但并不显著。(3)从借贷资金价格来看,名义贷款利率与贷款留存负相关。进一步,我们检验政治关联与名义贷款利率交互项对贷款留存的影响,结果发现,系数为正,并且显著。(4)本文还检验了金融危机前后政治关联对企业贷款留存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危机前,政治关联能够降低贷款留存,并且显著;但金融危机之后,并不显著。关键词:政治关联 ; 名义贷款; 民营上市公司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35 year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that the worl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nd media reports, in 2010 Chinas economic aggregat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has leapt to second in the world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This is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rocess to promote private enterprise is already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As of 2013, the total GDP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ccounted for over 60% of the countrys total GDP, accounting for over 50 percent of tax contributions.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for private enterprise problem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financing environment. In China, due to the banking sector has been the main core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a monopoly position in the money supply, and therefore the main source of corporate finance bank credit. However, private enterprises due to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compared with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rivate business financing is an important bottleneck in its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mor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scholars associated with obtaining financ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political convenience and preferential policies, such as correla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try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association and further study the phenomenon of borrowing money in advance or loan funds deposited after the reten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s exist in the lending process. This paper selects 2006-2011 board of listed private companies as samples, after data screening, and eventually we got the 1414 samples. Empirical test of political association and corporate loans retained relationshi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ompared with the non-political associa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associated enterprises in politics to bank loans, corporate loans narrowed retained; (2) from a financial market perspective, we find that financial competition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loans retained. Further,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competi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term financial loan balance of the enterprise, and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coefficient is positive, but not significant. (3) borrow funds from the price point of view,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and the loan retain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Further,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olitic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term nominal interest rate on loans retained and found that the coefficient i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4) This paper also examines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 on corporate loans retaine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found that before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political association can reduce the loan retained, and significantly; but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not significant.KEY WORDS: Political connections ; Nominal loan ;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V第一章 绪论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1选题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21.2.1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21.2.2文章结构框架图31.3可能的创新之处41.4不足之处4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52.1国外关于政治关联的研究52.1.1建立政治关联的动因研究52.1.2建立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研究62.2国内关于政治关联的研究82.2.1建立政治关联动因研究82.2.2建立政治关联经济后果研究92.3国内外文献述评11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123.1相关概念介绍123.1.1政治关联的概念123.1.2名义贷款的含义133.2制度背景分析133.2.1我国金融业主体与核心银行133.3相关理论基础153.3.1隐性契约理论153.3.2寻租理论173.3.3信息不对称理论183.3.4法与金融理论19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214.1研究假设提出214.1.1政治关联和企业名义贷款与实际贷款差异的有关假设214.1.2政治关联、金融竞争与企业名义贷款与实际贷款差异的有关假设214.1.3政治关联、名义贷款利率和企业名义贷款与实际贷款差异的有关假设224.2研究设计234.2.1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234.2.2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23第五章 实证分析275.1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275.2相关性分析285.3企业被留存贷款的估测285.4假设检验295.5稳健性检验31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26.1研究结论326.1.1政治关联和企业名义贷款与实际贷款差异之间是负向关系326.1.2政治关联、金融竞争程度和企业名义贷款与实际贷款的差异的关系326.1.3政治关联、名义贷款利率和民营企业名义贷款与实际贷款差异的关系336.1.4金融危机前后政治关联对企业贷款差额的影响336.2政策建议336.2.1健全自身经营管理体制,加强自身建设346.2.2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融资制度环境346.2.3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34参考文献35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40后 记41V南京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选题背景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根据统计资料以及媒体报道,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全社会活力,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转型与发展。其中,从民营企业来看,截至2013年,我国民营企业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超过60%,税收贡献占比超50%,可见,民营企业已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民营企业的问题进行研究。企业要发展,从而进一步扩大规模,只依靠股东内源资金势必难以满足其发展的融资需求。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企业须从外部来源获取资金,其主要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债务融资等方式。由于我国是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新兴资本市场国家,相对于发达的资本市场国家,法制、金融制度发展较落后,银行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主体与核心,在货币供给中处于垄断地位。因此,银行贷款成为企业获得融资的主要来源。目前在我国,银行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它们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央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并接受央行监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是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作为经济理性人,其本身也要追寻自身利益最大化。面对央行的管制与自身发展的矛盾,银行要生存并持续发展,必须寻求其他机制实现发展目标。作为资金供给方主要是银行,银行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处于相对资金垄断地位,在向企业贷款时处于谈判优势地位;作为资金需求方通常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处于谈判劣势地位。正因为存在这种银企关系,在银行不违反相关金融监管规定的前提下,使得银行与企业在履行正常贷款合同之外可以达成一种隐性契约,即企业在获得贷款时须被留存部分贷款或预存部分资金,从而进一步增加银行放贷的基础,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但这会导致企业名义贷款与实际贷款的资金需求产生差额,存在贷款留存现象。进一步,贷款留存将会对企业融资成本和企业价值产生影响。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与国有企业相比,“融资难”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民营企业在正式融资机制环境中难以获得贷款,他们往往会寻求一种非正式融资机制来缓解“融资难”问题。在我国,政府依然掌握着众多稀缺资源,其中就包括信贷资源。相对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天然“血缘关系”,民营企业只是一个“一般人”。为此,民营企业有动机主动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获取政府信用,从而运用这种稀缺资源获得融资便利。当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高管拥有政治背景,会否缩小贷款留存,减少企业融资成本,进而又将产生怎样的经济后果?这便是我们在此背景下要研究的主要问题。1.1.2研究意义我国是正处于转轨时期的新兴资本市场国家,银行依然作为金融发展主体,银行贷款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而企业的发展必然依赖外部融资,因此,在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下,研究政治关联与企业融资、经济转型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1、研究政治关联与企业名义贷款是对政治关联与企业融资的进一步深入与细化的研究,尤其是研究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企业名义贷款。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研究的领域,是一种增量的研究,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2、研究在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即民营企业在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市场化水平不高的环境下,研究民营企业在其融资过程中,贷款资金需求的实际需要量与名义贷款量之间存在贷款留存现象,有利于进一步拓展研究隐性契约理论 详见3.2.1理论分析。3、研究政治关联与企业名义贷款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进程处于稳步加快的过程中,因而,研究政治关联与企业名义贷款对政府和监管机构制定政策法规,设计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政府服务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1.2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1.2.1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文章框架;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先回顾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同时进行述评,再经过严谨的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最后通过实证检验假设。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语部分,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具体来说,文章的架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文章的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述评,进一步引出文章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制度背景、理论分析。本章首先介绍文章研究的背景环境,并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第四章,研究假设、研究设计与模型建立。本章通过上章的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介绍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第五章,实证分析。本章主要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并并使用多远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假设。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主要总结研究结论,提出合理建议。最后指出文章研究的局限。1.2.2文章结构框架图本文依据前文的文章结构安排的具体介绍,同时,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建立了文章的结构框架图。引入论题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图1.文章结构图1.3可能的创新之处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阅读已有的文献,我们发现学者较少关注企业在向银行贷款过程存在的贷款被留存问题,研究民营企业的就更少了,为此,本文拟尝试性的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贷款存在的贷款被留存现象。 第二,近年来,研究政治关联的文献较丰富,尤其是针对民营企业,然而研究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企业贷款留存的文献相对较少,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试图从政治关联的视角研究民营企业贷款被留存的现象。 第三,为了检验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贷款被留存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6年2011年的数据,以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为研究窗口进行实证检验。1.4不足之处本文主要研究政治关联与企业贷款被留存的关系。其中,如何度量企业名义贷款与实际贷款资金需求的差异即贷款被留存,成为本文的研究关键。本文采取的求残差的方法只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我们期待有更好的度量方法。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近些年,一大批国内外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融资及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本章我们将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述评.2.1国外关于政治关联的研究我们根据对已有的文献整理,本文主要从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动因和经济后果两个角度展开论述。2.1.1建立政治关联的动因研究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在一定的局限条件下,其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企业积极主动与政府建立政治关系同样也是为了获取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在法制不完善、制度发展滞后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掌握和支配着社会发展的主要稀缺资源,例如,信贷资源、政策优惠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依赖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当企业面对市场开放程度高,法制较健全和制度发展较完善的外部环境时,企业较容易通过正式制度获取其需要的外部资源。反之,企业难以通过正式社会制度获取外部资源,因此,企业为了继续发展,会寻求一种替代机制来获取,建立政治关联便是其中之一。由此可知,建立政治关联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Bartels and Brady,2003)。Faccio(2006)的研究也认为,在制度环境越落后的国家,例如,腐败程度较高,法制不健全,外资准入门槛高,企业有很强的动机建立政治关联且更为普遍。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我们整理发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具体主要基于以下动因:第一,建立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速度,从而获取融资便利。Khwajia A., Mian A.(2005)使用巴基斯坦从1996年-2002年间9000多家企业为样本研究,把那些企业实际控制人参与选举的作为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研究发现,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可获得更多的贷款,享受更优惠的利率。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Johnson,2003;Boubakri,2008)。第二,建立政治关联有助于获取税收优惠。Adhikari(2006)以马来西亚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在发展中国家有效税率(effective tax rate)与政治关联的关系,发现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以更低的有效税率缴付税费。研究进一步表明,在以“关系”为基础的经济体里,政治联系是企业获得更低有效税率的重要因素。第三,建立政治关联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强企业信用和声誉。Fisman(2001)以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政治集团有关的79家企业为样本研究苏哈托的身体状况变化对其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产生的影响。他发现,每当传出苏哈托身体状况恶化的消息时,这些企业的市场价值都下降了。反之,这些企业的市场价值就开始上升。这说明政治关联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会引起市场的反应。政治关联也是企业良好声誉的信号传递表现(zheng,2008)。一般而言,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经营效率较高,规模较大,同时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普遍认可的企业,有助于增强企业信用和声誉。第四,建立政治关联有助于获得政府援助和制度保障。Faccio(2006)使用1997年至2002年来自全球35个国家的450家企业为研究样本,在企业陷入发展困境时,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取政府的援助更便利,主要是通过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本国的优先贷款获得资金援助。同样的,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容易进入政府管制行业( Hadlock, Lee and Parrino,2002)。2.1.2建立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研究前文述及,企业建立政治关联主要是基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费用以及获取产权保护和制度保障等动因。进一步,建立政治关联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后果?为此,本文主要从资源配置和企业价值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归纳研究。1.政治关联与资源配置研究政治关联是一种有价值的经济资源(Fisman,2001),同时也是企业良好信用和声誉的具体表现。政治关联的对象是政府或其相关机构,它们拥有和掌握着社会稀缺资源。这些资源是企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外部资源。企业为获取其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可以通过正式机制获得,例如,填写相关申请资料,签订相关合同等,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机制获得,例如,建立政治关系等。然而,在那些制度发展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运用后者的方式更多。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文主要从信贷资源配置和其他政策资源配置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从信贷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外部融资是企业扩大规模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中银行信贷是主要渠道之一,因而,企业通过建立政治关联来获取更多的贷款,政治关联主要影响企业贷款数量和贷款期限。从贷款数量来看,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与无政治关联的企业相比,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和优惠。Khwajia A., Mian A.(2005)使用巴基斯坦从1996年-2002年间9000多家企业为样本研究,把那些企业实际控制人参与选举的作为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研究发现,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得的贷款数额是非政治关联企业的两倍,同时享受更优惠的利率。Fraser(2006)以1990年至1999年的马来西亚公司为样本,分别用政府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份额(经济维度)、“机构”投资者的持股份额(社会维度)和企业与马来西亚最有权力的3个政治家的关系(个体维度)3种不同的方法衡量政治关联,结果均发现,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同样地,Claessens(2008)以巴西企业为研究,在1998年至2002年间的政治选举中,把那些为参选候选人并最终当选的候选人提供参选资金支持的企业作为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它们发现,这些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易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从贷款期限来看,Charumilind etc(2002)使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泰国企业数据研究,他们发现,正是基于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及在政府预算软约束的环境下,使得和银行、政府有裙带关系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长期银行借款。从其他政策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不仅再融资时获得便利,而且在其他政策方面也能够获取更多优先权。学者们在这方面也展开了进一步研究,主要表现为,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得更多的税收政策和税率政策优惠(Fisman,2001; Adhikari,2006),更多的政府援助(Faccio,2006),更易中标政府采购合同(Goldman etal,2008),甚至进入政府管制行业(Helland and Sykuta,2004)。2、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研究以往地研究已表明,政治关联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在制度落后的国家表现的更明显。进一步,这又将对企业价值产生何种影响。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具有异质性,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然而,一些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还有少数学者发现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不产生影响。政治关联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因此,它是有价值的(Fisman,2001),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易获得发展壮大和扩大规模的资金需求,税收优惠以及政策支持等,从而促进企业价值提升。Fisman(2001)以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政治集团有关的79家企业为样本研究苏哈托的身体状况变化对其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产生的影响。他发现,每当传出苏哈托身体状况恶化的消息时,这些企业的市场价值都下降了。反之,这些企业的市场价值就开始上升。这充分说明政治关联提升了企业价值。Jhonson and Mitton(2003)研究在1997年7月-1998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初始阶段,企业市场价值下跌9%的部分主要归因于政治关联预期价值的下降。随后,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资本管控措施,以及对与总统马哈蒂尔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在此之后,企业市场价值增加的32%的部分主要归因于政治关联的预期价值的上升。在泰国,企业的所有者通过参与选举获得政治权利。一旦拥有权力,通过实行管制和政策倾斜方式,随后,其所属的企业市场价值将显著地上升(P.Bunkanwanicha,2008)。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影响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有,在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Goldman etcl (2006)以美国标普500指数的企业研究,在共和党赢得2000年总统法选后,与共和党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股价呈上升趋势。然而,其他学者的研究却表明,政治关联的建立使得企业付出的资源成本大于其收益,进而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Faccio(2006)使用1997年至2002年来自全球35个国家的450家企业为研究样本,在企业陷入发展困境时,尽管企业获得政府援助,但在随后两年,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与没有的相比,表现出更糟糕的财务业绩,从而降低了企业价值。Boubakri(2008)以总部设立于27个发展中国家和14个发达国家的245家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1980年至2002年间,有87家企业拥有政治关联,研究发现,政治关联的企业表现出的财务业绩更差。不过,也有极少数学者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不产生影响。Fisman等(2007)研究发现,建立政治关联后,并没有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通过以上的研究综述,我们发现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产生异质性的影响,同时,政治关联也是具有普遍存在性的经济现象(Faccio,2006)。相比较而言,政治关联的作用发挥在发展中国家即金融、法制落后的国家表现的更突出,其建立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Bartels and Brady,2003)。2.2国内关于政治关联的研究相对于国外对政治关联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些年,一大批国内学者开始研究政治关联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对企业融资和企业价值有何影响,而且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2.2.1建立政治关联动因研究企业发展壮大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一个理性经纪人,企业建立政治关联也是为了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国外的研究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背景在我国同样适用,我国是正在转型的新兴资本市场国家,法制、金融制度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制度环境的发展滞后是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主要背景原因。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我们总结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具体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这与国外的研究动因基本一致。第一,建立政治关联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获取融资便利,税收优惠及政策扶持。于明桂和潘洪波(2008)以1993-200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发现,与未建立政治关联企业相比,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取融资更便利,主要表现为更多的贷款数量和更长的贷款期限。同时,还考察了制度环境的影响,在市场化水平越落后的地区,政治关联产生的融资效应越显著。其他学者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罗党论等,2008;张敏等,2010;黄新建,2013;何镜清等,2013)。吴文峰等(2009)以沪深两市在1999-2004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企业高管政治关联对企业税收影响,结果发现,高管的政府背景使得企业的所得税适用率及实际所得税率均显著低于无政府背景的企业。第二,建立政治关联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企业额外信用和声誉。胡旭阳(2006)以2004年浙江百强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家通过建立政治关联传递其企业经营质量信号,从而降低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的壁垒,获取融资便利。第三,建立政治关联有助于获取政府补助。潘越等(2009)以2002-2007年沪深两市ST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陷入财务困难的ST公司,发现,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更易获得政府补助,且受地区发展差异的影响。余明桂等(2010)研究我国民营企业与地方政府的政治关系对企业财政补贴的作用,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得更多的补贴,且该效应在制度落后的地区更明显。张洪刚和赵全厚(2014)以2006-2011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政治关联引起的维护成本视角研究,结果发现,维护政治关联的成本越高,企业可以从政府获得更高的财政补贴收入。2.2.2建立政治关联经济后果研究对比国外的政治关联动因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同样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既然政治关联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企业资源,那么其必然会对外部资源配置产生影响,最终作用于微观企业。本文,我们将从资源配置与企业价值两个角度展开论述。 1.政治关联与资源配置研究为充分发挥企业政治关联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用,企业会积极运用该资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外部融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资源,尤其是银行借款融资。基于我国的特殊制度环境,受到信贷和制度歧视(方军雄,2009)的民营企业会寻求非正式机制获取信贷支持,建立政治关联就是其中一种。我们主要从信贷资源配置和其他政策资源配置角度研究。从信贷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和优惠条件,主要表现为贷款数量和贷款期限两个方面。从贷款数量来看,Bai et al(2005)研究认为,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缺乏产权保护以及受到信贷歧视,很难获得贷款。然而,企业通过参与政治,建立政治联系,可以获得更多贷款。于明桂和潘洪波(2008)以1993-200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发现,与未建立政治关联企业相比,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取融资更便利,主要表现为获得更多的贷款。在制度环境落后的地区该效应越显著。Li et al(2008)研究发现,在我国,民营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存在信贷歧视现象,因而,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通过获取一定的政府信用可以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何镜清等(2013)使用2006-2010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金融危机期间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贷款效应,研究发现,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得了更高的银行贷款比率。其他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研究结论(罗党论等,2008;黄新建,2013)。从贷款期限来看,孙铮等(2005)以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在市场进程落后的地区,拥有政治联系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长期贷款。张敏等(2010)以1999-2007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研究,发现,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得更长的贷款期限。因此,我们认为,与无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相比,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在进行银行贷款融资时,受到较少的融资约束,尤其是在制度环境落后的地区(罗党论、甄丽明,2008)。从其他政策资源配置来看,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不仅在融资方面获得便利,而且在其他政策方面也有较多优惠。具体表现在更多的税收和税率优惠(吴文峰等,2009;罗党论等,2013),更多的政府补助(余明桂等,2010),甚至进入政府管制行业(胡旭阳,2006;杜兴强,2010)。2.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研究企业政治关联的建立对外部资源的配置产生影响,尤其是信贷资源的配置,这种资源配置的影响最终表现为对微观企业价值的作用。学者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然而,它们得出的结论存在异质性。部分学者研究认为,政治关联为企业获取发展壮大的外部资源,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升;相反,部分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还有少数学者认为政治关联不产生影响。政治关联已俨然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尤其是为企业发展获取重要的外部资源,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吴文峰等(2009)以1999-2004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高官的地方政府背景对企业价值有正面影响,并且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越强的地区更能增加公司价值。罗党论和唐琼宇(2008)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的增加产生正面影响,投资者获取的收益与其持有时间呈正相关。Haveman et al (2013)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认为,由于中国政治改革的缺乏,使得经济改革为那些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取政府掌控的资源和进入政府管制的领域提供了机会,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表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企业对政治关联的获取需要付出成本,当成本付出大于其收益时,会对企业价值产生负向影响。邓建平和曾勇(2009)研究发现,企业的政治关联程度越高,经营绩效越差,不过,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有缩减轻。张敏等(2010)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角度研究,结果发现,政治关联为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导致企业过度投资,最终对企业价值产生负向影响。何镜清等(2013)实证检验了金融危机前后政治关联对企业融资和价值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的政治关联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升。不过,部分学者研究认为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不显著。总的来说,在我国,学者们对政治关联的研究在结论上与国外的相比具有较强的类似性。数据也表明,政治关联在我国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近几年,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数量不断增加。2.3国内外文献述评通过前文对国内外政治关联的文献进行综述,我们主要从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动因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论述。回顾学者们的研究,我们知道,企业建立政治关联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一般而言,在那些制度发展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更低,企业会主动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获取政府的信用,改善自身发展环境。根据已有文献梳理和研究,我们发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建立政治关联,有助于降低企业交易费用,获得融资便利,税收优惠。第二,建立政治关联,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企业信用与声誉。第三,建立政治关联,有助于获取政府补助、援助和制度保护。不论企业基于何种动因,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其建立政治关联最重要的是使得企业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继续生存发展壮大,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政治关联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因而它是有价值的。为此,学者们进一步展开对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研究,主要从资源配置和企业价值两个角度展开。我们整理文献发现,从资源配置角度看,政治关联主要对融资便利和政策优惠产生影响,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基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从企业价值角度看,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均具有异质性,即部分学者认为政治关联的建立提升了企业价值,部分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极少数认为二者不存在影响关系。总的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政治关联均较为普遍。相对国外,我国目前仍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因此,我们认为研究正在转型的中国政治关联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毫无疑问,政治关联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很可能持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制度发展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目前,我国依然是正在发展的新兴资本市场国家,法制、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政府依然掌握社会发展得主要资源,因此在我国企业为了获取稀缺资源会主动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其中,关于政治关联与企业债务融资的研究文献已相当丰富,然而,根据我们对现有文献梳理发现,较少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债务融资过程中存在的贷款被留存现象,同时,政治关联又会否发挥作用以及会产生何种作用?这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尝试性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治关联与企业贷款被留存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经济学的解释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局限条件下才产生的。换句话说,就是在一定的时代环境背景下才会发生的行为,这样的分析才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样的,企业贷款存在被留存,也就是企业名义贷款与实际贷款之间的差异,也是在我国特定的金融发展背景下才出现的。正是在此背景下,企业才会寻求非正式机制缓解该问题。在本章,我们首先进行相关概念介绍;其次进行制度背景分析;最后,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应用。3.1相关概念介绍3.1.1政治关联的概念1.政治关联涵义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关于政治关联的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在国外,学者较普遍认为政治关联是指企业与具有政治权力的个人之间形成的隐性政治联系(Faccio,2006;)。在国内,Fan对我国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定义为企业的CEO现任或曾任政府官员,则表示该企业有政治关联。大部分国内学者认为企业高管现任或曾任政府官员、或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则表示该企业有政治关联(余明桂,2008;邓建平等,2009;张敏等,2010;)。但对于民营企业高管或实际控制人皆可(连军,2011;潘克勤,2013)。本文,我们将政治关联定义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高管现任或曾任政府官员、或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政治关联的建立方式 由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存在差异性,因此,政治关联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1)国外政治关联的建立方式相对于我国而言,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企业主要在不同政党参选时,通过对参选者提供资金支持政治捐献获取政治关联()。然而,对于那些制度发展落后的国家,例如,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泰国等,企业主要通过和国家最高权力者利用其政治权利来获取政治关联。(2)我国政治关联的建立方式在我国,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建立政治关联。第一种,上世纪90年代的“下海潮”,国家鼓励公务员下海经商。这些企业所有者利用以前在政府机构的关系网以及人脉资源与地方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第二种,国有企业的CEO现任或曾任政府官员,从而获得政治关联。第三种,主要指民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高管通过参与政治,获取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建立政治关联。从目前来看,主要是通过第三种方式建立政治关联。3.1.2名义贷款的含义名义贷款额是指企业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的贷款额。也就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之和。与此相对应的即实际贷款资金。这里的实际贷款资金是指企业在其正常经营情况下所需要的资金。3.2制度背景分析3.2.1我国金融业主体与核心银行我们要理解企业贷款会发生部分留存的现象,有必要先对银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地回顾。 1.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历程 关于银行业的改革发展,林毅夫和李志赟(2005)对此展开了较详细的回顾与总结。从根本上来说,金融业主要是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的。建国初期,国家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在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和社会资本极度稀缺的环境下,政府就必须对金融业进行垄断,从而吸引社会资金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这就为我国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体系埋下了种子。改革开放之后,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收窄,部分民营经济受到政策支持开始发展,这也催生了企业对金融服务的更大需求,从而推动了银行业的改革。1979年至1984年,国家恢复和建立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为进一步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1985年又相继成立了一批股份制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允许银行向经营综合业务方向发展。然而,这些银行基本上由国家独资或者国家直接或间接控股,银行业基本上处于被国家垄断的状态。1995年,国家出台了商业银行法,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础,但是,银行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一定程度上减缓其改革的步伐。同时,全国各地还掀起了建立地方商业银行的浪潮。至此,我国国有银行开始迈向市场化改革道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利润最大化为银行发展目标。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而引入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部分城市,这对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四大行”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促使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提上日程。2005年之后,四大行相继完成上市,这增加银行的融资渠道,提高银行资本金充足率,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回顾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提升了银行业竞争力,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然而,尽管我国银行业内的竞争也比较明显,但由于我国政府对银行金融业的严格市场准入管制以及对资金价格利率的管制,其发展依然处于受压抑 金融压抑,是指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中国家所存在的金融管制过多、利率限制、信贷配额以及金融资产单调等现象。的状态(卢峰和姚洋,2004)。再次,从市场结构来看,银行业的集中程度由开始的垄断转变为极高的寡占垄断(方莹和严太华,2005),再到目前的垄断竞争状态。因此,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处于货币供给的垄断地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与核心(林毅夫和李志赟,2005)。2.市场经济改革与银行货币供给垄断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特别是为民营企业也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对资金产生巨大需求,尤其是民营企业。如前文所述,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于外部资源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贷资源。理论上来讲,企业外部融资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以及银行借贷等方式。然而,在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发展中处于垄断地位,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主体与核心,其具体表现为四大行较大的存贷市场份额及银行业较高的集中度。同时,我国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依然处于成长期,上市和发债门槛较高,筹资相对较难。根据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社会融资规模分析,2013年度整个社会人民币贷款融资总额为172904亿元,与此相对应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仅为221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18022亿元,二者分别占人民币贷款总额的2.5%和10.4%。由此可见,企业融资的最主要来源是银行信贷,这也充分说明银行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主体与核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资金产生巨大需求,但由于我国金融银行业依然处于一种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