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维修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845782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车身维修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汽车车身维修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汽车车身维修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维修技术与设备 1 配套教材信息 教材名称 汽车维修技术与设备教材主编 凌永成教材定价 30RMB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版次 2008年8月第1版国际标准书号 ISBN 978 7 301 13914 1教材所属系列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大机械系列实用规划教材汽车系列 2 第8章汽车车身维修 教学提示 车身维修就是把损伤的车身恢复到原来状况的工艺过程 其基本方法和步骤是 校正基础件 更换 修理覆盖件及附件 最后进行车身涂装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汽车车身损伤形式和相应的维修方法 重点内容是汽车车身损伤的维修方法 要求学生了解汽车车身常见的损伤形式 熟悉汽车车身测量和矫正设备的使用方法 掌握汽车车身的一般修复方法 3 8 1汽车车身结构与常见损伤形式 8 1 1轿车车身的结构形式 1 车架与车身分体式 图8 1传统的车身车架分体式结构及连接方式 4 2 整体式车身 整体式车身取消了能分开的独立车架 用加强的车身下部构件代替了车架 并采用框架式车身结构增强车身强度及承载发动机 传动系统总成的能力 也叫承载式车身 现代轿车基本采用这种形式 图8 2 图8 2整体式车身结构 5 8 1 2轿车车身的组成 1 车身前部 前围 车身前部 前围 包括前左右车门铰链立柱前的部位 有散热器罩 发动机罩 前围板 灯框 左右翼子板 风窗玻璃框 仪表等 图8 3 图8 3车身前部结构部件1 前悬架横梁2 机罩锁支架3 前横梁4 散热器侧支架 侧挡板 5 散热器上支架6 前挡泥板7 机罩铰链8 前围上盖板9 盖板侧板10 前围板11 前纵梁 6 2 侧部 侧围 侧部 侧围 是前立柱 A柱 与后围立柱 C柱 之间的部分 包括车门及附件 门框中立柱 B柱 车窗 门锁装置等 图8 4 图8 4车身侧部结构部件1 中立柱 B柱 2 地板主侧梁3 外侧护板4 盖板侧板5 前车身柱下角撑板6 盖板侧托架7 前车身上部外柱 A柱 8 前立柱 A柱 上部内侧加强板9 前上部内立柱10 中立柱 B柱 上部外侧加强板11 顶盖内侧梁12 顶盖外侧梁13 顶盖水槽14 顶盖内侧板15 后侧板支架16 后侧板17 后侧板下部延长板18 行李托架至地板连接件19 后轮罩外板20 后轮罩中心撑板 7 3 顶部 顶围 顶部 顶围 是与前部 侧部 后部相连接的车顶部分 包括顶部框架及蒙皮 顶窗等 4 后部 后围 后部 后围 包括汽车后部框架 后玻璃窗或尾门和后保险杠等 图8 5车身后部结构部件 1 后座软垫托架2 后围上盖板3 顶盖内侧板4 后备箱门铰链5 后轮罩6 后侧板7 后围板8 后备箱后壁板9 后地板 8 图8 6旅行车式后部结构1 顶盖内侧后板2 车身后底板下板3 车身后底板上板4 后侧板5 后轮罩内板6 后轮罩外板7 顶盖侧板内前板8 顶盖内侧板 9 5 部底 地板 部底 地板 包括地板 后备箱地板 左右门槛板 地板横梁及支承件等 图8 7 图8 7车身底部结构部件1 地板主侧梁2 前地板下加强梁3 前侧梁4 前横梁5 前地板6 前地板横梁7 中部地板前板8 中部地板9 后地板侧板10 后地板11 后地板横梁12 后侧板支架13 后侧下部延长板14 后地板侧梁15 门槛外板 10 8 1 3大客车及货车车身 图8 8客车车身骨架1 上边梁2 顶横梁3 顶纵梁4 前风窗框上沿5 风窗中柱 鼻梁 6 前立柱7 前风窗框下沿8 前围裙边9 侧裙边10 斜撑 牛腿 11 窗台12 底架 承载式车身的底部 13 门立柱14 窗立柱 11 图8 9平头货车驾驶室结构1 仪表板2 前围板3 前围侧板4 地板纵梁5 地板横梁6 地板7 脚踏板8 车门9 门槛10 后围侧板11 后围板12 上边梁13 顶盖14 顶盖横梁15 后立柱16 前立柱 12 8 1 4汽车车身常见的损伤形式 汽车车身损伤主要是碰撞所致 轻微碰擦并不能使车身车架及骨架变形 只需将钣金件敲复位即可 但碰撞严重 就应分析碰撞的部位和损伤的形式 8 1 5车身尺寸的测量 1 测量基准 1 水平基准面 汽车设计时 为便于测量车身高度 人为假想一个与地板平行的平面 这就是水平基准面 侧面看是一条平行于底面的直线 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汽车 这个基准面与地板的距离是不同的 有的在地板最低点下约400mm 有的就与地板最低点重合 也有的在地板最低点上几十毫米 13 图8 10整体式车身的下部车身尺寸尺寸公差为 3mm 正视图上尺寸对称 孔的测量以下缘为准 除非另有注明 14 2 中心面 线 用一个平面把汽车纵向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这一假想平面为中心面 它垂直于水平基准面 工厂提供的车身数据就是此面 线 到各部分的距离尺寸 3 零平面 线 汽车车身分为前部 中部和后部三部分 交接的两个面垂直于水平基准面 有的车以前部 中部交接的面为零平面或零线 以此为准 标前后各点与零线相距的尺寸 图8 11 大部分汽车是左右对称或基本对称的 不对称的汽车极少 但其资料会标明尺寸数据 从车顶俯视下去 这个面就是一条直线 即车架或车身中心线 左右对角线以它为交汇点 若左面损伤 可以右边尺寸为参考修理 参看图8 10a 15 图8 11车身 发动机室 各点与零线的距离1 机罩铰链孔2 3 4 5 6 10 前悬架附件孔7 8 支撑臂孔9 翼子板孔 可另列一表写出标注图上点与零线的距离 16 通过水平基准面 线 中心面 线 及零线的尺寸标注 就可以把车身每个点的坐标尺寸都标出来 收集原厂尺寸是非常重要的 检测评估车身损伤时 可以这些尺寸为基准 判定损伤程度 修复 校正也以这些尺寸为依据 竣工检验还是以这些数据为检验标准 除上述方法用来表示车身尺寸外 生产厂还对各主要框架标注对角线尺寸 用特定的测量点标注内框尺寸 这些尺寸精确反映出汽车的标准尺寸 有利于修整及安装 图8 12 17 图8 12对角线测量 18 2 测量仪器 1 轨道式量规 如图8 13所示 轨道式量规的左 右测量销沿轨道滑槽移动 销插入被测量孔中 从滑尺上即可读出两孔间的距离 图8 13用轨道式量规测圆孔中心距 19 轨道式量规也可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可任意测两点 包括对角线 也可测点与基准线的距离 图8 14 图8 14用测量规测量a 点与点的测量b 点与基准线距离的测量 20 2 自定心量规 中心量规 自定心量规与轨道式量规有一定的相似 可测量和诊断车架的破坏程度 图8 15 图8 15自定心量规 自定心量规的端部可以做成垂直弯臂 取代挂钩 测量车架更方便 稍作改进也可测轴距 前束等 21 车辆作翘曲检查时 在两个基本无损伤的地方悬挂两个量规 又在损伤区悬挂两个量规 正常情况下 这些量规应平行 且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如检查到不平行及中心销错位 车辆已发生翘曲 可以据此测出损伤点与基准线的差值 图8 16 图8 16中心量规检查车辆 22 3 通用测量系统 把中心量规 轨道式量规技术集合成框架式带底平台的三维测量系统 成为精确测量工作台 多个测量头同时测量汽车前 后 顶 底与标准面 线 的距离 图8 17 还可在系统中安置高精确度的基准线激光测量系统 图8 17通用测量系统 23 8 2轿车车身的校正 8 2 1车身校正注意事项 根据不同的设备 确定不同的校正方法 从设备说明书上详细了解设备操作方法及设备功能 校正顺序一般是先菱形损伤 再弯皱损伤 下垂损伤 歪斜损伤 扭曲损伤 校正前 拆去风窗玻璃 车门及附件 必要时才先拆去板件及保险杠 进行整体式车身校正 尽可能在车上对所有零件校正 这样有利于施加压力 校正车身结构件 也减少拆装工作量 若有必要 可以拆去发动机等总成及悬架系统 校正前 对有裂缝的车架 板件先行焊接 以免校正中进一步开裂 24 车架 车身校正一般按与其受撞击相反的方向来施力 以消除变形 损伤 一般应采用拉而不是推的方法来校正 尽量少用加热 因为加热会造成板件内部结构改变 易于腐蚀等损害 需加热时 应使用较大喷嘴和中性焰或轻微碳化焰对修理区域加热到所需温度 拉伸校正可稍微过度 以抵销回弹度变形 但要掌握过度量 在校正拉伸过程中 有时用木锤子 锤子锤击消除变形及内应力 有时可加热消除并且施力可以分几个阶段逐步校正 即校正一段时间后放松 然后再校正 拉伸校正时 要经常测量长度方向及进行对角线检查 在使用校正设备时 一定要按操作程序 充分注意安全 应有安全操作须知 非操作人员不得操作 25 8 2 2校正设备 1 车身 车架校正系统 车身 车架校正系统 也叫汽车车身大梁校正仪 俗称地八卦 图8 18 是多功能的校正系统 也有精确的测量系统 图8 18车身 车架校正系统 地八卦 26 图8 19车身 车架校正系统 地八卦 附件01 展示架 1台 02 钣金拉搭 1台 03 方式气动泵 1台 04 钣金拉柱 2台 05 液压钣金组10t 1套 06 链条5t 2条 07 链条3t 4条 08 扁嘴钳夹5t 1只 09 扁嘴钳夹 双向 1只 10 方型钳夹 1只 11 方型钳夹 双向 1只 12 圆式气动泵 1台 13 链条固定器 4套 14 支转头底座 2付 15 插销 22只 16 支转头 2只 17 液压杆头 2只 18 钢板钳6t 1只 19 单角钳夹6t 1只 20 直角方向钳夹6t 1只 21 车身固定式夹具组 4付 22 固定式夹具 8付 23 钣金接引器 1套 24 双钩连接器 4付 27 2 简易便携式车身牵拉器 简易便携式车身牵拉器 图8 20 能在任意方向施加校正力 校正时 主梁 支座和横梁常用于把汽车抬离地面 它们和下车身夹组合使用时 形成基座 图8 20简易便携式车身牵拉器1 摆臂2 支承杆3 可调试支座4 延伸支座5 伸长梁6 主梁7 泵8 铰链9 车架角钢拉力盘10 自紧拉力钳 28 摆臂用链条及拉力钩与需校正的部分连接 用液压泵与支承杆使摆臂运动 把变形部位拉复位 图8 21 图8 21便携式车身牵拉器牵拉 29 3 轻便液压杆系统 轻便液压杆系统 图8 22 利用手动液压泵提供液压力 液压缸活塞杆运动 在液压杆两端装上适当的端头 就可方便 省力地对损伤车身部位进行推压 展宽 夹紧 拉拔和延伸 达到校正的目的 图8 22轻便液压杆系统 30 液压杆系统与其他校正设备结合 能从多方面 多角度完成车身各部分的校正操作 图8 23 图8 23液压杆系统对车身的校正 31 8 2 3校正修理 1 支承与夹紧 校正车身的牵引力通过夹紧装置施加到损伤部位 夹紧装置由螺栓固定夹夹持在某一部位 也可以在车身上焊上若干固定夹 待校正完毕再去除 图8 24 图8 24焊接临时固定夹1 车门槛板2 3 临时焊接钢片4 后侧梁 32 2 牵拉校正 校正夹紧装置 螺栓固定夹或焊接头 与张拉链条一端连接 链条另一端固定在校正平台支承座上 链条利用液压缸中液压杆的推力被拉紧施力 起到校正牵拉作用 液压缸是由手动液压泵提供压力油的 图8 25 图8 25液压缸座 链条座与平台的连接及拉伸方向1 链条头和横轴2 液压缸座3 链条座 33 图8 26各种牵拉方式 34 8 3覆盖件及构件的修复 8 3 1覆盖件及构件的手工成形工艺 1 常用工具 汽车钣金工经常对有缺陷和损伤的钣金覆盖件进行修复或配做一些构件 对汽车车身进行钣金作业时 常用的工具如图8 27和图8 28所示 35 图8 27常用手动工具 36 图8 28钣金作业工具 37 2 手工成形工艺 汽车手工钣金成形工艺包括弯曲 放边与收边 拔缘 起拱 卷边 咬缝 制肋和矫正 仅以弯曲为例 图8 29弯制 形工件1 虎钳2 钳口3 垫板4 板料5 规铁6 垫块 38 8 3 2钣金修理 汽车撞击时 钣金件受到外力而产生弯曲 拉伸等变形 不太严重的受损件或不容易购买的件就需要修复 修复方法为冷加工 锤击 和热加工 加热收缩及焊接 在修复前 应对钣金件的材质进行分析 认识 才能采取正确的修理方法 1 汽车车身钢板的类型 1 低碳钢 车身上主要采用低碳钢 如冷轧板 热轧板 低碳钢塑性好 易于进行冷 热加工 焊接性能也好 缺点是强度低 若用加厚的办法提高强度 又增加了质量 39 2 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 UHSS 又称双相钢 是钢材在带钢热轧机上通过淬火得到的 具有两相显微组织 强度是低碳钢的10倍以上 汽车上的车门护梁和保险杠加强件 就是采用超高强度钢制造 图8 30 图8 30超高强度钢部件1 保险杠2 车门护梁 40 2 钢板的可加工性 钢材的物理结构由原子构成 原子微粒结合在一起形成晶粒 晶粒以一定形状成为晶格组织 有一定的规律 图8 31 图8 31钢的晶粒结构 41 通过正确的方法可以把应力释放 使金属晶格基本恢复到初始状态 所采用的方法是有控制地对板件加热或使用锤子敲击扭曲部位 图8 32 图8 32加热 锤击使金属恢复原状态 42 3 钣金件的表面修整 由于碰撞 金属蒙皮产生凹凸不平 需要敲平整形以恢复原状 1 锤子 垫铁敲击整形 如图8 33所示 将垫铁贴紧凸起的反面 用锤子敲击凸起部位 把凸起部位压缩回原来的形状 锤击力要轻 要连续 图8 33垫铁敲击凸起面修理 43 如凹形件修整 与凸起修整不同的是捶击点 不在垫铁顶面的上方 而是蒙皮的凸起部位 将垫铁贴紧最低处 用锤子敲击附近的凸起处 图8 34 图8 34凹形件修整 错位敲击 如大面积凹陷 也可采取以上敲击恢复 但要从凹陷外围敲击到附近金属表面 逐步使凹陷槽消失 44 2 用修平刀 匙形铁 撬平凹陷 在修整车门凹陷时 用修平刀是较好的办法 因为用垫铁不容易到达某些部位 修平刀可作为垫铁 也可直接撬平凹陷处 图8 35 图8 35修平刀作垫铁或直接撬平凹陷处1 锤子2 车门 45 3 拉出凹陷 采用拉出装置 如滑动锤拉出器 吸环等装置结合使用 可把凹陷的蒙皮拉出 特别是蒙皮背面不易到达的地方 有的用真空吸盘与滑动锤拉出凹陷 有的则在凹陷处焊钉或钻孔拧入螺丝钉 再用滑动锤拉出凹陷处 图8 36 图8 36拉出凹陷 46 8 4车身表面涂层的修复 8 4 1涂层修复设备 1 喷枪 喷枪 图8 42 可以把空气和油漆混合到一起 它雾化油漆流 吹喷油漆到板件上形成漆膜 从而保护板件和起到美观作用 图8 42喷枪 47 2 空气压缩机 空气压缩机 图8 43 为喷漆提供压缩空气 也作为打磨 清洁 除尘设备的气源 一般采用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图8 43空气压缩机 48 3 喷漆房 为喷漆时清洁干净 防昆虫和气候影响 喷漆在喷漆房内进行 这也可以防止漆雾污染空气 喷漆房应具有空气交换功能 排放烟道 能调整空气流速 照明良好 喷漆房是较大的设置 可以购买标准喷漆房 也可以自行制造 1 干式喷漆房 干式喷漆房采用折流板 滤网等干式过滤器过滤漆雾 抽风为横向抽风 喷漆过程中的漆雾 在通风机作用下进入过滤器被粘附捕集 而空气经通风管排到室外 49 干式喷漆房结构简单 通风量和风压小 涂料损耗小 涂覆效率高 不需作废水处理 缺点是清扫工作量大 过滤网经常换 耗量大 着火危险性较大 2 喷淋式喷漆室 喷漆过程中产生的漆雾 在通风机的作用下从喷淋室正面的入口处吸入喷淋室 被喷嘴的两级水雾冲洗至下部水槽中存积 余下含水分的空气经气水分离器脱水后排放 冲洗漆雾的水 经水槽过滤后 利用水泵循环使用 水污染后定期进行排放处理 还有一种较大型的水帘式喷漆室 其效率高 漆雾处理得干净 能够回收油漆 适用于连续作业的有较大喷漆量的企业使用 50 4 烘干室 为加快漆膜干燥 需要对漆膜进行红外线烘干 对于整车喷漆 俗称 穿大褂 的车 可进入烘干室 也称烤漆房 图8 44 全车烘干 图8 44烘干室 也称烤漆房 51 对于局部喷漆的车辆 则可用便携式红外线灯组单元 图8 45 烘干 一般烘干温度达到40 100 图8 45短波红外线烤灯 三管 烘干的漆比常温自干漆有更好的光泽 质地坚硬 寿命持久 由于烘干漆比自干漆价格便宜许多而质量又好 所以使用烘干设备是很合算的 52 8 4 2涂层修复材料 1 腻子 由于修复板件不会非常平整 就需要腻子填平 干燥打磨后 使板件表面平整光洁 腻子品种有醇酸树脂类腻子 干燥时间较长 广泛用于客车和货车 2 漆料 油漆都是由颜料 粘合剂 树脂 溶剂以及添加剂组成的 1 金属漆 为了去除紫外线 提高油漆的耐久性和遮盖能力 改变油漆的颜色 油漆厂在油漆中添加云母 珍珠粉和金属微颗粒 这就是金属漆 53 2 油漆材料的匹配 漆色的调配需要较高的经验和技能 人工调配补漆是很难达到原来颜色的 现已有专门的电脑调漆店 图8 46 图8 46电脑调漆店 54 3 遮盖材料及其他材料 全车喷漆要遮盖不能上漆的部位 部分补漆更需遮盖许多不喷漆的地方 一般用带胶的塑料胶粘带和纸粘带贴在原漆面或非喷漆面边沿 再用纸大范围遮盖不喷漆的大面 纸与粘带相接合 若要做彩色漆图案 也可用这种方法遮盖 另外还需要一些辅料 如打磨用的各种粗 细磨粒的砂纸 过滤漆的过滤漏斗 清洗稀料 抹布等 8 4 3漆面的修复工艺 1 去旧漆 若要彻底去除旧漆及原来的腻子底漆 可采用喷砂机 用喷砂打出金属本体 但工作条件很恶劣 55 若不要求彻底清除 就可以用砂轮或砂纸打磨旧漆面 以提高附着力和清洁旧漆面 2 上底漆 底漆有极大的附着力和抗腐蚀能力 一般有乙烯树脂或环氧树脂涂料 油漆生产厂已生产有与面漆相配合的底漆 查询采用即可 3 涂抹底层腻子 腻子品种多 应选择干燥成型快 易于打磨和细腻的腻子 快干腻子约30min就能干燥 刮抹腻子及打磨的要求高 经验丰富 技艺熟练的漆工才能胜任 油漆的效果取决于腻子的刮抹与打磨 刮抹腻子 打磨 再刮抹 打磨 这道工序可能有几道到十几道之多 56 4 面漆底漆 腻子打磨完成后 可再喷一道面漆的底漆 其附着力强 遮盖力强 可遮盖原底色及补腻子的微孔 喷底漆后发现暇疵 仍可补刮腻子 打磨 5 喷面漆 底层处理完毕 即可进行面漆喷涂作业 喷涂面漆前应注意以下事项 面漆要搅拌均匀 以免颜料沉在下面 影响质量及颜色 稀释油漆 黏度要调好 最好用黏度杯调试 漆料一定要过滤干净 喷前才加入固化剂 喷枪要干净 调整好 压缩空气应经过过滤器 滤去水分 油 尘等杂质 用质量好的油水分离过滤器可达这一目的 57 按规定数值调整好喷漆压力 亦称风压 最好在封闭的喷漆房中喷漆 适当的温度与湿度 良好的照明 整洁的环境 被喷车应遮盖好 喷涂前用专用拭布擦拭喷涂面 喷涂整车时 从顶盖开始 配备合适长凳或架子 6 喷漆中的注意事项 漆工必须戴上防护面罩 喷枪距漆层垂直距离约150 210mm 第一次喷漆行程从顶盖的离漆工近的侧边开始 再从右到左和从左到右喷 相邻行程有50 的重叠 然后 随着距离增加 覆盖宽度也增加 喷枪由垂直到倾斜 重叠增加到60 70 喷到顶盖中心后 迅速移到另一侧面 为保留一个湿边 此时应从远的中心向近侧喷 发动机罩也应这样喷涂 58 一般面漆喷2 3道 喷涂后在未完全干燥时 可逐步撤除遮盖纸及胶粘带 烘干或自干 7 抛光 打蜡 油漆烘干完毕之后 可视漆面质量或应客户要求用抛光机 图8 47 进行抛光 用打蜡机 图8 48 进行打蜡作业 以获得更好的漆面质量 图8 47抛光机图8 48打蜡机 59 选用优质的车蜡 图8 49 对车身漆面的保养至关重要 a 抛光腊b 上光腊图8 49车蜡 60 复习思考题 1 汽车车身常见的损伤形式有哪些 2 如何对车身尺寸进行测量 3 在对损坏的车身进行校正作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 汽车钣金件的表面修整有哪几种常用方法 5 如何对已经发生变形的汽车金属表面进行收缩整形 6 简述汽车车身漆面的修复工艺过程 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