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2人教版化学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841825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PPT 页数:294 大小:10.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2人教版化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4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2人教版化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4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2人教版化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人教版 必修2 1 本课件为基于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 逐字编辑 课件 如需要修改课件 请双击对应内容 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 请单击选中此公式 点击右键 切换域代码 即可进入编辑状态 修改后再点击右键 切换域代码 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课件编辑说明 2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本章总结提升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目录 3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4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5 第一节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知道金属 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 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 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 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4 知道核素的含义 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6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 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形成概念 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3 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4 通过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一节 三维目标 7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 通过探究规律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 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一节 三维目标 8 第一节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难点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9 第一节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 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知识 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 要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探究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2 学生在必修1阶段已经学习金属钠和氯气的相关知识 对于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学习 要引导学生联系金属 10 钠和氯气的相关知识 结合原子结构的变化 探究同主族性质的变化规律 3 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 要把握深浅度 要区分必修2和选修3有关元素周期表内容要求的差别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第一节 教学建议 11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导入一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这一百多种化学元素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那么 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很好地表现出来呢 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 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12 导入二 展示元素周期表 提问引导 这幅表格包括了人类发现的所有元素 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元素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 可是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排列出来的吗 学生思考 新课引入 今天我们就来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一起看看这幅表格里面藏有什么样的秘密 新课教学过程 第一节 新课导入 13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14 第1课时 新课感知 新课感知 1 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则其质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2 氧和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氧原子有 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 镁原子有 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 6 6 6 2 6 3 2 15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一 元素周期表的产生1869年 俄国化学家 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他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将 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随着科学的发展 排序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 门捷列夫 化学性质相似 核电荷数 16 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原子序数 1 定义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2 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 质子数 2 编排原则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17 3 结构 1 周期 概念 具有相同的 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横行 叫作一个周期 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周期的序数 分类及概况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 18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19 2 族 概念 把不同横行中 相同的元素 按 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主族的序数 分类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递增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A B 8 2 8 9 10 20 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 A族 H除外 元素 第 A族 元素 0族 元素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碱金属 卤族 稀有气体 21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典例类析 22 答案D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3 解析 A项中2号元素应该位于周期表的最后一列 错误 B项中2号 3号 4号不应该在同一周期 错误 C项中6号 12号和24号元素不应在同一主族 错误 D项符合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则 正确 点评 本题要求记住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 各列元素的元素序数 A A B B B B B 第8 9 10列 B B A A A A A 0族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4 类型二由元素的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 比大小定周期 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 找出与其相邻近的0族元素 那么该元素就和原子序数大的0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2 求差值定族数 1 若某元素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多1或2 则该元素应处在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 A族或 A族 2 若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少1 5时 则应处在同周期的 A A族 3 若差其他数 则由相应差数找出相应的族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5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答案 C 26 解析 根据与该元素原子序数最接近的0族元素的位置来确定 与51号元素最邻近的0族元素为54号元素氙 51号元素比氙的原子序数小3 那么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应该是氙左移3个格 即第五周期 A族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7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答案 C 28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9 类型三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推断一般地 若为第 A族或第 A族元素 则上下相邻两种元素原子序数差为上面周期包含的元素种数 若为第 A族 第 A族元素 则上下相邻两种元素原子序数差为下面周期包含的元素种数 如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30 例3A B C为短周期元素 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如图1 1 1所示 A 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 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 写出A的氢化物的化学式 2 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第 族 3 写出C的氢化物的化学式 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31 答案 1 NH3 2 3 A 3 HFHNO3 解析 设A C之间元素为R 其原子序数为x 则A B C原子序数分别为x 1 x 8 x 1 则有 x 1 x 1 x 8解得x 8 R为氧 则A为氮 N B为硫 S C为氟 F 点评 本题要求熟练掌握相邻元素间的序数关系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32 答案 B 解析 满足题目要求只有H Be Al三种元素 氢是非金属元素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33 类型四同周期相邻元素 同主族相邻元素的 序数差 问题第二 三周期中 A族和 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1 第四 五周期中 A族和 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11 第六 七周期中 A族和 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为25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34 例4已知R为 A族元素 L为 A族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 且R L为同一周期元素 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 n m 1B n m 10C n m 11D n m 25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35 答案 B 解析 若为第二 三周期 原子序数之差为1 若为第四 五周期 原子序数之差为11 若为第六 七周期 原子序数之差为25 故A C D均正确 只有B选项不会出现 点评 本题考查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 要注意第 A第 A族之间相隔副族元素或镧系 锕系元素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36 第1课时 正误立判 1 0族 A族 族中既有短周期元素 又有长周期元素 答案 解析 族中只有长周期元素 2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 则该元素一定是第 A族元素 答案 解析 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 可能为氦元素或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 正误立判 37 3 元素周期表的16个族中 B族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答案 4 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 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答案 第1课时 正误立判 38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第2课时 39 第2课时 新课感知 1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个横行 个纵行 分别为 个周期 个族 2 Li Na 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同主族Rb Cs的原子序数为 3 F 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同主族的Br I的原子序数为 新课感知 七 十八 七 十六 37 55 35 55 40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一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规律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随核电荷数增大 电子层数 自主探究 1 增多 41 4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白 2 淡黄 固 2Li2O 42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2 与水反应的差异性 实验探究 43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续表 44 Cs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银白 较软 较小 增大 金色光泽 降低 45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4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强 越强 46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续表 越强 越强 强 47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5 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随核电荷数的增加 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元素金属性逐渐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二 卤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 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 不同点 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随原子序数递增 电子层数增多 原子半径增大 增多 增大 减弱 增强 增强 48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黄绿 深红棕 紫黑 液 固 升高 49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3 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化合 暗处 光照 难 减弱 50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4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橙色 分层 橙色 棕色 分层 紫色 51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棕色 分层 紫色 52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5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越强 越强 紫色 53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续表 越强 强 54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6 卤族元素性质递变 1 元素非金属性按F Cl Br I的顺序逐渐 2 氢化物稳定性按HF HCl HBr HI的顺序逐渐 3 氢化物还原性按HF HCl HBr HI的顺序逐渐 4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按HClO4 HBrO4 HIO4的顺序逐渐 F无正价 故无含氧酸 减弱 减弱 增强 减弱 55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类型一碱金属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 易失去电子 且从上到下 Li Na K Rb Cs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 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典例类析 56 例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碱金属单质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2O2 M表示碱金属 B 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C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 碱金属元素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D 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 其原因是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容易失去该电子 答案 A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57 解析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 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显较强的还原性 如都能置换水中的氢 生成对应的碱 这也正是 碱金属 名称的来源 B D选项正确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即还原性依次增强 这不仅表现在与酸或水反应越来越激烈上 还表现在其对应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越来越复杂上 故A项错误 一般来说金属的还原性越强 其对应的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 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故C项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碱金属元素性质的一般性和递变性 要特别注意一般性和规律性的区别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58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59 答案 A 解析 按Li Na K Rb Cs顺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形成的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则逐渐减弱 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减弱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60 类型二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族元素从上到下 电子层数越多 原子半径越大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 失电子能力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 例2下列有关卤素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稳定性 HF HCl HBr HIB 还原性 F Cl Br I C 酸性 HClO4 HBrO4 HIO4D 密度 I2 Br2 Cl2 F2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61 答案 B 解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单质氧化性减弱 而阴离子还原性增强 故B项应为I Br Cl F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一般规律 要求熟练掌握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62 变式砹 At 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 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砹化氢 HAt 很稳定B 单质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C 砹的原子半径比碘的原子半径大D 单质砹是有色固体 答案 A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63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64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65 答案 A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66 变式某溶液中Cl Br I 三种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是1 2 3 通入一定量Cl2充分反应后 该比值为3 2 1 则通入Cl2和原溶液中I 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 1B 1 2C 1 3D 1 4 答案 C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67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68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类型四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比较1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水物碱性强弱 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 2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方法 与氢化合的难易 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以及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等 69 例4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的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 A Cl2与H2反应生成HCl 而S与H2反应生成H2SB 向H2S的水溶液中通入Cl2可得到淡黄色的固体SC Cl2能与水反应而S不与水反应D Cl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而S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答案 B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70 点评 本题要求熟练掌握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方法 即与氢化合的难易 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以及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等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71 变式已知钡的活动性介于钠和钾之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钡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 钡可以从KCl溶液中置换出钾C 氧化性 K Ba2 Na D 碱性 KOH Ba OH 2 NaOH 答案 D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72 解析 由于钡的活动性比钠强 所以钡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A错误 钡的活动性不如钾且先与水发生反应 故不能置换出钾 B错误 由于金属性 K Ba Na 故氧化性 Na Ba2 K C错误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则碱性KOH Ba OH 2 NaOH D正确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73 第2课时 正误立判 1 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化合价都是 1价 答案 2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 3 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 易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 解析 失电子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正误立判 74 4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 卤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答案 解析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 卤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5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卤素单质和碱金属单质的熔 沸点逐渐升高 答案 解析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碱金属单质的熔 沸点逐渐降低 第2课时 正误立判 75 第3课时核素 第3课时核素 76 第3课时 新课感知 1 原子由原子核和 构成 原子核又由 和 构成 2 元素是具有相同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 以碳12原子质量的1 12作为标准 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叫这种原子的 新课感知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核电荷数 即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77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一 同位素 质量数 核素的概念1 质量数 如果忽略 的质量 将原子核内所有 和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 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自主探究 电子 质子 中子 78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中子 质子 质子数 中子数 79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1 0 1 1 1 2 80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81 4 化学微粒的符号表示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82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83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84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2 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的区别 85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类型一同位素 核素等概念的理解1 核素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只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才能确定核素 2 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数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3 大多数元素都具有同位素 因此原子的种类多于元素的种类 典例类析 86 例1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图1 1 4形象地表示 则下列有关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互为同位素B 互为同素异形体C 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答案 A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87 解析 由图中看出 三种原子内分别不含有中子 含有1个中子 含有2个中子 都只含有一个质子 故三个原子互为同位素 点拨 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一定互为同位素 因为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即 同位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88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答案 D 89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而不是单质和化合物 故A B项错误 C项质子数不同 不属于同一元素 错误 90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91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92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93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答案 D 94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95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96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97 第3课时 正误立判 正误立判 98 3 某二价阳离子含24个电子 质量数为59 则该离子核内中子数是35 答案 解析 二价阳离子对应的中性原子含有26个质子 故中子数为59 26 33 4 H2 D2的性质完全相同 答案 解析 化学性质相似 物理性质不同 5 自然界中同位素间原子个数比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 第3课时 正误立判 99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100 第二节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 2 以第3周期为例 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 知道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 4 知道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对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101 第二节 三维目标 2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 事实进行分析 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元素周期律的归纳过程中 重视发现意识 让学生在发现中寻找结论 在合作中享受成功 2 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02 第二节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 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难点 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103 第二节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不能作为已知进行教学 要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表格中提供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进行分析 推断和归纳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限于对1 18号元素 特别是不要拓展到副族元素 2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的变化规律时 一要回顾第一节中关于金属性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理论依据 二要做好教材中两组对比试验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 104 第二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导入一 前几节课 我们通过研究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发现元素周期表除了能够给我们提供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等数据外 元素的排列方式还可以展现出元素之间的联系 例如 同一主族元素结构 性质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从而导致性质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除此之外 元素周期表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信息呢 105 导入二 宇宙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 古希腊人以为是水 土 火 气四种元素 古代中国则相信金 木 水 火 土五种元素之说 到了近代 人们才渐渐明白 元素多种多样 决不止于四五种 18世纪 科学家已探知的元素有30多种 如金 银 铁 氧 磷 硫等 到19世纪 已发现的元素已达60多种 人们自然会想到 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 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 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 第二节 新课导入 106 这种想法激励着时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的年轻的门捷列夫 当门捷列夫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章节时 他遇到了难题 按照什么次序排列它们的位置呢 当时化学界发现的化学元素已达63种 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 他不得不研究有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研究某一学科的历史 是把握该学科发展进程的最好方法 门捷列夫深刻地了解这一点 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图书馆 在数不尽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 第二节 新课导入 107 门捷列夫抓住了化学家研究元素分类的历史脉络 夜以继日地分析思考 简直着了迷 他剪了很多张卡片 并在每一张卡片上都写上了元素名称 原子量 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 门捷列夫把它们装进筐里 分成几类 摆放在一个宽大的实验台上 接下来的日子 门捷列夫把元素卡片进行系统地整理 门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时间的教授突然热衷于 纸牌 感到奇怪 门捷列夫旁若无人 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 收起 摆开 再收起 再摆开 皱着眉头地玩 牌 第二节 新课导入 108 冬去春来 门捷列夫没有在杂乱无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内在的规律 有一天 他又坐到桌前摆弄起 纸牌 来了 摆着 摆着 门捷列夫像触电似的站了起来 在他面前出现了完全没有料到的现象 每一列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从上到下地逐渐变化着 门捷列夫激动得双手不断颤抖着 这就是说 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有关系 门捷列夫兴奋地在室内踱着步子 然后 迅速地抓起记事簿在上面写道 根据元素原子量及其化学性质的近似性试排元素表 1869年2月底 门捷列夫终于在化学元素符号的排列中 发现了元素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第二节 新课导入 109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10 第1课时 新课感知 新课感知 正 负 0 2 1 1 7 1 111 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 电子层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 电子分别在 的区域内运动 我们把不同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 也称作电子层 通常用n 1 2 3 4 5 6 7或 来表示从 到 的电子层 能量不同 壳层 自主探究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K L M N O P Q 内 外 112 2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在多电子的原子里 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 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 从K层到Q层 电子层的能量由 到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 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 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 其主要规律是 1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 的电子层上 然后由里向外 依次排布在 的电子层上 即 先排K层 排满后再排L层 L层排满了还有电子时才排M层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较低 较高 低 高 能量最低 能量最高 113 2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3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个 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个 次外层上的电子数不能超过 个 倒数第3层最多不能超过 个 三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 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是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弧线表示各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2n2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3 8 2 18 32 114 例如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115 2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比较结构示意图包括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离子结构示意图中 二者则不相等 例如 即阳离子 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其差值均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116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类型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的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的 不能孤立的理解 例如 当M层是最外层时 最多可排8个电子 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 最多可排18个电子 典例类析 117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18 答案 B 解析 当n为最外层时 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8 则 n 1 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n 1 层应为L层 当n为次外层时 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 n 1 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多10 则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说明 n 1 层不是K层 而是L层 则n为M层 点评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弄清电子层作为最外层 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是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19 变式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 某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B 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C 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都为K层的4倍D 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答案 B 解析 C选项中酒精与水互溶 所以不能作为萃取溴的萃取剂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20 解析 K L M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 8 18 K层上可排1个电子 也可排2个电子 A项正确 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 L层上一定排满了电子 即已排了8个电子 而M层上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 B项错误 K层上最多只排2个电子 2 4 8 即M层和L层都为8个电子的离子是可能存在的 如K Ca2 C项正确 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为2或8 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均为2 这种情况只能是He原子 另一种情况均为8 核电荷数为8的元素是氧 氧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8 D项正确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21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22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 X可以是H Li Na三种元素中的一种 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故Y是磷 Z的L层有6个电子 该元素为氧 再分析各化合物化学式计算Y的化合价 其化合价分别为 6价 5价 5价 5价 而磷元素无 6价 故A项不可能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23 变式A B两原子 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 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 则A B分别是 A 硅和钠B 硼和氮C 碳和氯D 碳和铝 答案 C 解析 设A原子L层电子数为x 则B原子L层和M层电子数分别为2x和x 3 由2x 8 则x 4 所以 A B两原子电子数分别为6和17 分别是碳和氯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24 类型二结构示意图的考查1 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 Li Na 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 Be Mg 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 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 3倍 4倍的原子分别是C O Ne 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 Si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 P 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 Be Al 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25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26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27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28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29 答案 1 Ar 2 S2 3 K 4 Cl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130 第1课时 正误立判 1 电子的能量越低 运动区域离核越远 答案 解析 能量越低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就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 答案 正误立判 131 3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原子必定是金属原子 答案 解析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原子有氢原子等非金属原子 4 元素 1价的阳离子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则它的原子序数是11 答案 5 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 答案 解析 氦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第1课时 正误立判 132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 133 第2课时 新课感知 1 在元素周期表中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 金属性逐渐 卤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2 画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新课感知 增大 增强 增大 减弱 134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一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 1 8 2或8 1 8 8 1 8 135 2 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注意 稀有气体元素由于其原子半径的测定与相邻的非金属元素的依据不同 因此通常不将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半径与其他元素原子半径进行比较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减小 136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3 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1 5 1 7 4 1 0 1 7 4 1 0 137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大量无色气体 变红 无明显现象 有大量气泡出现 变红 铝遇水均无明显的现象 138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剧烈得多 放出大量的热 强 两性氢氧化物 减弱 减弱 139 2 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完成下表并比较第三周期元素硅 磷 硫 氯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难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易 SiH4 PH3 H2S HCl 增强 减弱 140 SiO2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P2O5 SO3 Cl2O7 酸 H2SiO3 弱 增强 H3PO4 H2SO4 HClO4 增强 141 3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对于第三周期的元素 各元素的原子 虽然相同 但从左到右 核电荷依次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 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因此随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的递增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即 对其他周期元素性质进行研究 也可得出类似结论 即随着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的递增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电子层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减小 减弱 增强 减弱 增强 减弱 增强 142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类型一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及实质1 内容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 实质 元素的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 由于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引起了元素性质上的周期性变化 这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 典例类析 143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44 答案 D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45 变式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C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的最高正价从 1到 7 负价从 7到 1重复出现D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46 答案 B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在第一周期从1到2 而不是从1到8 A项错误 负价一般是从 4到 1 而不是 7到 1 C项错误 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而不是内容 D项错误 147 变式2同周期的X Y Z三种元素 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 H2YO4 H3ZO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X Y ZB 非金属性 X Y Z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H3 H2Y HXD 原子序数 Z Y X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48 答案 B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知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X Y Z 则这3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为 则原子序数 Z Y X 根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Z Y X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 HX H2Y ZH3 149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50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51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52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53 答案 A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54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55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56 变式根据元素周期表1 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 回答下列问题 1 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 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 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填元素符号 下同 3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4 第三周期中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稀有气体除外 5 推测Si 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大于 化学式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157 答案 1 7K2O K2O2 KO2也可以 2 He Ne Ar 3 C H 4 Na 5 NH3SiH4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前20号元素中 1 属于金属元素的共有7种 其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钾 钾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K2O K2O2 KO2 2 属于稀有气体的有He Ne Ar 3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C H 4 同一周期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故第三周期中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5 非金属性 N P Si 故NH3的稳定性大于SiH4的稳定性 158 第2课时 正误立判 1 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原子半径越小 答案 解析 如果不同周期 原子半径可能出现反常 2 C N O F的最高正价依次增大 答案 解析 O没有最高正价 F没有正价 正误立判 159 3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 4 HF NH3 SiH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答案 解析 HF是所有氢化物中最稳定的 5 HCl HBr 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答案 第2课时 正误立判 160 第3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第3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61 第3课时 新课感知 新课感知 减弱 增强 增强 减弱 2 3 大于 162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一 元素的金属性 非金属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1 下面方框内画出了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并在分界线两侧标出了有关元素符号 请在括号内注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63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164 想一想 如何记住这些递变规律 答案 可记住两个点 周期表左下方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铯 右上方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氟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CsOH 酸性最强的是HClO4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165 2 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从左到右 核电荷数依次增多而电子层数相同 故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则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因此元素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如第三周期中 Na Mg Al的 逐渐减弱 Si P S Cl的 逐渐增强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增强 减弱 增强 减弱 增强 金属性 非金属性 166 3 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从上到下 核电荷数依次增多 电子层数也依次增多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则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因此元素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如第 A族的碱金属元素 从上到下 逐渐增强 第 A族的卤族元素 从上到下 逐渐减弱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减弱 增强 减弱 增强 金属性 非金属性 减弱 167 二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和应用1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 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反映了 和 依据元素周期律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 和 也可以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因此 利用元素的性质 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来指导我们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具体表现形式 元素的原子结构 元素的性质 原子结构 性质 168 2 科学家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之下 对元素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 和 提供了线索 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也有指导作用 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 在周期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 发现物质的新用途 被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 例如 在周期表中 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如硅 锗等 半导体器件的研制正是开始于 后来发展到研制与它同族的 又如 农药由含砷的有机物发展成为对人畜毒性较低的含磷有机物等 通常制造的农药 所含有的氟 氯 硫 磷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原子结构 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 锗 硅 性质 169 近 在一定的区域内 人们还在 催化剂和耐高温 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过渡元素 170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类型一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比较方法1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典例类析 171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72 2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173 续表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174 例1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HCl比H2S稳定 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HClO4酸性比H2SO4强 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 S与Fe反应生成FeSA B C D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75 答案 A 解析 含氧酸的氧化性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最外层电子数多 元素的非金属性不一定强 如非金属性 O Cl 但最外层电子数 O Cl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76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77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78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79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80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81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82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83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84 点评 在元素周期表中存在纵 横两种递变规律 可进行六比较 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比较气态氢化物生成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比较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 比较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强弱 比较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比较原子序数大小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85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86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87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188 第3课时 正误立判 1 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做半导体的元素 答案 2 高氯酸 HClO4 是已知最强的无机含氧酸 所以氯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答案 解析 氟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只不过无正价 不能形成含氧酸 正误立判 189 3 含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两种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答案 4 元素R的最高价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为H2RO4 则其气态氢化物为H2R 答案 5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答案 第3课时 正误立判 190 第三节化学键 191 第三节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离子键 共价键的概念以及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概念 能够说出各种化学键的形成 2 知道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能够判断常见化合物的类别 3 掌握电子式的表示方法 能够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4 知道化学键的概念 能够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192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离子键 共价键形成过程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 通过电子式的书写 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 培养学生怀疑 求实 创新的精神 第三节 三维目标 193 第三节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 离子键 共价键的概念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化学键的概念 化学反应的实质 难点 化学键的概念 化学反应的实质 194 第三节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 内容抽象 教学时应低起点 小台阶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来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例如可以利用flash课件模拟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剖析概念 例如离子键的静电作用 可以结合形成微粒 使学生明确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 即包括 1 带正负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 2 原子核与原子核的排斥作用 3 电子与电子的排斥作用 4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 195 第三节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辨析概念 例如在学习完离子键和共价键后 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 从成键本质 成键微粒 成键元素和成键条件等方面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 区分容易混淆的问题 揭示相关知识的本质 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材内容的深浅度 例如共价键不宜讲授共价键的键角 键能等概念 共价键的极性不要拓展到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96 第三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导入一 从前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的原子的结构 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那么 是不是任意两个或多个原子相遇就都能形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物质呢 导入二 到目前为止 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 而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却有数千万种 那么元素的原子是通过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 这是我们本节书要讨论的问题 197 第1课时离子键 第1课时离子键 198 第1课时 新课感知 1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填 大于 或 小于 4个 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表现较强的 性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填 大于 或 小于 4个 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表现较强的 性 新课感知 小于 金属 大于 非金属 199 第1课时 新课感知 2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反应中易失去 而显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反应中易得到 个电子而显 价 1 1 1 1 200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一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1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钠原子和氯原子是以怎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 实验步骤 取一块绿豆粒大的金属钠 切去氧化层 用滤纸吸净煤油 放在石棉网上 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化后 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观察现象 自主探究 201 实验现象 钠在氯气中 瓶中出现 原来的黄绿色逐渐消失 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思考 怎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 由于钠是金属元素 钠原子很容易失去电子 氯是非金属元素 氯原子很容易得到电子 当钠原子和氯原子靠近时 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 形成具有稳定电子层结构的Na 氯原子得到钠的1个电子 形成具有稳定电子层结构的Cl Na 和Cl 通过 结合 形成新的物质 氯化钠 剧烈燃烧 大量白烟 静电作用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202 其反应过程用图1 3 2表示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203 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 吸引 排斥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排斥 阴离子 阳离子 活泼金属 活泼的非金属 204 离子键 元素符号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205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206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207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208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209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典例类析 类型一离子键的概念 形成条件 存在范围1 离子键是阴 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要求成键的原子 一方要容易失去电子 另一方要容易得到电子 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化合时 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如第 A A族的金属元素 如Li Na K Mg Ca等 与第 A A族的非金属元素 如O S F Cl Br I等 化合时 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210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带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 如Na 与OH SO42 等 形成离子键 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 2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11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键就是使阴 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B 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 在化合物CaCl2中 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D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12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13 答案 C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14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15 类型二电子式的书写1 书写离子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常见的错误有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16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17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18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19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20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21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2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答案 222 第1课时 正误立判 1 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只含非金属元素 答案 解析 离子化合物NH4Cl中只有非金属元素 2 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 解析 可能是金属单质如汞 正误立判 223 3 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 所以只能形成离子键 答案 解析 铝与氯结合成氯化铝时没有离子键 4 原子序数为12和9所对应的元素两者可形成离子键 答案 5 离子键是阴 阳离子间的相互吸引 答案 解析 阴 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相互排斥 第1课时 正误立判 224 第2课时共价键 第2课时共价键 225 第2课时 新课感知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 发出苍白色火焰 出现白雾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新课感知 226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一 共价键1 HCl分子的形成过程在Cl与H形成HCl的过程中 H原子唯一的一个电子与Cl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中的未成对电子形成 从而使各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自主探究 共用电子对 227 问题探究 比较HCl NaCl的形成过程有什么不同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228 由图示可知两种物质的形成过程不一样 因为形成HCl的过程是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 形成的共用电子对为两原子所共有 从而使双方均达到稳定结构 而NaCl的形成过程为Na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Cl得一个电子形成Cl 这样形成稳定的结构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是因为H Cl都是得到一个电子就可以达到稳定结构 所以形成共用电子对 而Na Cl分别为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 所以有电子的得失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229 共用电子对 电性 原子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230 答案 共价键的成键元素一般为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但某些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共价键 如AlCl3中含有共价键 共价键可以存在于非金属单质中 又可以存在于化合物中 如N2 NH4Cl NaOH等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231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232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233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234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同种 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 非极性键 不同种 极性键 235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2 比较 同种元素的原子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相同 不相同 不偏向任何一方 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电中性 显电性 236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续表 单质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237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四 化学键1 化学键概念 使 或 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 相邻的原子 或离子 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 问题探究 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 它主要通过原子的价电子间的转移或共用来实现 那么如何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呢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