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

上传人:都** 文档编号:5837352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浅析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浅析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特色畜牧业为例 学习中心: 内蒙古学习中心 学 号: 090F11141010 姓 名: 杨燕利 专 业: 经济学 指导教师: 贾润林 2016 年 3 月 19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 杨燕利 学号: 090F11141010 专业: 经济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特色畜牧业为例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锡林郭勒盟特色经济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及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锡盟经济呈现了勃勃生机,锡盟牲畜饲养数量及主要畜产品产量在全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将特色经济同锡盟畜牧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特色经济理论对锡盟畜牧业经济进行分析。第二,对“围封转移”政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使其成为推动锡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论文选题正确,对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路;论文结构合理,分析有理有据,资料详实,思路明晰;写作规范,逻辑性较强。论文写作基本符合要求。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贾润林所在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指导时间2016,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杨燕利 学号: 090F11141010 专业: 经济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浅析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特色畜牧业为例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论文选题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先从特色经济谈起,介绍了特色经济的概念特征,然后对锡林郭勒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特色畜牧业发展中的问题,论述了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进一步分析了发展战略,最后对该地的畜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论文结构基本合理,思路清晰,分析论述较为充分。论文不足在于:文章字数偏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导致论文的重点不够集中;文中个别地方反映出文献资料陈旧,还在提十一五规划目标,让人不仅怀疑论文的时效性问题。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压缩论文字数到1万字以内,第一部分只保留概念、特征,其他内容都不要;第三部分只谈问题不谈对策,这部分标题上有关对策字眼都不要;第四部分整个删除,没必要;第五部分变成第四部分,第六部分变成第五部分;最后一部分中只保留对策与措施,其他都不要。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74 评阅结论: 修改后答辩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李奇明所在单位经管学院评阅时间2016.4.9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浅析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特色畜牧业为例,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杨燕利 日期:2016年3月18日3摘 要特色经济是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目前对特色经济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甚至特色经济和特色农业经济两者等同起来。特色经济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两大背景下市场竞争的结果。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及地理条件,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利用特有的自然资源禀赋来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特色经济尤其是特色畜牧业经济是锡盟的特有经济模式,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及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锡盟经济呈现了勃勃生机,锡盟牲畜饲养数量及主要畜产品产量在全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是涉及民族经济、区域经济、民族学等学科领域的一个交叉性课题。目前,研究特色经济的国内和国际学者比较多,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很多,成果较为丰富,尽管众多学者对特色经济的内涵说法不一,对特色经济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也持不同意见,但从整体对特色经济的把握程度上,不外乎是如何选择、培育自己的发展优势,把特色资源优势化为特色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不少学者还在研究方法上提出,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对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精确分析;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重视社会调查和典型案例分析等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特色经济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和完善。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特色经济研究,尤其是深入到具体的民族地区(锡盟)研究具体特色经济(畜牧业经济)的学者资料还是有限的。因此,本人很希望能在此方面做些分析和探讨,其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将特色经济同锡盟畜牧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特色经济理论对锡盟畜牧业经济进行分析。第二,对“围封转移”政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使其成为推动锡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关键词: 1、 民族地区 2、特色经济 3、锡林郭勒盟 4、特色畜牧业经济 目 录一、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研究理论概述1(一)特色经济的产生背景1(二)特色经济内涵1(三)特色经济的特征1(四)特色经济的理论依据2特色经济的启示及发展意义2二 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概述4(一)锡盟简介4(二)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4(三)锡盟畜牧业生产结构现状5(四)锡盟畜牧业的主要特征6三、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8(一)资源开采的问题及对策8(二)品种改良的问题及对策8(三)政策措施的问题及对策9四、锡盟发展特色畜牧业的必要性和意义10(一)发展特色畜牧业有利于巩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10(二)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有利于推进我国畜牧业竞争模式的转变10(三)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有利于增加牧民收入10(四)发展畜牧业特色经济有利于形成我国畜牧业产品品牌10五、对锡盟发展特色畜牧业的SWOT战略分析12(一)优势分析12(二)劣势分析13(三)机遇分析13(四)威胁分析14(五)SWOT组合策略14六、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15(一)经济目标15(二)区域规划15(三)效益规划16(四)对策与措施17七、结论18-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研究理论概述特色经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必须依托本地区资源禀赋,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建立起协调合理的、富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模式。(一)特色经济的产生背景 特色经济在国外研究较早,我国则是在20世纪末,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党中央针对西部资源丰富,而经济发展较为东部地区落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实际,为中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制定的一种经济发展的特殊模式。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世界各国不断挤入我国市场,这就使得我国经济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尚不够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为了摆脱贫困,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就必须有效地推进西部大开发,除了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之外,再就是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去发展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经济,在这样环境下,建立起合理有序的经济模式特色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二)特色经济内涵 特色经济,就是创造多个经济增长点,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实际,开发收入来源。但要有长远利益,且遵循可持续发展,不破坏环境,从实际出发,考虑交通问题,地方特色等。特色经济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差异发展、比较优势原则。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通过竞争确立优势,从而造就区域特色经济。(三)特色经济的特征1、 开放性。特色经济是在比较中显现的。在一种封闭的经济状态中,没有比较、自我运行、自给自足,也就无所谓特色。只有在开放过程中才凸现特色、 2、市场适应性。特色经济进入开放市场,不是为了展示,而是在于适应、满足市场需求。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特色经济才能为市场所确认,获得市场准入并占有市场。 3、稀缺性。特色经济参与开放市场的竞争,应该是具有特色稀缺的禀性,其供给存在特定的约束条件,难以被类同。特定发展环境稍纵即逝的发展时机,也可能因把握住时机而独占市场,利用对稀缺机会的把握确立市场优势,发展出特色经济。4、 比较优势。特色经济在开放市场的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资源配置能够更充分地体现资源要素的所长,资源得到更充分动员,在市场竞争中其供给成本能够被接受,是有效率的供给。5、特殊性。特色经济必然是具有鲜明的结构特点的,具有不同于其他经济的内容、形式。依托于资源禀赋的特色基础,形成独特的商品和服务供给。不管特色经济的资源配置采取何种结构,总是建立在这一自然基础之上,由此形成特色。(四)特色经济的理论依据国外关于特色经济思想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即“绝对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即“优中选优、劣中选劣”之后,要素禀赋论、区位论、地域分工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等相继提出。尽管其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优先发展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即发展特色经济。因此,特色经济理论表现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梯度理论。针对这些理论,我国特色经济主要研究如何使相对优势及某些资源要素合为绝对优势,即我们所说特色经济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这种条件下,不仅有绝对优势的特色资源能够转化为特色经济优势,零星资源的相对优势也能够通过整合变成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五)特色经济的启示及发展意义 在当前全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特色经济已成为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桥梁和载体。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资源结构及配置方式的多样性,奠定了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深厚基础,是发展特色经济的独特优势。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才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赶超发达地区。 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收入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利用现有优势要素参与分工和实现比较利益的程度。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特色经济,市场竞争就是特色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地区只有立足于发展特色经济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之所以飞速发展,其原因就是能充分利用本国或本地区的现有优势要素,寻求能够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美国硅谷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特色经济;日本丰田城以汽车为核心的特色经济;意大利波轮亚以陶瓷为核心的特色经济;国内的包括苏州以软件为核心的特色经济;温州以鞋、打火机为核心的特色经济等等。实践证明,哪个地区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哪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就发挥得比较成功,经济发展就快,影响力就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强。为此,我们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 应该深受启发,应按照民族地区不同的要素禀赋特征进行专业化分工,立足于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地区间差异,才能更好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 发展特色经济的意义作用已被广泛认同,发展特色经济正在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自觉意识。但在具体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如何体现特色经济,并且从开放市场、参与竞争的角度去认识特色经济、培育特色经济,从观念到实践都还有一定得差距。 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缓解二元经济结构。民族地区结合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东部借此机会提升产业结构,对二元经济结构能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民族地区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将有助于逐渐改变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打破地区封锁,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对全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水平,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国家整体的竞争力。 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利用特有的自然资源禀赋来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二 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概述 (一)锡盟简介 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7.2%。人口总数100.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人口密度仅4.95人/平方公里。全盟行政区划13个旗县市(区)。其主要气候特点是风大、干旱、寒冷。年平均气温03,结冰期长达5个月,寒冷期长达7个月,1月气温最低,平均-20,为华北最冷的地区之一。7月气温最高,平均21。年较差为3542,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42.4,日较差平均为1216。平均降雨量295mm,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最大降水量628毫米(太仆寺旗,1959年),最小降水量83毫米(二连浩特市,1966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每年113月平均降雪总量815毫米,1977年10月26日一29日降雪总量达3648毫米,降雪中心达5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下,蒸发量在15002700毫米之间,由东向西递增。二连市最大蒸发量达到3150毫米(1963年)。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6月份。年日照时数为28003200小时,日照率6473%,无霜期110一130天。 锡林郭勒盟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的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为大兴安岭向西和阴山山脉 向东延伸的余脉。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布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为高原草场。海拔在8001800米之间。最高山峰为古如格苏乌拉山峰,海拔1957米。浑善达克沙地又称小腾格里沙地,由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40100公里。属半固定沙地。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区,亘于东乌珠穆沁旗东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东部和南部,成为锡盟与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的分界线。乌拉盖盆地又称索林淖尔盆地,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中南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中北部。乌珠穆沁波状高平原主要分布于东乌旗与西乌旗北部、锡林浩特市中北部和阿巴嘎旗东部。(二)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锡林郭勒草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其草场类型齐全、动植物种类繁多等特征 而成为世界驰名的四大草原之一,属欧亚大陆草原区,境内有全国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生物圈监测体系的锡林郭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既是华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又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这里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可利用优质天然草场面积达18万多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的五分之一。牛、马、羊、驼等草食家畜拥有量位居全国地区级首位,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在家畜资源中,尤以内蒙古细毛羊、苏尼特羊、锡林郭勒马、乌珠穆沁羊、乌珠穆沁白绒山羊、乌珠穆沁牛、草原红牛和苏尼特驼最为知名。其中,苏尼特羊和乌珠穆沁羊以其肉质鲜嫩响誉京城和中东国家,年出口数十万只,素有畜牧业王国之称。年肉类总产量20.8万吨,皮张产量791.4万张,绒毛产量1.65万吨,奶类产量14.3万吨,广袤的草地资源和丰富的畜产品为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天然的草场为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优势;产业结构调整为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提供发展契机;优惠政策加大了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畜产品产业化经营为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注入活力。(三)锡盟畜牧业生产结构现状1、 畜牧结构 几年来。在“压缩小畜,发展大畜”的总体思路下,锡盟大力实施家畜品种优化工程,引导农牧民增加优良畜种饲养数量,积极发展奶牛、优质肉牛,使畜种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2、 品种结构 近年来,锡盟在牲畜改良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全盟牛的改良成效显著。通过不断地宣传教育和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让农牧民充分认识黄牛改良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提高牧民参与改良的主动性。黄牛改良工作的顺利进行,使牛的品种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并给农牧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肉羊产业是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传统产业,又是重要特色优势产业。决定着苏尼特右旗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苏尼特右旗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苏尼特羊是得天独厚的肉业加工畜种资源,苏尼特右旗是苏尼特肉羊原产地, 其独特的草地和畜种所生产的羊牛肉食品以肉质鲜嫩、多汁味美、无膻味等优良特性而享誉中外,可年出产纯天然牛羊肉食品7200t,具有丰饶的畜牧业资源保障。依托这种优势资源,苏尼特右旗以肉羊产业化开发为重点,全面加强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用品牌整合现有肉类资源,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作大作强,以肉类产品深加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主要内容,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肉类加工产品档次,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苏尼特右旗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民族风俗和人民需求等多种因素,依托“苏尼特羊”品牌效应,以品牌为优势,以品质为保证,以项目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肉羊产业为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养殖基地和培育合作经济组织。苏尼特右旗结合围封转移战略的实施,积极探索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化经营力度, 紧紧围绕生态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教育等各类项目建设,以禁休轮牧保护生态、以品种优化调整结构、以科学饲养管理增加科技含量、以产业化经营和农牧民转移增加收入,狠抓农牧业主导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基地及农牧户建设。苏尼特羊肉也被誉为中国“羊肉之王”。目前全旗农牧业产业化整体格局初步形成,发展态势良好。同时,该旗还投资建设苏尼特羊物流电子平台,在成功打造从“牧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的同时,形成了涵盖原生态有机牧场建设、有机饲料种植、有机羊肉、屠宰加工和深加工等产业群。(四)锡盟畜牧业的主要特征 1、布局区域化布局区域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特征,也是发挥比较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一般而言,传统畜牧业大都表现出生产小而全、结构雷同、缺乏区域化特点,由此导致畜牧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现代畜牧业生产却摒弃了传统畜牧业的缺点。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的作用下,充分发挥地区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促使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2、 养殖规模化规模化养殖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也是畜牧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随着畜牧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有分散到集约,由专业化生产到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水平也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并逐步成为畜牧产业发展的必然。在某种程度上讲,。没有养殖的规模化,就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3、 生产标准化实施生产标准化生产,既是提高畜产品质量、减少畜产品交易成本、扩大畜产品加工的重要措施,也是突破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都围绕生产健康、安全畜产品制定出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饲料生产标准、兽药生产标准、防疫程序标准、兽医卫生标准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使畜牧业生产形成了标准化的格局,大大加快了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名牌畜产品支撑,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产业新格局。4、 发展专业化 专业化发展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率的前提。在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下,畜牧业是家庭副业,农户“养鸡换盐,养猪是为过年”,畜牧业生产效率极低。因此,无论是畜牧业生产环节的专业化,畜产品生产系列化,还是畜牧业作业专业化,都充分说明专业化是现代畜牧产业的重要特征。5、 经营产业化 经营产业化是指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一体化,只有一体化的、完整的产业链条才能保障产业发展的顺畅与利益均衡。从世界畜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各国虽然产业化形式有所不同,但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结合则是一个共同的趋势。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畜牧业有别于传统畜牧业的重要标志。6、 服务社会化 现代畜牧业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以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这是其有别于传统畜牧业的另一重要标志。根据各个畜牧业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各国都普遍建立了社会化的服务组织,在这些服务体系中,政府扮演了公益性服务的职能,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则承担本组织和本行业的自我服务职能,企业则基本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行赢利性服务。 三、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草原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资源为基础,通过对畜牧的放牧获得畜牧产品的传统产业。草原畜牧业作为以草为生产基础,饲料和繁育牲畜而取得畜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快畜牧业发展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对于内蒙古地区而言,草原畜牧业是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当地经济发展主要靠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草原畜牧业是内蒙古最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草原畜牧业收入是牧民主要收入来源。目前,草原畜牧业面临着种种问题,例如草原退化沙化、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品种改良问题等。关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相关研究较多,对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实现产业化的对策建议,牧民经营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生态与畜牧业之间矛盾的办法等方面都有所研究。(一)资源开采的问题及对策锡林郭勒盟地处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交汇地带,地质成矿和赋存条件好,矿产资源十分富集,且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的特点,已发现矿种80余种,探明储量的30余种,发现各类矿产地570多处。随着煤矿等资源的开发,草原畜牧业收到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草原畜牧业作为一草为生产基础的产业,受气候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干旱对饲草营养、饲养成本、家畜繁殖能力、疫病的产生影响较大。针对以上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在资源开采之前要全方位的考虑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调整好资源开采部门及当地牧民的利益关系,建立好生态补偿机制。(二)品种改良的问题及对策 锡林郭勒盟广泛实施了家畜的品种改良。品种改良给牧民带来一定经济收益的同时加大了牧民的畜牧业经营难度。改良后的家畜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下降,怕冷怕热。特别在寒冷的冬天改良家畜容易得病,甚至有时会冻死。其次,改良后虽然没有发现新的家畜疾病,但是牧民必须细心饲养,否则容易得病,加大了牧民的劳动强度和经营压力。 针对以上的问题,应采取以下的措施。第一,大范围实施品种改良之前要进行全面调查品种改良的可行性。第二,品种改良后对牧民进行新品种的饲养经营方面的培训,提高牧民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三)政策措施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干旱少雨、过度放牧等种种原因,锡林郭勒盟草原畜牧业赖以生存的草原不断的退化,牧民的畜牧业经营规模不断受到影响。由于草原不断退化,相关部门不得不采取措施保护草原,如围封转移、限制牧民养殖家畜的头数等。目前,牧民受到限制家畜头数政策的影响较大。因为家畜头数多,不得不定期的销售家畜,在家畜市场售价很低时,直接影响着牧民的收入。这种政策措施的实施对保护草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为了维护广大牧民的经济利益,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补助措施来保护牧民的利益。四、锡盟发展特色畜牧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发展特色畜牧业是由畜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客观趋势决定的。发展特色畜牧业是由畜牧业竞争国际化的外在环境推动的。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之后,畜牧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一方面,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的畜牧业生产,巩固畜牧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设置和提高畜牧业技术壁垒。我国畜牧业总体质量不高,很容易受到外国技术壁垒的阻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畜牧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存在许多问题。发展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特色畜牧业,克服国际竞争中技术壁垒的阻拦,适应国际竞争市场,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发展特色畜牧业有利于巩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日趋饱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食物消费的不断升级,对畜牧业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品种要求更加丰富和多样化,通过畜牧业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能更好的满足国内外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和偏好,开拓国内外市场。(二)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有利于推进我国畜牧业竞争模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及畜牧产品市场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供给相对过剩,产品品种单一,经营模式雷同,大量同质产品和服务充斥市场,使得市场仍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有利于推动畜牧业模式由单纯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因素的竞争,鼓励畜牧业产品生产者通过改进质量,发掘特色、深化加工,创新营销来扩大市场份额。(三)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有利于增加牧民收入 提高畜牧业生产收益,特色畜牧业经济避免了价格竞争,使畜牧业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通过所拥有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还可以分享生产、加工。营销中的增值利益。(四)发展畜牧业特色经济有利于形成我国畜牧业产品品牌 提高我国畜牧业竞争力品牌具有很强的累积效应,不仅直接代表了特定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信誉,而且还包涵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及对品牌的忠诚,使品牌产品形成无形的壁垒效应和不可替代性,从而更具有竞争力。 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是由畜牧业经济国际化的外在环境推动的。特色畜牧业经济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特色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涉及竞争优势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 Eporter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著名的钻石理论,即通常所说的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提出,一国的特定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四个关键环境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和“机会”两个辅助因素影响上述四个环境因素。 将竞争理论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特色畜牧业经济中所谓的“特色”竞争优势本质上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形成该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四种因素有:畜牧业生产要素条件、畜牧业产品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畜牧业经营企业状况。 拥有上述四个因素,并不必然拥有产业竞争优势,各个因素之间是彼此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互动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机遇和政府是辅助性的影响因素,对每个关键因素产生影响。如政府的补贴、教育、资金市场政策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制定的畜牧业产品标准必然影响到需求条件,另一方面,政府也会受到该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机遇在特色畜牧业经济竞争优势的形成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因素。五、对锡盟发展特色畜牧业的SWOT战略分析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运用SWOT战略对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分析,通过锡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来确立畜牧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所处的环境机遇和面临的威胁来把握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为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规划奠定基础。(一)优势分析1、 锡盟具有发展畜牧业经济得天独厚的地域和资源优势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分工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畜牧业经济对自然资源具有指向性,锡盟具有发展畜牧业经济的自然资源优势。2、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一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锡盟畜产品加工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相继落户锡盟,初步形成以沁绿、小肥羊、奈伦和乌珠穆沁羊业等十大肉类加工龙头。这一家家规模宏大、叫响全国的名牌企业,正在构建着锡盟畜产品产业“航母”。同时,培育了自己的品牌“伊盛”,形成了技术设备一流、加工能力较大、后来居上的羊肉加工龙头企业。 3、政策优势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宏观环境对发展畜牧业经济都十分有利。在锡盟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锡盟盟委、行署为畜牧业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具体措施,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优惠政策吸引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锡盟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利用国家对畜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已经确立要把锡盟建成全国畜牧业大盟的策略,并强调把畜产品经营列为畜牧强盟的突破口。(二)劣势分析 1、畜产品加工企业低水平重复严重、布局不合理 目前。锡盟畜产品加工企业过多、过于分散,重复建设严重,出现布局不合理的情况,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经济发展。除了沁绿、小肥羊、奈伦和乌珠穆沁羊业等十大肉类加工龙头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之外,一些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产品单一,已经很难适应市场需要,相反,这些小企业由于无序经营、不正当竞争已经严重阻碍了锡盟畜牧业经济正常秩序,并对畜牧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因素。2、 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小、带动力不强 目前,锡盟虽然引进了沁绿、小肥羊、奈伦和乌珠穆沁羊业等十大肉类加工龙头,但是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而且由于龙头企业发展速度快而使一些小企业垮掉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3、缺乏畜牧业发展风险防范体系 锡盟发展畜牧业过程中,面临着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同行业竞争的压力,市场风险很大。牧民对畜牧业生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预防、承受能力有限,一旦出现市场波动,自然条件变化,会给奶农、加工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东部先进企业、外资企业的进入,对盟内企业产生很大的冲击,自然风险也不断出现。 4、牧民思想闭塞、缺乏同外界沟通,整体素质不高 在畜产品经营方面,由于文化程度低,牧民在出售畜牧产品签字时被坑骗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部分牧区市场出现封闭的景象,牧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5、草原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草原退化面积的扩大。各类灾害的爆发,沙尘暴频繁发生,牧草生产能力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屏障功能明显削弱,直接加剧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对畜牧业经济发展产生着破坏性影响。(三)机遇分析 1、市场环境日趋完善,为锡盟畜牧业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锡盟畜牧业经济发展机会增多,都对锡盟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强化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推动畜牧业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下,加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是当前锡盟畜牧业经济的目标。主要是突出结构布局调整,充分考虑典型草原、荒漠半荒漠草原的不同特点,形成不同密度和不同规模的点式发展格局。 3、调整结构比例,加大畜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十五”以来,锡盟经济运行质量和活力增强三次产业比例由19.9::47.8:32.3演进为17.1:52.6:30.3,作为第二产业的畜牧业碧中海首次超过二分之一。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锡盟通过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比例来增强畜牧业大盟的优势。(四)威胁分析 随着WTO后过渡期结束,锡盟畜牧业经济不仅要面临国内畜产品经营的挑战,还要面对国际跨国畜产品经营的威胁。表现为一是众多畜牧业产品大举投资中国市场,合理安排企业布局,精心挑选战略市场,巧妙实施销售战略,均呈现国际化趋势。二是国内同行企业为抢占市场,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直接威胁着锡盟畜牧业经济,迫使锡盟畜牧业发展不得不尽快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去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种种挑战。(五)SWOT组合策略 针对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优势和劣势,所处的环境机遇,以及面临的种种挑战,结合SWOT组合策略中的“优势+机遇=开拓、优势+威胁=抗争、劣势+机遇=争取、劣势+威胁=保守”这些理论,对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就地转化增值能力,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劣势,深化牧区改革,并寻求机遇发展空间,应对种种挑战,为经营锡林郭勒盟品牌,树立锡林郭勒盟的国际形象提供理论性的参考。六、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 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立足于发展,在保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国民素质和消除贫困,保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控制环境污染,优化生存环境,减灾防灾,并承担保护地球、维护生命支撑体系的义务。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草、畜两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牧区畜牧业的特殊性,其持续发展还具有政治意义。(一)经济目标 “十一五”时期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措施,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全力推进“三化”(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强“两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更加注重“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思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锡盟畜牧业经济在总结“十五”期间提出的“一转双赢”(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保护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基础上,提出了“两转双赢”目标,将转移农村牧区人口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同时将进一步加大牧业和牧区基本建设力度,按照“十一五”锡盟畜牧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生产和防灾能力。加大植被建设力度,提高一年生、多年生等人工草地的种植面积。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鼓励农牧民自主兴办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培育经纪人队伍,为农牧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二)区域规划 在发展布局和区域规划上,根据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农牧业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是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乌拉盖管理区和锡林浩特市以东的典型草原区,严格控制牧区人口,严格草畜平衡责任制,通过草场流转、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整合畜牧业资源,扶持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家庭牧场,实行较高水平的划区轮牧,探索典型草原保护与建设的模式;二是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和二连浩特市西部的荒漠草原区,着重转移人口,划定生态恢复禁牧区,探索生态补偿机制,依靠自然力恢复和保护草原。三是浑善达克沙地区,在加大人口转移力度的同时,着重推广“种一小块,围一大片,集约经营抓改良”的生产模式,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开发生态化”的模式;四是南部农区,大力推行全境禁牧、舍饲圈养,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围绕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大力发展以优质奶牛、乳牛兼用型牛、经济杂交的肉羊为主导的农区畜牧业,尽快实现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三)效益规划 效益规划涉及经济效益规划和社会效益规划两个方面。经济效益是指企业通过组织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一定得利益回报,具体反映在经济指标和统计数字上。社会效益是指产品和服务对社会所产生的效益,主要表现在公众反映和社会评价体系上。随着“锡林郭勒”注册品牌的推出,市场销售稳定增长,近几年每年销往首都北京的优质活畜及其制品就有万吨以上。“十一五”期间,锡盟的许多肉类加工企业将与国内其他省份肉类生产企业、销售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并且将培育出的内蒙古细毛羊、草原红牛、锡林郭勒马新品种及乌珠穆沁肥尾羊、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白山羊等地方良种计划销往香港、日本等地。要将远销港、澳,出口俄罗斯、中东的沙特、科威特等国,从而有力支援国家建设,也为国家赢得声誉。“十一五”期间,锡盟发展畜牧业经济主要是要结合当前提出的“建设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这一议题,加快新牧区建设的步伐,构建好锡盟新牧区建设的宏图。一是要确定一两个试点旗和十几个试点苏木镇,先抓规划;二是要组织足够力量,抓紧抓好项目策划和对接;三是要在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两项基本制度”和“五项重要措施”过程中,抓好若干项专题调研或典型示范;四是要针对草原畜牧业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成本较低、收入水平较高,牧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并且在生产生活习惯和心理上对转移进城不够适应等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评估已有转移政策的有效性,并切实加以完善;五是要选择规划明确、布局合理,具有辐射性、枢纽性、示范性的重点部位和重点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四)对策与措施 一是明确方向,大力推进。锡盟的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要紧紧围绕锡盟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定位,坚持长期发展战略稳定性,在每个细节上大力推进战略进程。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以政府为主力,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畜牧业经济合理有序的发展。二是营造新型投资环境。锡盟的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需要国内、国际资金、技术的混合进入,不是单纯的传统招商引资所能够实现的,因此需要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等新的领域通过项目准备、项目推介,获得国际、国内的认可,这需要从中政府机构职能设定、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大的调整。改革行政作风,优化行政程序,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政府加大了对草原畜牧业发展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包括财政支出、税收、收入、价格、信贷、外汇等各项经济政策。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来看,牧区是我国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草原畜牧业是我国最为落后的产业之一,牧民是我国生活最艰苦最贫困的群体之一。在国家强调“三农”问题的同时,一定要非常重视解决好“三牧”问题,或者说“三农”问题在草原牧区来说就是“三牧”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的顺利、协调和稳定发展。 从外部环境看,国家继续强化宏观调控措施,对于锡盟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从盟内情况看,经过三年的经济转型实践,我们对盟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发展基础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走出了一条符合锡盟实际的发展之路,具备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条件。在新的一年里,只要我们按照既定的思路和方向,再接再厉,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七、结论作为畜牧业大盟,锡盟畜牧业经济背负着太多的意义。目前,我国各地正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锡盟新牧区建设问题同样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它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牧区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这不仅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全社会无数人密切的关注和长久的支持。锡盟只是全国草原牧区的一个缩影,锡盟所遇到的困难时内蒙其他牧区,乃至青海、西藏等全国大多数草原牧区都会遇到或者已经遇到的困境,极具有普遍性。所以,关于畜牧业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和谐发展的问题依然是我们所关注的话题。致 谢通过此篇论文,我经历了一个从浅显了解到深入理解的过程。对锡盟特色畜牧业经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做了更深入的分析,深感内蒙经济的腾飞离不开特色经济,每一位心系内蒙经济发展的人都应该密切关注特色经济这一极具潜力的经济形态,如何缩小内蒙经济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是政府工作者、研究人员和全体民众都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贾润林老师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了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参考文献1 乌恩旗,张志刚,刘亚淼.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2(03)2刘敏,魏利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肉羊产业化问题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06)3 孙仁,谭喜慧,曹阳,马慧海,金海国,赵玉民,闫秋良,武斌.我国肉羊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畜牧兽.2012(01) 4乌力吉,石瑞.充分发挥牛羊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_对锡林郭勒盟肉类加工企业发展和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北方经济.2011(02) 5刘敏,魏利平.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探讨J北方经济.2009(01)6 涛日.锡林郭勒盟畜牧业产业化状况调查分析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化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 (03)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