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综合测试题1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36517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综合测试题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综合测试题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综合测试题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测试题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7分)1、文学常识填空(2分)(1)马说的作者_,他长于诗、文,但以写作散文最为著名,被后人推为“_”之首。(2)苏轼,字子瞻,自号_,宋代_家。2、课文词语填空(2分)不求_ 不慕_ _望尊 _质理3、名句积累(4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_。赤壁(2)山河破碎风飘絮,_。过零丁洋(3)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_,_,_。五柳先生传(5)千里马常有,_。马说4、下面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我得到了友情,告别了_; 得到了真情,告别了_; 我得到了希望,告别了_; 得到了那光亮的一闪,告别了_。1不可捉摸的深渊 2貌似善良的虚假 3忧郁彷徨之岸 4深恶痛绝的狡诈A、2314 B、4231 C、4312 D、23415、文学放飞(4分)“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货。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这个片段出自_一书,作者_,这个片段名叫_,主要人物是_。6、在句末结尾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3分)啊,友情!你坚韧若高山的岩石,你连绵如长长的流水,_二、阅读快车文段一(14分)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本文的作者_,字叔庠,南朝梁_家。(2分)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负势竞上( )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 经纶世务者( )3、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4、你喜欢富春江的水,还是喜欢富春江两岸的山?请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2分)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6、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描绘你所喜欢景物特点。(3分)文段二(9分)晶莹的雪花,漫天飞舞,飘落在封冻的大地上。北京紫竹院公园里,积雪淹没了枯草,压弯了树枝,把昔日花红柳绿的河畔覆盖得异常肃穆。在那皑皑白雪之中,一幅幅优美的图案显得那样令人注目:它们紫里透黄,黄中带绿,清秀潇洒,亭亭玉立那是什么呢?是名贵的紫竹,在白雪的映衬下,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根节盘错似松柏,枝叶盎然胜腊梅。难怪古人把翠竹、青松、梅花誉为岁寒三友。寒冬看翠竹,果然名不虚传。竹子外形典雅,娇娜多姿,气质刚劲,不畏霜雪,可说是集刚柔于一身,有一种自然生就的美,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自古以来,竹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又何尝仅在于观赏呢?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你看,勇士手中的弓箭,记载着祖国古代历史的竹简,技艺精湛的竹簧雕刻,精美绝伦的竹帘绘画,玲珑剔透的艺术珍品,以及各种竹制的生产工具,直到巍峨而又精巧的竹楼,无不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还有民乐中的短笛长箫,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列入古代乐器的八音分类之中。直到现在,在我国的民间乐器中,仍有许多是用紫竹、红竹和水竹制作的,贵州省玉屏县的屏箫玉笛,尤其享有盛誉。在各种竹乐中,特别令人心旷神怡的是那悠扬悦耳的笛乐。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这正是对竹乐之一竹笛那婉转动听的乐音的最好描绘。1、以上文字选自课文隆冬话竹;该文按说明方式分,属_说明文。(1分)2、第1段文字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_;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3、第2段文字中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其作用是如何?(3分)4、概括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_。(2分)文段三(12分)从香菱学诗谈起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几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救,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_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要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于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_,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_,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作者从_、_、_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5分)2、根据你的理解,在第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2分)第段横线处应写的一句话是:_3、阅读第段,回答问题。(1)在第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第段两处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_、_。(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3分)答:_文段四(18分)感 觉冯骥才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享受。那当儿,屋里的一切都迷梦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入眼睑,搅乱头脑:心灵才能让听觉牵着梦游一般地飘入音乐的境界中去。哎,你是不是也有此同感?我这感觉既强烈又奇妙,以至我怀疑自己有点神经质。记得那次是个黄昏,大概听舒曼的梦幻曲吧!家里只我自己,静静的空间贯满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屋里的四角都黑了,窗前的东西变成了一堆分辨不清的影子,只有窗玻璃上还依稀映着一点淡淡的桔色的夕照。我的心像被这音乐洗过一样圣洁。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还是琴音充溢我的心里,一股潜流似地婉转回旋。于旋涡,到了感动的潮头卷起,我忽然不能自已。好像有种无形的搅拌,把沉淀心底的乱七八糟的全部翻腾卷起。说不出是什么难忘的事或感受过的情绪,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甜蜜?忧伤?思念?委屈?已经落空的企盼?留不住的甜美一下子,大滴大滴的泪珠竟然夺眶而出,滚过脸颊,啪啪掉在地上。我倚着门框,仰起头,衣襟很快就湿了一片,我完全不能自制,也不想自制,因为这绝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异样的令人颤栗的幸福的感觉。平日里,偶然给什么意外的事物的触发,也会生出这样一种感觉,却总是一掠而过,从来没有凝聚起来,这样有力的撞击我的心扉。然而我不明白,这感觉是怎样来的,是那琴音招引来的?到底是哪个旋律、哪个和声打动了我?为什么以前听这曲子从无这般感受?更奇怪的是,这以后,多少次,黄昏时,我设法支开家里的人,依旧在这光线晦暗、阴影重重的安寂的小屋里,独自倚门听这支曲子,但再也不曾出现那种忍俊不禁、苦乐交加的感觉了,琴音像一阵微弱的风,难得再在我心中吹起浪头,怎么回事?感觉是找不到的,只有它来找你。两年后,我早已忘掉寻觅这感觉的念头,却意外碰到了它。那是个深秋,刚刚下过一场蒙蒙小雨,天色将暮,人在户外,脸颊和双手感到微微凉意。我才办完一件事回家,走在一条沿河的小道上。小河在左边,蜿蜒又清亮,缓斜的泥坡三三五五种着一些垂柳;右边是一面石砌的高墙,不知当年是哪家豪门显贵的宅院。这石墙很长,向前延长很远。院内一些老杨树把它巨大的伞状的树冠伸出墙来。树上的叶子正在脱落,地上积了厚厚一层,枝上挂的不多。显然无风,不时有一片巴掌大的褐色叶子,自个儿脱开枝干,从半空中打着各式各样的旋儿忽悠悠落下来,落在地上的叶子中间,立时混在一起,分不开来。大树也就立刻显得轻松一些似的。我踏着这落叶走,忽然发现一片叶子,胀满它第一个生命力细胞,散尽它的汁液与幽香,就早早随同老叶一同飘落。可是,大自然已经不可逆转地到了落叶时节,谁又管它这一片无足轻重的叶子呢!我看见,这涂了一层蜡似的翠绿的叶面上汪着几滴晶亮的水珠,兴许是刚才的雨滴,却正像它无以言传的伤心的泪。它多么热爱这树上的生活风里的喧闹,阳光里闪动的光华,它多么切望在树上多留一刻。生活,尽管给生命许许多多折磨、苦涩、烦恼、欺骗和不幸,谁愿意丢弃它?甚至依旧甘心把一切奉献给它。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给你的奉献?永远是希望么?我怜惜地拾起这片绿叶,抬眼一望,蓦然发现高高的雨淋湿而发暗的墙头上,趴着一只雪白的猫,呆呆瞧着我;杨树深处,有两扇玻璃窗反映着雨后如洗的蓝天,好像躲在暗处的一双美丽的眼睛突然;就是这突然的一下,我被莫名地感动起来。那次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异常的感觉,又一次涌入我的心中,在我心中翻江倒海地搅动起来,视觉又一次被止不住的大股热泪遮挡住了。我站在满地褐黄斑驳的落叶中间,贪婪地享受这又甜又苦的情感,并任使这情感尽情发泄和延长,多留它一些时候。谁知它只是这一小阵子,转眼竟然雾一般渐渐消散。好似一下子都拥聚与凝结起来的事物,又一下子分散开来,抓都抓不住。咦,这是怎么回事?我手里拈着这片闪光而早落的叶子,痴呆呆地站着。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颤栗( ) 晦暗( ) 眼睑( ) 旋涡( )2、你对文中第三段中“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还是琴音充溢我的心里”这句话如何理解?(2分)3、读下面句子回答。(4分) 这涂了一层蜡似的翠绿的叶面上汪着几滴晶亮的水珠,兴许是刚才的雨滴,却正像它无以言传的伤心的泪。(1)这个比喻中“雨滴”与“泪”的相似点是什么?(2)这一比喻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4、文中两次引发感觉的事由是什么?请具体指出。(2分)5、本文所表述的感觉具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6、莫名的感动源于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源于一颗善于感悟生活的心。走出户外捕捉生活中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一根草,一朵花,一片嫩叶都可能触动你的情思。请把最令你感动的那一幕描述下来。(3分)7、有时真的很感谢音乐,可以让自己的漂泊的心停靠,无绪的情愫沉淀,躁动的心神稳定,颓废的意志振奋读了本文,你是否会想起有音乐陪伴的日子,请写出那种聆听音乐所带来的感觉。(3分)三、写作平台(50分0在我们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注意: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答案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1)韩愈 唐宋八大家 (2)东坡居士 文学2、甚解 荣利 德隆 援疑3、(1)铜雀春深锁二乔 (2)身世浮沉雨打萍(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4)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5)而伯乐不常有4、B5、水浒传 施耐庵 智取生辰冈 杨志6、二、阅读快车文段一1、吴均 文学2、负:凭借 戾:至 息:平息 经纶:筹划、治理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1)喜欢富春江的水:水流清澈,千丈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挡。 (2)喜欢山: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5、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6、略(语句优美,抓住景物特点即可)文段二1、文艺性2、描写 引出说明对象,(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3、举例子 具体说明竹子用途广泛 4、介绍了竹子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文段三1、要虚心好学; 要不耻不知,要不耻下问,要不耻相师。 2、怎样虚心好学呢?(或“什么叫虚心好学呢?” 3、(1)谦逊、谦虚、虚心等。 雅量、度量、胸怀等。(2)乙处:因为它不是解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从“语义连贯”的角度回答也可)。文段四1、 2、是说感受琴声进入到心里,心和音乐交融的一种审美境界。3、(1)都有情感,都是晶莹的液体。(2)形象生动的表达嫩叶热爱生活的情感。4、(1)听舒曼的梦幻曲;(2)拾起绿叶看到猫和蓝天。5、(1)奇异,(2)强烈,(3)可遇不可求,(4)有苦有乐。6、略(语言流畅即可)7、略(能把自己听音乐时那种真实的感受描述出来即可)三、写作平台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