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30312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项中,名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A氮气N B氧化铜CuO2C碳酸钠NaCO3 D五氧化二磷P2O52H2O, O2, SO2, Fe2O3, CaCl2, KMnO4, CuSO4中属于氧化物的有()A2种 B3种 C4种 D6种3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 B水 C空气 D铁4检验氢气纯度时,手拿充满气体的试管,在移近火焰时,应()A管口向上 B管口向下C试管保持水平 D以上都可以5被病菌污染的粮食会产生黄曲霉素,其化学式为C17H12O6,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下列关于黄曲霉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黄曲霉素属于有机化合物B黄曲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黄曲霉素中含有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D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8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乙醇可作燃料 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C氢气填充气球 D氮气做保护气7“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 Fe2SiO4中铁元素显+2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A+6 B+4 C+2 D08下图中 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g B物质是单质C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物质、虽然分子结构不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9喜树中含有一种被称为喜树碱的生物碱,这种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之间,实验分析得知其元素组成为C占69.0%、O占18.4%,且O含量为H的4倍,其余为N,则一个喜树碱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A45 B42 C43 D4410下列化学用语中的数字“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A2H2 BH2O C2H D1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 B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C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D洗手用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12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D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二、填空题1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碳酸钠中的阳离子;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澄清石灰水是水中溶有少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14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人类和其他一些动物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2)为了减慢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3)自然界中的水常混有泥沙,除去水中泥沙常用的方法是_。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理想燃料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褪黑素是大脑分泌的一种综合性激素,化学式为:,它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1)褪黑素是由种元素组成的,(2)褪黑素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3)褪黑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该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6吸烟有害健康,烟草燃烧释放的烟雾中含300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1)烟雾中能使人体内血红蛋白中毒的气体是(填化学式);(2)烟雾中含有的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3)尼古丁(C10 H14 N2)是香烟中的主要有毒物质之一,它由种元素组成,所含各元素质量之比为。17右图是“XXX”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信息完成下列两题。(1)主要成分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每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_g。三、实验题18已知一种固体化合物由C、H、O、Cu四种元素组成。向盛有该化合物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己知这种蓝绿色是氯化铜溶液。(1)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猜想】可能是氢气;。【实验】请针对你和猜想中的一种,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2)从蓝绿色溶液中提取金属铜。现利用该溶液制取金属铜,过程如下:操作1的名称为,完成该实验需要的主要仪器有,加入过量的A的目的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加入足量B的目的是,如何确定此目的已经达到?。19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 mL 5(溶液浓度) H2O2溶液,各滴入2 滴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5H2O2溶液和5 mL 10H2O2溶液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的目的是。实验中滴加CuSO4溶液的目的是。(3)实验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4)对于H2O2分解反应,Fe2(SO4)3溶液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2(SO4)3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定性比较得出结论。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_方法的应用。四、推断题20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联系的。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它们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丙是单质,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则:甲的名称为_;丙生成乙的表达式为_。21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是一种黑色固体,G是一种淡黄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 (1)D是_,F是_;(2)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属于基本反应类型_反应;(3)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_,158gKMnO4含氧元素质量_g。五、计算题22钠元素在人体内可起到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正常兴奋和细胞的通透性等作用。若缺乏,将导致肌肉痉挛、头痛等;若过量,将导致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假设钠元素全部来源于食盐(NaCl)。(1)每位成人每天正常摄入食盐的质量约为5 g,试计算每人每天摄入的钠元素的质量。(2)某病人因为食盐的摄入量不够,需静脉输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NaCl的质量分数为0.9%,密度约为1 gmL-1)来补充食盐。医生给他确定每天应补充NaCl约2.7 g,问每天需输入生理盐水多少毫升?(3)某卫生部门对市面上一批生理盐水进行质量分析,取这种生理盐水250 mL,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最终得到14.35 g沉淀,试通过计算判断这批生理盐水是否符合医用标准。(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AgNO3=NaNO3+AgCl)23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别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试计算:(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乙酸乙酯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3)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g。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A、氮气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N2来表示,故错误;B、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uO,故错误;C、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D、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P2O5,故正确。故选D。2B【解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气是单质,水、二氧化硫、氧化钙都是氧化物;CaCl2, KMnO4, CuSO4都属于盐。选B3D【解析】【详解】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空气属于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其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分别是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4B【解析】检验氢气纯度时,手拿充满气体的试管,在移近火焰时,应管口向下,慢慢移开手指,点燃氢气,看是否有尖锐的爆鸣声,故选B。5C【解析】由黄曲霉素的化学式可以知道:黄曲霉素中含有碳元素,符合有机物的概念,因此黄曲霉素属于有机物所以选项A正确黄曲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因此选项B正确1个黄曲霉素分子含有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黄曲霉素中含有许多黄曲霉素分子,因此选项C错误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7:112:166=17:1:8,因此选项D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难度较小【答案】C【解析】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乙醇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可作燃料;B.氧气可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用于急救病人;C. 氢气密度较小,属于物理性质,填充气球;D.氮气常温下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做保护气。故选C。点睛常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等;常见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7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该化合物中氧的化合价为2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考点】根据化合物中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判断某元素化合价。8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其有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物质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选项由组成的元素和原子个数可知,物质、虽然分子结构不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叙述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考点:物质的组构成、分类9B【解析】试题分析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之间,实验分析得知其元素组成为C占69.0%、O占18.4%,且O含量为H的4倍,其余为N,则H占4.6,N占8,其原子个数比691218.4164.61814.则一个喜树碱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B42 。考点考查分子的构成。10A【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表示分子的个数;B选项表示1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C选项表示2个氢原子;D选项表示2个氢离子;故答案选择A考点: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11B【解析】试题分析: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属于节约用水。故选B.考点:节约用水12A【解析】A、O4和O2为不同的两种物质,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故A正确;B、一个O4分子是不可能还含有其它分子的,则“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说法错误,故B错误;C、O4和O2为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的性质是不同的,则“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说法错误,故C错误;D、O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及其技巧;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13(1)N (2)Na (3) AlO (4)Ca(OH)【解析】试题分析:学会正确的使用化学用语来表示一些微粒,特别是会表示离子的带电量和化合价的标注的不同,学会正确的根据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等。考点:化学用语14(1)供给呼吸 (2) (3)过滤 2H2O2H2+O2【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人类和其他一些动物都离不开空气;为了减慢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应该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自然界中的水常混有泥沙,除去水中泥沙常用的方法是过滤。水可以电解获得氢气。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环境保护 水的净化和电解【答案】(1)4;(2)13:2 ;(3) 1:2 ;(4)C;【解析】试题分析:(1)化学式中的原子种类和物质中的元素种类相同,从该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看出,褪黑素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组成;(2)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从化学式可以看出,褪黑素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13:2;(3)褪黑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6):(162)=1:2;(4)该物质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1312):(116):(142):(162)=39:4;7:8,故可以得出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计算;点评: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从化学式上可以看出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及分子的构成情况,还可以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但要注意利用化学式进行计算时,不要忘记乘以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16(1)CO (2)化学 (3)3 60:7:14【解析】(1)一氧化碳容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煤气中毒,注意写化学式故答案为:CO;(2)甲醛和重金属盐容易使蛋白质发生性质改变,失去活性,因此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化学;(3)尼古丁(C10H14N2)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氢、氮元素的质量比=114:142=1:2故答案为:3 1:217(1)100 (2)0.496【解析】试题分析:(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40+12+163=100 ;(2)由标签信息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至少1.24g,1.24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1.24g40100 100% =0.496g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18(1)可能是氧气(1分);可能是二氧化碳(1分)(或答可能是一氧化碳、甲烷等也正确)。设计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或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或将气体点火,气体能燃烧,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迅速将烧杯倒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甲烷)(2分)。(2)过滤(1分);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2分);使溶液中的氯化铜完全反应(1分)Fe+CuCl2=FeCl2+Cu(或Zn+CuCl2=ZnCl2+Cu等)(2分)完全除去过量的A(2分);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则说明目的已经达到(2分)。【解析】(1)根据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或者是甲烷等,故答案为:氧气,二氧化碳(合理即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合理即可)(2)由于为从氯化铜溶液中得到铜,应在溶液中加入一种排在氢前的金属,如:铁或锌等,加入金属后,完全反应后就得到了金属和新的溶液,为了把金属和溶液分开,因此应该采取过滤的方法,过滤是会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烧杯、漏斗,故答案为:过滤,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漏斗,使溶液中的氯化铜完全反应,Fe+CuCl2=FeCl2+Cu(合理即可)由于加入的金属是过量的,为了把过量的金属铁或者是锌除去应该加入稀酸溶液,故答案为:完全除去过量的A;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则说明目的已经达到19(1)2H2O2 MnO2 2H2O + O2 (2)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3)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相同滴数、浓度一样的硫酸铜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快的是10H2O2溶液,反之 是5H2O2溶液。(2分)(4)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收集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5)控制变量(或对比)【解析】试题分析:(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 + O2。(2)实验中控制的是反应的温度,其目的是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中滴加CuSO4溶液的目的是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3)实验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可以这样做: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相同滴数、浓度一样的硫酸铜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快的是10H2O2溶液,反之是5H2O2溶液。(4)定性分析:通过观察甲图中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定性比较得出结论。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收集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控制变量(或对比)方法的应用。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设计与探究;控制变量法。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常用方法,在实验设计和探究过程中,往往通过合理的控制某个变量,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来分析实验结论。20过氧化氢H2+O2H2O【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说明都含有氧元素;根据“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则推测甲、乙、丙分别为过氧化氢、水、氧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详解】甲的名称为过氧化氢;丙生成乙的反应是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该反应的表达式为H2+O2H2O。【点睛】本题是物质推断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21氧气(O2) 水(H2O)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分解反应15864【解析】【详解】(1)气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D是氧气,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A加热会生成氧气,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B是黑色固体,所以B是二氧化锰,C是锰酸钾,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H是二氧化硫,G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所以G是硫,E是一种无色的液体,E和二氧化锰反应会生成氧气,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氧气,F是水;(2)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3)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39+55+164=158;158gKMnO4含氧元素质量=158g16439+55+164100%=64g。22(1)1.97 g (2)300 mL(3)不符合医用标准【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每人每天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为:5 g(2358.5)=1.97 g(2)设需要输入的生理盐水的体积为V1 gmL-1V0.9%=2.7 gV=300 mL(3)设250 mL这种生理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xNaCl+AgNO3NaNO3+AgCl58.5 143.5x 14.35 g解得:x=5.85 g由题设250 mL这种生理盐水的质量为:1 gmL-1250 mL=250 g这种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5.85 g250 g100%=2.3%因为2.3%0.9%,所以这批生理盐水不合医用标准。点睛: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和计算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主要类型,是中考中必有的考点。23 881:46.4g【解析】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816288。(2)乙酸乙酯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621:4。(3)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7.6g16288 1006.4g。答(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2)乙酸乙酯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3)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6.4g。点睛化学式的意义宏观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意义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量的意义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