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29186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一、响度图231二、音色图232一响度1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_叫做响度,响度又叫音量。2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声源的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也就越_。(2)不同响度的声音的振幅可用波形来比较,如图233所示,图乙中声源的振幅_,响度_。图233 (3)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_有关。二音色1定义:音色是指声音的_,也叫音品。2影响因素:决定音色的因素有发声体的_、结构以及_等。比较 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特征含义决定因素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否变化音调声音的高低声源的振动频率不变响度声音的强弱声源的振动幅度变化,距离声源越远,响度就越小音色声音的品质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不变类型一响度例1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导学号:47732019()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易混辨析音调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通常用“高”和“低”表示,在生活中,比较尖细、刺耳的声音音调高,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和离声源的远近决定,通常用“大”和“小”来表示,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看到有“高”,就误认为说的是音调,如引吭高歌,指的就是大声歌唱,所以此处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有关,它的最大用处在于区分不同声音。类型二探究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例2 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庞做了以下实验,但忘了记录,请你帮他填写完整:图234(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_是不同的,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有关。(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时,距离不同,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还与_有关。导学号:47732020实验点拨 (1)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的振幅不同。振幅的大小通过乒乓球弹开的角度反映出来,这里利用了转换法(或放大法)。(2)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类型三用波形比较音调、响度和音色例3 如图235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47732021()图235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方法指导用波形比较音调、响度和音色课堂反馈(七)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1如图71所示,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会听到鼓声的_(选填“响度”或“音调”)变大,同时鼓面的振幅也会变大,从而得出结论:_。实验中,在鼓面上撒纸屑的目的是: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图712下列几种方法中,不能提高声音的响度的是()A增大声源振动的幅度 B用力敲击发声体C离声源近些 D提高声源振动的频率3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4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检测装置时按下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72所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图72A响度 B音调C频率 D音色5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明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6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73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减小,表示发生变化的是()图73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频率C声音的响度 D声音的高低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B“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D“窃窃私语”指的是音调课时作业(七)第二章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一、选择题1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速度2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区分“蝉噪”和“鸟鸣”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 B响度C音色 D声速3如图7K1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可探究()图7K1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色与振幅的关系 D响度与频率的关系4做广播体操时,操场上各年级的同学听到的声音的强弱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响度与()A发声体的振幅有关B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5在一些公共场合,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讲话人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关于扩音设备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变音调 B改变响度C改变音色 D改变频率6下面对老牛和蜜蜂的对话描述正确的是()图7K2A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B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C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D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7有很多成语、俗语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对描述声现象的成语、俗语解释错误的是()A“脆如银铃”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悦耳动听”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色8音乐小组的两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7K3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图7K3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二、填空题9如图7K4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图7K410童话故事中狼为了吃掉小兔子,学着兔妈妈的声音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子却回答说:“不开,不开!”小兔子知道这不是妈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狼和兔妈妈声音的_不同。11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_,“高”是指_。12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分别表示声音的哪种特性。(1)“你的声音真好听”是指声音的_。(2)“雷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3)“小孩尖叫声刺耳”是指声音的_。13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_越大,_越大。14. 如图7K5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图7K515课外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小丽等同学运用肥皂膜代替人耳的鼓膜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7K6所示。图7K6(1)当喇叭发声时,观察到肥皂膜随着振动,从而联想到人耳听到的声音首先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_。(2)当人说话的声音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越厉害,甚至破裂。由此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_有关。16如图7K7所示是两个声音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_的响度大,_的音调高。图7K7三、实验探究题17如图7K8所示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请将实验补充完整。图7K8(1)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音叉、乒乓球、细线、小锤、铁架台。(2)设计和进行实验:A用小锤击打音叉发声,将乒乓球接触音叉,观察_。B用更大的力击打音叉,重复上面的实验。(3)分析和总结实验结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_有关。(4)本实验中所运用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是_。18如图7K9所示,为证明发声桌面在振动,老师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了一块平面镜,用激光笔(被固定在支架上)照射平面镜,经反射后在墙面上出现了一个小光斑,用力敲击桌面使桌子发声时,可以看到墙上的光斑在上下跳动。图7K9(1)光斑上下跳动,说明了_;将桌面上固定一块平面镜目的是_。(2)实验时,如果要让光斑跳动的幅度更大些,可行的做法是_;说说你的依据是_。详解详析【新知梳理】一、1.强弱2(1)振幅大(2)大大(3)远近二、1.品质2.材料发声方式【应用示例】例1B例2(1)幅度振幅(2)距离声源的远近解析 (1)通过实验现象可知,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时,距离不同,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例3A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丙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C选项错误;甲、乙、丙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B选项错误;甲、乙、丙的波形不同,故三者的音色不相同,故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课堂反馈】1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将鼓面的振动放大,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转换法2D3.C4A5.C6C7D【课时作业】1B2.C3.B4B5.B6A7.B8导学号:47732117B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故A选项说法正确。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的,所以音乐小组的两名同学各自的乐器发声音色不同,故B选项说法错误。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观察图示可知振幅相同,所以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故C选项说法正确。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观察图示可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D选项说法正确。9振动响度解析 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声音的响度不同,轻敲时响度小,重敲时响度大。10音色11音调低响度大12(1)音色(2)响度(3)音调13振幅声音的响度14响度音调15振动距离发声体的远近16甲乙17(2)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3)振幅(4)转换法解析 (1)根据准备的实验器材可这样操作:A.用小锤击打音叉发声,将乒乓球接触音叉,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B.用更大力击打音叉,重复上面的实验。(2)根据乒乓球前后被弹开幅度的不同确定结论。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就越大。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该实验中,采用了转换的方法,即将音叉的振动转换成了乒乓球的振动,便于观察。18(1)桌面在振动将桌面的振动放大(2)增大敲击力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