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冀教版语文五下《勇者的面对》word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826343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冀教版语文五下《勇者的面对》word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春冀教版语文五下《勇者的面对》word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春冀教版语文五下《勇者的面对》word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冀教版语文五下勇者的面对word教学设计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气贯长虹 教材分析:本文记述了一个普通中国女孩儿通过自己的言行对日本青年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经历的记忆与客观、公正的认识以及对和平的呼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历史名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和两条叙述线索,整体把握课文大意。3.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上下文、朗读联想以及对比阅读等方法理解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4. 结合课外阅读,收集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史实,充实自己的语文资料库。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句子。2. 通过小组学习,把握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表达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 培养学生树立客观公正的历史观。重难点分析:1. 本课所处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结合课外阅读,积累课文中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历史名词,收集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史实,及与课文相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树立客观公正的历史观。2. 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和两条叙述线索,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课前准备:1. 结合课外阅读,收集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资料,充实自己的语文资料库。2. 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了解时代背景。 (一)本单元我们了解了“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的英雄事迹。现在我们来看几张图片(出示日本人残杀中国人的图片)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生气;愤恨;大家在自己的国家里生活的很好为什么要打仗呢?)(二)可是这段历史,有些日本青年并不太了解,为了维护民族的利益、民族的尊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 勇者的面对出示课题:勇者的面对。齐读课题:你认为什么才算是“勇者”?(生答:有智慧的人;勇敢的人;胆子大的人)大家都很聪明,下面我们根据要求来读文章,看看文中的人物谁可以称得上“勇者”?二、疏通字词,初读感知。 (一)(出示课件)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2、小组互读,把握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表达顺序。凭借所给的句式把握文章的大意:课文先讲了接着讲了然后讲了最后讲了3、文中有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你们发现了吗?第一条:是事情发展的明线。第二条:人物内心变化的暗线。(二)反馈1、(出示课件词语) 偏见 狭隘 轻蔑 流露 正视 固执 由衷 警惕 滔滔不绝 触目惊心 义不容辞 目瞪口呆 心平气和 死不瞑目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合作读。(重点理解: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2、概述文章大意。(板书:“我” 山崎)理清文章的脉络。(明线: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暗线:人物的内心变化。)三、品读课文,体味主人公的情感。由于一个普通中国女孩通过自己的言行对日本青年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这位青年能直面中国和历史。(过渡:在“我”的影响下山崎的言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一)请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勾画出山崎和女孩的神态与语言描写,你认为哪写得好,为什么?(出示课件)(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巡视指导:从假有礼真无知真无理真偏执无知与固执的争辩由衷地赞叹勇敢的正视历史 ,体会山崎语言的转变,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他的语气。女孩的神情:忍不住严肃应声而答正视着山崎,一字一句地说不禁长叹 表现出女孩的机敏、智慧、气节。体会女孩的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带着自己的理解读。1、班上交流体会。(过渡)我也认为有些地方写得特别好,我们共同来看看。2、重点句子的体会。(1)交流“改变前”的态度。(出示课件)指生扮演山崎、女孩分角色朗读。他不禁一愣,盯着我说“你们支那女孩儿都是这样无礼吗”; 听到“支那”这个词,我严肃地说:“中国有句话叫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 ,我不允许你这样称呼她。山崎君,你根本不了解中国!你必须为此道歉。”山崎垂下眼帘:“好,我可以道歉。但对中国我还是了解一点儿的,我在日本的博物馆里看到过你们的北洋水师战舰。” 我应声而答:“那里是否还播放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录音?”他不服气地说“我们是受害者!那些伟大的军人本来就要胜利的。” 我正视着山崎,一字一句地说:“你所谓的伟大军人是指靖国神社里那些杀人如麻的战犯吗?他们是最可耻的罪人。也许广岛、长崎的人民更应该痛恨的是日本军国主义。”(2) 交流“改变中”的态度。(出示课件内容)山崎滔滔不绝地对我讲着:“泰山是那样雄伟长城太了不起了!太伟大了! 一路上我们坐了很久的飞机,中国实在太辽阔了!”山崎由衷地发出一声声赞叹。“兵马俑是真正的帝王的仪仗你知道吗?原来西安和京都的格局是那样相像!”他又接着说。我微笑地看着他:“中日文化交流已有上千年。当西安叫长安的时候,你们的遣唐使一次又一次前来学习,带回日本的不仅有文字、服饰、食品、茶道甚至把长安也原样搬了回去。”作者使用了“滔滔不绝”、“由衷地发出一声声赞叹”这些词语来表达山崎的态度变化,与此前形成鲜明对照。(3)收到册子时,山崎和“我”的态度怎样?(出示课件)他很警惕地看着我:“是讲中日战争的吗?不是早就结束了吗?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心平气和地说:“你可以放心,中国人不会用仇恨对待过去。我只想请你正视所有发生过的事实。”(4)最后山崎和我各是什么态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带着感情读)(出示课件)杨君,你是一名令人钦佩的女孩子。当我读着那些图片和文字时,忍不住地发出阵阵悲叹。难道这是真的吗?太血腥了!太残忍了!我只想告诉你,当我再到中国的时候,我会让你亲耳听到我的叹息,那是由衷的对着屏幕,我微笑起来:山崎会再来的。那时我会告诉他,我并不是令人钦佩的女孩子,我只是一个普普通的中国人。一方面,为全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让人心中平添一丝欣慰;另一方面,用真诚与正义唤醒着日本民族的良知,表现出以作者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希望日本人民正视历史、面对事实,共同维护和平、创造和平的心声。3、分角色朗读课文。请让我们带着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当叙述者,男生当山崎,女生当中国女孩。四、回归课题,情感升华。(一)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勇者的面对”?你认为谁是勇者?(出示课件)我认为“勇者”是指山崎和“我”。因为山崎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承认错误,所以他是勇者。而“我”一个普通中国女孩敢于与固执的日本青年据理力争,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维护民族尊严的责任,让山崎认识到历史真相,所以作者也是当之无愧的勇者。因为文中以两个勇者为主线贯穿全文,所以题目为“勇者的面对”小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为民族自由、独立,抛头颅,洒热血是勇者。但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据理力争也是勇者,这是普通公民平凡而伟大的爱国情怀的流露。五、拓展作业,提高能力。目前,日本还有许多右翼分子企图掩盖日军侵华的历史真相,许多像山崎一样的日本青年不了解那段历史。请你给日本小朋友写封信,把你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告诉他们。六、板书:24勇者的面对 “我”(中国女孩) 时刻维护民族的尊严勇者山崎 敢于正视民族的错误 附送:2019春冀教版语文五下四个人和一只箱子word教学设计禹会琴【教学目标:】1、理解“瘦骨嶙峋、精疲力竭、噩梦、逆境、鞭策、溘然长逝”等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4、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5、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第一课时一、设置悬念,引入新课:四个人在丛林里蹒跚地走着。他们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一只沉重的箱子似乎是一根无形的鞭子,撵着他们拼命向前,直到精疲力竭为止。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四个人和一只箱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理解。2、组内读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3、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4、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读,评议。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个人在丛林中探险时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人,为了实现一个承诺而历尽艰辛、团结一致,最终走出丛林获得生存的故事。)四、出示中心话题,全班交流。是什么原因使这四个人走出了丛林,获得了成功?从中能体会出格拉夫是个什么样的人?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并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在书的空白处批注自己的感受。预设的感悟点有:其一:这四个人遵守诺言、团结协作。1、从“我们一定要把格拉夫的箱子搬出去”,“他是个好人,我们答应过他。”这两个句子中能感受到他们所以能走出丛林的原因是为了遵守诺言。为了实现他们的承诺,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四个人在丛林里蹒跚地走着。他们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一只沉重的箱子似乎是一根无形的鞭子,撵着他们拼命向前,直到精疲力竭为止。”1、(理解“蹒跚地走着、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这几个词。想象他们历尽艰辛后狼狈不堪的形象,体会他们探险旅途的艰辛。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2、从“撵”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里把箱子比作“一根无形的鞭子“连同一个“撵”字,体会箱子对于他们既是负担又是鞭策。)3、四个人的语言表明了他们信守诺言的坚定信念。启发学生想象:他们在途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如果没有箱子,结果会怎样?引导学生抓住第7和第19段自然段感悟。“当他们不愿继续向前迈步时,它牵制他们的身体,鞭策他们的精神;当他们想要各奔东西时,它把他们紧紧地拴在一起。”“在那里,许多迷了路的孤身旅人现在只剩下一堆堆白骨”“那股使他们四个人为了遵守诺言而努力奋斗的力量,而四个人之所以能够团结在一起,仅仅是因为他们共同承担着一项义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箱子的凝聚力,也就是信守诺言的信念。其二、他们是为了得到丰厚的报酬。“格拉夫接着命令道,“我要你们都向我保证,在把箱子安全地送到目的地以前决不离开它。地址在箱子上,如果你们把它交给我的朋友唐纳教授,你们将会得到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我能保证你们得到丰厚的报酬。”(神秘木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他们认定只有齐心协力把这只箱子抬出去才能获得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师:像这种通过回忆补充事件原因的写作方法叫做插叙。其三、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师:当他们最终打开箱子时,他们发现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格拉夫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你能理解他的做法吗?从中能体会到格拉夫是个怎样的人?(因为格拉夫知道当四个人身处极度危险的境地,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他们需要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需要走出密林的力量,需要团结协作,于是格拉夫用这只充满希望的箱子,使他们团结协作,战胜了重重困难,重获生命。)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体会着反复读19自然段。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以提这样的问题:“这只箱子里装的仅仅是石头吗?还有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明确,这只箱子里装着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装着四个人信守诺言、团结协作的高贵品质和必胜的信念。懂得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胜困难。在生活中做一个信守诺言,讲诚信的人。六、拓展训练:课外阅读有关信守诺言、意志品质的文章。并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在小本本上。推荐文章:成功始于一个信念板书设计: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交箱子做承诺守诺言悟道理(信守诺言、团结协作)教学反思: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条理之后,我给学生充足的的时间让其自读自悟。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从而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