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818679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长春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长春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枫叶父自山中归,拾红叶一片,以示其子。子曰:“树叶皆绿,至秋则黄。何有红叶?”父曰:“此枫叶也。经霜则红。”子不信。明日父携子,至山中,观红叶。但见红叶满林,鲜艳如染。子大喜。父曰:“事须亲见而始信之,凡人皆然,不独汝也。”【注】示:给看。皆:都。何:为什么?携:带着。凡:所有。(1)请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儿子随父亲在山中看到的红叶是什么样子的?请用“_”画出来。 (3)与“事须亲见而始信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 . 集思广益,多见多闻。C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注】方:刚刚。曝:晒。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禽:同“擒”,捕捉,抓住。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1)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苏代把_国和_国比成了故事中的鹬和蚌,把_国比成了渔者。(3)苏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 (14分)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1)“嫦娥奔月”中的“奔”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音是_,意思是_。【A紧赶,赶忙或赶急事;B奔走,急跑。】这个读音还能组成词语_。它另一个读音是_,可以组成词语_。 (2)给下列下划线的字注音。 羿_请不死之药 蟾蜍_(3)嫦娥是怎样飞上月亮的?(请引用原文回答。) (4)故事为什么说嫦娥飞上月亮变成了丑陋的蟾蜍? (5)远古人借助神话寄托自己的幻想,在嫦娥奔月中,人们的幻想是什么?实现了吗?请举例说明。 (6)你还积累了哪些带“月”字的成语,请写在下面。(至少2个) 4.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5. (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 6. (8分)阅读课文画蛇添足,回答问题。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解释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词。 其:_之:_遂:_亡:_。(2)说说你对画蛇添足的理解。 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引:引来,使出现。邑:同乡。文不识:人名。与:帮助。资:借。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划线的词。 衡乃穿壁引其光_遂成大学_(2)根据意思写由文中的原句。 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匡衡于是帮助那个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3)像这样讲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还有:_。 (4)匡衡为什么给那个大户人家做工而不要报酬? 8. (13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 A . 三字经B . 山海经(2)“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_ A . ynB . yn(3)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一句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 . 女娃到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B . 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于东海美景不愿返回。C . 女娃到东海游泳,不愿起来。D . 女娃到东海游水,溺死没有回来。(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 炎帝之/少女B .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C . 常衔/西山/之木石(5)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_ A . 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B . 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注释】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校(jio):通“较”,比较。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曹操想称大象的重量,大臣们的表现是:_,曹冲称象的办法是:_。(2)曹冲与王戎的相同之处是:_。 10. (5分)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曲突徙x薪xn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m,同“默”)然不应。俄而 , 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注】曲突:使烟囱弯。徙:迁移,移走。过:拜访。积薪:堆积的柴草。俄而:不久。(二)有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做客,看到主人家灶上的烟囱砌得很直,旁边还堆着许多柴苹。客人劝告主人:“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会失火的!”主人装作没有听见。过了几天,这家果然失火了,街坊邻居一起帮忙,终于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设宴,答谢街坊邻居,唯独没有邀请那位曾经提醒过他的客人。假如这个主人早听了那位客人的建议,他家的房子根本不会失火,也就不必破费请客了。(根据汉书霍光传改写)(1)读文段(一),结合注释,解释成语“曲突徙薪”的意思。 (2)下列成语与“曲突徙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亡羊补牢B . 防患未然C . 未雨绸缪(3)请在文段(一)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句子,并画上横线。 (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的话,你家将有发生火灾的隐患。(4)主人家“失火”的直接原因是_;火“幸而得息”的原因是_。(用文段(一)中的词句回答)(5)读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我们从中悟出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要忘记感激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B . 事发后帮忙救火的人才是恩人,而事前发出警告的人就算不得恩人。C . 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D . 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11. (6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jin)于郊衢(q),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 _:自以为_:于是就_:没有阻止_:于是_:返回(2)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_,作者是_。 (3)根据短文内容,尝试用原文回答问题。 薛谭为什么辞别老师回家?因为他“_”。薛谭听了秦青老师送行的歌后是怎么做的?_ , _。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秦青歌唱得好?_ , _ , _。(4)从这篇短文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 A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B . 一个人有了成绩不能骄傲,要谦虚。C . 只有有才智的人才有骄傲的本钱。12. (19分)课内阅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翁,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下列字词。 庭:_皆:_光:_弃:_(2)“足跌没水中”划线字的读音是_这句话的意思是:_。 (3)当孩子掉进水缸后,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有何不同? 其他小朋友:_(用原文回答)司马光:_(用原文回答)(4)“水迸”说明了什么? (5)从这个故事可见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13.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4. (14分)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蜀鄙之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予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1)解释划线的字。 子何恃而往_贫者自南海还_(2)翻译句子。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3)谈一谈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15.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 )A . 乐器B . 弹奏C . 发动(3)洋洋乎若江河( )A . 如果B . 好像C . 你(4)志在流水( )A . 志向B . 记住C . 记号(5)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16. (8分)阅读理解。 欧阳修苦读欧阳修四岁那年,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词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下列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以荻画地 以:用B . 教以书字 书:写C . 使学为诗 为:作为D . 及其稍长 及:等到(2)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 欧阳修聪明过人B . 太夫人教子有方C . 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 . 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多通古人篇章。惟读书是务。(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_。 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1-3、2-1、2-2、2-3、3-1、3-2、3-3、3-4、3-5、3-6、4-1、4-2、4-3、4-4、4-5、5-1、5-2、5-3、5-4、5-5、5-6、5-7、5-8、5-9、6-1、6-2、7-1、7-2、7-3、7-4、8-1、8-2、8-3、8-4、8-5、9-1、9-2、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3-4、13-5、14-1、14-2、14-3、15-1、15-2、15-3、15-4、15-5、16-1、16-2、16-3、1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