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北师大版品社五上《一起采集民族之花》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817816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北师大版品社五上《一起采集民族之花》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春北师大版品社五上《一起采集民族之花》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春北师大版品社五上《一起采集民族之花》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北师大版品社五上一起采集民族之花word教案执教老师 石狮第二实验小学 许珊珊指导教师 石狮第二实验小学 许女元【教材解读】 一起采集民族之花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同有一个家主题2的内容。教材呈现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绚丽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本次活动以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已有的认识、情感为教学基点,教师通过创设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课堂教学中以不同的活动组织形式,展现现实生活中类似于文本的有关材料,开展小组活动,将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醒悟、懂得和明白,在课堂中充分展示出他们的才智与才艺。教材的重组与调整使活动内容更具丰富、新颖、独特,更让教育源于儿童生活的实际,充分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导入课走进民族大家庭,已经了解到我国有56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通过中国政区图和民族分布图,知道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18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对于个别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及文化艺术也有所了解。课前,我对五年级学生进行初步了解,知道了有个别的学生是回族孩子,课中的回族饮食习惯这部分,充分让回族的学生来讲述他们的饮食禁忌及应注意礼节,拉近学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距离。但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汉族的孩子,对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还不甚了解。为培养和促进学生民族团结友爱的情感,我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来展开“采集民族之花”的主题活动,课前让学生结合课本和生活经验,对回族饮食、土家族建筑和纳西族的文字进行调查,课中以图片展示、实物呈现、视频播放、亲身体验等为主要方式开展多种探究活动,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例,交流汇报,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感悟中对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习俗,以及对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进一步了解,促进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教学目标】 1.了解回族的饮食文化、土家族的建筑、纳西族的文字。2. 能结合具体事例,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提升民族团结情感。【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 xx版指出:问题解决学习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尝试提出某种解释问题或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方式。问题解决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多角度地、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问题解决学习没有固定的学习步骤,而且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实事,通过提出问题、查询资料、访问调查,提出有针对性与合理性的解决问题方案,在学习过程中,伦理的、道德的、对社会价值观和人的行为方式的思考与判断必然贯穿始终。本节课以问题解决为主要方式,结合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提升民族团结情感。【教学时间】 2013年12月5日活动流程:课前活动:唱最炫民族风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喜欢唱歌。上课之前,我们来轻松一下,唱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最炫民族风。师:唱得实在太好听了,老师听出来你们真的很喜欢这首歌。关于这首歌,你们了解了些什么?生从歌手、创作背景、作词作曲来谈。作词:张超 作曲:张超演唱:凤凰传奇这朵蒙古族之花将最炫民族风唱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伴着这首欢快的歌曲,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点击课件,出现民族图片)一、谈话设疑,形成探究。 1.回顾旧知,谈话引入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我国少数民族都有哪些初步的了解?评价:可见同学们学得不错,掌握了不少知识。这节课,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哪个民族哪方面的知识呢?(课前同学们还搜集了很多资料,都有哪些?)生自由提出问题。师:如果有很多人举手看来大家想了解的还有很多。如果没有很多人再请两个值得了解的还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次打开这本丰富多彩的民族百科全书,读一起采集民族之花。(板贴课题,点击课件,出示题目)2.归纳梳理,提炼问题师:时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结合上节课布置搜集的资料,先来学习土家族的建筑、回族的饮食、纳西族的文字,好吗?(打勾)师:这三个内容,你们想先交流哪方面呢?生:我想先了解土家族的建筑(看来你对土家族建筑很感兴趣)师:有不同想法吗?(或有不同意见吗?)我想先了解回族的饮食(为什么?)我想先了解纳西族的文字(纳西族的文字一定是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你)师:猜猜老师想先和大家交流哪方面呢?(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据老师了解得知,咱们武汉有许多回族同胞,为此政府专门建立了回族学校。而许老师呢,也是来自福建石狮的回族村。要不这样吧,让我带着同学们先走进回族的饮食文化,行吗?(贴回族饮食)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板块一:回族的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和饮食习惯1.尝一尝,交流回族的饮食特点师:想了解回族的饮食特点,哪位同学可以介绍一些好办法呢?生:查找资料、询问别人、亲自品尝师:感谢大家积极献策,提供了很多好办法。其中,品尝的确是了解饮食最直接的办法。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样回族的特色小吃。(拿出来)瞧瞧,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告诉你们吧,这叫馓子。(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每个小组都有一小包,是许老师从宁夏买来的,是安全食品。师: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但是先别吃,老师给你们十秒钟,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这馓子可能是什么味道?是用什么做的?口感如何呢?计时开始!师:时间到,谁来说一说?生:可能是甜的,用面粉做的。师:猜得对不对呢?赶快打开尝一尝吧!学生品尝,交流师:你们尝出了什么?好吃吗? 师:真是舌尖上的精灵,一尝就尝出了回族饮食的一大特点甜。(课件出示:甜。(课件点击出示几道菜的图片,师口头补充介绍:知道吗?著名的回族菜肴和小吃中有不少甜的呢,比如它似蜜、炸羊尾、糖醋里脊、八宝甜盘子、切糕等等。)师:还尝出了什么呢? 师:你是个美食家!竟然能尝出它是面粉做的。据统计,回族面食种类达60%多。面食是回族人民的传统主食。(课件出示:面食是回族人民的传统主食。)师:这馓子好吃是好吃,但只让我们尝出回族饮食的部分特点,谁能继续补充介绍回族的其他饮食特点?生:我还知道回族的第三个饮食特点菜肴中牛羊肉比重很大。(师课件出示第三个特点)师:你是怎么得到这个资料的?师:上网搜索和查阅书籍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2.议一议,探究原因及禁忌师 :从这三个饮食特点上看,回族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回族饮食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带着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吧。生:据我了解,回族人喜欢吃甜食,还有牛羊肉,因为回族信奉,爱干净,比较注重卫生.师:正如这位同学所说,回族信奉,注重卫生,爱干净,饮食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些生活习俗的影响。(板书:生活习俗)同时也因为这样,回族还有着许多饮食习惯。为了今后能更友好地和回族同胞相处,老师有个提议,让我出几个问题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竖起耳朵,请听题:问题:你的背包里有一包猪肉脯,想和回族同胞分享,可以吗?(回答正确,但不加分)能不能在回族同胞家里喝酒?(恭喜你,答对了,不过没有奖品!)在回族,忌说“肉”,见到“牛肉、羊肉”该怎么说呢? 师:同学们的回答我觉得非常满意。谢谢大家的理解和尊重,今后有机会欢迎同学们到我们石狮的回族村去品尝美味佳肴。不知道同学们是否也欢迎回族同胞到你们家去做客呢?3.说一说,小结学习回族的方法师:谢谢你们的热情。其实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饮食习惯,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我们都应该像这样做到理解和尊重。师:同学们,回顾刚才的学习,我们由回族的饮食特点入手,并进一步地解决形成特点的原因,在这过程中,我们都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解决问题呢?生:亲身体验、上网搜索、小组讨论,查阅书籍师:瞧瞧,几分钟的学习,我们不但学到知识,还掌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真佩服你们。带着方法咱们一起走进土家族建筑吊脚楼,(贴)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有信心吗?那还等什么?看板块二:土家族的建筑吊脚楼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出示课件:播放土家族的吊脚楼)关于吊脚楼,你想从哪些方面来了解它呢?生:我想了解它的特点;我想知道它为什么要建成吊脚楼师:学贵有疑,你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2.观察、讨论,解决问题师:(课件定格在吊脚楼的图片上)认真观察,你们能看出吊脚楼的独特之处吗?它与我们平时居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呢?把自己观察到的和同桌说一说。生:用木头把房子立起来;(你的眼睛可真尖,吊脚楼是有腿的。)生:一般都是建在山上或水边;(你很善于观察,用一个词来形容吊脚楼所处的环境,就是依山傍水。)生: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师: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迈出了精彩的第一步。看来,观察也是好办法,我们把它汇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吧。(刚才大家还提到了)(可)土家族同胞为什么要建这样的吊脚楼呢?用上老师为你们提供的资源包,在小组内认真学习,等会儿再请咱们班的土家族同学对大家得出的结论给予点评,好吗?(首先,掌声有请咱们班的土家族同学覃琳嵛上台。哪个小组先来谈谈你们的看法。)生1:土家族同胞在选择房址时,充分考虑到山势、水源、耕地、等居住原因,总是会选择有山、有水、有田等地方,所以地势凹凸不平,由于这样的地势关系,住房多会采用吊脚楼的形式。土家族学生:你们小组说的真对!我们土家族的同胞们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而吊脚楼的吊脚部分可长可短,才建造了吊脚楼这一充满特色的房屋。(你们土家族同胞可真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哪个小组接着来分析呢?)生2:建在山上,毒蛇猛兽多;建在水里,又比较潮湿阴暗。吊脚楼的设计离地面高,既可以有效地防潮,又可以防止山上的蛇、虫、蚊的侵袭。土家族学生:我同意你们小组的看法!吊脚楼的设计就是想到了这两点,所以它才建的高,这样做可以防潮湿,也可以防止动物侵袭。(你们这是用自己的方法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啊!哪个小组继续来补充?)生3:吊脚楼主要采用木料,那是因为居住在山上的土家族同胞,采用大山赐予的丰富木料,为土家族修建房子提供了天然资源。土家族学生:你太了解我们土家族同胞了!我们土家族的同胞们就是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依山傍水的我们当然就会选择随处可见的木头来修建房子啦!(生活环境中有这样的资源,当然要好好利用了!)师:你的点评特别精彩!你怎么知道得到这么多资料呢?是啊,实地考察和询问有经验的人都是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好方法。(课件)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中,老师也受益匪浅。大家听出来了吗,修建吊脚楼的原因大多都什么有关?(板书:自然环境)3、评一评,培养尊重情感如果让你来夸夸土家族同胞,你会怎么说?师:不仅是你,许老师也对土家族同胞竖起了大拇指。你已经走进了土家族同胞的生活和内心。(配乐)其实,不仅土家族同胞,各族人民都具有聪明才智,他们都能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创造出美观、实用、坚固等多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瞧,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有“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在富有热带风情的海南岛上,有独具特色的黎族船型屋;在充满神秘色彩的云南,有玲珑美观的哈尼族蘑菇房(课件出示图片)。(课件定格四张图片)欣赏完这几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少数民族同胞用智慧创造了美,而你们是用心在感受着美。)欣赏完少数民族建筑的神奇和独特,许老师也忍不住想带同学们去看看我的家乡福建被誉为神话般建筑奇葩的永定土楼(出示两张图片)想进一步了解吗?跟着镜头,我们出发!(播放视频)如果想了解更多,欢迎同学们到福建来实地考察,许老师一定当好导游,带大家好好参观,好吗?我等着你们!师:同学们,学习需要经常回头看看。在研究回族饮食和土家族建筑时,我们利用了多种方法,先是了解了饮食和建筑的什么?(特点)再进一步地解决了形成特点的(原因)。接下来就请你们继续用这样的方式方法,结合书本p73的内容和相关资料(拿出书本),小组合作解决学习纳西族文字(出示板贴),并填写学习单。(点击课件)板块三:纳西族的文字东巴文字 师:哪个小组带着学习结果上来和我们分享?生: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东巴文字具有什么特点?通过()的方式,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东巴文字具有象形的特点,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师:你们不但会提出问题,还能自己解决问题,你们的学习能力在提高。哪个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生: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把这种文字称之为象形文字?通过()的方式,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宗教里的智者称为“东巴”,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 这种文字是由东巴教徒书写传授,所以称为东巴文字。师:是的,东巴文字是纳西族同胞智慧的结晶,它的背后蕴含着极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板书:文化背景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东巴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象形。哪位同学能当小老师出几个东巴文字给大家猜一猜?其他同学愿不愿意接受家豪的挑战呢?生生互动师:曾经,老师为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那些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折服,今天,老师同样佩服五(3)班孩子们!东巴文字和我们现在书写的汉字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可是你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真厉害!三、总结提升,提炼方法1.交流感受,提情感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解决了回族饮食、土家族建筑、纳西族文字,一起采集民族之花。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或感受吧。谁来跟大家分享呢?生交流感受(预设)师:是啊,各民族同胞都极具聪明才智,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老师真为你高兴,你的收获丰富的。是啊,方法其实还有很多,同学们以后在研究问题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节课,同学们还有一点做得特别好,刚才和老师在交流回族饮食的时候,特别注重理解和尊重(板书)或(你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懂得理解和尊重是建立沟通的桥梁)2.提炼方法,延伸课外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只翻开民族百科全书的其中一页,课一开始大家还提出了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其实,个民族都有着许多富有特色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希望课后大家继续利用今天学习的各种方法,去了解它们的特点,还可以从生活习俗、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探究解决形成特点的原因,采集更多的民族之花。执教教师简介:许珊珊,女,193年出生,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市级优秀教师。从教11年来,许老师在教学中追求一种“本真”的课堂,并逐渐形成了自己“沉稳、睿智、开放”的教学风格。多年来躬耕于教学一线使徐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许老师执教的一起采集民族之花于今年5月份参加福建省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选观摩获得特等奖,并荣获全国品社课评选一等奖。此课还作为福建省唯一展示课在湖北武汉参加现场观摩研讨,受到与会专家与代表的高度赞誉。 附送:2019春北师大版品社五上三级阶梯上的国土word教案 备课序号(节数): 2013/11/1 主备教师黄洋协备教师教学内容三级阶梯上的国土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2、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能根据各种学习工具进行探究学习,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分布特点。2、我国地形的多样性。3、对学生的识图能力训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复备一、智慧导入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一中国地形图时,你最想说什么?又发现了什么呢?二、快乐导学 1、出示中国地形图,听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探究。2、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从祖国西部一直往东部走,就好像是下了三个阶梯。3、在这三级阶梯上,分布着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等五大地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说说对应的地形名称。 4、观察五大地形图,说出对应地形名称。5、再次出示中国地形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但是请同学们注意,一般我们讲的台阶,是把最低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在认识祖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时,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三、成功达标 1、 看中国地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2、看“中国地形剖面图”,明确“三级阶梯”的地形特点。观察五大地形图,说出对应地形名称通过观察认识五大地形。直观上形成对五大地形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深浅不同的颜色上分辨和理解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直观形象,避免了抽象空洞的讲解。作业设计练习册板书设计第一级阶梯(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中):平均海拔xx-1000米第三级阶梯(东):平均海拔在500米米以下教学反思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地形特征。知道我们的国家大概的地形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