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817812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标导航 1 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 以两个区域为例 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以某区域为例 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4 结合实例 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 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5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6 运用有关资料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内容概要 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特色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区域整治与区域发展 而本章作为这部分内容的开篇 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为后面分区域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本章共两节内容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是区域发展与国土整治研究的统领 首先介绍了区域的概念 内涵和主要特征 然后从两个方面探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是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是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案例 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 经济 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是研究手段和技术支撑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 等 教材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组成 工作原理和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其中重点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学法点拨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是重点 它作为区域研究的主题贯穿于后面各章节的内容中 因此在学习时应将其作为模板 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补充 完善 提高 从而形成区域分析的能力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多为学科前沿知识 平时所见较少 是学习的难点 学习时不要过于深究 3S 技术的工作过程 而应把精力集中到 应用 的学习上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前新知导学 一 区域的含义1 概念 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按一定的 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 特征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以及一定的面积 形状和 其内部的特定性质 二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区域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们 不同 区域的发展水平 发展方向存在差异 指标和方法 边界 相对一致 生产 生活特点 2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 地理环境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 东北地区 亚热带季风 大陆性 水田 黑土 石油 2 生产活动差异 水田耕作 水产 一 综合 三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疑难点拨 1 区域差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 区域的划分是人依据不同的标准和需要划分出来的 具有主观性 2 区域内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 3 区域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甚至在同一个区域内部也会存在细微的不同 而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 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划分出来的相对的整体 4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 一般经历协调 不协调 再协调的过程 1 判断正误 1 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 2 纬度位置是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气温差异形成的原因 3 雨热同期是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在发展农业方面存在的共同区位条件 4 任何区域发展经历的阶段都是相同的 解析 1 大多数的区域 如干湿地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边界具有过渡性 但行政区的边界具有明确性 2 长江三角洲由于纬度低于松嫩平原 其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 所以其年平均气温高于松嫩平原 3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分别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都属于季风气候 它们都具有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 4 大多数的区域都经历了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 但并不是所有的区域发展都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 2 问题思考 1 有人说区域的划分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双重特点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2 南米北面体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 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条件有哪些 3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文明发源地 早期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为什么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发达 4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粮食单产高 但为何商品率低 答案 1 赞同 从区域的内涵上分析 区域是 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划分出来的 地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故体现了区域划分的客观性 区域是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 划分的 指标的选定体现了划分又有主观性的特点 2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热充沛 雨热同期 地势平坦 符合水稻生长所需的条件 本区地块较小 水稻管理需要大量劳动力 本区人口稠密 可以满足水稻精耕细作的需要 水稻单产高 可以满足较多人口的需要 3 在人类社会早期 人们只能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 木棒 石器等 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黄河流域土质疏松 利于简单工具的耕作 而长江流域土质黏重 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 人们可以利用较早掌握的灌溉技术发展农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沼泽众多 排水难度大 黄河流域平原广阔 利于交通运输 而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网成为了交通的阻隔 4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 夏季高温多雨 作物可实现一年两熟或三熟 加之精耕细作 所以单产高 但是由于人口稠密 地块分散 人均耕地面积小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人均粮食占有量低 因而商品率低 课堂互动探究 1 区域的含义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其内涵可以概括如下 知识点一区域的内涵和特点 2 区域的特点 1 读下图 回答 1 2 题 1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 形状和边界B 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 湿润 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 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 发展水平B 生活特点C 发展方向D 发展条件 B C 解析 第 1 题 图中是干湿地区及农业类型分布简图 反映不出面积大小 形状及边界的具体位置 故不选A 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性 是区域划分的基本标准 从分界线上也可以反映出相对一致性 故B正确 在干湿地区及农业类型中 图中并不能体现出区域进一步划分的信息 因此不存在下一级区域 故不选C 400毫米 800毫米分界线虽是理论上的分界线 但并不明确 其界线是过渡性的 故不选D 第 2 题 区域图中草原放牧区与农业区之间呈现不出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 干湿地区与农业类型的联系呈现的是生产特点方面的内容 不同的干湿条件对农业向什么方向发展有重要影响 干湿条件影响农业的发展 其本身是农业生产的条件 1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影响 知识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比较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2 地理环境的差异对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地区的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 3 归纳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思路区域差异的产生 既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有关 也与人类活动的差异有关 同时还与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影响产生的差异有关 在分析时 可结合具体要素加以分析 具体如下 1 自然环境的差异 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邻位置等 矿产资源状况 包括矿产资源的种类 富集程度 开发条件等 气候状况 包括气温 降水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水文状况 包括河网的密度 空间分布 流量 含沙量大小 结冰期长短等 土壤状况 包括土壤类型 肥沃程度以及面积大小 植被状况 包括植被种类 数量 分布 地形和地貌 包括地形和地貌类型及特点 2 人类活动的差异 农业生产活动 包括农作物的种类 分布 熟制 种植方式 农业发展的有利和限制条件 工业生产活动 包括工业部门 工业中心的分布 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商业 交通状况 包括商业中心的分布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便捷程度 生活习惯状况 民居 饮食 服饰 文化等特点 问题探究 骑楼 是在楼房前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 二楼向街心延伸 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 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 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 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环境的什么特点 答案 岭南地区雨季开始早 结束晚 降水量大 气温高 2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 但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2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 3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A 都临海洋B 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C 同属暖温带D 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纬度低 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 年平均气温高 松嫩平原纬度高 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 年平均气温低 D 4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 原因是 A 同属温带地区B 气候的大陆性强C 同属东部季风区D 都是平原地区 5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 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 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 5 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大 耕地多为水田 较为分散 不利于机械化作业 粮食商品率较低 而松嫩平原耕地多为旱地 集中连片 利于机械化作业 粮食商品率高 C 解析 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平原的中部 有嫩江和松花江流经 并不临海洋 长江三角洲位于30 N附近 松嫩平原位于43 N 48 N 同属于北温带 雨热同期主要对应夏季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 来自较低纬度海洋的夏季风不仅带来了丰沛的水汽 也带来了充足的热量 使松嫩平原成为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气温较高的地方 在此基础上 再调用已有的地理知识 对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的分析 比较共同点和不同点 从而培养运用综合法来分析比较两个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能力 1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 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地理环境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的影响 知识点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2 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纵向是在一个区域内 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 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3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 经济 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 下图为 某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阶段一 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2 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 从阶段二到阶段三 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 主要表现是 工业结构 工业布局 生态建设 矿产资源丰富 工业化 煤炭 钢铁 机械 化学工业数量减少 出现新兴电子工业 钢铁 机械 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或河流 下游移动 并趋于集中 建立自然保护区 绿化防护带等 答案 2 环境污染加剧 资源面临枯竭 湿地遭到破坏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图中的城市区域不断扩大 工农业部门不断增多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如环境污染 资源枯竭 湿地遭到破坏等 为此 该地区大规模整治修建了绿化带 调整了工业部门的分布 图表技能培养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减 受海陆位置等影响 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综合地形 气候两大因素 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 即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三步 分析区域特征第一步 分析位置 即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第二步 分析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 地形 水文 植被 土壤 资源等各个方面 第三步 分析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包括工业 农业 交通 城市 人口 文化等各个方面 4 读 我国自然区划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e f两区域大致以 为界 g区域与a b c等区域大致以 为界 贺兰山 3000米等高线 2 a b c 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 不利之处是 3 制约f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该区域农业 种植业 主要分布在 4 就种植方式而言 b地以 为主 c地以 为主 f地以 为主 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5 不同区域粮食作物也有所不同 b地以 为主 c地以 为主 d地以 为主 g地以 为主 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多旱涝灾害 水分 绿洲地区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灌溉 或绿洲 农业 水分 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 玉米 青稞 热量 解析 解答本题的思路具体应从各区域所处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源等状况着手 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进而因地制宜 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知识网络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