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816924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长春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长春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选择诗句下面的诗句,哪一句不能表达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A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C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 (2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A . 李延年B . 李龟年C . 崔九3. (2分)选出词语在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正确解释。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潋滟”的意思是( )A . 非常美丽 B . 波光闪动的样子二、 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课外阅读。 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 A . 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上千寻塔B .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 , 又比喻 。( ) A . 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B . 千寻塔的最高层、山的最高处(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A .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B . 心中有着愤怒和不甘的情绪。5. (8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灭 胡 曲唐 岑参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1)对“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中的“净”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叙说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十分安宁。B . 叙说消灭敌人的场景。C . 饱含着对胜利的喜悦。D . 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2)“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的意思是:_(3)全诗通过_和_,表现了_。 (4)概括全诗主要内容。 6. (8分)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一)忆江南江南奸,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_。能不忆江南?(1)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谙的读音是_(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词还可以叫长短句。B . 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C . “旧的意思是破旧,曾”的意思是曾经。D . 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7.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荡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 . 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C . 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D . 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8. (11分)阅读诗歌,完成习题。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金沙水拍云崖暖,万水千山只等闲。大渡桥横铁索寒。五岭逶迤腾细浪,更喜岷山千里雪,鸟蒙磅礴走泥丸,三军过后尽开颜。(1)联系诗歌内容,解释词语。云崖:_ 逶迤:_(2)这首诗的作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_同志。(3)诗中第_句是概括全诗的句子,总写了长征的艰难及红军战士不怕困难。(4)这首诗表达了红军战士_的精神。9. (8分)读诗歌填空锄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这首诗里“汗”和“餐”,它们有共同的韵母,是_。(2)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 10. (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路转溪桥忽见。(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B .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C .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1. (1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在文中横线上补充诗句。_,_。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A . 金沙水/拍/云/崖暖B . 大渡/桥横/铁索/寒。C . 更喜/岷山/千里/雪D . 三军/过后/尽/开颜。(3)这首诗是围绕“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攀(五岭);越_;渡_;夺_;翻_。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 12. (7分)阅读七子之歌台湾,完成练习。七子之歌台湾闻一多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yn yn)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注释:氲氤着郑氏的英魂:指台湾还留着郑成功消灭外族的豪壮气息。夏日要晒死我了:指不甘被侵略者(日本)蹂躏。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誓死保卫家乡。(1)你认为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2)读完诗歌,你想对台湾人民说些什么?13. (8分)赏析感悟。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 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zhn)_开温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zhu)_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里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变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yn)_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月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yn)_没了他的脚印。(1)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作题目最恰当( )A . 时光B . 时间C . 光阴D . 岁月(2)按拼音,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A . 展 缀 延 掩B . 绽 缀 延 淹C . 展 坠 衍 掩D . 绽 坠 衍 淹(3)文中 处填关联词,依次正确的一组是( )A . 而 尽管 尽管 便 因为B . 在 即使 即使 就 由于C . 但 不管 还是 便 因为D . 都 哪怕 或是 就 由于(4)对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 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拟人)B .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拟人)C .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夸张)D .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比喻)(5)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告诉人们的是( )A . 岁月无情,不要有非分之想。B . 光阴似箭,要珍惜时间,发奋努力。C . 时光易逝,不如及时行乐。D . 年华虚度,无可奈何。(6)这篇文章从表现方式上看,属于( )A . 议论B . 抒情C . 说理D . 叙事14. (10分)课外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那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来回答。(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_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语速要(慢 快)_,声音应稍(低缓 高昂)_ 。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_。1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和小草小花,小花,你有伙伴吗?小花挨着小草。小草,小草,你有好朋友吗?小草偎着小花。小花和小草,在风雨中手牵手,从春到夏。香飘大地,绿满天涯。(1)小花的伙伴是_,小草的好朋友是_。 (2)小花和小草还会交哪些好朋友? 16. (7分)课内阅读。 听听,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呢?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到括号里。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在每一片叶子里_在每一朵小花 _在每一滴汗水里_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2)文中写了_种声音,分别是_发出的。( ) A . 4;大树、蟋蟀、大雁、秋风B . 3;叶子、小花、汗水C . 2;大树、蟋蟀(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 A . 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 . 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C . 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17. (12分)阅读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选段,回答问题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1)在文章中,写雨水的目的在于(2)语段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1、4-2、4-3、5-1、5-2、5-3、5-4、6-1、6-2、6-3、7-1、7-2、7-3、7-4、8-1、8-2、8-3、8-4、9-1、9-2、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12-1、12-2、13-1、13-2、13-3、13-4、13-5、13-6、14-1、14-2、15-1、15-2、16-1、16-2、16-3、17-1、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