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同步测试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816858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同步测试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同步测试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同步测试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同步测试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运用 (共5题;共32分)1. (9分)看拼音,写词语。 nn wngp shuhu hngmng lngchun y_hu pohun hxing wngy nin y d_2. (5分)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好,在句子前面标上序号。_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_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_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_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_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3. (10分)翻译句子(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4. (6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足跌没水中。( ) A . 没有B . 埋没C . 淹没(2)光持石击瓮破之( ) A . 代词,指群儿B . 代词,指瓮C . 代词,指石头(3)众皆弃去。( ) A . 离开B . 距离C . 除掉5. (2分)下列停顿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群儿/戏于庭B . 一儿/登瓮C . 光持/石/击瓮/破之D . 足跌/没水中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25分)6. (11分)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1i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潘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理解整个词句。南郭处(_)士:_好(_)一一听之:_(2)给古文加上合适的题目(成语)。(3)请从以下角度说说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从南郭处士的角度:_从齐宣王的角度:_7. (14分)古文阅读。 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注释】所以:用来。处吾子:安顿儿子的地方。贾人:商人。学宫:学含。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1)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字。 其舍近墓 舍:_。遂居焉 居:_。遂迁居市旁 迁:_。此可以处吾子矣 处: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此可以处吾子矣。(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5题;共32分)1-1、2-1、3-1、3-2、3-3、4-1、4-2、4-3、5-1、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25分)6-1、6-2、6-3、7-1、7-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