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与“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57977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与“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与“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与“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与“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孕育发展出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存在于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明成果中,存在于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中,存在于民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中。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民族品格,滋养了中国精神,陶冶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梦想,上承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出的不甘屈辱、不甘沉沦、不甘落后的发愤图强梦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于中国梦的全过程,构成了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复兴梦。能够把两岸同胞、海内外华人连接在一起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民族文化渗入血脉、薪火相传,文化认同支撑起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无论历史怎样变迁,中华儿女的民族文化熏陶积淀为不能割舍的爱国情感。炎黄子孙无论身居何地,或大陆或海外,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中国梦是一个伟大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的情怀,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中华儿女“位卑未敢忘忧国”,渴望国家的强大统一,坚决反抗外国侵略,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中国梦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复兴梦。把 56 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是千百年来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精神的一个富矿,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进程中有着重要价值,是不可或缺的动力。中华历史上儒、道、墨、法等学派,有许多精辟思想仍然在传播,为大众所诵读熟记,发挥着教化作用,是民族的精神营养,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营养。“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国家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协调发展、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体推进的新时代。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文明传统的问题,成为当今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科学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生命力和活力源泉,在于既始终不渝地坚持和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又不断地推动基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长期历史实践证明,推动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既来源于人民实践,也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与良性互动中构建 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决不能轻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中国近代和当代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部努力,汇聚到一点,就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民族自信,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诱惑和侵蚀,就必须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上一层亮丽而坚固的底色。这个底色,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的文化自信。如今,要确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必须唤起全民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 13 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