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第3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793029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第3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第3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第3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成长历程 模块二 第十单元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第30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栏 目 导 航 1 从考查的知识上看 复习本讲应掌握的重要内容是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 从拓展补遗的角度看 应补充的知识有 列宁和斯大林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同认识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新教材连线 苏共二十大 从考查学科素养看 内容丰富 角度多变 如通过考查新经济政策或斯大林体制下国家经济发展的史实 体现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的素养立意 通过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局限 体现家国情怀的素养立意等 2 预测2020年高考 本讲内容仍会重点关注 斯大林模式 和 苏联的经济改革之得失 在复习过程中 加大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探究学习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从苏联的经济改革中吸取教训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两者的一成一败也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高三一轮复习要关注此点 一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1918 1921年 军事共产主义1 背景 1 政治上 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 政权 2 经济上 粮食严重缺乏 经济极端贫困 2 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 财力 支持红军 战胜敌人 苏维埃 3 内容 余粮收集制 国有化 自由贸易 义务劳动制 4 特点 兼有 战时 和 共产主义 的特色 5 评价 1 积极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 物力 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 消极 不是向 过渡的正确道路 它严重超越苏俄的生产力水平 引发农民和士兵的不满 社会主义 二 新经济政策 1921 1928年 间接过渡1 背景 1 现实原因 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 根本原因 当时苏俄的 较低 小农经济占优势 工业生产落后 2 开始标志 1921年3月 俄共 布 十大通过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的决议 战时共产主义 生产力水平 3 内容 粮食税 货币流通 实物分配制 4 特点 1 管理方法手段 利用 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 经济体制方面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 允许 存在 5 影响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恢复 有利于政治稳定 6 终结 1928年该政策被斯大林废除 开始了中央集权的 以 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 商品货币 多种所有制形式 计划经济体制 农业集体化 三 斯大林模式 权威社会主义1 背景 1 苏联的建立 年底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 列宁逝世后 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 表现 1 工业政策 优先发展 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 经济体制 实行 的公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 农业政策 推行 建立集体农庄 1922 重工业 单一 农业集体化运动 3 评价 1 成就 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 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 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 弊端 片面发展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向农民索取太多 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长期的 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 反法西斯战争 重工业 计划指令 四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模式的 彷徨与歧路 集体农庄 玉米 物质利益 经营自主权 经济手段 市场 指导性计划 所有制结构 知识拓展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马克思设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图解历史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易混易错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巩固工农联盟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 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 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图解历史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思维导图 苏联三次改革 易错易混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 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图解历史 1 列宁和斯大林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同认识 1 列宁认为 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历史证明 这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 斯大林主张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单纯利用行政手段 过度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 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历史证明 斯大林模式造成苏联农业长期落后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2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 过程 1927年12月 联共 布 十五大 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增大 1933年1月 联共 布 中央宣布 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2 内容 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3 成就 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 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 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 原料 资金和劳动力 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 4 缺点 为追求集体化速度 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违背了自愿的原则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 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 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 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 对农民剥削过重 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 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 在当前俄国的教科书中 把20世纪20 30年代之交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称为 第二个农奴法 3 新教材连线 苏共二十大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 的秘密报告 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分析 而是全盘否定斯大林 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史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 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尽管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 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即作为 战时经济 的合理性 余伟民 郑寅达等 世界通史 第三编 探究1列宁时代社会主义的探索 史料二列宁指出 1921年开春以来 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 方案 方法 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 就是 活跃商业 小企业 资本主义 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 或者说 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探究问题 1 综合上述史料 指出新经济政策与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相比 主要 新 在何处 提示 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 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 恢复资本主义的某些经济模式和经营方式 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以此巩固工农联盟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 新经济政策的成功有怎样的重大历史意义 提示 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探索了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巩固了工农联盟 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教你读史 1 史料一客观评价了 战时共产主义 的意义 虽然背离了经济规律 但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即作为 战时经济 的合理性 2 史料二反映了列宁主张用改良主义的办法发展经济 但要能够在国家调节的范围内 读此史料获取信息的步骤 史论链接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1 不同点 2 相同点 1 前提 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2 目的 巩固政权 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3 内容 涉及农业 工业 商业和分配等 史料一 探究2斯大林模式 史料二1928年 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美国的八分之一 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 99 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斯大林说 没有重工业 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 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 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 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 现在只要谁高兴 谁就可以蹂躏它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 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 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 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 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 以上史料均摘编自皮特 N 斯特恩斯等著 全球文明史 探究问题 1 史料一反映出苏联经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提示 片面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 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 分析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优先 片面发展重工业 实行农业集体化 为工业化解决急需的粮食 原料 资金等条件 制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并强力执行 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经济形势 教你读史 1 史料一反映了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 重工业发展快 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 史料二说明斯大林认识到苏联工业落后 特别是重工业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 大力发展重工业 读此史料获取信息的步骤 史论链接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评价及启示1 特点 1 经济 实行高度集中 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2 政治 高度集权 缺乏民主 党政不分 3 思想 个人崇拜 公式化 行政干预 2 评价 1 积极作用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 迅速实现工业化 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 消极影响 高度集权 破坏民主集中制 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 个人崇拜盛行 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 3 启示 1 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要注意重工业 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 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3 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 积极性 改革僵化的模式 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