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青岛版数学一上雪山乐园word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全册学习内容的总复习,对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归纳整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复习内容是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教材用一个涵盖了整册知识的十分综合的活动场景雪山乐园提供线索,通过解决“主题情境”、“回顾整理”和“综合练习”中一系列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全册知识进行整理与反思。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所知、所能、所会有清楚地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总复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具有明显时令特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综合情境图。在这一情境图中,涵盖了本册教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三大领域各个单元的所有内容。第二部分是根据综合情境图中的信息,按知识板块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回顾与整理的内容。采取引导、提示、点拨、指导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回顾与思考,目的是将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借助提供的线索,对各单元中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第三部分是配合回顾与整理的思路,精心设计的覆盖各个单元知识内容的综合练习题,目的是使前面理性的复习与整理在这里得到具体落实,以此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与提高。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学情分析: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课时分配:本单元建议课时数:5课时课时分配:对全册教材的回顾与整理1课时 分类、比较与位置1课时 数与计算1课时 图形 1课时 期末模拟1课时第一课时:对全册教材的回顾与整理教学内容:对全册教材内容的回顾与整理。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2、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教学难点: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口算卡片、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引入:1、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学到了许多知识,在数学方面,你都有哪些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一下吧。2、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提出要求:(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回忆,然后小组同学交流,其他学生补充。)3、归类、综合。引导学生对于所学内容归类,大约可以划分为3个板块的内容。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分类、比较与位置;图形。二、欣赏美丽的画面在我们书上的最后一个单元,留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雪山乐园,请同学们欣赏。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你想说什么?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在雪山乐园里,你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最想提出那方面的问题?2、学生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3、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四、归纳思考、总结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第二课时:分类、比较与位置教学内容:雪山乐园回顾与整理左上角板块,分类、比较与位置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熟练的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2、能对事物的长短、大小、粗细、胖瘦、轻重、高矮等进行比较。3、熟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说出事物的具体位置4、培养小组的合作、交流、探索、思考的意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能熟练的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能对事物的长短、大小、粗细、胖瘦、轻重、高矮等进行比较。难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说出事物的具体位置。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小黑板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介绍雪山乐园的情况。2、“我们欣赏过美丽的雪山乐园,知道里面有那么多数学问题,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雪山乐园的情况吗?”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雪山乐园,教师适时引导。结合学生的描述,教师可以进行板书:中间、左右、上下等。3、“你还能提出哪些有关位置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组汇报时,教师及时参与,学生没有涉及到的位置问题提出来。4、“你能用位置的知识介绍自己身边的同学吗?谁能向介绍自己的家所在的位置?”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熟悉的教室、校园环境等。二、“比较和分类”知识的整理留心捕捉学生交流的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如:学生介绍“小朋友在雪山乐园非常开心,有打雪仗的、堆雪人的、还有滑雪的”等。教师可以及时引导:“你能换个角度给图上的小朋友分类吗?”组织学生讨论,理解分类的知识。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1、第8题,整理物品。(1)说一说怎样整理,谈谈自己的想法。(2)进行评价。“你认为这样整理怎样?”“你有不同的意见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3) 统计表。让学生按照统计表中指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将整理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2、第10题,小动物玩跷跷板。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下面的内容:位置:左右、前后、上下。比较:比轻重、比胖瘦、比大小。鼓励学生用“谁比谁”,说一句完整的话。让学生从自己身边选取素材进行大小、厚薄、远近、宽窄、粗细、高矮等的比较,会用“谁比谁-”来表达比较的结果。四、归纳思考、总结升华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第三课时:数与计算教学内容: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整理复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2、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序。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巩固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难点: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序。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口算卡片、小黑板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提问:如果你到雪山乐园,最喜欢干什么?2、在雪山乐园,有这么多同学打雪仗,你知道有多少个同学打雪仗吗?让我们数一数吧?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数的(可以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或两个两个地数或一组一组地数,还有其他方法。)3、你还想数什么?自己一边数,一边作记录。想一想:怎样数能做到:既不漏数,也不重复数?4、我们今天来了11个同学滑雪。关于11,你都了解哪些知识?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联想到以下内容,如果学生有没有想到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数的顺序:11的前面是10,后面是12。数的组成: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数位:11的十位是1,个位是1。数的大小:11比10大,比12小。计数器 : 在计数器上表示11。5、在玩滑雪的小朋友中,有一个小朋友说,“我第一。”这里的第一与滑雪的有11个同学有什么不同?6、综合练习第1-3题。第1题,教师出示1-20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数位,还可进行数的排序、大小比较等方面的巩固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数一数花生的个数,完成连一连。“涂一涂”,再让学生观察8个花生的颜色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设计排列规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第3题是一道找规律的开放性练习题。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观察两组数中所圈数的规律,然后把剩余部分圈完。还可让学生按自己想得规律换颜色圈一圈,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二、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生:打雪仗和堆雪人的一共有多少人? 2、组织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注意问一问:你是怎样计算?3、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生:滑雪的比打雪仗的少多少人? 4、学生解答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做综合练习第4-7题。1、第4题,组织学生小组活动。活动前先说明活动的要求和规则,要轮流出示表示得数的数字卡片,反复练习,以达到正确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目的。2、第5题,通过第一幅图提出计算“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人”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通过第二幅图与第一幅图踢球人数的变化,复习20以内的减法。通过回答“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黄队离开了几人?”“蓝队离开了几人?”“现在球场上哪队人数多?多多少?”等问题。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3、第6题是比较两个算式结果的练习。练习时,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比较,也可以不计算通过观察、分析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如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一个数加0、减0,结果不变;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不同,另一个加数大的,和比较大;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减数大的,其差小;减数相同,被减数不同,被减数大的其差大。4、第7题通过“给得数是7的部分涂色”,涂出和平鸽的趣味题,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说说涂出来的是什么,比一比谁涂得漂亮,以达到启发兴趣的意图。四、归纳思考、总结升华关于数与计算,你还知道哪些知识?自己回家整理,第二天全班交流。第四课时:图形教学内容:雪山乐园回顾与整理中右上角板块,图形与位置的有关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图形与位置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图形与位置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熟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说出事物的具体位置。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口算卡片、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回想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2、出示准备好的积木,利用积木巩固所学的图形。3、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图形,哪么谁能说说你生活中有哪些熟悉的(比如家里的、教室里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二、复习图形知识仔细观察雪山乐园图:看看这里边都有哪些是你熟悉的图形?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尽可能让学生找出多一些的图形。如雪人的头是球形的,注意培养他们对立体图形的形象思维能力。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1、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实物,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正面、侧面、上面等)说说自己看到的现象2、出示一组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实物的照片:谁能说说每幅照片是从哪个方位拍摄的?看一看3、练习:综合练习9圈一圈,先让学生观察小华在镜子中的形象然后圈出是在前后侧哪一面照出来的。通过小华照镜子的情境图,复习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知识。四、归纳思考、总结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附送:2019青岛版数学一下七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word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学会了吗?教材简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这一单元的知识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展开的,该单元的概念少,知识分布比较集中,学生复习时能够清晰、准确的加以分辨。只是在如何选择使用工具测量时,稍微有些难度。因此,本单元专门设计了“我学会了吗?”测量同学身高的这样一个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自我检测,综合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厘米和米的具体含义及进率,能恰当地选择测量工具、长度单位,会使用工具测量,会用复式单位表示身高。2、在整理和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回忆呈现、块状整理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长度单位,米,厘米,1米=100厘米)2、结合学生的回忆,边回忆边整理,用厘米作单位时,一般测量什么样的物体?厘米用字母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吗?你能用厘米说一句话吗?老师想知道课本有多长,该怎么办?(师板书:较短,厘米,cm,1厘米,小刀的长度大约12厘米,用直尺量。)3、你能仿照厘米的样子,自己整理一下有关米的知识,全班交流。(师板书:较长,米,m,1米,教室长16米,用米尺量。)4、小练习: 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张床长大约2 一个图钉的长大约是1 一把小刀大约长12 学校的跑道长大约是400 5、师举例:小明的身高是1米20厘米,观察和以及这个例子,有什么不一样?(师结:当身高不是整米数时,我们一般用几米多少厘米表示。)6、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的身高怎么办呢?(用卷尺量一量)设计意图:以学生七嘴八舌的形式,激活学生脑海中原有的、零碎的知识点,达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效果,通过回忆整理,让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整理、沟通,从而达到回顾知识原状,并进行不同程度的系统整理,让学生把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起来,进行深入的探索。二、动手操作、深化构建1、 用卷尺怎样量?生介绍方法,生动手小组合作测量。2、 注意:测量时,针对学生的错误量法,指导学生要把脚站平,把卷尺拉直,把卷尺的开端用脚踩住,把三角板在头顶上放平,看三角板底部对着卷尺的刻度。3、教师巡视,发现错误量法,再全班及时纠正,再继续测量,并把正确的结果记录下来。(注意指导学生怎样看卷尺上的刻度,每两个数字之间是10厘米,这两个数字之间每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是一厘米)。4、全班交流。(的身高是1米24厘米)5、通过这次测量,你发现了什么?(最矮的是,最高的,我的身高和谁一样;同学们的身高一般在1米30厘米到1米40厘米之间)6、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注意什么?才能让自己长得更高呢?(多锻炼身体,多吃含钙的食物)设计意图:这样设计,让学生有效地把知识能力转化为操作能力,在测量身高的活动中,遇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的办法,以便找到准确的测量方法,测量出同组成员的身高,这样,就达到了既运用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标。课后反思:一、复习课的主体是温故而知新,如何突破以往在复习课中仅有温故而无知新,同时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呢?这需要复习的再创造。因此,在复习本单元的知识时,我鼓励学生自己回忆,根据已有的知识去经历自主整理的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整理数学知识。二、构建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纠偏再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复习不是知识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是经历一次又一次新的创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测量小组同学身高时,先是听同学的建议,积极地去量发现问题纠正再测量。经历了这样的一个探究的过程、合作的过程,最终追寻到正确的结果,以这个结果为参照物,发现同学们身高的差异,得出一个普通结论,这就是复习的在创造。学生经历了复习的再创造,在回忆呈现块状整理动态操作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还从同学们的镜像效应中督促自己在合作、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与提高。(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 苏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