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复习题整理.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788638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语文复习题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复习题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复习题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复习题整理一、理解课文内容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作者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孤独之感,并运用 的手法写了诗人与 的相知之情。2、望洞庭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诗人运用了 的手法,描绘了洞庭湖的山水。 ,潭面无风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把洞庭湖比作 ,把洞庭湖里的君山比作 。3、“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在文中起 的作用。课文将 、 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漓江水_ 的特点;将( )、_与桂林的山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桂林的山_的特点。4、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作者的游览顺序是 、 、 、 、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1)一个“ ”字,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2)找出句中的两对反义词。( )-( ) ( )-( )(3)“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是因为 。(4)第二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烘托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和对涓涓溪流声的赞叹。5、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1)石钟乳和石笋值得观赏的原因是 。(2)从句中画线的关联词可体会到作者对洞内景观饱含 之情。6中彩那天一文主要描写了父亲意外获奖,得到一辆奔驰汽车时,却面临着一个,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最后在没有外人知道的情况下,父亲毅然通知真正的获奖者库伯,这件事让我懂得了。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万年牢中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我做一个 的人。7、读了尊严这篇课文,课文中的年轻人的尊严主要体现在( )。杰克逊大叔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 )的人,而是指( )的人。8、将心比心一文中“将心比心”的意思是是啊,我们在生活中能,对老人生出一份,对孩子增加一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和。9、巨人的花园一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 )故事,那里,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本文运用了( )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 )的道理。10、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11、去年的树这篇童话故事是通过 展开故事情节,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写鸟儿与 的对话;第二次写鸟儿与 的对话;第三次师鸟儿与 的对话;第四次师鸟儿与 的对话。童话告诉我们要 。12、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如 ,另一类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有心人搜集、整理而成的,如 ,写出你知道的童话故事 、 、 。13、触摸春天这篇课文通过描写 ( )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表达了作者( ) 。14、生命生命通过( )( )( )三个的事例,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是:( )。15、梅花魂一文中作者通过( )、( )、( )、( )、( )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 )的思想感情。16、春风又绿江南岸,( ) 。这句诗出之于( )的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再写一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 )。 17、桂花雨描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 )的情景,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18、夜莺的歌声 讲的苏联卫国战争时期,( )为游击队员传递信号的故事,表现了“小夜莺“的( ) 。19、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 );二是( ) 从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出叶老先生( )的文品和( )的人品。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1._ 长河落日圆.( ) 4._,带雨云埋一半山。( ) 2.几行红叶树,_。( ) 5._,海上明月共潮生。( )3.落木千山天远大,_。( )*关于诚信、友爱、尊老爱幼的名句1._,行必果。论语.子路 2.与朋友交,_。论语.学而3._,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_,金石为开。5.爱人者,_;敬人者,_。孟子.离娄下6.老吾老,_;幼吾幼,_。孟子.梁惠王上*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_,_。我要把有限的生命,_。(雷锋)2._,生命的意义在于_,_,而_,_。(巴金)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 ,_ _ 。(爱因斯坦)*表达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1._,切切故乡情。( ) 4._,年年相见在他乡。( )2.浮云终日行,_。( ) 5.家在梦中何日到,_。( )3.落叶他乡树,_。( ) 6.江南几度梅花发,_。( )*展现成长及对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看法的名句:1.有志者_。后汉书2.莫以善小而不为,_。(刘备)3.业精于勤,_;_,_。(韩愈)4.盛年不重来,_。_,_。(陶渊明)周恩来名言:_1.我看见过( )的大海,玩赏过( )的西湖,却从没见过( )这样的水。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 )这一带的山。2.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 ),但是有哪一个( )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 )呢?3.谁都有生活的( )谁都可以( )一个( )自己的( )。在这个( )的早晨,安静( )我这样的道理。4.人的生命是( )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 )的。我要把( ),投入到( )之中去。5.我的一生始终保持这样的信念,( ),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6.旁的花,( )是春暖才开花,他却不一样,( )寒冷,( )风欺雪压,( ),( )。她是( )、( )、( )的!7.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 )、( )以及( ),如( )。8.刚进里院,一墙( )的爬山虎( )。夏日的( )仿佛一下子减去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 )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 )着,闪烁着( )的光点。9.独坐敬亭山( )( )( )( )。10.望洞庭( )( )( )( )。11.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 ),在加上( ),( )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 )12.但是世界并不( ),不少地区还( )着战争的( ),罪恶的子弹还( )着娇嫩的( )。13.只要我的手指( )一用力,他就不能( )。但它( )着,极力( )双翅,我感到一股( )在我手中( ),那样( )!那样( )!飞蛾那种( )令我( ),我忍不住放了它!14.( )生命( ),但是,我们却可以( )。15.我有感觉要是把头( )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 ),( )鼻子。16.泊船瓜洲 ( )( )( )( )。 三、课内阅读一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到我家,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成年以后,回顾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才明白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1、汽车开走了,父亲为什么显得特别高兴? 2、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往事”是指 ,“母亲的教诲”是 。 3、请用“”画出文中“我”的体会。 二、“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样,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唤来寒冬的 是我那颗任性 冷酷的心啊 要不是你提醒 春天将永远被赶走了 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1、“拆”字是( )结构,部首是(),音序是( ),跟它形状相似的字是( )。2、 近义词:凝视( ) 提醒( ) 反义词:叱责( ) 冷酷( )3、在第二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4、联系上下文,就“巨人终于明白”这句话填空:巨人在没有明白之前是这样做的: ;巨人在明白之后是这样做的: 。5、读过这篇童话后,我懂得了: 。三、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这段话中“她”指的是 。2、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表现在 。 3、作者仅仅是赞颂梅花吗?作者在赞颂谁呢?(2分) 4、 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气节的人,你能写出一些具有梅花气节的人吗? 。 四、生命 生命片段选读练习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zhn chn)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 憾),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zho zo)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zhn zn),但是,我们,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1、我会划掉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字。(4分)2、我会写反义词。(6分)有限( ) 珍惜( ) 短暂( )3、“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5分)(1)这句子中“糟蹋”的意思是:_(2)读了这句话,谈谈你的体会:_4、“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读了这句话,你来谈谈,你将如何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呢?(5分)_五、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节选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fng fng)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z zh)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bi bi)人类的真理吗?”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shun shun)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1、我会划掉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4分)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怀疑( ) 责备( ) 信奉( )3、亚里士多德讲的那段话意思是什么?(3分)答:物体下降的速度快慢和_有关。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会越_,反之,物体越轻,下落的速度会越_。4、“一个事实”指什么?请用“”线画出来;两个相反的结论又指什么?请用“_”线画出来。(6分)5、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改为陈述句:_6、在文中找一个假设关系得句子抄写下来。(3分)_ 六、鱼游到了纸上文段选读练习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 摆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s sh)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 奇怪)地叫起来。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yng yng)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1、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2、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鲜艳( ) 赞叹( ) 一丝不苟( )3、按文段内容填空。时间:_ 地点:_人物:_ 事件:_4、用“”线画出描写青年画画的句子,并写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5、我会联系课文读懂句子意思。“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的意思是:_6、那个小女孩惊奇地叫:“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是真的吗?这说明了什么? _8、“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那么周围的人:老人、青年和小孩是如何赞叹和议论?我想把它写下来。_四、句子练习1、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2、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3、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4、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5、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6、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 7、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9、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10、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 11、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12、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改为反问句) 13、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变成直接叙述) 14、登山队员在陡峭曲折的山路上昂首阔步地前进。(缩句) 15、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仿写句子) 16、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句子) 17、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的歌唱,非常惹人喜爱。(仿写句子) 18、妈妈推开门。妈妈走进来。(合并成一句话) 19、花生比好看。花生很有用。(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20、刘刚总认为时间多得是,反正过了今天还有明天呢,一点都不知道珍惜时间。你能用哪个名句劝告他。 21、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这句话让我们想起学过的名言: 22、如果让你用一句名言来劝告那些只知道嬉笑玩耍,不知勤奋努力;做事情不会深思熟虑,只知随大流的人,你打算用哪个名句: 23、陈明光荣地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修改病句) 24、上课时,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修改病句) 25、电灯是爱迪生发现的。(修改病句) 26、走进公园,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和花香。(修改病句) 五、词语归类山清水秀 春暖花开 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人山人海 持之以恒 知难而进 恩将仇报 千军万马 画龙点睛 络绎不绝 对牛弹琴 愚公移山 刻舟求剑 知己知彼 车水马龙 见死不救 鸟语花香 决战千里 声东击西 草木皆兵 骨瘦如柴 人海茫茫 叶公好龙 花红柳绿 胆大妄为 知难而退 游人如织 百战百胜描写人物意志的成语: 用在不好方面的成语: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含寓言故事的成语: 描写人物意志的成语: 形容风景的词语: 六、查字典1.“漫”字共有( )画,第十三画是(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1)水过满向外流 (2)满、遍 (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漫山遍野”的“漫”应取第( )种解释。 “漫不经心”的“漫”应取第( )种解释。“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的“漫”应取第( )种解释。2.“荡舟”的“荡”字,字音应取(dng,dng,dn),是( )结构的字,音序是( )。“荡”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1)清除 (2)摇动 (3)洗 (4)不受约束“荡舟”中的“荡”应取第( )种解释。 “倾家荡产”中的“荡”应取第( )种解释。 “放荡”中的“荡”应取第( )种解释。3、“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能组成词语( )。4“屈”在字典里的解释有:弯曲,使弯曲;屈服,使屈服;理亏;委曲,冤枉;姓。将下面词语中“屈”字的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顽强不屈( )能屈能伸( )理屈词穷( )屈打成招( )5“赞叹不已”的“已”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已”在字典里的解释有:已经;后来;止。这里应选第( )种解释。6“固”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固”在字典里的解释有:结实;坚定;本来。“人固有一死”的“固”应取第()种解释。7“盛气凌人”的“凌”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第九笔是( )。“凌”在字典里的解释有:冰;迫近;逼近侵犯;升高。“盛气凌人”( ) “凌晨”( ) “凌辱”( ) “凌空”( )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2.体会课文首尾呼应饿写法。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宛转”、“兴致勃勃”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1.学生自学。2.检查自学情况。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意。四、学习课文第一段。要求: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3.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4.小结。五、作业。第二教时教学要求:1.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小夜莺的品质及爱国的精神2.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一、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学课文,思考:(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2)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了麻痹德国兵,让他们觉得夜莺还是个孩子,顽皮又贪玩)(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机智,灵活)2.交流,朗读。3.小结。二、学习第三段。1.学习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中能了解到夜莺的什么?(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样从夜莺那里了解到德国军情况的。从中了解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的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2.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3.小结。三、学习第四段。1.“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隐蔽)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他在望什么?4.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蔽。)5.小结。四、总结全文。1.课文紧扣题目,请把出现“夜莺”的地方划出来。2.“夜莺的歌声”的含义。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3.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4.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互相呼应)板书设计:夜莺的歌声起因:引敌发现主动接近巧答盘问取得信任经过:诱敌进伏击圈机智勇敢的巧妙报告敌情爱国主义精神结果:全歼敌人夜莺又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