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读后感六篇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578597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 国 大 历 史 读 后 感 六 篇中国大历史读后感六篇【篇一】最近看完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从小就喜欢历史。我印象中自己真正看完的第一本书就是上下五千年。那套书一共厚厚的三册,是写给小学生看到的,多是一个个的小故事。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历史。上学时开学发的新书,历史课本从来都是第一时间拿回家先翻完了的。但是,断然不敢说自己懂中国的历史,事实上我真正开始对中国历史开始有点自己的理解,那都是上大学之后的事了。即便是现在,对于中国的历史,我也只是翻过一两本书,看过些别人讲述的历史故事,而把历史当做一门学问,好好研究一下,就当这本中国大历史是个开头吧。这本书很早就听过,这次翻看,没我想象的晦涩,但是有些内容确实值得多次研读。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作者从多个角度,论证了是什么力量或者什么原因造就了今天的中国?一、地理环境因素“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正如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类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在物质不丰富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才有了分工合作,慢慢形成了国家。按照作者所言,纤细黄土示意耕种,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所以中国社会形成了小块耕地的操作。泛滥成灾的黄河,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能够调度全国资源,来帮助灾民恢复生活或者是建造大型的水利设施;中国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抢夺也需要国防上的集权。游牧民族每当天气干旱气候不好的时候就偷袭中原,抢夺粮食,所以要修建长城这样的防御设施。这一点可以通过全国的国防线与十五英寸的等雨线符合作为印证。二、家族组织与社会秩序中国的农耕方式使人们有一种自然的家族式聚集倾向,那么儒家思想中对于家族伦理道德的强化也使得家族成为中国最牢固的基层组织。要让这种基层组织稳固下去,提倡家族团结就是一种必然。“对待其他人的好意,也务必有亲疏之分,有如血缘关系之远近。所以认为个人或凭私利观行事,或对旁人一视同仁,可能对现代读者富有吸引力,但在古代中国却不和世纪,首先在法律上即会产生纠纷。迄至 20 世纪,中国仍缺乏对个人做人权保障的能力,遑论在基督诞生之前。事实上整个君主时代中国始终维持着一部大体不变的刑法,这套刑法也按社会组织,亦即家人亲疏之分责成个人安分守己,至于各人尚有何种权力,也只能由这社会体制而定”。不同于西方。在西方,公民的自由权推广始于两个世纪之前的封建主与城市特权阶级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公民权利从特权阶级推广至全民。但在中国,在历史上从未产生过城中绅商与官僚的冲突,“中国的官僚从未失去城市的掌握。事实上中国官吏在城墙之内,权利最盛”。所以,中国人的亲疏远近十分的明显,无论是多少思想的渗入,都不能超脱家族组织。所以中国人,准确说汉族人不像其他国家和少数民族,有明确的宗教信仰或是图腾信仰。在中国,家族延续是唯一的信仰。在这种信仰之上,形成了其他的各类圈子,组成了这种小圈子内异常坚固,小圈子外格外松散的家族秩序。三、中国的历史性格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不一样,秦国开始的全面政治改革是一种彻底的翻新,目的在于构建政治上的统一。“这种政治上的早熟,创造了一个惊人的记录,在此后千百年间梳理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传统。”从此之后,经历历朝历代,这种着重于中央集权的体制,使得中国人保持着一种集团性格,称之为“集权主义”并不为过。另外,中国一直缺少一种司法体系,儒家的法律思想离不开家族观念,法家虽然有平等的法制观念,却败在了中国官僚政治下。总而言之,其后的几千年,无论是恢弘的汉唐帝国,还是到后来外族统治下的元清时代,虽中间偶尔制度上的进步,但仍拗不过这种强大的历史性格。中国历史中不乏非凡之人物,他们改变了中国的朝代,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进度,却从未在历史性格中带来什么改变。四、现在中国作为一个怀疑者,觉得发生时间离我们越近的事越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去验证。新鲜的事情可以作为新闻,但不一定会写入历史。但是诚如作者所讲:“严格说来,写一本成为定论的现代中国史,刻下时机尚未成熟。中国的长期革命有如一个大隧道。需要 100 年时间才能摸索过去。当这隧道尚在被探索的时候,内外的人物都难于详细解说当中弯曲的进程。即是革命人物也会被当前困难的途径迷惑,而一时失去方向感。今日的原始资料充满着愤怒和焦躁的文字,强调事情之衍化不如理想。可是着眼于宏观历史,我们不能不以积极的目光视之。我们所说历史上的长期合理性有何意义?这就是说,纵使事实之衍化对我们个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时看来为荒谬不合理,可是把这些情事前后连贯,又从超过人身经验的角度看去,则它们有其意义;最低限度,这些事迹使我们知道我们生命旅途之原委。”我想最后这段话,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历史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历史学在今天应有的现实意义。【篇二】对于非历史专业的人来说,对中国的大历史是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的。我抱着了解中国历史的态度买了这本书,没想到有一些惊喜,与大家分享。一是关于中央集权的必要性。作者的论点论据有意思,论据有二,一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缔造黄土文明的同时,也给沿线人民带来巨大的自然灾害,出于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考虑,必须集全国之力建造水利工程;二是长城的走线与 15 度降雨线基本重合,也就是说农业中国需要统一的政权来应对草原上游牧民族的持续骚扰。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了中央集权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为什么能够稳定地传承几千年。二是关于财税政策的重要性。财税政策关系到小自耕农的基本生存状况,更关系国家政权的稳定。以往我们读历史,只会看到各种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从来没有用现代国家的眼光去考量历史中的国家,他们是如何纳税的,国家的财税收入从哪里来。这种观点可以解释王安石的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个别人、个别行业的进步缺乏整个商品经济社会的支撑。而清初盛世的背后,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落后太多的商品经济,如果说有的话。因此,鸦片战争的结局早已注定,对外通商是时代必然。三是关于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特质。中央政权更关心整体政权阶层的均衡,对小自耕农只能考虑到保障基本生存的阶段,“牺牲了质量以争取数量”,“使各地区勉强地凑合一致,因此他们背世界的潮流而行”,而整个地表现内向。这是整个国家的特质,也是文化的特质,表现在建筑空间中,同样也是内向的。总的来说,这本书观点新颖,视角独特,值得推荐,只是如大部分读者所言,深度不如万历十五年,某些地方的推理比较粗糙。作者说因此怎样,我们却看不出其中的因果逻辑关系,部分解释比较牵强。举个例子,作者讲“中国人缺乏坚强的民族观念也构成赵宋王朝的一大弱点”,因为“古典文学重“文化主义(culturism)”而轻国家主义 ”。恕我孤陋寡闻,后面那句话听说的不太多,如果这个观点正确,也应该有较长篇幅去论证,一带而过让人很难信服。如果作者能够以写作万历十五年的心思去琢磨其他各个朝代,这本书会厚实很多。【篇三】中国大历史的作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此书是他的大历史观的代表作,作为华裔历史学者,在本书中他的写作思路与思维方法十分新颖独特,在阅读过接受单一教育与思维方式的中外作品后阅读此书,发现要了解中国历史,阅读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华人学者的著作为最佳选择,因为他们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又能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去分析历史问题。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是接受到一些新的思维方式与考察历史的新视角。第一,我对作者“大历史观”的理解。刚开始翻阅目录时,发现各章都是描写不同的朝代,认为不外是中国通史的简写版罢了,但阅读本书过半后发现自己对大历史的理解开始实在是过于肤浅。虽然本书贯穿古今,但其中是选择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典型事件或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来反映整个大时代的特征,以小见大应是大历史的一个特点。另外,大历史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共性与个性的反映,集中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与前后历史阶段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将断代史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且,本书注重中外联系与对比,把中国历史有机地融入世界历史中,寻找东西方文明的共性与个性。第二,措辞严谨。本书虽然篇幅有限,但是作者尽可能地对历史事件与现象的表述严谨,有争议的问题都列出不同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的历史结论或来源于考古,或出自种种历史现象的归纳概括。凡是有待商榷的结论,作者都使用“可以推测”等言辞进行表述。第三,质疑精神。本书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敢于突破常说,充满了质疑精神,对前人成果批判地继承。比如对焚书坑儒、霍光执政、王莽改制、五胡乱华、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提出了异于主流史学界的见解,当然都以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或推断。第四,联系现实。作者将古代的历史现象与近现代的历史特征进行有机地结合,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也反映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比如分析东汉政权的衰亡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之源是地方政府的权力衰弱,作者由此分析出新中国面临要重建基层政权之艰难。第五,从三代到魏晋南北朝的叙述的特色各有不同,选择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评析,并不拘泥于同一层面。从小的历史现象着手,进行详尽的分析,引人入胜,同时反映出大时代的特点,立足点十分新颖。本书前半部分的特色内容:从西安这座古城展开,西安华清池的历代大事件,黄土土层对中国文明的潜在影响,反映出夏朝的经济特点;详尽论述甲骨文与人祭,表现商朝的文化特征与后世中华文化一统性之间的内在关系; 西周井田制与间架式结构的建立及其对后世的继承;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提出的不同观点与基层组织、社会秩序间的关系;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秦帝国统一的内在因素,论述这种早熟的帝制对中国法制化进程的不利影响;分析两汉兴亡的不同原因,西汉因对外战争造成财政困难而衰落,东汉则因地方权力的衰弱而导致中央集权的崩溃;分析魏晋南北朝后重归一统的重要外因是五胡乱华导致地方豪强大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避免地方割据局面的进一步加深;曹操之罪在于打破君主的天命神话,北魏通过均田制与府兵制的实行使地方基层的社会组织得以重新构建,对中华民族重归一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总之,阅读中国大历史后带给我的收获就是从细小的历史细节反映宏观的大历史特征,要将中国历史前后融合去理解,历史的继承性与创新性都应受到重视。只有做到将古今中外的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对中国历史有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篇四】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 150 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 13 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首先,作者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其次,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书中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 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中国大历史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篇五】第一次知道黄仁宇,是读他的那本著名的万历十五年。角度非常独特,后来了解了黄仁宇的个人经历,才知道了缘由。他年轻的毕业于黄埔军校,干了很多年的革命。后来去美国当上了历史学的博士。有了这种前半生当兵,后半生在美国当学者的独特经历,我认为这使得他的书有浓厚的西方学术派风格和家国情怀。这本中国大历史,也是跳出了传统地解读历史的角度,不从仁义道德出发,而是以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梳理了一遍,寻找中国历史整体的发展脉络。我认为整本书都在核心叙述一个观点:在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作用下,中国政治统一的程度远超过国内的经济组织,继续发展的结果,只有使两者都受挫折。中国几千年,黄河的无数次改道都使得依靠黄河耕种的中华农耕民族吃了无数苦头,还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每隔几年就必有旱灾和涝灾的大量人间悲剧。这使得这个农耕民族在几千年前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治组织把力量统一集中起来去修水利设施对付黄河,需要粮食贮藏应对灾年。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公元前的秦国就统一了,取消了封建制,走向了郡县制。比西方国家早了几千年。这种政治上带来的过早成熟,和经济上力量无法得到有效的累积,这两者的矛盾,成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主要旋律。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历朝历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样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重复出现。国家体制的最大功用是将千万的农村纠结在一起。意识形态较科技优先,读后感.文化上的影响比经济重要,各级官僚的消极性比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还要被重视。甚至边境上的武装冲突也不足改变这作风。这使得中国处于一种长期的“停滞”。例如黄仁宇在讲唐朝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英明神武时,说到了科举考试、推崇儒家对于体制的更新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建立了盛世,维系发展这个超大帝国的重要作用。但是分析安禄山之后唐朝的衰亡时,他说唐代之覆亡不由于道德败坏,也不是纪律的全部废弛,而是立国之初的组织结构未能因时变化,官僚以形式为主的管制无法作适当的调整,以致朝代末年彻底的地方分权只引起军阀割据。而解放后的“土改”成功的改造了中国的底层结构,它的用处在于使中国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当然这里我只是提一下。这本书读完之后的收获是对整个漫长的中国历史有了再次的熟悉与了解,并从美国历史学家的角度看中国。豪强兼并,从众多的农村如何收税,是中国过去几千年这个农业帝国遇到的核心问题。【篇六】许多人纠结于读书笔记的体裁,中规中矩写读后感吧,怕枯燥乏味;写成随笔吧,怕轻描淡写不够深刻,被人诟病。这个问题困扰我许久,阅读中国大历史,打开了我的心结。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中国大历史,美籍华人黄仁宇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997 年 5 月第 1 版,2007 年 2 月第 2 版,xx 年 12 月北京第 28 次印刷。翻开扉页,关于作者介绍内容,让我耽搁了不少时间。不是吧,他年近半百刚毕业?四处找了不少资料,果真不假。黄仁宇是位大器晚成的历史学家,1918 年生于湖南,1936 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战日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 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1954 年以 36 岁“ 高龄”获学士、1957 年 39 岁获硕士、 1964 年 46 岁获博士学位。待他相继出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的时候,已经是 49 岁(1967 年)和 xx 岁(1970 年)真正的高龄了。大器晚成与半路出家,并未影响他的研究成果。他参与了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研究工作,并先后出版了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关系千万重、地北天南叙古今、放宽历史的视界、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黄河青山 黄仁宇回忆录 等系列作品。中国大历史是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历史书籍,属于通俗高深知识普及本类别,适合历史初学者。黄仁宇是外国教书匠,中国大历史是他归纳的独特教案总结。他认为,老外学生不必要掌握太多的详细中国历史,需要的是一种宏观鸟瞰的、高度集中凝练的概括性概念。对,是概念,就是我们在学校教学时常常说的了解范畴,而不是掌握和熟练掌握。我理解的中国大历史的“大”概念有两重意思:一是宏观概括与放宽视野,是相对的大;二是上下五千年历史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大历史,是绝对的大。大历史概念是黄仁宇原创,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缘于“学书未成先习剑,用剑无功再读书”的命运安排。作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前几届大学生,我们都有一个体会:那些先工作后上学的人,往往比我们这些一路顺下来的学生更成熟,学习方法更实际,更会运用学习技巧,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黄仁宇将这种功效冠以归纳法词条这种归纳法是按王朝、论世纪大幅度归纳的,甚至连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王朝歌都没有挨个唱一遍。黄仁宇很聪明,这种聪明是植根于中国地理、经济、人文、观念、制度等全方位的。既少了抽象教条、枯燥无味,又没了单一、散在,毫无生机。给人以豁然开朗的启示、醍醐灌顶的思索。读来津津有味,毫不乏味。比如,黄土地孕育了中华民族;黄河的泛滥导致上游统一对下游的治理,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基础;周朝的井田制,以九条线纵横交叉,将土地分割为外周的八块私有田和中间的一块统领田,为统治阶级无偿耕种形成了公家的概念;众多分区供奉的寺庙成为延续后来的一百多种姓氏的鼻祖;而不给个别冒富者以特权,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无法在中国实行等。最为明显的是税收制度,几乎成了黄仁宇的杀手锏。此外,还有互相背离的史实,虽然字面上没说,但不由得你不发散思维。好比此刻我就在想,井田制是不是中国封建奴隶思想的起源呢?东周的衰败,却丝毫未影响中国文艺的兴起,先哲周游列国、诗经的发源,文学的起点,这些都跟当时的历史有着怎样的瓜葛及相互影响呢?中国大历史出版于 1997 年,三年后黄仁宇逝世,享年 82 岁。毫无疑问,黄仁宇给我们留下了一块瑰宝,关于如何学习历史,如何把握历史,如何判断历史。而我收获的最大感受,就是历史不为个人好恶所左右,不管是统治者还是历史学家。历史就在那里,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只能陈述,不能评价,至少不能瞎说八道。我觉得,读了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而在于学会了一种思维方法,就像我打开了读书笔记写法的心结。从小就写读后感,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技巧烂熟于心: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鲜明观点,简介作者、写作背景、书籍内容梗概,理论联系实际写感想。毋庸置疑,读后感属于杂文类。但是我们都忽略了读后感的另一种体裁,就是随心所欲、梳理所思所想、汲取点滴营养、抒发真情实感的最佳体裁 随笔。遇到我这种不想写成杂文,又怕极了批评家嘴里的浅薄,便连随笔也写不得了。于是,读书笔记成了鸡肋。好在现在有了黄仁宇,有了中国大历史,让并不高深的我们,也有了一吐为快的捷径,也才有了这篇还算得上读后感的中国大历史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