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六年级数学下册2.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4新版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81260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六年级数学下册2.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4新版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春六年级数学下册2.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4新版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春六年级数学下册2.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4新版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六年级数学下册2.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4新版西师大版本节课通过“引圆柱学圆柱探圆柱用圆柱以及悟圆柱”这五个环节,引领学生经历了回忆对比、看书自学、实践探究、欣赏感悟的过程,认识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 我经常思考: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绝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有着不同的知识基础。所以,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 对于圆柱,学生在生活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认识。因此,我把新知的引入瞄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本课的教学起点。由最初的回忆圆到引出圆柱,再由想圆柱到充满神秘感的摸圆柱,这一个个满载思维的过程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圆柱的与众不同,从而产生认识圆柱的强烈欲望。 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是我确定教学方式的重要前提。对于圆柱各部分名称,书中已有明确的介绍,引导他们拿起圆柱看书自学,这种实实在在的学习方式,不仅拉近了课本与现实的距离,而且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经过自己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功感。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需要上的,在新的教学理念倡导下,学生不再是活生生的容器,被动等待着教师照本宣科的浇灌和枯燥无味的填塞。他们需要的是亲身感受、亲自体验知识的“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因此,对于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我创设了一个制作圆柱的话题,用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引出探索圆柱侧面特征的需要。学生围绕着“制作一个圆柱需要剪出什么材料”的问题,自然探索起圆柱的底面和侧面的特征。在这过程中,学生的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也因需要而生成。而在进行侧面展开图的探索时,作为引导者的我选择了先让学生重点探索侧面沿高展开得到长方形的一般情况,然后再通过“选材做圆柱”的活动,将侧面展开得到正方形的特殊情况以及平行四边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其他情况加以渗透。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前提下,做到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有益拓展,让每个学生 “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实”。二、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学习生活化。 圆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立体图形。所以我选择了利用课件,演示从生活中的圆柱形实物到数学中的圆柱的抽象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数学化的过程。此外,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圆柱模型,学生可以在自学、探索等等的活动中亲手摸一摸、剪一剪、看一看,生活实物与数学学习相辅相成,这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借助多媒体又让数学学习走向生活化,引领学生走进圆柱的世界,看看圆柱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生产中的存在,并直观、巧妙地介绍了圆柱的高在生活中的其他叫法,使学生活学活用,由心发出“圆柱的作用可真大啊”、“我还要继续探究圆柱”等等的感叹。三、立足课堂,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参与,开启智慧,是我力求做到的。通过设计填空、判断、选择、做圆柱,这样有梯度的练习,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新知并形成技能。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益,我别具匠心地设计板书,不仅突出了重难点,还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我精心设计的课后延伸可乐罐的奥秘,开放性地向学生注入生活现实的鲜活信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而看到刚才学生的眼神,我感受到他们将越来越喜欢上数学 本着以学定教、为学生发展而教的理念,我和学生在和谐、充实的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但同时,在刚才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对于每个教学环节的处理,还得继续细化和优化,以达到更高更好的教学效益。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处理老师预设以外的突发问题等等,都是我要继续学习、继续努力的方向。附送:2019春六年级数学下册2.1圆柱生活中的圆柱教案新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根据教科书第36页练习八设计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学生能综合运用圆柱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2让学生经历看、说、猜、算、验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3通过实验和计算,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教学准备】1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和容器。2两张长方形的白纸(25.12 cm10 cm)。3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圆柱二、探索等底面积的圆柱和长方体谁的体积大1认识教师:这是什么?(水管)我们知道水管是用来送水用的,但水管为什么要做成圆柱形而不做成方形呢?猜一猜会是什么原因呢?学生1:和其他形体比圆柱形流的水多(单位时间流的水体积大)。(板书:流量大)学生2:加工圆柱形水管,用料少,节约生产成本。(板书:用料少)学生3:教师:同学们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这里我们先来研究,圆柱形水管是否如同学们所说“流量大”、“用料少”。怎样知道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必须通过实践来证明。2探索教师:看看你们手中的材料,(教师拿出两张纸)这是两张相同的纸,你能想出办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吗?(学生先交流、讨论,再汇报)学生用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的纸分别做成圆柱和长方体形水管。为了方便计算我们规定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3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1)在长方体底面周长为25.12 cm,高为10 cm的情况:25.124=6.28(cm)底面边长6.286.2839.44(cm2)底面积39.4410=394.4(cm3)长方体体积圆柱底面周长为25.12 cm,高为10 cm:25.123.142=4(cm)底面半径3.1442=50.24(cm2)底面积50.2410=502.4(cm3)圆柱体积(2)在长方体底面周长为10 cm,高为25.12 cm的情况:104=2.5(cm)底面边长2.52.5=6.25(cm2)底面积6.2525.12=157(cm3)长方体体积圆柱底面周长为10 cm,高为25.12 cm:103.1421.6(cm)底面半径3.141.628(cm2)底面积825.12=200.96(cm3)圆柱体积4结论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分析,用同样的材料围一个圆柱和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大,如果不考虑材料的厚度,也就是说圆柱的容积大,所以水的流量就大,因此一般的管子都做成圆柱形。教师:谁的体积大?(圆柱)说明我们的猜想对吗?教师:是的。用同样的材料围一个圆柱和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大,如果不考虑材料的厚度,也就是说圆柱的容积大,当然水的流量就大,所以一般的管子都做成圆柱形。教师:像这样通过实验、计算来证明猜想的方法(板书:猜、实验、算),科学家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也经常用到。孩子们运用这一方法证明了我们的猜想,真了不起。其实水管为什么要做成圆柱形的除了这个原因,还有物理学上的因素。请看屏幕显示,请一个同学读。5.科学常识介绍水管为什么要做成圆柱形?圆柱形水管除了“流量大”、“材料省”;从力学的角度上来说,圆柱形的东西受力均匀,不易变形,不易被破坏,例如:一个鸡蛋,很脆弱,但是用手掌握住,用力捏是不易捏碎的,石拱桥做成拱形也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加工圆柱形的管子比加工其他形状的管子容易,工艺也要简单些。三、深化1.认识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装液体的容器也是圆柱形的,例如:油桶、装饮料的易拉罐等,这又有什么原因呢?学生说装得多。教师反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材料省。(可能会有争议,教师应及时肯定、激励)如果把刚才的圆柱和长方体加上底,就是两个容器,算算吧?教师:究竟做圆柱形容器省不省材料呢?通过解决下面的问题看看能否找到答案。2.探索已知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底面积是12.56 cm2,高是10 cm,有一个圆柱和它等底等高。(12.563.553.55)要画图。教师:这两个物体的体积怎样?(相等)你怎么知道的?教师:如果不考虑材料的厚度,也就是说长方体容器和圆柱形容器装的东西一样多。教师:那做这两个容器谁的用料少呢?请你们算一算。(1)长方体表面积:12.562=25.12(cm2)上下两底面积3.554=14.2(cm)底面周长14.210=142(cm2)侧面积14225.12=167.12(cm2)表面积(2)圆柱表面积:12.562=25.12(cm2)上下两底面积12.563.14=4(cm)底面直径43.1410=126.6(cm2)侧面积125.625.12=150.72(cm2)表面积3.结论小结: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做圆柱容器的材料比长方体容器的要少,所以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容器都选用圆柱的。那有没有比圆柱形更为省料的形状呢?4科学常识介绍有没有比圆柱形更为省料的形状呢?根据数学的原理,用同样的材料做的容器中,球形容器的容积要比圆柱形的更大,也就是说,做球形的容器,可以更节省材料。但是,球形容器很容易滚动,放不稳,它的盖子也不容易做,所以不实用。四、拓展教师:既然圆柱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为什么生活中的容器不都做成圆柱形呢?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虽然做圆柱形的容器比较省料,但是,装起固体东西来都不经济,所以装固体物体的容器通常把它们做成长方体的。比如:放饼干的盒子、装衣服的箱子和柜子等。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全课总结:有趣的数学问题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要你们做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它,相信你们都能成功。把观察、思考当作一种习惯,把习惯用在你的学习之中,你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