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数学二下《分米和毫米》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80983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苏教版数学二下《分米和毫米》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苏教版数学二下《分米和毫米》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苏教版数学二下《分米和毫米》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苏教版数学二下分米和毫米word教案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4、形成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学习的好氛围。5、形成实事求是,认真学习的态度以及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单元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单元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已有认识,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由此帮助他们明确分米、毫米、与米的关系。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然后通过对直尺的观察,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再通过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比划1分米、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并通过对物体长度的测量,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起“分米”、“毫米”的表象。单元学情分析:(1)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也初步学会了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 (2)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能进一步增强学生从量与计量的角度观察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等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知识积累经验。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单元教学难点: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提高估测能力。单元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1课时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2628页主备人:张佳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在三年级下册,学生还将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学习用千米作单位描述公路、铁路及河流的长度,描述常见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可见,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材按引出概念、明确关系、感知长度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充分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长度,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对米和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关系的认识,推算出之间的进率,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认识分米、毫米的必要性,又突出了相关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2、学生分析充分利用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已有认识,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由此帮助他们明确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鼓励学生动手量一量、画一画、说一说、数一数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对分米、厘米关系的认识,更加充分的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度,启发学生发现米和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建立起完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2、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的进率,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放导入小朋友,你们的身高是多少?你能猜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你的身高和老师比谁更高一些?请2-3名学生上来和老师比一比。出示床的图片,大约长2( )。出示一张卡,大约厚1( )问:现在怎么不填米或者厘米了呢?看来,我们有必要认识新的长度单位了。板书:分米和毫米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通过比身高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唤起学生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核心推进(一)认识分米1、量一量师:请你用直尺量一量你的文具盒的长边和短边大约各是多少厘米?一般来说,文具盒长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0厘米。(边说边板书:10厘米)(示10厘米的彩条)像这样10厘米长的线段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来表示长度分米(板书课题: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在“10厘米”后板书:是1分米)那么,20厘米就是多少?(2分米)2、认一认(1)师:请你拿出直尺,咱们一起来看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1分米可以从哪里到哪里呢?也就是说1分米相当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问:你的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2)体验: 请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用直尺比划出1分米。我们现在比划的就是一柞的长度,一柞大约是1分米。比划给同桌看。 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3、画一画(1)师:你能用尺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吗?你准备怎样画?(2)交流:你是怎样画的?(3)师:(边说边画)1分米我们可以从刻度0画到10的地方,可不可以从1开始画起呢?这样应该画到哪里了呢?(11)为什么?如果从2开始画呢?从3呢?只要画满10大格,就是10厘米,就是1分米。(4)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4、找一找4人小组相互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5、数一数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米和分米有什么关系?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里面有10个10,所以1米=10分米老师这里有米尺,我们来数数,验证一下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呢?(在米尺上一分米一分米地数)结果怎样?(板书:1米=10分米)6、实践操作:“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课件)和你的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说接近几分米。(二)认识毫米1、师:我们以前量过数学书的长边和短边,现在老师想请你帮个忙,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同学们有的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有的说1厘米不到,老师还想知道得更准确,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接着板书课题:和毫米)2、小组学习(1)师:在学习毫米时,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自己去发现关于毫米的知识。出示学习步骤: 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请你在尺上找出来。 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请你量一量。总结: 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1厘米中数出多少毫米?你是怎么知道的?所以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出示实物并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电话卡或银行卡的厚度、书上数出10张纸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问:还有别的物体吗?3、师:现在请你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教师演示)4、(示课件)你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吗?请学生说一说。师:比如测量降雨量、量小蚂蚁的身长。(教师适当解释)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提问:你是怎样在很快的时间里看出它们的长度的?(几厘米就是几十毫米,再加上多出来的几毫米,一共就是几十几毫米。)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每人拿出一块橡皮和一枝铅笔(2)四人一组活动,先说说自己的橡皮厚度、铅笔长度适合用什么长度单位,再实际测量一下它们各自的厚度和长度。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实际测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接近多少分米,与自己事先估计的长度比较一下。4、小结。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大约有多长?它们有各自适用的范围、你能说一说吗?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提醒学生应与实物的大小结合起来。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用眼力判断哪条线段最长,哪条线段最短。(学生回答)学生齐读:10厘米是1分米(请学生上实物投影指出)学生齐读。一人比划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先和同桌说说,再画在纸上。请学生上实物投影展示汇报全班交流。(插座边长、软盘边长、粉笔长)先让学生目测一下几分米,再测量。学生自主测量,再汇报。学生4人小组学习,再汇报,你知道了什么?学生齐读。同桌互相比划,用一分硬币插进去量一量对不对。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同桌两人一组活动,先估计它们大约的长度是多少分米。请学生们分别比划一下学生们独立完成。用学生尺实际量一量,以验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度,从而为他们建立1分米实际长度的表象打下基础。在实际活动中进一步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建立感性认知。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对分米与厘米关系的认识,更加充分的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度。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说明米和分米的关系,促使他们自觉整理已经学过的各个长度单位。第一步,引出毫米。第二步,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以使学生初步感知毫米的实际长度,并接下来的活动埋下伏笔。第三步,感知1毫米(或几毫米)的实际长度。帮助学生在讨论中初步认识到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的物体大多是比较短或比较薄的。进一步巩固对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已有认识,提高合理把握和应用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分米和毫米描述物体长度,领会以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开放延伸日记改错。明明的日记:xx年3月10日星期四天气:晴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师:你们笑什么?明明的日记中用错了很多单位,请你帮他改正了,希望你不要和他一样闹出同样的笑话。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师:加上前面学习的米和厘米,我们已经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从大到小分别是:米、分米、厘米、毫米。它们也可以用符号表示:mdmcmmm.今天我们还知道了这些单位之间的一些关系学生读日记找错,同桌相互交流后汇报。(分米和毫米)(学生齐读: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在具体情境中辨别单位的合理使用,进一步区分这些长度单位的应用范围。总结全课,解决开头的问题。反思重建第2课时课题:简单的单位换算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主备人:张佳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从量与计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宽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等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教学把厘米作单位的数量换算成毫米作单位的数量和把厘米作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以分米作单位的数量,第一道例题侧重教学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第二道例题侧重教学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出了更大的探索空间既没有提供直观图,也没有提示思考方法,而是通过“你是怎样想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在交流中自主总结思考方法。2、学生分析让学生借助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逐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描述或测量物体的长度。由于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对学生操作测量工具以及准确读出测量结构的要求较高,因而难度也就相对较大;而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用得不多。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长度单位换算方法的思考过程,理解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的景象换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估算意识和测量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放导入自编童话故事:“大树和电线杆”梗概:大树高70厘米、电线杆高8米,都说自己高,请我们班级的小朋友来做评判,谁高?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简单的单位换算。(板书课题)提问: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请你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学生尝试说出给出的结果。指名汇报启发思考,引入本课的知识点。将上下册所学的单位名称加以排序。核心推进1、教学例题1。(1)出示直尺量自动铅笔芯放大图提问:通过测量,你知道这根自动铅笔芯有多长吗?(6厘米)引导思考;如果用毫米作单位,这根笔芯长多少毫米?(2)老师将各种想法依次板书在黑板。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一种自己认为最好用的方法。(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组织学生反馈时,再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4)小结: 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就可以了。2、教学例题2。(1)出示例题的课桌图及问题。(2)指出:1分米l0厘米,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所以80厘米= 8分米。(3)练习:30厘米=( )分米 50厘米( )分米(4)小结: 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有几个l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就可以了。3、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请学生们按用此题的形式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再将它们换做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表示。 补充: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20厘米=( )分米 2分米=( )厘米30分米( )米 3米( )分米70毫米( )厘米 9分米( )厘米90厘米( )分米 6分米( )毫米(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明确题目要求:想一想:这几题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实际测量,看谁估计得准。说说每条线段用毫米作单位应是多少毫米。(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我们来比比谁的眼力更好,你能估一估两条线段大约是几厘米吗?学生估完后,再动手测量一下。看看谁的结果和答案最接近。提问:每条线段用毫米作单位应是多少毫米?拓展题:、一张桌子长1米,宽比长少4分米,宽是多少分米? 2、一根木材长1米2分米,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们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指名汇报学生自主完成后,交流汇报学生估一估,小组内交流想法集体交流启发学生应用厘米与毫米的关系,以及对整十数的已有认识进行思考。直观图既可暗示思考的方法,又可起到验证答案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在交流中自主总结思考方法。教师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充分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巩固单位间的换算方法,练习基本测量,渗透了估测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比眼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估计意识。开放延伸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课后实践活动:记录蒜头发芽后一周蒜叶的生长情况。(想想做做第6题)说说自己的收获反思重建附送:2019苏教版数学二下统计word教案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94页例题,第95页“想想做做”第1、2题。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2、让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3、让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呢?动物学校的小动物们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今天他们正在举行运动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吗(课件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面)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1)哪些动物参加了运动会?(2)它们参加了哪些项目的比赛?生:小狗、小兔、小猴参加了运动会(板书),它们参加了长跑和跳高比赛(板书)。师小结:在我们一年级就学过,像这样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就是统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统计。(板书:统计)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按运动项目统计1、分析师:运动会上来了两位志愿者,他们是小象淘淘和小猪笨笨。他们的任务可艰巨啦。 小象淘淘说:“我要给参加跳高的运动员准备灰色运动服,参加长跑的运动员准备红色运动服。师:如果你是淘淘,你会怎么做呢?可以和组内同学悄悄地商量,轻轻的交流一下。2、交流方法。师:谁来说说,如果你是淘淘,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只要统计出参加跳高和长跑的各有几名运动员就行了。师:这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生:比赛项目(板书)生:为了统计每个项目有多少只小动物参加,我们要在“比赛项目”的下面写上“只数”(板书:只数), 接下来,我们先数一下参加跳高的小动物有多少只?师生一起数出跳高的有5只动物,师说明:只写出具体的数字,不要写上单位。师:长跑的有多少只动物呢?(指名数)师:知道了跳高和长跑的动物只数,我们就可以知道什么啦?(一共有多少个动物参加比赛)对,在统计表中就用“合计”来表示。合计栏一般写在前面。师:“合计”是什么意思?(合起来计算)在这张统计表里合计表示什么?教师用线条画出完整的统计表。3、交流汇报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13只小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其中跳高的有5只,长跑的有8只)4、现在小象淘淘的问题能解决了吗?你能看着统计表回答吗?(二)按动物种类统计1、志愿者小猪笨笨说:“我要给每个运动员买一份午餐,给小狗买骨头套餐,给小兔买萝卜套餐,给小猴买桃子套餐,这三种套餐又得各买几份呢?师:怎样帮助笨笨解决这个问题呢?生:统计出参加运动会的小狗、小兔、小猴各有几只就知道了。师:这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板书:动物种类)师:你会数一下小狗、小兔、小猴各有几只?可以用什么方法数?学生独立完成在教科书第94页,师画出统计表3、分析数据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13只小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其中小狗有5只,小兔有2只,小猴有6只。参加运动会的小猴最多,小兔最少,*比*多几只,*比*少几只。)4、你能看着统计表,帮助小猪笨笨解决问题吗?(三)归纳小结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两张统计表,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分类标准不同。两张统计表一个按项目统计,一个按动物种类统计,)师:两次统计有什么相同之处?(统计对象相同、合计结果相同)提问:为什么合计结果都13呢? 小结:它们都是对运动会中的动物只数进行统计的,所以结果一样。师:如果统计出合计不同的话,就说明什么?(强调不重复、不遗漏) 你有什么办法让合计数相同呢?(在统计的时候做上标记)(四)揭示课题师:像刚才这样,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统计。 (板书课题:分类)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一)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1、分析。师:动物学校的美羊羊买了一些茶杯,准备作为奖品奖励给运动员们。这些茶杯可以按照什么标准分类整理。组内讨论、汇报2、统计。师:要求:下面我们当一回小小统计员,比比哪个统计员最认真,结果最正确,速度又快。师巡视:做好的先自己查一查,再组内轻声交流一下,看着统计表说说这些茶杯的情况。3、交流。师:谁来说一下两张统计表的统计结果(填好两张统计表)。比比两次统计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两个表中的合计数应该怎样?如果不同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师:比较两次统计结果,你知道了什么?(重点各分几类,是怎样分的)第一张统计表按形状分成2类,第二张统计表按价格分成3类。师小结:分类统计的作用真大,现在我们不仅知道了每种形状的茶杯分别有几个,还知道了每种价格的茶杯分别有几个。提问:(二)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师:动物学校的懒羊羊为所有的小观众们准备了各种不同的冰淇淋。师:如果让你来统计这些冰淇淋的情况,你打算按什么来分类整理?(这样分类合适吗?)(1) 按颜色分类(2) 按形状分类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查你的统计结果是否正确?师生汇报结果。(结合课件演示) 说说你从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三)用统计表的形式介绍二(5)班。小象和小猪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想了解一下我们二(五)班。让我们也用统计表的形式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级吧!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统计哪些方面?汇报并统计。(男女生、生肖猴、鸡、戴眼镜、民族、喜欢科目、出生年份)四、回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1、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2、当要为班级争取荣誉的时候,;当不能为班级争取荣誉的时候,。五、课外实践活动选择生活中的学习用品、玩具,根据不同标准来分类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