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浙教版语文六上《劳动的开端》word教案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80631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浙教版语文六上《劳动的开端》word教案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六上《劳动的开端》word教案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六上《劳动的开端》word教案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浙教版语文六上劳动的开端word教案4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2、重点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体会我的坚强。教学重点: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体会我的坚强。教学准备:作者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激情谈话。对于我们班的同学,虽然名字和人我对不上号,可好些人我早有耳闻,比如孩子们愿意和我成为朋友吗?那我们就互相问声好吧!你们和张老师一起体验了劳动的幸福和快乐,今天再和我一起去体验一下劳动的艰难与辛酸吧。2、解题。(1)板书课题,朗读课题,想一想“开端”是什么意思?(2)作者开始劳动干的是什么?(去煤矿挑煤)(3)过渡谈话:当时作者只有多少岁,他为什么要去挑煤呢?二、细读课文,了解原因1.轻声朗读课文18自然段。根据自己的体会想想我为什么要去挑煤?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2交流理解。(1) 我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2) 工人劳动的条件怎样?“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3) 我劳动的身体条件怎样?“得了吧把你压扁了”(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当时身体瘦小,无法承担挑煤的中获,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头皮去挑。)3.感情朗读。(评价)师:作者这么小,本该像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可他却过早地担起了生活的重担,他第一次挑煤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呢?三、精读课文,体会艰难1. 默读课文想一想: 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从作者第一次挑煤的过程你体验到了什么?(板书艰难)2. 画一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值得品位的句子。3说一说。从这些内容你体会到了什么?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1)睡的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板书:动身挑煤)(用打比方的说法进一步说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这反映了矿上办事员得冷酷无情,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穷人的孩子到处受欺侮。)(2)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路极滑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荡晃,像是打秋千。(写出了人小体弱的吴运铎挑煤的不容易,路远且难走,反映出挑煤劳动的艰难)。(板书:挑煤赶路)师:是呀,这可不是一般的“滑”,你能体会这一步三滑的艰难吗?想一想滑极了的小路是怎样的?想一想来回晃荡的煤筐又是怎样的?请带着你的想象和感受再读这段文字。师:同学们,煤筐回来晃荡,仅仅是因为路滑吗?生:不是的,还有作者的个儿小,担子重。师:文中有写担子重的语句吗?找出来读一读。(3)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换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人小担子重)师:请自由读读这段文字,哪个地方特别能说明作者挑不动煤或担子重?师:请拿起笔来,在最能体现煤担重的词下面打上三角形。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肩上的担子能说“移来换去”吗?先移到右肩,再换到左肩。师:说得好,请你把这种力气越来越小的感受通过朗读体现出来。(生读)读着,听着,我不禁想起同学们在1500米越野跑比赛中的情景,大家一起回忆,好多学生一开头也是跟得上人家的,可后来就渐渐落在后头了,当时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最想做什么?师:同学们,我们赤手空拳尚且如此,何况吴运铎肩上还压着那么重的煤担,他也在赛跑,去晚了收煤站收秤关门了。再想象一下,酝酿一下,再感受一下这种无力、无助和无奈,一起读。师:(投影)看,这就是挑着煤,走在滑极了的山道上一步三滑的吴运铎,让我们用心看,看仔细一点,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他的脚怎么了?再让我们抬起头来看看他的那张脸?他的眼睛?仿佛在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师:你看看他的脸,他的眼睛,他仿佛在告诉我们些什么呢?生:他一脸愁容,他在想,我一定要把煤挑到车站,家里还等着拿米下锅呢?师:望着他那疲惫的面容,望着他那扭曲的身影,望着他那一步三滑和来回晃荡的煤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想一想,要说真心话。师:让我们再一次体验作者一步三滑的艰辛,读。师:多么无力,多么无奈,多么无助的吴运铎,在你的鼓励下,鼓足勇气,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肩肿皮破而又远远地落在后头的吴运铎只得加快脚步赶路,那他有没有把煤挑到车站呢?为什么?请读后面四节,也可以选你特别感动的一节读。(板书:跌倒山腰)(4)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肩头疼痛难忍的程度,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苦。)(板书:空筐回家)4.读一读。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5悟一悟。体悟母亲对儿子的感情。师:作者劳累了一天,最终遍体鳞伤却一无所获。这是多么心酸艰难的劳动啊!面对此情此景,面对着这一位无力无助而又无奈的儿子,母亲是什么表现?(1)学生交流。(2)根据学生回答深情的朗读。(3)这泪水里饱含着什么?在当时的社会里,仅仅是我母亲在流泪吗?三、拓展文本,品味坚强1从半夜动身到这时候日落西山,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挑回来的是什么?(饥饿和疲劳、遍体鳞伤。)师:劳累了一整天,最终换来的是遍体的伤痕,且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多么痛心、多么艰难、多么感人至深的劳动啊。面对着此情此景,面对着这一位无力、无助而又无奈的儿子,母亲哭了,而吴运铎没哭,只是轻轻地告诉母亲(齐读)“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你再想一想,挑回家的仅仅是饥饿与劳累吗?生:我觉得吴运铎挑回家的不仅仅是饥饿与劳累,还把坚强挑回来了。(板书:坚强)2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师:这就是受尽欺侮而饱尝人间冷暖的吴运铎;这就是挑不动煤而将煤撒在半山腰的吴运铎;这就是肩肿皮破挑着空筐回家的吴运铎。从此他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3出示课件,介绍吴运铎生平。师:从吴运铎的一生来看,这仅仅是一个劳动的开端,更艰难的生活还在后头(课件出示)吴运铎(1917-1991),生于江西省萍乡县,12岁在安源煤矿当上了矿工,受尽了非人的折磨。1938年他毅然投奔新四军,从事机械修理和制造工作。吴运铎多次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做各种炸弹、地雷的试制试验,在一次试验中左腿炸残,左手炸掉四个手指,右眼炸瞎;在一次爆炸实验中,吴运铎再遭“重创”,左手腕和右腿被炸断,但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和死神搏斗。他是我国工兵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解放后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传记把一切献给党,劳动的开端一文就选自本书。4真情流露。师:面对吴运铎童年生活的苦难,面对他第一次挑煤的辛酸,面对他一生坎坷的革命生活道路,我相信,此时此刻,你肯定有话想说,一句话,几句话,只要是你的真心话,只要是你心里流淌出来的话,请你写下来。5交流写话。生:吴运铎,你真是太坚强了,你这种坚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生:吴运铎,你受人欺侮,但你没有放弃,因为你知道,你挑的不只是几筐煤,挑起的还有全家人的重担。生:吴运铎,你是一个坚强的人,一个不服输的人。6总结。师:劳动的开端写了吴运铎的童年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同时也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受剥削受欺侮的社会现实。但是他一生更是艰难而顽强的。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题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的报道,从此“中国的保尔吴运铎”这个名字就传遍神州大地。和他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的一代。当他半夜去挑煤时,我们还在甜蜜的梦乡;当他挑煤艰难赶路时我们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当他带着饥饿和劳累回家时,我们正在和父母玩耍嬉戏。让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课外搜集有关描写旧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文章读一读。板书设计 劳动的开端 原因 解除饥饿的威胁 (略写) 半夜 挑煤赶路 艰难第一次挑煤 午后 跌倒山腰 (详写) 坚强 傍晚 空筐回家第二天挑煤 咬紧牙 两脚不停(略写)附送:2019春浙教版语文六上卖火柴的小女孩word教案一、 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 自学生字新词,能以火柴为线索给课文分段。3、 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段落大意。4、 初步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教学重点: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词卡、录音、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 设置悬念,揭示新课。 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美好啊,穿戴一新,亲人团聚,品尝佳肴。可是,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有这么一个女孩,她在又嘿有冷的大年夜里,光着头赤着脚,手拿一把火柴,哆嗦地走在大街上,叫卖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9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写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简介安徒生与西方的圣诞节。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 自学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得词语。2、 读准生字和多音字字音“光着头、 一只、 忘不了、 挣到钱、 几乎找不着、 只好、 去了、 挣扎、 几个3、 形近字比较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1、 听课文录音,看投影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口头填空:课文写了在( )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 )上( )火柴、( )火柴,最后( )火柴( )的事。2、 按“卖火柴擦火柴捏火柴”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用“”标在文中。3、 根据以上小标题,概括每段的大意。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1、 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小女孩?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2、 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小女孩的可怜?用“”划出有关句子体会。 3、 交流汇报找出的句子,板示两句话重点理解: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一向是妈妈穿的。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不过她没注意这些。多读几遍,小组讨论这两句话中那些地方能看出小女孩的生活很可怜、悲惨。4、拓展练习:小女孩没注意的是( ),此时她注意的是( ),注意的是( ),可是这一切她都无法得到。读议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觉得更冷了。想象句中的“蜷”是怎样一种形态?文中为什么不用“蹲”,这样写好在哪里?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小女孩又冷又饿却缩在墙角不敢回家呢?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上写风为什么用“灌”而不用“吹”? 4、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4、 朗读指导:这段是叙述小女孩的痛苦生活,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表现初凄凉、冷漠的环境气氛。 五、回家作业:1、作业本第1、6题。2、熟读课文。18.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擦火柴捏火柴 14 510 11、12 口头填空及文中三个句子 第二课时一、 教学目标:1、 教学第二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 深入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第二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读懂文章出现的每个幻景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准备:录音、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二 、细读课文第二段。1、 听课文第二段录音,思考:小女孩共擦了几次火柴,产生了几次幻觉?2、 读议第五自然段。(1) 指名读文,用“”划出描写小女孩产生幻觉的句子,说说小女孩想得到什么?(2) 重点读议“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一句。先理解“奇异”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思考:一根火柴发出的光是微弱的,为什么说它是“奇异”的?(因为她寒冷难忍,在恍惚中把一跟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跟火柴的热看得非常温暖。) (3) 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自己坐在大火炉前的幻景?结果怎样?重点读议“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一句,通过和“她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这句话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小女孩顾虑重重而有迫不得已的心情。(4) 感情朗读:出现幻想时,声音要响亮,充满激情和希望;当火柴熄灭,幻想破灭时,声调要低沉,充满沮丧和失望。(5) 回顾学习第五自然段的过程,小结学习步骤:理解幻觉分析原因感情朗读。 3、读议第六自然段。(1) 轻声读文,按照第五自然段的学习步骤,分组学习第六自然段,完成表格中的“二”。(见板书) (2) 交流讨论。 4、 读议第711自然段。(1) 默读课文,运用学习第5、6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711自然段 ,完成表格中的“三”和“四”。(2) 交流讨论。理解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一句含着的意思。(先答小问题,再归纳:脱离眼前的困境,到一个非常暖和、食物丰富、欢乐无比的地方去,只是她的幻想与愿望。在当时社会里,她是不可能过上幸福生活的。)5、 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6、 教师总结板书:小女孩的幻想是幸福、美好的,而现实生活是痛苦、残酷的。 三、回家作业:1、完成作业本2、5两题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板书设计:次序 现实 渴望 幻景 结果寒冷 温暖 温暖的火炉 火柴梗饥饿 食物 喷香的烤鹅 又厚又冷的墙痛苦 欢乐 美丽的圣诞树 烛光上天星星落地孤苦 疼爱 慈爱的奶奶 死去(痛苦的)(美好的) 第三课时一、 教学目标:1、 教学第三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段落大意,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认识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各种用法。4、 能以“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或“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理解第三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录音、投影 五、教学难点:一、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 听写字词。2、 说说小女孩擦着火柴出现了那些幻景,为什么会有这些美丽的幻想。 二、细读课文第三段。1、 听课文第三段录音,用“”划出描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局的句子。(1) 说说人死后一般的神情是怎样的?(2) 和课文中的词句对比一下,思考:冻死是很痛苦的,为什么课文中要写小女孩死后“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因为小女孩是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所以“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提示学生:这样不写死亡的痛苦和泪水,是让读者更好的品味这“通红”与“微笑”中的惨白与悲苦,文章通过反衬手法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生活的冷酷无情,激起人们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3) 文中还有哪些词句也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无情?“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看出人们对小女孩的死反映是多么冷漠;“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的小小的尸体上”,新年是多么美好,小女孩却死了,反衬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2、 领会尾句中“幸福“的含义。(1)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卖火柴的小女孩想得到的幸福是什么?(2) 小女孩得到这些幸福了吗?既然没有得到,为什么结尾先后两次用了“幸福”这个词呢?她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小女孩会悲惨地死去呢?(3) 小女孩想得到的幸福只有在怎样的社会里才能得到?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样做? 三、总结课文,扩展阅读。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幻想一次次地破灭说明了什么?2、 朗读全文,划出文中带破折号的句子,分析它各自的作用,完成作业本第3题。3、 课外延伸;教师朗读刘倩倩的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学生以“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说一段话。(准备互说指名说评议) 四、回家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6题:分段,写段意。2、将课堂上讲的一段话写下来。板书设计:18.卖火柴的小女孩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的小小的尸体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