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东北大森林教案1冀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79026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东北大森林教案1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东北大森林教案1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东北大森林教案1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东北大森林教案1冀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 过程与方法: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对比颐和园一文的写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教学难点: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朗读理解法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欣赏大森林的美景。(出示课件中的“课文初读”,让学生边听边欣赏画面。)三、朗读课文。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指名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随时纠正错误。四、学习生字生词。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自己解决不了的询问同桌或查工具书。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学完后同桌交流识字方法。3.检查学习效果。(出示生字课件)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浏览课文,思考: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把东北大森林比作什么?问题引导:1.这句话在哪一段?(齐读第一段)2.你从这段中读出了作者对大森林什么样的感情?3.你从哪几个词看出来?(相机点拨“沉浸”、“奇妙”的意思。)六、总结。东北大森林是奇妙的海洋,它奇妙在哪里呢?为什么会让人沉浸其中?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第二课时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作者把东北大森林比作奇妙的海洋。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品读四季的东北大森林各是一个怎样奇妙的海洋。我们先去看看冬季的东北大森林。(切换到冬季的画面。)二、品读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欣赏画面。2.全班交流:冬天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3.提出要求:这段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生默读交流)4.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飞舞”的妙处和比喻句的作用。5.课件出示:冬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补充句子)6、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冬天的大森林的奇妙。三、学生自主学习,品读其它三段。1.导语:冬天的大森林是如此奇妙,你还喜欢其它三个季节中哪个季节的大森林呢?带着你的喜欢,去读一读你喜欢的季节吧。(生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要求学生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1)这个季节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这段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全班交流阅读感受,师相机点拨“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4.课件出示:春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夏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秋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补充以上三个句子。)四、再次整体感知。刚才我们随着作者走过大森林奇妙的四季,让我们再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大森林吧。(播放课件)五、总结。从东北的大森林回来,你觉得大森林美吗?但它只是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冰山一角。我们祖国还有更多美丽的地方需要大家用科学知识去发现、去探索。六、布置作业。1.试着背诵课文。2.观察春天的田野。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次整体感知课文。1.上节课我们去东北大森林看了看,你觉得东北大森林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浏览课文,思考:本文是什么结构?3.问题: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东北大森林的?三、写作指导。1.回顾颐和园的写作顺序。(出示课件)2.本文的写作顺序和颐和园一样吗?如果这篇课文和颐和园的写作顺序一样会怎么样?(学生讨论交流)3.学生发言,师总结点拨:写景的文章采用什么写作顺序是由景物本身决定的。4.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在这段中,作者都是从哪些角度观察景物的?5.学生发言,师总结点拨:观察景物要多角度观察。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四、说一说,写一写。1.春天到了,田野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田野里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的所看、所听、所闻、所想,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吧。让他听听你观察得细致不细致,想象丰富不丰富。2.把你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吧。3.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作品?(生朗读习作)五、总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收获大不大?你收获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发言)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小。徐霞客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长见识,还得多读书,多出去走走。愿大家都能成为有学问的人。板书设计:17、东北大森林冬天树上白雪熊-松鼠春天到处开花-蜜蜂黑熊-小鹿-蚂蚁夏天浓雾弥漫小鸟秋天松柏-山果-松鼠附送:2019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东北大森林教案2冀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2.能正确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次的准确、生动、和贴切。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语,以读促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前准备:上网或查资料了解有关东北大森林四季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游览了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去一个新的自然风景区:东北大森林。(出示大森林的图片)东北大森林不但森林覆盖面积大,而且在森林中繁衍生息着400余种珍禽异兽,1000余种野生植物,是我国的一个巨大的宝库。今天,让我们去走进东北大森林,看看那里的动物和植物们吧!二展示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2.能正确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次的准确、生动、和贴切。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自学课文,检查汇报交流。(一)、汇报预习情况。1.汇报读书情况:指名同学朗读,要求做到正确、流利。同学对读书的情况进行点评。 2.汇报字词的掌握情况 认读生字。(二)、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浏览课文,你认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过预习,你了解到文中是怎样介绍了东北大森林美丽而奇妙的景色的呢?(3)初步感知课文后东北大森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四、质疑答疑。五、专项训练。熟读课文六、课堂小结。七、综合训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对比颐和园一文的写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 学 重 难 点1.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对比颐和园一文的写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作者把东北大森林比作奇妙的海洋。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品读四季的东北大森林各是一个怎样奇妙的海洋。二、精读感悟部分。(一)品读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欣赏画面。2.全班交流:冬天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3.提出要求:这段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生默读交流)4.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飞舞”的妙处和比喻句的作用。5.出示:冬天的大森林是( )的海洋。(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补充句子)6.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冬天的大森林的奇妙。(二)、学生自主学习,品读其它三段。1.导语:冬天的大森林是如此奇妙,你还喜欢其它三个季节中哪个季节的大森林呢?带着你的喜欢,去读一读你喜欢的季节吧。(生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要求学生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1)这个季节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这段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全班交流阅读感受,师相机点拨“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4.出示:春天的大森林是() 的海洋。 夏天的大森林是( )的海洋。 秋天的大森林是( )的海洋。(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补充以上三个句子。)三、再次整体感知。刚才我们随着作者走过大森林奇妙的四季,让我们再欣赏一下这美丽森林吧,自由读文。四质疑答疑。五、课堂小结:从东北的大森林回来,你觉得大森林美吗?但它只是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冰山一角。我们祖国还有更多美丽的地方需要大家用科学知识去发现、去探索。六、综合训练。1.试着背诵课文2.观察春天的田野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对比颐和园一文的写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2.模仿本课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教 学 重难 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对比颐和园一文的写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一、检查背诵情况,引入新课。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次整体感知课文。1.上节课我们去东北大森林看了看,你觉得东北大森林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浏览课文,思考:本文是什么结构?3.问题: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东北大森林的?三、写作指导。1.回顾颐和园的写作顺序。(出示课件)2.本文的写作顺序和颐和园一样吗?如果这篇课文和颐和园的写作顺序一样会怎么样?(学生讨论交流)3.学生发言,师总结点拨:写景的文章采用什么写作顺序是由景物本身决定的。4.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在这段中,作者都是从哪些角度观察景物的?5.学生发言,师总结点拨:观察景物要多角度观察。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四、说一说,写一写。1.春天到了,田野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田野里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的所看、所听、所闻、所想,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吧。让他听听你观察得细致不细致,想象丰富不丰富。2.把你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吧。3.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作品?(生朗读习作)五、总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收获大不大?你收获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发言)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小。徐霞客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长见识,还得多读书,多出去走走。愿大家都能成为有学问的人。六综合练习。按本文的写作方法写我们的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