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墨梅》教案 沪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778929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墨梅》教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墨梅》教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墨梅》教案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墨梅教案 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三、教学准备课件4、 教学过程 (一、)导入1、指名背诵石灰吟。2、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谈谈对它的了解。以前学过哪首关于梅花的古诗呢? 3、欣赏图片,揭示课题。 二、学习墨梅(一)了解诗人解诗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知诗人) 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解诗题)说说理解题目的意思。(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二)讲解诗意。(1)范读。(2)齐读、指名学生读。(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4)理解字义。(抓字眼)指名说,教师小结。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吾:我。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5)(明诗意)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诗意。 (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C进一步理解。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6)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A指名试读。B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三)进一步理解:墨梅还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想意境、悟诗情)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这首题画诗,是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4) 拓展延伸 出示写梅花的古诗,再读一读。 三、总结复习。 1练习朗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名背诵 四、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