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朗读《一去二三里》教案 鄂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770075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一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朗读《一去二三里》教案 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一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朗读《一去二三里》教案 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一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朗读《一去二三里》教案 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田字格,学会“一、二、三、四、五”这五个生字,认识笔画“横、竖弯、横折”这三个笔画,养成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了解古诗内容,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景色美。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大家来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学生自由回答)2、 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诗,从诗中体味这幅图中的景色。二、朗读课文(一)读拼音课文学生先自己把每个字都拼一拼,然后把一句话连起来读。然后指名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看看谁的拼音读得准。反馈正音:指名分句读,逐句正音。表扬读得准的。连起来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强调“一”的变调现象。(二)读生字课文拼音下出示生字,指名学生朗读,齐读。(三)认读生字课文里面有很多生字是要大家认识记住的,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从古诗里拿出来了,你还能读好他们吗?指导学生认读“烟、亭、台、座、枝”这5个生字。通过多媒体出示指名认读,着重强调“亭”是后鼻音,最后齐读,去拼音读加以强化。三、初步理解诗意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古诗中了。请大家轻声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看图,诗中写的什么景物你在图上也找到了?指导学生找出:烟、村、亭台、花,并联系生活引导他们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烟,炊烟,做饭时屋顶上的烟;村,村庄;亭台,亭子,避雨、休息的地方)。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烟、村、亭台、花,那么诗中有没有说明它们到底有多少呢?用笔圈出诗中你所认识的表示数字的字。通过学生自主认读来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并结合插图。了解“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座、八九十枝”里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是虚数,不是实指,意思是说路途不远,人家不多,有几座亭台,许多枝花。你还有哪句话吧不懂呢?同学们真棒,先理解一个一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把整首诗的意思都弄懂了。跟老师一起说一说。引导学生理解并描述诗文大意。四、生字教学(一)认识田字格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出示图,这就是田字格,每条线都有名字。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二)认识笔画多媒体依次出现“横”、“竖弯”、“横折”,老师分别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并跟说几遍。(三)指导写字“一”(1)多媒体出示“一”,让学生说出“一”的笔画名称,并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一”,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3)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写字姿势)。“二”(1)让学生说说“二”由几笔组成,并说说这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长短的不同。(2)学生尝试描红,教师巡回指导。(3)教师示范,指出学生书写时的共性问题。“四”(1) )多媒体出示“四”,教师介绍“竖弯”的笔画名称并示范书写。(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四”,学生观察后描红。“五” (1)多媒体出示“五”,让学生说出“横折”的笔画名称,并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五”,然后学生描红。课文中有几个生字要同学们写。拼音字母是写在四线格上的,生字要写在田字格上。指导生字一、二、三、四、五的书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 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二、 巩固认识生字,深入理解诗意。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二、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三、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美。四、读郑板桥的咏雪诗,加深对数字的印象。五、练习:数球员、摘苹果等。课后练习:生字抄写本、课堂作业本和每课一练。教后感早上第一节课上完了一去二三里,同事给了我不少意见,比如儿童化语言不够,拼音放得不够开等等。针对这些和我自己的一些反想,我觉得:一、如果学生和老师互动默契, 不用儿童化语言而选择较为规范的成人语言对课文的学习不会有大的影响,而且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二、数字“一”至“九”的组词只说一个就行,后来我又找到数字量词歌,用这代替数字组词会好得多。在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朗读了量词歌,趣味性强而且为量词的正确使用做好准备;三、上课时我本身不够有激情,没能很好地投入到诗的意境中,影响到学生的体会。语文课没有固定模式,教师的个性决定一堂课的特点。既能利用好文本组织学生有效学习又能发挥自己的特点是我一贯的追求。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