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啊汤圆》word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69741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啊汤圆》word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啊汤圆》word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啊汤圆》word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啊,汤圆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10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糅合、温馨、洋溢、殷殷”4个词语。学习用“不仅而且”造句。2.能正确有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 “当我们合家围坐在小圆桌前吃汤圆的时候,我觉得生活实在是多么的美好。”这个句子的含义。3.体会过年吃汤圆的习俗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与美好。教学重点:理解 “当我们合家围坐在小圆桌前吃汤圆的时候,我觉得生活实在是多么的美好。”这句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中国新年中,大年初一、元宵节吃汤圆习俗的资料,张贴在“资料大搜索”中,先进行阅读、了解。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1.师:寒假中,我们过了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春节中,有哪些习俗呢?(守岁、贴对联、迎财神、拿压岁钱、拜年、吃团圆饭、吃饺子、吃汤圆、吃年糕、放烟花爆竹)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汤圆有关。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啊,汤圆(指名读 、齐读)二、自学课文交流反馈1.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小组交流课后练习1。(3)找出课文中描写汤圆的句子,读一读。(4)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质疑,能够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解决。2.检查自学,交流反馈。(1)随机抽学号按小节读课文。(注意读准“嗔”、“氛”、“殷”的字音,指导“殷”、“馅”、“馨”的字形。)(2)小组交流课后练习1,交流问题,能够解决的在组内解决。(3)读文中描写汤圆的句子:A、只见铁锅里清水沸腾,一只只圆溜溜、雪白雪白的汤圆随着水波,在轻轻地滚动,沉浮。B、那糯米粉的皮子,以及猪油、白糖、黑芝麻糅(ru)合的馅儿,那么香甜,那么可口;通过课前读文,感受一下“汤圆”一词前加上了“啊”字,表达怎样一种情感?(喜爱)指导读出“啊”字所蕴含的感情。(4)学生质疑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A、妈妈为什么不让我先吃汤圆?B、为什么“当我们合家围坐在小圆桌前吃汤圆的时候”,“我”会觉得生活实在是多么的美好。C、吃汤圆的含义是什么?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一)学习课文节.师:吃汤圆给“我”带来哪些感受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课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2.交流:出示句子:当我们合家围坐在小圆桌前吃汤圆的时候,我觉得生活实在是多么的美好。(学生个别读,教师引读。)()为什么“当我们合家围坐在小圆桌前吃汤圆的时候”,“我”会觉得生活实在是多么的美好?理解“当我们合家围坐在小圆桌前吃汤圆的时候,我觉得生活实在是多么的美好。”这句句子的含义。()讨论交流:A、汤圆好吃那糯米粉的皮子,以及猪油、白糖、黑芝麻糅(ru)合的馅儿,那么香甜,那么可口; )你能理解“糅合”的意思吗?(准备好包一只汤圆的材料或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演示。让学生理解“糅合”的意思。)这句句子写出了汤圆色、香、味俱全,那种浓得化不开的香甜,就像是新年吃汤圆时,感受到的那种浓得化不开的幸福。)齐读这句句子。)联系“啊,汤圆,原来你是含有团团圆圆、吉祥如意的意思的。”这句句子体会吃汤圆的意义。(感情朗读)B、吃汤圆时的温馨气氛每人的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神情。父母对我们子女说着以后要继续长进那蕴含着殷殷期望的语言;外婆回忆着她小时候关于汤圆的故事;还有我和弟妹之间的相视的微笑)查字典理解“洋溢”的意思。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殷殷”、“温馨”的意思。)想象一下,父母可能会对儿女说些什么?外婆会说些什么?我和弟妹间相视的微笑意味着什么?交流:父母告诉孩子们要不断长进,要做有用的人,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在新年里有新的进步。外婆回忆自己小时候包汤圆、吃汤圆时的事。(类似于文中吃汤圆的情景)也暗示着这一传统习俗流传下来的意义,人们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向往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气氛。我和弟妹间相视的微笑汤圆给他们带来的甜美;对幸福家庭生活的满足;手足间的相互祝福、支持凝聚在微笑中齐读第节,体会气氛的温馨,感受合家团圆的兴奋。()第小节讲了两层意思,用一组关联词语连接了起来,它们是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侧重于后一层意思的表达。()现在,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课题中“啊”字的含义,它仅仅是表达作者对汤圆的喜爱吗?(无比的高兴、幸福,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读课题,体会。(二)学习课文节.师:文章小节中的内容与表达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母亲非常疼爱我,为什么却不让我先吃为快?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不让我一个人先吃为快,说要等弟妹和外婆到齐了才吃,其实是为了营造一种全家团聚、其乐融融的氛围。2.补充关于汤圆的传说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题。出示故事:元宵节和吃汤圆的来历相传汉武帝的时候,宫中有一位宫女叫“元宵”,因为长年生活在宫中,她非常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如果没有了元宵姑娘的想念父母,和这位好心的东方朔帮助了元宵姑娘,也就没有了今天的元宵节,更没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了。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总结: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过年时举家团聚,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汤圆,一边谈着生活中的故事,一边享受着这一份浓得化不开的香甜,一边期盼着来年的吉祥、美好。这份温馨与美好是何等珍贵呀!所以,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发出内心的深切感慨啊,汤圆,原来你是含有团团圆圆、吉祥如意的意思的。.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拓展延伸大家刚刚过了农历新年,了解了不少关于新年的习俗,比如守岁、贴对联、迎财神、拿压岁钱、拜年、吃团圆饭、吃饺子、吃汤圆、吃年糕、放烟花爆竹,选取其中的一件,说说这个春节中你和家人在一起时,最高兴的一件事。要求讲清楚、说完整。六、课后作业1.收集关于中国传统新年习俗的资料,在小组里交流。2.讲一个关于新年的传说故事。附送: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埃及金字塔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中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过的方法理解“宏伟”、“精巧”、“矗立”、“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作者是怎样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写具体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能说出金字塔的建造过程。4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影象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段落内容和结构安排,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和段落,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怎样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体会这样写(列数字、作比较)的好处,能说出金字塔的建造过程。预习准备: 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宏伟”、“精巧”、“矗立”、“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语意思。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随音乐欣赏图片“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一、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1揭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至今唯一存在于世的只有埃及金字塔。2板书课题:埃及金字塔(提示“及”字书写顺序,指导读题。)3补充课题二、 学习第一、二小节1出示表格埃及金字塔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沙漠中形状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用途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2交流了解到关于金字塔哪些方面信息,完成表格(1)地理位置 (2)形状是角锥形a.找出课文第二小节具体描写角锥形的句子,学生读句b.出示角锥形图片,分析角锥形c.学生练习说一说什么是角锥形(3)建造时间(4)用途埋葬法老的尸体(提问:古埃及法老是谁?)(5)名字的由来3小结板书:概况过渡:从一、二小节了解金字塔的概况,作者接下来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进入三、四小节。)三、 学习第三、四小节1.自由轻声朗读三、四小节,找出一句话可以直接了解三、四小节内容,用括号括出。(教师巡视)2.出示: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3.提问为什么要找这句话?(预设答案:第四小节围绕后半句,第三小节围绕前半句。)4.板书:建造过程 建筑特点5.提示这句话是过渡句及它的作用,读句。6出示 宏伟而又精巧的胡夫金字塔 用学过的方法(拆词法)理解“宏伟”,板书过渡:作者是怎样将金字塔的“宏伟”写具体的?默读第三小节,用直线划出相关句子。(一)宏伟1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160吨。2(指名读)提示发现这段话的特别之处。3.指导朗读(关注数字)。4.句子分析出示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1)指出作者拿金字塔与40层摩天大厦作比较。(出示对比图片)(2)着重理解“相当于”(3)比较句子,指出作比较需要选择大家熟悉的、合适的对象才能更加形象地写出事物特点。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金茂大厦一半那么高。出示B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1) 一公里就是1000米。(2) 自主选择作比较对象,学着用“相当于”来说一说金字塔底座的大小。出示: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相当于_。 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大约有200米。 国家体育场一圈大约有1千米。出示C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160吨。(1) 读句(2) 指出数量之多,重量之大。5.小结:体会作者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的好处。(指导再读句)说明:只读数字、整体理解三句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分拆成三句,以“相当于”贯穿于描写金字塔高度及底座大小分句,既巩固训练了学生对作比较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作者是怎样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来把金字塔的“宏伟”写具体的。(二)精巧过渡:胡夫金字塔如此宏伟,但它的建造工艺却是十分精巧的。(板书:精巧)1. 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拆词法)来理解“精巧”(精细而又巧妙)。积累带“精”字的词语,读词。2. 找出描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看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3.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1)提问:从哪里感受到它的精细和巧妙?(2)重点理解“砌合”,读准字音。(3)小结。(生读句)过渡:胡夫金字塔是如此宏伟而又精巧,那么它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师生配合读第四小节。(三)建造过程1.知道作者怎样将金字塔建造过程写清楚(提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2.结合图片理解金字塔第一、二层的建立(板书:砌 堆 拉)提示学生关注动词,在书上圈出。3.学生尝试说一说金字塔第二层建好之后,又是怎样往上建的?理解“就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这句话用意。4.着重理解“据说”,知道金字塔的建造方法还有很多种说法,目前书上这种说法是比较合理的。5.读句。6.(指名)学生结合图片说一说金字塔建造的过程。(出示PPT填空。)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四、 学习第五小节1.出示数字:146米的高度 一公里的路程 231万块巨石2.引导学生理解金字塔的建造是古埃及人智慧的表现。(板书:智慧)3.(出示第五小节PPT)师生配合读(1)理解 “矗立”的意思。引出第一小节中“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指导理解。(2)小结: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3)指导读段。说明:在具体理解了金字塔的特点之后再学习“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并把它们与“矗立”放在一起记忆,学生对金字塔“宏伟”的感受会更深,读书时的感情会更激昂。附:(板书设计) 25埃及金字塔 智慧 概况 建筑特点 宏伟、精巧 建造过程 砌 堆 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