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751250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块提升 一 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发展历程 线索1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 专制主义逐步强化 1 秦 三公九卿制度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在地位 职责和权力方面彼此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 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2 汉 设立中朝 中朝主决策 外朝主执行 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 唐 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长官皆是宰相 通过增加宰相人数来削弱相权 4 宋 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三司使 使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5 明 废丞相 使六部直属皇帝 明成祖设立内阁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6 清 设军机处 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对点演练 1 秦及汉初的 尚书 仅是内侍小臣 掌管收发文书 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 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 尚书台 天下枢要 在于尚书 但仍为内侍机构 隋唐时设置 尚书省 掌管六部 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B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C 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D 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解析 尚书 的发展是秦汉至隋唐中央机构的演变 材料体现的是君主利用尚书机构削弱宰相的权力 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本质上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故B项正确 答案 B 2 2018 江西五市八校联考 开元十一年 723年 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 并下设吏房 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 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B 中枢体制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C 中书门下成为尚书省的代替机构D 以程序分权为代表的三省制名存实亡 解析 古代中国没有分权制衡原则 故A项错误 从材料中 设吏房 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 可知中枢体制中出现了重叠机构 不是中枢体制运行程序不断完善 故B项错误 中书门下长官是宰相 具有决策权和行政权 故中书门下不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故C项错误 中书门下长官是宰相 直接管辖吏房 兵房等五房 可知行使的是三省六部的职权 故以程序分权为代表的三省制名存实亡 故D项正确 答案 D 线索2中央集权加强的历程 对点演练 1 2018 山东滨州模拟 公元前74年 汉昭帝驾崩 膝下无子嗣 汉武帝之孙刘贺被拥立为帝 在位27天后被废 汉宣帝时被封为 海昏侯 食邑四千户 隶属豫章郡 材料表明汉代 A 君主专制有所削弱B 皇族内部斗争激烈C 侯国曾经归郡管辖D 郡国并行弊端凸显解析 根据材料 海昏侯 隶属豫章郡 可知侯国在 推恩令 后归郡管辖 郡国并行弊端得到较好的解决 故C项正确 答案 C 2 2018 广东揭阳模拟 元朝设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以总理全国政务 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各一人 或仅置右丞相 总领省事 统领百司 这一政策措施有助于 A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B 防止丞相专权C 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D 缓解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解析 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央官制的调整 调整的是皇权和相权的关系 故A项错误 元朝时出现相权的加强 故B项错误 精简机构是提高办事效率的方式 元朝三省归一提高了行政效率 故C项正确 相权的扩大 只会激化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 故D项错误 答案 C 线索3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 对点演练 1 2018 四川宜宾模拟 秦汉以来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 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 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A 由重才学到重品德B 由不公平到公平C 由重血缘到重才学D 由封闭到开放解析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分别体现了道德 门第 才学的选官标准 故A项错误 三种选官制度 依据不同的选拔标准 都存在一定局限性 故B项错误 世官制体现重视血缘 故C项错误 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扩大了国家的统治基础 为不具有士人身份的学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体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 故D项正确 答案 D 2 2018 广东清远质检 唐玄宗天宝年间 由于高门士族长期以来对官学的垄断 加之通过 权贵请托 等制度外因素得到科举及第 高门士族子弟在科举录取上形成垄断性态势 这说明科举制度 A 没能打击士族门阀的权力垄断B 保障了封建官僚队伍素质较高C 影响了选官程序的公平与公正D 需要配套的制度建设保障执行解析 材料意在说明在科举制录取时出现了问题 要保证科举制录取时不出现问题 需要配套的制度建设保障执行 故D项正确 答案 D 线索4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变迁 1 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 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 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未确立 2 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 秦朝的御史大夫 汉代的刺史 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 3 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 隋唐时期 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出现谏议制度 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 4 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 宋代设独立机构谏院 元代制定一整套监察法规 5 明清时期的顶峰阶段 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 地方设按察使司 至此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严密 对点演练 1 史料记载 汉初御史 丞相史监察 察无专区 责任不明 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 每刺史察一州 监察对象除 强宗豪右 外 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 这一变化体现出 A 有效地加强了君主专制B 王国问题依然客观存在C 地方命官完全受控于刺史D 汉代监察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监督 不是加强君主专制 故A项错误 材料讲述的是汉代监察制度 王国问题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 故B项错误 刺史只是负责监察地方长官 并且监察对象还有限制 仅限于郡国二千石 所以地方长官并不完全受控于刺史 故C项错误 从秦 察无专区 责任不明 到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 这种变化说明汉代的监察体系日趋完善 故D项正确 答案 D 2 2018 山西太原模拟 唐代谏官 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 有气节的人充任 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 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 多由谏官来讲 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 A 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B 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C 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D 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解析 唐代谏官制度服务于君主专制 与民主政治无关 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在决策层沟通中的作用 没有涉及三省的运行机制 故B项错误 材料中 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 多由谏官来讲 谏官制度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 故C项正确 唐代谏官制度服务于君主专制 不能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 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 故D项错误 答案 C 线索1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五大线索 1 生产工具的改进 如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唐朝的筒车和曲辕犁等 2 耕作技术的进步成熟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 西汉的代田法 从西汉的二牛抬杠到唐代的曲辕犁 隋唐时期南方两年三熟耕作制等 3 农作物的推广 如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 明朝棉花推广和引进新品种甘薯和玉米等 4 水利工程的兴修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 西北地区的坎儿井 隋朝修大运河等 5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如唐代的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 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等 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对点演练 1 据 商君书 所载 神农之世 男耕而食 妇织而衣 刑政不用而治 甲兵不起而王 依据上述史料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上古时期已经出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 神农氏建立了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C 农耕生产方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D 此史料可以作为神农氏真实存在的史证解析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形式 故A项错误 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 故B项错误 神农之世 男耕而食 妇织而衣 刑政不用而治 甲兵不起而王 表明农耕生活的重要性 故C项正确 商君书 记载的神农氏是神话传说 不能作为神农氏真实存在的史证 故D项错误 答案 C 2 2018 江苏无锡模拟 汉代画像石 砖 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 如 一农妇在前播种 一农夫在后打土块 男子持权扬场 女子抱麦子 一农妇连枷打场 以及妇女采集桑叶 纺织 酿酒 饲养家禽等 由此可知 汉朝的小农经济 A 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B 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C 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D 摒弃了自给自足的特点 解析 材料体现女性在家庭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提高无关 故A项错误 中国传统社会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故B项正确 小农经济出现是土地私有化的表现 无法遏制土地兼并 故C项错误 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为自给自足 故D项错误 答案 B 线索2古代中国商业与外贸的发展 对点演练 1 2018 广东东莞模拟 公元前679年 齐国会盟诸侯达成协定 市赋 市场交易税 百取其二 关赋 进出口关税 百取其一 公元前678年 齐国再度会盟诸侯 修道路 偕度量 一称数 统一斤两称数 材料反映 A 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B 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兴盛C 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D 齐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 解析 齐国会盟采取改善交通 统一税收 度量等多种方式促进商业经济发展 故A项错误 明清时期 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故B项错误 通过会盟采取多种推动商业经济发展措施 有利于春秋时期逐渐形成统一的市场 故C项正确 材料强调齐国会盟采取的经济举措 而未提及其政治地位的变化 故D项错误 答案 C 2 2018 广西防城港模拟 明沈思孝 晋录 记载 山西 平阳 泽 潞 豪商大贾甲天下 其合伙而商者 名曰伙计 一人出本 众伙共而商之 虽不誓而无私藏 祖父或以子母息 本息 匄 给予 贷于人而道亡 贷者业舍之数十年矣 子孙生而有知 更焦劳强作以还其贷 材料反映晋商 A 借用族人资本经商B 合伙经营诚信为本C 经济活动重 契约 D 采用雇佣劳动关系解析 材料不能反映借贷对象 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 虽不誓而无私藏 祖父或以子母息匄贷于人而道亡 子孙生而有知 更焦劳强作以还其贷 反映了晋商合伙而商以诚信为本 故B项正确 经济活动重 契约 与材料 虽不誓而无私藏 不符 故C项错误 采用雇佣劳动关系与材料 一人出本 众伙共而商之 不符 故D项错误 答案 B 线索3 市 的发展演变 1 秦朝 制定了管理 市 的法律 2 汉代 城中设专供贸易的 市 官府直接管理 3 唐朝 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 整齐划一 4 宋代 坊市格局被打破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5 明清 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市镇 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对点演练 1 唐六典 记载 凡市 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下 而众以散 唐代中后期的诗文中则有苏州 夜市必菱藕 扬州 夜市千灯照碧云 等种种描绘 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A 夜市在唐代已经普遍存在B 诗文记录多夸张之辞 不足为信C 史料记载了唐朝不同时期的情况D 唐朝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管控 解析 苏州 夜市必菱藕 扬州 夜市千灯照碧云 等种种描绘 不能体现夜市普遍存在 故A项错误 诗文记录 属于文学作品 有历史价值 故B项错误 唐六典 记载 凡市 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下 而众以散 唐代中后期 可以看出唐朝不同时期是有区别的 故C项正确 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下 而众以散 可得出官府对市管理严格 故D项错误 答案 C 2 宋朝时期 繁荣的社会经济生活丰富了诗歌创作 下列诗词中能折射出宋朝城市商品经济新发展的是 A 闻说萍乡县 家家有绢机 B 有客须教饮 无钱可别沽 C 昔在建城市 盐酒昼夜宣 D 多稼村村过 垂杨店店迎 解析 A项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故A项错误 B项反映的是当时商品交易行为 不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故B项错误 C项反映了当时城市打破时间限制 故C项正确 D项是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的景象 故D项错误 答案 C 线索4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往往是与经济 政治 财政 社会等方面的变迁互为因果的 揭示其间的联系与规律 是这方面研究工作的重要宗旨 1 田赋和徭役的演变历程 夏 商 西周 赋役制度起源与初步变化的历史阶段 人们基本上通过井田制 围绕孟子所说的 贡 助 彻 的形式与内容展开讨论 春秋战国 赋役制度在社会变革中形成 赋 税 役 三元结构 秦至隋唐 随着经济与阶级关系 财政需求等多方面的演变 赋役结构不断产生重大变化 秦制为田租 税 口赋 力役 魏晋南北朝 隋及唐前期演变为计田 丁 征收的租 计户或丁征收的调与力役 或庸 唐中叶两税法改革后至清代 先是租调和部分力役并入田亩役 中经北宋王安石 变法 明中叶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 力役最终全部并入田亩税 中国古代赋役结构在清代最终完成由人头税向资产税的转化 同时也完成赋 税 役归并为田赋的转化 2 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 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 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 雇役转化 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税 具体演变趋势如下 对点演练 1 2018 河北邢台质检 唐初不少部曲和奴婢因征战有功而获得解放 有的上升为均田农民 有的上升为契约佃农 唐朝政府规定均田制下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 如不服役 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 称作庸 也叫 输庸代役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封建政权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B 均田制的推广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C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D 是唐初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解析 据材料 部曲和奴婢 上升为 均田农民 或 契约佃农 并实行 输庸代役 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发展生产 反映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故A项正确 据材料 输庸代役 可知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方式发生变化 并不意味着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 故B项错误 C项材料无体现 D项是材料的初衷 这与 材料反映的实质 不符 答案 A 2 2018 广东茂名模拟 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 其主要内容 量出制入 取消租 庸 调和一切杂徭 杂税 但丁额不废 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 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 两税户以户等纳钱 以田亩纳米粟 此改革 A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 适应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C 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 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解析 材料中 以户等纳钱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因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故A项错误 材料中 取消租 庸 调 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 说明土地兼并严重无法再推行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 因而两税法改革适应了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 故B项正确 材料中未体现两税法改革的影响 故C项错误 两税法按土地和财产纳税 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但不可能达到良好效果 故D项错误 答案 B 线索5从 重农 的辉煌到 禁商 的落伍 对点演练 1 2018 广东湛江调研 汉武帝时期 改变过去郡国贡赋各自为政的办法 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 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 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 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 这一措施 A 消除了郡国对中央的威胁B 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C 实行了中国赋役制度的变革D 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解析 政府将征收的贡赋折合成土特产品 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 这是与商人争利 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故B项正确 答案 B 2 2018 江苏扬州模拟 吕氏春秋 载 古代圣王引导他的百姓从事农业 不仅是为了地理的出产 而且是为了陶冶他们的心志 持重就会很少私下发表议论 很少私下发表议论 国家的法制就能确立 民力就能专一 据此可知 古代统治者 重农 意在 A 加强农业管理B 限制人口流动C 灌输法制观念D 强化社会管理解析 材料在说明古代统治者 重农 用意是层层递进的 其最终目的是强化社会管理 故D项正确 加强农业管理在材料中有体现 但不合题意 故A项错误 限制人口流动材料没有涉及 故B项错误 灌输法制观念也不合题意 故C项错误 答案 D 线索1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1 孔子 仁 礼结合 为政以德 中庸 有教无类 2 孟子 仁政 德治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3 荀子 仁义王道 礼法结合 制天命而用之 人性本恶 4 董仲舒 大一统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5 朱熹 理是忠孝节义仁 理生万物 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 6 明末清初儒学家 批判君主专制 倡导工商皆本 经世致用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专题三古代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对点演练 1 在儒家传统里 一个思想性的人物 支持他生活的一个最强烈因素不是思想本身的探索 而是历史文化的使命和社会风教的责任 据此 儒家更关注 A 得君行道B 著书立说C 历史研究D 世界影响解析 据材料 一个思想性的人物 支持他生活的一个最强烈因素不是思想本身的探索 而是历史文化的使命和社会风教的责任 可知儒家更关注社会现实和自己的历史使命 也就是积极入世 得君行道 故A项正确 著书立说不合题意 故B项错误 历史研究不合题意 故C项错误 世界影响不合题意 故D项错误 答案 A 2 东汉时期 士人尊儒成风 高门世族累世经学 而魏晋时 公卿士庶罕通经业 曹魏皇族更对 孔子之术 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 该变化反映出 A 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B 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C 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D 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解析 由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儒学兴盛 而魏晋时期儒学遭到质疑 这是因为魏晋时期社会战乱儒学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故A项正确 魏晋时期儒学虽然受到冲击 但正统地位并未发生变化 故B项错误 魏晋时期佛教 道教盛行 冲击着儒学的正统地位 但材料并未反映这一变化 故C项错误 魏晋时期儒学地位受冲击是时代选择的结果 并非门阀世族的喜好决定的 故D项错误 答案 A 线索2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对点演练 1 2018 湖北襄阳模拟 北魏贾思勰在 齐民要术 中提出 顺人时 量地利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 劳而无获 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 A 因时制宜 休耕轮作B 精耕细作 提高地力C 顺应自然 遵循规律D 改进技术 增加产量解析 材料表述的是按照自然规律安排农业生产 否则劳而无获 故C项正确 A B D三项内容在材料中均未涉及 答案 C 2 2018 山东济宁模拟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 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 中国和欧洲的数学 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 它们已完全融合 浑然一体了 这说明当时 A 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B 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C 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D 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 解析 明朝末年的1644年 欧洲已经诞生了近代科技 而中国仍然属于古典科技 故A项错误 明朝末年一些欧洲传教士到中国来传教 同时把欧洲的数学 天文和物理学等知识传入中国 出现了一个西学东渐的局面 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故B项正确 这一时期出现的是西学东渐而不是东学西传 故C项错误 当时传入中国的是自然科学知识而不是西方进步思想 故D项错误 答案 B 线索3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对点演练 1 2018 河南洛阳模拟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 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 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 极解放 最富于智慧 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因此 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 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A 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B 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C 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D 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 解析 魏晋时期的绘画多以宗教画为主 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主要反映的是南宋时期 故A项错误 戏曲象征虚拟表意开始于元朝的元杂剧 故B项错误 魏晋时期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重视韵味 体现了作者追求自我的特点 故C项正确 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的现象出现于明清时期 故D项错误 答案 C 2 2018 安徽五校高三联考 长生殿 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 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 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 桃花扇 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 这说明 A 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B 古代小说情节源于市民生活C 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D 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 解析 材料体现出文艺作品在展示故事的同时与国家兴衰结合起来 反映出文艺作品有承载历史的作用 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体现不出古代小说源于市民生活 故B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的小说不仅讽刺腐败 还联系国家兴亡 故C项错误 材料中反映的是文学作品 不是民间论政的体现 故D项错误 答案 A 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 学科核心思维 1 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2017 高考全国卷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命题立意 本题立足时空观念迁移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题干中表格按时间顺序列出汉高帝到汉武帝 又按空间顺序列出各自在位期间郡级政区设置的数量 综合考查汉代郡国并行制的实践与矫正 西汉初年 汉高帝刘邦为了巩固统治 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成为分裂割据势力 汉武帝即位后颁布 推恩令 解决了王国问题 巩固了中央集权 解题指导 汉景帝时 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 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 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 此后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 所以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 故A项错误 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政机构 而非中央行政体制 故B项错误 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 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 中央集权更加巩固 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顾之忧 故C项正确 汉武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 结合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可知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 故D项错误 参考答案 C 2 以时空观念考查特定时间下的历史现象 2016 高考上海卷 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 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关于 中国古代文化外传 的时间轴 处应填入 A 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 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 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 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命题立意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史料浩如烟海 历史现象纷繁复杂 如果没有一定的时序性和空间感 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就会张冠李戴 思维混乱 因此 掌握 时空观念 应该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 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学会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语 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 如公元 世纪 年代 时期等 能从历史年表 历史地图中获取所需的信息 能对相关事件建立时间轴 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能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 建构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解题指导 本题用时间轴的形式罗列了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一些重要事件 其中 发生在13 14世纪 这期间中国处于宋元时期 B C D三项发生的时间明显与宋元时期不符 图中出现造纸 印刷术 指南针 说明和四大发明有关 火药恰在宋元时期外传 故A项正确 参考答案 A 一 时空观念的普遍性 无处不在 无题不有 1 无处不在 时空观念 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 分析的观念 历史进程的展现是以时间和空间为纵横坐标的 历史的发展 变化 延续等状况均可以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体现出来 历史认识也是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 时空观念是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 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只有放在特定的时空架构下进行审视 才能显示出其意义和价值 2 无题不有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 空间中发生的 所以时空是构成材料型选择题不可缺少的因素 解答选择题只要锁定时空就可以缩小知识范围 准确排除与该时空无关的选项 所以做选择题时首先要定位好时空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 又提高了得分机率 二 时空观念的阶段性 时序空间 不同特征 1 时序空间形成一个整体 历史事实可以通过时序性和空间的转换形成一个整体 如太平天国运动这一历史事实 教学中采用左图右史的方式 把1851年1月发生的金田村起义 1852年永安建制 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和北伐 西征及天京突围 到1855年太平天国运动达到高潮 1856年由盛到衰转折的天京事变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这些事件 逐一落实在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上 以时序空间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 发展 高潮及失败进行整理 随着时空的变换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对太平天国运动史实有了整体的认识 2 不同时期都有一定的阶段特征 每个时代都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通过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 我们能归纳这个阶段的特征 反之知道某个阶段的特征时 也可以推知这个阶段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大概时间和空间 改革开放新时期三次思想解放体现了明显的阶段特征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开展的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否定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主张 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思想束缚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的 南方谈话 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 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 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公姓私的问题 三 时空观念的综合性 纵横联系 不可分割 1 纵横联系 培养时空观念 不仅要依据一定的时间轴 空间轴建立一个个 时空架构 来说明某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还要有 时空思考 的意识 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 建构历史事件 人物 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 统一与多样 局部与整体 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 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2 不可分割 时空是不可分割的 时空观念强调综合性 以 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 为例 进行按时空综合 打破教材原有叙述顺序 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时间轴上呈现出来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大事时间轴 依据该时间轴思考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日邦交正常化等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 并产生以下疑问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有何特点 1971年基辛格访华后中美双方发表公告 宣告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后 中美关系缓和迹象的出现 这对中国重返联合国有何影响 中国重返联合国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中美关系从开始缓和到最终建交 历经7年多时间 说明了什么 中日建交的速度远快于中美 这又说明什么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一方面离不开教师提供恰当的史料予以佐证 另一方面更离不开学生的时空观念 从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空特征去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从而对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 提升了一个新层次 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思维品质和复习效果 四 时空观念的多样性 直接呈现 隐性暗示 1 直接呈现 显性时空是指在题干中直接给出了朝代 年代或某一时期等时间信息 透过时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抓住该限定时间的政治 经济 文化特征 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选项即可轻松判定答案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 空间中发生的 解答选择题只要锁定时空就可以缩小知识范围 准确排除与该时空无关的选项 所以做选择题时首先要定位好时空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 又提高了得分机率 示例 2018 北京高三模拟 1977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 头版头条刊登了 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 的报道 这一 重大改革 是 A 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 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的重要步骤C 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 贯彻 三个面向 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 1977年10月21日 可以利用时间进行排除 B项是在20世纪90年代 C项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三个面向 教育方针在1983年由邓小平提出 材料中高校招生改革的信息反映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故A项正确 答案 A 2 隐性暗示 隐性时空是指隐藏在题干之中的时间信息 题干往往以某一作品 某一文献 某一事件 某一人物或某一地名等切入命题 而不直接呈现时间信息 挖掘出这些切入点所隐含的时间 是快速准确解题的关键所在 示例 2016 高考江苏卷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C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隐性时空 美国制宪会议 1787年 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 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这就是1787年宪法 美国制宪会议中 围绕国会建设问题提出了几种不同方案 最终方案的确定兼采了几种方案的合理之处 体现了妥协的艺术 故应选C项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