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增分策略 第一篇 命题区间八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745159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增分策略 第一篇 命题区间八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增分策略 第一篇 命题区间八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增分策略 第一篇 命题区间八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篇高考选择题满分策略 命题区间八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角度一识破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陷阱 角度二实验装置图的辨识 栏目索引 角度三实验设计中操作 现象 结论的评价 角度一识破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陷阱 1 牢记三类常考仪器 1 四种 定量 仪器的刻度及精确度 2 四种可 直接加热 的仪器 试管 坩埚 蒸发皿和燃烧匙 三种可 垫石棉网 加热的仪器 烧瓶 烧杯 锥形瓶 3 三种使用前需检查是否 漏水 的仪器 分液漏斗 容量瓶 酸式 碱式 滴定管 2 熟悉常见试剂的保存 3 基本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归纳 1 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 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 2 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 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也不可加热 瓶塞不可互换 3 烧瓶 烧杯 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 4 用pH试纸检测溶液时不能先润湿 不能用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 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湿润 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 要用镊子夹取 5 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 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 K Na等除外 不能随意丢弃 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 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 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 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用作反应容器 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4 正确选择物质分离的物理方法过滤 除去不溶物 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萃取 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题组一常考基本操作正误判断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并作出合理解释 1 基本仪器操作陷阱 基本仪器使用与安全 1 试管 蒸发皿既能用于给固体加热也能用于给溶液加热 答案 答案 蒸发皿不能用来加热固体 2 分液漏斗既能用于某些混合物的分离也能用于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答案 分液漏斗可用于分液以及气体的制备 如实验室制备氯气 可用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 1 2 3 4 5 6 7 8 3 称取2 0gNaOH固体的实验操作是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 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 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答案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 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 再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吸入液体 4 取液体时 先将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 用手指捏紧滴管的胶头再放开手指 5 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漏 洗涤并烘干 答案 容量瓶在使用之前不需烘干 答案 1 2 3 4 5 6 7 8 答案 NaOH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 不能直接放在滤纸上 6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 必须用该溶液润洗 答案 答案 确保滴定管中溶液的浓度与标准液的浓度相同 装液前要用所盛标准液润洗 7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 钠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 生成的Na2O2也能与水或CO2反应 1 2 3 4 5 6 7 8 药品的保存 8 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答案 答案 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 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 9 氢氟酸或浓硝酸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试剂瓶中 答案 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 所以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应该保存在塑料瓶中 10 保存液溴时向其中加入少量酒精 减少挥发 答案 溴易溶于酒精 但酒精是易挥发性的物质 会加速溴的挥发 保存液溴时常加少量水液封 1 2 3 4 5 6 7 8 pH试纸使用 11 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 测定值偏小 答案 答案 湿润的pH试纸可以稀释碱液 12 可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 答案 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可漂白试纸 13 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 答案 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 1 2 3 4 5 6 7 8 14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 5 答案 答案 广泛pH试纸只能精确到整数 溶液的稀释和配制 15 把水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浓硫酸中 并不断搅动 答案 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 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沸腾而造成液滴飞溅 16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答案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 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1 2 3 4 5 6 7 8 17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答案 答案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 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18 将称得的碳酸钠小心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 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 要先在烧杯中溶解 待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19 将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 应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答案 要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否则溶液的体积偏小 浓度偏大 1 2 3 4 5 6 7 8 20 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的溶液无影响 答案 答案 定容时还要加蒸馏水 所以容量瓶中含有少量的蒸馏水对所配的溶液无影响 1 2 3 4 5 6 7 8 2 物质的分离提纯操作陷阱 1 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答案 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 振荡前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避免液体流出 然后再进行振荡 2 测量酒精沸点的实验中 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被加热的酒精中答案 测量酒精沸点实际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 3 萃取过程中 不需要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 以防止其漏气答案 萃取过程中放出液体时 需要打开玻璃塞 保证与外界连通 确保液体顺利流出 答案 1 2 3 4 5 6 7 8 4 做蒸馏实验时 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 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 应立即停止加热 冷却后补加答案 热的液体立即加入沸石会引起暴沸 应冷却后再加入 5 用分液漏斗 烧杯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答案 Br2和CCl4互溶 不能用分液法 6 用分液法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答案 乙酸与乙酸乙酯互溶 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答案 1 2 3 4 5 6 7 8 题组二真题演练3 2018 全国卷 10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 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 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燃烧 火焰呈黄色 证明其中含有Na D 常压蒸馏时 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解析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溶液 滴定至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 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项错误 加几滴CuSO4溶液发生反应 Zn Cu2 Zn2 Cu Zn与置换出来的Cu及稀H2SO4构成Cu Zn原电池 加快了放出H2的速率 A项正确 黄色是Na 的焰色 C项正确 常压蒸馏时 加入液体的体积既不能太少 也不能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4 2016 海南 8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过滤操作中 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 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 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 滴定接近终点时 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 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答案 解析 解析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应竖直悬滴 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 否则再取试剂时会污染试剂 另外也会使试剂粘到试管壁上 B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5 2017 全国卷 9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解析A项 滴定管最大刻度至尖嘴部分液体不在刻度内 若把30mL刻度处的液体全部放出 其放出液体体积大于20mL 错误 B项 碘易溶于酒精 故可用酒精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的试管 正确 C项 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能用水润湿 否则溶液被稀释 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错误 D项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 应在烧杯中溶解固体 不能直接把固体放在容量瓶中溶解 错误 1 2 3 4 5 6 7 8 题组三新题预测6 下列实验的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A 在固体物质灼烧实验中 可将坩埚直接放在三脚架上加热B 在测量醋酸钠溶液浓度的滴定实验中 可将待测液醋酸钠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C 在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实验中 为防止溶液暴沸 可加入几片碎瓷片D 在蒸馏分离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混合物的实验中 为提高冷凝效果 可使用球形冷凝管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解析A项 坩埚加热时 需要放置在泥三角上 错误 B项 由于醋酸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则必须盛装在碱式滳定管中 正确 C项 蒸发操作时为了防止溶液暴沸 应使用玻璃棒搅拌 加入碎瓷片会影响氯化钠的纯度 错误 D项 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反应物的冷凝回流实验中 蒸馏收集产物时应选择直形冷凝管 错误 1 2 3 4 5 6 7 8 7 2017 湖北武穴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及其先后顺序均正确的是A 先装好药品 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先用双手焐紧试管 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 检验氢气已纯后再加热D 稀释浓硫酸时 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 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解析制备气体时 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再放药品 A项错误 检查气密性时 要先把导管浸入水中再用手去焐容器外壁 若先用手焐热容器外壁 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会逸出 导致将导管放入水中后看不到导管口处冒气泡 B项错误 氢气还原氧化铜时 要先通一段时间氢气排走空气 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C项正确 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大 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使放出的热量及时散失 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8 2018 濮阳三模 酸性锌锰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 其中的黑色粉末是由炭粉 MnO2 ZnCl2和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MnOOH 下列有关回收处理该废电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对黑色粉末进行溶解 过滤都需要用到玻璃棒B 将滤渣放在坩埚中充分灼烧后 可得到锰的化合物C 将滤液加热蒸干 由于NH4Cl分解 可得到ZnCl2固体D 实验室可利用 升华 的方法分离ZnCl2 s 和NH4Cl s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解析黑色粉末炭粉 MnO2 MnOOH不溶于水 ZnCl2和NH4Cl易溶于水 应采用溶解 过滤的操作分离 都要用到玻璃棒 A项正确 灼烧时炭粉转化成CO2 MnOOH转化成MnO2 B项正确 溶液中锌离子发生水解 需要采用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ZnCl2固体 故C项错误 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 氨气和氯化氢遇冷重新生成NH4Cl ZnCl2 s 的稳定性较强 沸点较高 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角度二实验装置图的辨识 规范示意图再现1 基本操作 1 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 2 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 3 气体的溶解与吸收 溶解度不大的气体的吸收 易溶气体的吸收 以氨气吸收为例 防倒吸装置 2 四种常见的物理分离装置图 1 过滤 分离固体和液体 装置如图a 2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装置如图c 3 蒸馏 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 装置如图d 4 蒸发 除去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部分溶剂 装置如图b 3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以NaCl溶液为例 4 酸碱中和滴定示意图 5 常见气体制备发生装置图 6 气体的收集装置 1 基本方法 2 创新方法 题组一基本操作示意图的评价1 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A项 瓷坩埚中含有SiO2 加热能与NaOH反应 错误 B项 洗气瓶中气体流向应该从长导管进入 经溶液吸收杂质后气体从短导管导出 错误 C项 尾部接收产品时应使用尾接管导流 以避免液体溅落到锥形瓶外部 错误 D项 漏斗属于不必要仪器 根据教材中氯气可直接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吸收可知 该装置能达到吸收尾气中氯气的目的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2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解析A项 立即点燃容易发生爆炸 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错误 B项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3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解析 A 用图 所示装置接收蒸馏所得产品B 用图 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 用图 所示装置分离Na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D 用图 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锥形瓶与尾接管之间应与外界环境相通 以平衡压强 这样构成密闭环境使液体无法流下 会造成危险 A项错误 NH4Cl不稳定 受热容易分解 所以从溶液中制取晶体要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项错误 NaCl和Na2SO4都溶于水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由于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而Na2SO4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可以采用结晶 重结晶的方法分离 C项错误 由于CCl4的密度比水大且与水不相溶 所以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可以用分液的方法进行 有机层在下层 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题组二物质制备实验中分步装置图的评价4 2018 全国卷 9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 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A是生成乙酸乙酯的操作 B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 C是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 D是蒸发操作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未涉及 1 2 3 4 5 6 7 8 9 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 的Cl2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 后的Cl2尾气 5 2018 江苏 5 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B项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能达到实验目的 A项 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 不能用烧杯 装置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项 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氯气需要加热 装置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项 吸收Cl2应用NaOH溶液 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 2 3 4 5 6 7 8 9 6 下列制备NH3并制取氨水的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解析 解析A项 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B项 P2O5是酸性干燥剂 能与NH3反应 C项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应从短管口进气 1 2 3 4 5 6 7 8 9 题组三综合套装实验装置图的辨识7 为了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设计如下实验 已知 Cu2O呈红色 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生成铜和二价铜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A 固体X可能是生石灰或氢氧化钠 干燥管中的试剂可能是碱石灰B 实验时先启动装置 中的反应 当装置 漏斗中产生较多白雾时 点燃装置 处的酒精灯C 实验室可用装置 制备O2 CO2和H2D 实验结束后 取少量装置 中的红色固体 加稀硝酸溶解 若溶液变蓝色 则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u2O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向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浓氨水时 会产生NH3 可用碱石灰干燥NH3 A项正确 先通NH3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当漏斗中氨气遇水产生较多白雾时 表明装置内的空气已经排尽 再点燃装置 处的酒精灯 B项正确 装置 适合 固液不加热制气 而O2 CO2和H2均可在常温下由 固体 液体 制得 C项正确 Cu和Cu2O与稀硝酸反应都生成硝酸铜 因此不能用稀硝酸检验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 应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 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8 硫代硫酸钠 Na2S2O3 可作为鞣革时重铬酸盐的还原剂 纯碱与硫化钠的混合溶液与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可生成Na2S2O3和CO2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硫代硫酸钠 夹持装置已略去 1 2 3 4 5 6 7 8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装置 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B 装置 中虚线处表示的进气导管应伸至瓶底C 实验时 应先打开活塞K1 再打开活塞K2D 装置 中应盛装的试剂为NaOH溶液 答案 解析 解析 为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MnO2催化分解H2O2制O2可用该装置 应为防倒吸装置 两管均为短管或短管口进气 C项 应先打活塞K1 用SO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防止生成的Na2S2O3被氧化 D项中用碱液吸收尾气 1 2 3 4 5 6 7 8 9 9 为了测定NaCl Na2CO3 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 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 和 装置质量的变化 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A 中可以依次盛装碱石灰 无水CaCl2 碱石灰B 硬质玻璃管加热前 应关闭b 打开a 缓缓通入空气 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C 若将 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 则测得的NaCl含量偏大D 实验过程中一直通入空气 停止加热后再停止通入空气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装置 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可以使用碱石灰 装置 吸收Na2CO3 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水蒸气 可以使用无水CaCl2 装置 吸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 可以用碱石灰 选项A正确 实验前必须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赶走 避免影响测定结果 硬质玻璃管加热前 应关闭b 打开a 缓缓通入空气 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 选项B正确 若将 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 则m H2O 增加 使Na2CO3 10H2O和NaHCO3的含量偏高 NaCl的含量偏低 选项C错误 实验过程中一直通入空气 停止加热后再停止通入空气 选项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角度三实验设计中操作 现象 结论的评价 1 常考物质检验方法总结 1 气体检验 2 离子检验 2 常考物质性质验证方法总结 3 实验方案评价的 三个角度 1 可行性 实验原理是否科学合理 操作和装置是否简单可行 所选用的化学药品 仪器 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否满足 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实验步骤是否简单 方便 实验现象或效果是否明显等 2 安全性 从避免炸裂 防污染 防失火 防吸水 冷凝回流等方面进行评价 3 绿色化 反应原料是否易得 安全 无毒 反应速率是否较快 原子利用率及生成物的产率是否较高 实验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实验成本是否经济等 答案 未反应的乙醇 生成的乙烯 SO2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题组一常考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逐项剖析1 1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结论一定是钠盐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 答案 答案 NaOH焰色反应火焰也是黄色 检验钾元素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 否则不含有 2 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 加热 溶液变黑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结论该气体是乙烯 1 2 3 4 5 6 7 3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结论溶液X中无 答案 答案 NH3极易溶于水 向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 生成的氨水浓度小 不加热时NH3不会挥发出来 4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Y 试纸变蓝结论该气体是Cl2 答案 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的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 Y可能是Cl2 也可能是O3 NO2等气体 1 2 3 4 5 6 7 5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褪色结论该气体一定是SO2 答案 答案 O3 Cl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6 向溶液Y中滴加硝酸 再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溶液生成结论Y中一定含有 1 2 3 4 5 6 7 7 往CH2 CHCHO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结论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 答案 答案 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用KMnO4溶液无法证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8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 有白烟产生结论X一定是浓盐酸 答案 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都能产生白烟 浓盐酸 浓硝酸都符合 1 2 3 4 5 6 7 9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 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 OH 2悬浊液并加热 无红色沉淀结论说明淀粉未水解 答案 答案 稀硫酸在淀粉水解中作催化剂 在未中和硫酸的情况下加入的新制Cu OH 2悬浊液会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 在加热时得不到沉淀 应该先加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后再加新制Cu OH 2悬浊液 10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不变色 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答案 Fe2 的检验方法正确 1 2 3 4 5 6 7 答案 溶解度大的物质容易向溶解度小的转化 但Ksp相近时 溶解度小的物质也能向溶解度大的转化 如Ksp BaSO4 Ksp BaCO3 但BaSO4可转化为BaCO3 11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 滴加AgNO3溶液 未出现淡黄色沉淀结论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答案 答案 NaOH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OH极不稳定 分解生成黄褐色的氧化银 干扰溴离子的检验 12 向硫酸钡沉淀中加入浓碳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后 取沉淀 洗净 放入盐酸中 有气泡产生结论说明Ksp BaCO3 Ksp BaSO4 1 2 3 4 5 6 7 13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结论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单质 答案 答案 氧化铝的熔点高 像网兜一样包裹在Al的外面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14 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溶液红色褪去结论SO2具有漂白性 答案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漂白性无关 1 2 3 4 5 6 7 答案 因醋酸具有挥发性 生成的CO2气体中混有挥发出的CH3COOH 变浑浊可能是因为CO2 也可能是因为CH3COOH 无法比较碳酸与苯酚的酸性强弱 15 将SO2气体通入Ba NO3 2溶液中 生成白色沉淀结论此沉淀是BaSO3 答案 16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冰醋酸 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产生白色浑浊结论酸性 醋酸 碳酸 苯酚 1 2 3 4 5 6 7 17 将Fe NO3 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 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结论Fe NO3 2晶体已氧化变质 答案 答案 向Fe NO3 2中加入稀硫酸后 Fe2 能被H 两者同时存在相当于HNO3 氧化成Fe3 而干扰实验 18 SO2通入溴水 或碘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中 溴水褪色结论SO2有漂白性 答案 SO2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体现的是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1 2 3 4 5 6 7 19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答案 答案 碳酸氢盐 亚硫酸盐 亚硫酸氢盐溶液也有相同现象 20 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结论用分液法 答案 乙酸与乙酸乙酯互溶 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1 2 3 4 5 6 7 21 制备Fe OH 3胶体 0 1mol L 1FeCl3溶液与0 3mol L 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结论有胶体生成 答案 答案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即得到Fe OH 3胶体 22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结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答案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 发生盐析 1 2 3 4 5 6 7 题组二真题演练2 2018 全国卷 13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解析Fe3 具有氧化性 能被维生素C还原 溶液发生颜色变化 B项正确 NaOH溶于水放热 应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 A项错误 H2最后通过KMnO4溶液 H2中含有水蒸气 C项错误 NaHSO3与双氧水反应 无明显现象 无法判断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3 2017 全国卷 13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解析A选项 发生的反应为2FeCl3 Fe 3FeCl2 Fe将Fe3 还原为Fe2 所以还原性 Fe Fe2 A选项能推出相应结论 B选项 发生的反应为4Na CO2C 2Na2O CO2中C元素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所以CO2有氧化性 B选项能推出相应结论 C选项 发生的反应为NH4HCO3NH3 H2O CO2 由于NH3与水反应生成NH3 H2O NH3 H2O显碱性 所以石蕊试纸变蓝 C选项不能推出相应结论 D选项 生成了AgI沉淀 没有生成AgCl沉淀 所以Ksp AgI Ksp AgCl D选项能推出相应结论 1 2 3 4 5 6 7 4 2017 天津 4 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解析A项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a2CO3 达不到除去Na2CO3的目的 错误 B项 蒸干AlCl3溶液 最终得到Al OH 3而不能制备无水AlCl3 错误 C项 苯甲酸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大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的步骤为 加热溶解 趁热过滤 冷却结晶 洗涤晶体 错误 D项 NaBr和KI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Br Cl2 2Cl Br2和2I Cl2 2Cl I2 反应得到的溶液分别用CCl4萃取 溶液均分层 下层呈紫红色的为I2的CCl4溶液 下层呈橙红色的为Br2的CCl4溶液 故可鉴别 正确 1 2 3 4 5 6 7 题组三新题预测5 下列实验中 对应的操作 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解析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而常温下 铜和浓硫酸不反应 不是发生钝化反应 故A项错误 FeCl3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 加入Mg OH 2粉末 调节溶液的pH 促进铁离子的水解 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故B项正确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 故C项错误 应用同浓度同体积的酸性KMnO4溶液与同体积不同浓度的过量H2C2O4溶液反应 通过测量褪色的时间长短来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否则高锰酸钾浓度越大 褪色的时间反而长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6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解析Cl2 S2 S 2Cl 滴加新制氯水与直接通入Cl2等价 A项正确 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 能氧化亚铁离子 C项正确 加入KI粉末于饱和AgI溶液中 析出AgI沉淀 说明饱和AgI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解析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应的盐也可能是亚硫酸盐 亚硫酸氢盐 碳酸氢盐 A项错 只有Al3 遇NaOH才能产生 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 的现象 B项对 新制Cu OH 2悬浊液与葡萄糖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产生红色沉淀 C项错 存在Fe3 干扰 D项错 1 2 3 4 5 6 7 解答有关表格分析型实验题的思维模型第一步 明确题干信息 掌握题目要求 属于 因果关系型 结论与操作相关型 方法原理应用型 等的哪一类型 第二步 认真阅读表格要素 明确表格各栏目信息 1 判断原理与现象或结论解释的关系 2 判断 目的 仪器 试剂 的合理性 3 判断 仪器 或用品 与 实验 的对应性 4 判断 分离 提纯方法 与 原理 的合理性等 练后反思 第三步 逐项判断 不遗漏任何信息 多用排除法 特例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