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的防范探析

上传人:都** 文档编号:573623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风险的防范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金融风险的防范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金融风险的防范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金融风险的防范探析 学习中心: 内蒙古学习中心 学 号: 090F12133007 姓 名: 任 海 清 专 业: 会 计 学 指导教师: 洪 晓 晴 2015 年 9 月 12 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 任海清 学号:090F12133007 专业: 会计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金融风险的防范探析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金融风险问题是严重影响市场金融秩序的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该论文从金融风险的现状问题入手,对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最终提出解决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文章结构合理,内容比较充实,文章层次清晰,逻辑性较强,观点正确,语言使用流畅。文献使用得当。不足之处是个人观点较少,创新较少。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洪晓晴所在单位内蒙古电大指导时间2015,9,3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任海清 学号: 090F12133007 专业: 会计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金融风险的防范探析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金融业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涉及各行各业和老百姓切身利益。金融业又是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具有突发性强、波及面广、危害性大的特点,会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严重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基于此,任海清同学以“金融风险的防范探析”为题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金融风险的定义与特征;第二部分分析了金融市场的现状;第三部分分析了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论述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与措施。综观全文,文章主题较为清楚,观点较为明确,能运用收集的资料展开分析。全文逻辑结构较为合理,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论文格式符合规定要求。按照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规定,该论文已达到各项要求。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76 评阅结论: 同意答辩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屈文彬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经管学院评阅时间2015-10-28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金融风险的防范探析,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 任海清日期:2015 年9月12日3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加速,金融业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机遇,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角色,与此同时,金融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隐患。如何去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不仅仅是金融行业和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级各地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领域。本文以国家,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方面的防范为切入点,简单探讨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1、 金融风险 2、 财务对策 3、金融安全 目 录一、金融风险概述1(一)金融风险的定义 1(二)金融风险的特征 1二、目前金融市场的现状2三、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5四、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7(一)国家层面7(二)金融机构层面8(三)企业自身层面 10致谢14参考文献151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 金融风险概述(一)金融风险的定义 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一般认为,金融风险是在资金的融通和货币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得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或者面临经营困难的可能性。这种经营困难的可能性表现在:1、经营损失可能发生在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而不是一般认为仅体现在资产业务上。既可能发生在资产方,也可能发生在负债方和中间业务,或者是其他任何方面。 2、即使没有出现直接损失,也可能出现风险。如流动性不足、信誉度降低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等,虽然不造成赢接损失,但会出现经营困难而出现支付风险。 (二)金融风险的特征 风险的特征是风险的本质及其发生规律的外在表现。正确认识风险的特征,对于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和化解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金融风险的认识有分歧,但对以下几点的认识基本是共同的: 1、金融风险是出现损失和经营困难的可能性,是指风险发生的概率。 2、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即形成金融风险的要素和所产生的损失难以完全预计,风险无时无处不在。 3、金融风险的可测性。指能够根据历史或者相关资料的分析和对主要风险指标的计算结果而对风险程度做出综合判断。 4、金融风险的可控性。通过科学的决策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可以大大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直至完全控制或者化解。 5、金融风险的相关性。金融风险与经营者的行为和决策紧密相连。同一风险事件对不同的经营者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同一经营者由于对不同事件所采取的不同措施也会产生不同的风险结果。二、目前金融市场的现状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它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工具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依托,同时也是发挥资本蓄水池作用,以迅速灵活的融资方式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和场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中国的金融市场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目前,一个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建立了相对健康发展的银行业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推进了中资银行的“出海”速度。跟随企业“走出去”,加快海外布局,已经成为大型银行国际化战略的一个支点。其中,工行在意大利成立罗马分行、建行在英国成立伦敦分行。2012年以来,由于海外金融业的不景气,各家大型银行海外“织网”提速,境外业务的净利润增速也远远超过境内,一改此前进入海外市场的困难局面。统计发现,2015年以来,工行的海外机构开业速度较快,在过去的50天中,该行有4家境外机构开业。随着罗马分行的开业,工行已经在欧洲的17个主要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建行的海外“织网”速度同样令人称道,仅2015年6月一个月,就有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和米兰4家分行同时开业。该行中报显示,截至2015年6月末,建行已在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6家一级机构。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金融业不景气,正给中资银行加快海外布局提供了有利时机,大型银行通过并购、收购或直接设立海外机构完善境外网络。从自身经营角度来讲,银行自身存在版图扩张的内在动力,而随着国内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行,商业银行也需要扩大经营地域,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海外业务的结构依然沿袭了中资银行以往利差收入占绝对地位的传统。中行日前发布的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显示,在海外收入结构方面,五大行息差收入占比平均达90%以上;中资五大行的海外存贷比平均为123.9%。中资银行海外布局应向更深层次发展,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真正的国际化应是在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有话语权、定价权、主导和影响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资银行尚存努力空间。(二)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经过12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债券和股票为主体的多种证券形式并存,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初步健全的全国性资本市场体系,有关交易规则和监管办法也正在日益完善。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13年10月(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境内上市公司数(A、B股) (家):2489家;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 (家):107家;境外上市公司数(H股) (家):179家。市价总值21.46万亿元,流通市值1.45万亿元,市价总值与GDP的比为45.4%。证券市场在改革投融资体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也可以从股票市场筹资规模的扩张以及股票筹资额和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率变化中得以体现。中国证监会市场部公布的2010年证券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境内外筹资额突破万亿元,其中A股IPO占四成,为4882.63亿元,同比增长近160%;我国股票成交额共计54.56万亿元,同比小幅增长。同年,我国实现交易印花税545.64亿元,同比略增1.8%。筹资方面,2010年,我国证券市场共完成境内外筹资1.264万亿元,其中境内筹资额破万亿元,达到1.028万亿元。除了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外,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张,特别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扩张,也是推动中国金融资产规模扩张、改变金融资产结构的重要力量。据中央结算公司年报,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三位、亚洲第二位,债券市场已成为仅次于信贷市场的全国第二大金融产品市场。截至2014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余额为34.9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存量余额为31.79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债券市场的90.38。(三)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中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保险业务品种日益丰富,保险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保费收入较快增长。2014年,商业年金保险保费收入28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7%,有效保单6934万件,覆盖1.01亿人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设立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把保险资金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运用。在探索保险资金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中国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保险市场的发展在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外汇市场的发展 自中国在上海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后,将原来分散的外汇交易集中统一起来,为成功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体制奠定了重要的市场基础。20多年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效率不断提高,成交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了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对人民币的交易。根据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人民币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1.2万亿美元,比2012年同比增长22.5%。另外,外汇期权市场交易也非常活跃,2013年,期权市场累计成交73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3倍,从增速来看,人民币期权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外汇衍生产品,而且从市场分布而言,银行对客户市场累计成交514亿美元,增长80.4%,以企业办理期权组合业务为主,占87.9%,单纯买入期权较少;银行间期权市场累计成交218亿美元,增长5.5倍。三、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金融风险的成因较复杂,既有政策性因素又有银行经营性因素,既有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又有内部经营管理因素,既有历史性因素又有现实性因素。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引发金融风险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因,大致存在以下问题导致:投资过热、经济结构不合理;汇率僵化和国际游资的冲击;过份依赖外来投资和国际市场;金融监管不力和金融秩序混乱;国际金融投资商兴风作浪。根据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金融风险的成因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类:(一)金融风险意识普遍淡漠。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币币值稳定,金融机构运转正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也出现过通货膨胀、利率调整、股市动荡等现象,但还未让人们感到有切肤之痛,人们的金融风险意识普遍淡漠,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只重视发展经济,从不过问金融安全,甚至盲目投资,大脚大手花钱,报喜不报忧,把大量金融隐患置于脑后,漠然处之,使得金融风险得以凸现和增长,各种金融风险随之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资金受损,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经营性亏损,社会的侵害等等。(二)对外来资金监管不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各部门积极引进外资,一些人急功近利,良莠不分地把一些被人们称为残酷掠夺性投资(掠夺紧缺资源产品)、蒙骗性投资(转让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差的产品和技术)、垄断性投资(出口 渠道垄断、关键部件和技术保密、短期资本控制证券)、较隐蔽的损害性投资(投资与腐朽势力勾结)等盲目引进。这些投资对经济发展并无裨益,相反,接受这种投资越多,对经济发展越不利,引发的金融风险就越大。(三)外部环境不佳使得金融风险空前加大。根植于社会中的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不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组成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尤其是在当今经济高度融合的社会里更是如此。作为制约金融发展从而诱发金融风险的外部环境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信用滑坡,致使银企借贷合同失去应有的实际约束力,从而形成大量的银行呆坏帐;二是行政力量对银行信贷经营的干预造成银行的经营自主权残缺不全,使得银行对资产风险无法把握;三是法制氛围淡薄,特别是在企业转制过程中政府、企业联合上演的甩债“胜利大逃亡”使得银行利益严重受损;四是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腐朽思想,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打起银行的主意,抢劫、诈骗、转嫁风险等手法多样,使银行资金、信誉等有形、无形资产处于高度风险状态。(四)最大的金融风险来自于银行体系本身。银行自身管理粗放,内控乏力,使得金融风险得以增大。当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集中进入少数行业时,不仅会导致制造业严重的产能过剩,还会导致一些基础设施领域也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比如某些公路和铁路,虽然从长远看是有必要的,但投资太早会出现没有车流量的问题,商业价值低,银行信贷风险增大。这不仅使商业银行面临巨大信用风险,也使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另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里很多项目并不产生效益,没有可靠的还款来源,要完全依赖地方政府其他收入偿还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信用贷款仅是依靠地方政府财政还款,风险巨大。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财政来源的最重要途径是“土地财政”,如果当地政府能够把手上的土地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地方政府还款自然没有问题,但由于“土地财政”,也导致了各地方政府极力地推高当地房价,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还款能力是以当地房价上涨为基础的。因此,巨额的融资贷款风险一旦爆发,后果难以想象。四、如何防范金融风险金融业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涉及各行各业和老百姓切身利益。金融业又是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突发性强、波及面广、危害性大。金融领域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小的风险会酿成大的风险,局部性风险会酿成系统性风险,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严重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是我们当前经济活动中的重中之重。(一)国家层面1、建立健全制度,努力防范风险为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的发生,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出台合理的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法律法规。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特别是一些新兴的金融企业起步更晚,所以金融管理经验不足,也缺乏对金融风险的充分认识。因此,应当建立健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制度规范体系,包括风险预警制度、风险提示制度、风险紧急处置制度,风险化解与补救制度、风险防范联动机制等。切实做到对各类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补救。2、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监管部门要依法监管,依法加强监督指导,提醒企业防范风险;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对于违法进行金融活动,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要及时纠正制裁,尽量减少风险。另外,还要善于运用政策和其他机制防范风险。学习和借鉴国际通行的监管制度、标准和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监管工作力度加大,要坚持把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金融法制建设,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改进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做好金融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监管,加快构建金融安全网,依法打击各种金融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3、发挥体制优势,共同防范风险我国的金融体制和金融管理有其特色和优越性,已经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主导、金融监管机构负责、金融企业实施、国家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共同参与、金融系统相互联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格局,这个优越性是我国特有的,是非常有效的,应当把这些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共享信息,形成多道金融风险防线。重视科技运用,应当坚持防范风险、科技为先的原则,不断加大对科技防范的投入,密切关注适时跟踪金融违法犯罪的最新动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根据违法犯罪手段的最新变化进行周密应对,实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牢牢把握控制风险的主动权和先机权。4、加大金融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金融意识国家应事实求是地宣传当前面临的问题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使各级政府、企业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增强金融意识,充分了解一旦出现金融风险,银行支付不保,将会直接影响社会安定,给经济建设带来不利,从而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求得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产生一种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资产风险,提高金融资产质量的社会氛围,增强贷款企业和贷款户的还款意识。 5、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加强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国家应鼓励相关职能部门创新金融组织体系和发展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调控和监管方式。银行、证券、保险业努力开发适应企业和居民需求的金融产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坚持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适时调整利率水平和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审慎监管,使金融机构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中起到“闸门”作用;同时,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二)金融机构层面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我国的金融机构,按地位和功能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 第二类,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第三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投资银行),财务公司等。 第四类,在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以上各种金融机构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安全是各个金融机构追求的目标,也是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一个领域,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也是每个金融机构的共同使命。1、要以建设现代银行制度为目标,继续推进各类银行改革,着力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形成一批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化银行。要把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农村金融组织作用,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主体健康发展。2、提高全员素质,强化职工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尽快培养出一批懂经济金融基础理论,有较强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思想政治素质高的信贷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善于防范信贷资产风险,并对已产生的信贷风险,有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出改善和转化风险的新途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信贷人员责任心、廉洁性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其反腐倡廉的自觉性,提高防范金融资产风险的能力。3、以县为单位,由人民银行牵头组建“银团”,结成信贷风险防范联盟,实行银行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各行业务精英,发挥“银团”集体的智慧,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国家信贷资金不受或少受损失。(1)联手评估新老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对老贷款企业开户多少、信用程度、负债情况、产品市场前景等进行审议评估;对新上项目和新办企业自有资金、产品市场预测、业主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估,为信贷资金安全设立第一道防线。(2)联手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无序竞争是害人也害已的消极行为。一些企业就是借银行间无序竞争之机而骗贷、逃债的。各行之间都要严格按照国家利率政策开展存贷业务,严禁联盟成员的“地下活动”,不给新老企业留下可钻的空子,为信贷资金的安全设立第二道防线。(3)联手审查贷款企业资金流向。多头开户、账外账、小金库等,是企业逃避银行资金监管的惯用伎俩。联盟成员之间相互联手清查企业多头开户、账外账、小金库情况,可有效地促使企业把银行贷款真正用在经营和偿还银行债务上,为信贷资金安全设立第三道防线。(4)联手打击金融犯罪。金融犯罪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犯罪分子利用金融机构间各自为政的管理缝隙作案。因而,各联盟成员要结织打击金融犯罪网络,建立大额汇款、划账结算、信用卡透支询问制,及时沟通信息,不给信用卡犯罪、票据诈骗等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同时设立打击犯罪共同基金,消除打击犯罪增加个别金融机构开支的顾虑和遇事推诿、不愿承担责任现象。对内部人员利用联行汇兑作案,缴现少张、兑假作案,应从严从快查处,彻底堵实同行业之间的管理缝隙,为信贷资金安全设立第四道线。(5)联手参与企业破产评定和清偿。企业假破产已经给各家银行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各行要缔结反破产、逃债务联盟,参与企业破产,监督企业破产,依法阻止企业的不法行为。对不具备破产条件的,坚决抵制其假破产、真逃债行为。对必须破产的企业,要联手作好企业财产价值评估、登记和债务划分,确保清偿资产不流失,保证银行债务优先偿还和兑现,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把企业破产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为信贷资金安全设立第五道防线。(三)企业自身层面 每个企业都是社会金融活动中的一个细胞,影响着金融秩序的安全与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财务防范措施来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1、 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企业财务风险作用于企业,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经营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及盈利能力下降等,这些问题都与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直接相关。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应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具体来说,应加强动态分析,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提高风险价值观念,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2、合理安排企业资本结构片面追求财务杠杆效应而增加负债筹资是不科学的。在现实中,企业应当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分析确定负债融资与权益融资的最佳比例,达到资本结构最优,并实现财务杠杆效应的最大化。此外,企业在行业发展不景气时,应降低负债额度,以避免收益减少而负债压力增大的风险;在行业经济持续发展阶段,企业应增加债务促进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3、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是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来完成。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当企业经营性应收项目或存货大幅度减少时,则表明企业货款回笼情况较好,产品积压少,企业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相反,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小于净利润时,则应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惕,这种情况下,由于应收款项及存货的大幅度上升,将使企业经营能力下降,同时也易形成潜在损失。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4、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企业资产对负债能力的影响:从短期看,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尤其是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可用现金流量的多少,决定企业负债能力的高低,因此,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非负债资金。因此,企业应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等措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时,较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往往享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使得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5、 构建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体制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的构建问题。要在充分发挥民主,并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分析方法为手段,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与客观实际达到完美统一。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建立一个由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决策领导机构,这是企业进行正确投资决策的关键,必须有一支作风好、技术硬、懂管理、会经营、有创新能力的决策者队伍。决策者对风险的自控是指决策者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自身缺陷,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充分掌握所需信息,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标准与程序来实施决策。决策者的自控核心是提高自身决策水平,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根据决策的特点来改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自身的失误。我们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当充分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来控制风险的发生。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欠发达的情况下,财务人员尤其要重视财务风险的管理,保证企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与经济收益并存。企业要尽量对各种导致财务风险的因素变化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加强财务风险理,通过企业内部制度设计,技术方法以及其他各种措施来减少风险损失,增强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规避财务风险,实现企业预期的经济效益。而就群体决策而言,除了每个参与决策者做好上述工作外,还应针对群体决策的特点,合理确定决策群体的规模,加强决策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并明确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结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但是,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金融业在满足促进经济回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的同时,要进一步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国家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继续强化金融监管,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能力和水平。金融机构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既要支持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未雨绸缪,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企业要尽量对各种导致财务风险的因素变化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加强财务风险理,通过企业内部制度设计,技术方法以及其他各种措施来减少风险损失,增强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规避财务风险。致谢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洪晓晴,她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和渊博的业务素养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洪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感谢她对我的无私的帮助和教导。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们,感谢你们在此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我的建议和意见。 同时,感谢那些带给我灵感和启迪的书籍、杂志和报纸的作者们,因为有了你们,我才能顺利完成这篇论文。参考文献1王福重,金融的解释,中信出版社,20142 周洛华,金融的哲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3 马丁森,风险管理案例集:金融衍生产品应用的正反实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4 斯凯恩,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5 张亦春,郑振龙,林海,金融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6 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中国农业会计,2010,17 张晓燕,商业银行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8 苏文成,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69 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1).10 易纲,吴有昌,银行货币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1 雷浔,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一些问题J,审计与理财,2012.12(6):178-179 12 徐新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进展的分析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2.10(10):101-10213 王资燕、蒋凌毅,金融风险的防范与规避研究以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为例J,时代金融(下旬),2012.11(7):189-1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