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相互作用与物体平衡 第3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73272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相互作用与物体平衡 第3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相互作用与物体平衡 第3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相互作用与物体平衡 第3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 力的合成 1 合力与分力 合 分 等效替代 1 定义 如果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与几个力同时作用的共同效果相同 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 力 而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 力 2 关系 合力与分力之间在效果上是 的关 系 合成 分解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力的 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力的 2 平行四边形定则 对角线 矢量 如果以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则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 来表示 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图2 3 1所示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 运算的普遍法则 3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图2 3 1 两个力的合力F满足 F1 F2 F F1 F2 当两个力的 夹角变大时 合力F变 小 二 力的分解 逆过程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1 力的分解 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 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 2 遵从原则 定则或 定则 3 矢量运算法则 1 平行四边形定则 有向线段 2 三角形定则 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 第一个矢量的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 为合矢量 基础检测 1 如图2 3 2所示 有5个力作用于同一点O 表示这5个力的有向线段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 线 已知F1 10N 求这5个力的合力大小 A 50NB 30NC 20ND 10N答案 B 图2 3 2 2 多选 作用在同一点上的两个力 大小分别是5N和4N 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A 0 B 5N C 3N D 10N 解析 根据 F1 F2 F F1 F2得 合力的大小范围为1N F 9N B C正确 答案 BC 考点1 共点力合成的方法及合力范围 重点归纳1 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 1 作图法 从力的作用点起 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 再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 量出对角线的长度 计算出合力的大小 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 如图2 3 3所示 图2 3 3 2 计算法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 然后利用数 学规律和公式求出合力的大小 3 力的三角形法则 将表示两个力的图示 或示意图 保持原来的方向依次首尾相接 从第一个力的作用点 到第二个力的箭头的有向线段为合力 如图2 3 4所示 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一样的 但有时三角形法则比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图要简单 图2 3 4 2 合力的大小范围 1 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F1 F2 F合 F1 F2 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 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当两力反向时 合力最小 为 F1 F2 当两力同向时 合力最大 为F1 F2 2 三个共点力的合成 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 其合力最大 为F1 F2 F3 任取两个力 求出其合力的范围 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 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零 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 则合力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 考题题组 1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 F2 F3的作用 三个力的矢量关系如图2 3 5所示 小方格边长相等 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F1 F2 F3 方向不确定B 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3 方向与F3同向C 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F3 方向与F3同向D 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答案 B 图2 3 5 2 如图2 3 6所示 一个 Y 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 长度不计 做成裹片 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 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 弹性限度内 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A kL B 2kL 图2 3 6 答案 D 考点2 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 重点归纳1 按作用效果分解力的一般思路 2 下列是高中阶段常见的按效果分解力的情形 考题题组 3 2017年潍坊期末 如图2 3 7所示 用原长为8cm的橡皮筋跨过光滑的定滑轮 把一根木棒悬挂起来 稳定后木棒处于水平状态 橡皮筋长度变为12cm 橡皮筋与水平棒的夹角为37 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 2N cm g取10m s2 sin37 0 6 cos37 0 8 则木棒的质量是 B 0 96kgD 0 48kg A 1 28kgC 0 64kg答案 B 图2 3 7 4 2016年新课标 卷 如图2 3 8所示 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 一细线穿过两轻环 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 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 a 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 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 A m2 B m C m D 2m 图2 3 8 解析 如图D3所示 圆弧的圆心为O 悬挂小物块的点为c 由于ab 则RaOb为等边三角形 同一条细线上的拉力相等 T mg 绕a点的两段绳的拉力的合力沿aO方向 则aO为角平分线 由几何关系知 acb 120 故绳的拉力的合力与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 即每条线上的拉力T G mg 所以小物块质量为m 故C正确 答案 C 图D3 方法 正交分解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正交分解法 1 定义 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 2 建立坐标轴的原则 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 在静力学中 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 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在动力学中 习惯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 3 方法 物体受到多个力F1 F2 F3 作用 求合力F时 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 y轴分解 如图2 3 9所示 x轴上的合力 Fx Fx1 Fx2 Fx3 y轴上的合力 Fy Fy1 Fy2 Fy3 图2 3 9 例1 如图2 3 10所示 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沿河岸拉一条船前进 两个大人的拉力F1 200N F2 100N 方向如图所示 要使船在河中间平行河岸行驶 试求 1 小孩对船施加的最小力是多大 2 在第 1 问的情况下 船受的拉力的合力为多大 图2 3 10 审题突破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船受三个人的拉力的合力方向平行于河岸 2 小孩的力只平衡垂直河岸方向的力时为最小 解 1 将F1 F2正交分解如图2 3 11所示 船在河中间平 行河岸行驶 则Fy 0 图2 3 11 当小孩用力方向与河岸垂直时用力最小 所以Fy3 Fy1 Fy2 F1sin30 F2sin60 13 4N用力方向与Fy2同向 2 船所受的拉力的合力 F合 Fx1 Fx2 F1cos30 F2cos60 223 2N 题外拓展 此题属于极值问题 极值问题往往是动态的过程分析 如何把动态转化为静态是处理此类问题的关键 本题巧妙地利用正交分解法使垂直河岸的分力为零 得到小孩的最小拉力 若本题中小孩的力改为由船的发动机提供 发动机如何提供一个最小的力才能使船垂直驶向岸边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下 触类旁通 1 如图2 3 12所示 木块在拉力F作用下 沿着水平面 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 则力F与摩擦阻力的合力方向 A 水平向左B 向上偏左 C 竖直向上 图2 3 12 D 可以在竖直向上和力F方向之间答案 B 易错点1 力的合成与分解中多解的问题 例2 多选 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 下列情况得 到唯一解的是 A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求第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B 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求两个分力的方向C 已知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D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求这两个分力的大小 解析 由图2 3 13甲知 选项A不正确 由图乙知 选项B不正确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知道C D正确 乙 图2 3 13 答案 CD 甲 触类旁通 2 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 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 F的方向成30 角 分力F2的大小为30N 则 A F1的大小是唯一的B F2的方向是唯一的C 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 F2可取任意方向 解析 如图D4所示 因为F2 30N Fsin30 25N 以F的矢尖为圆心 以30N为半径画一个圆弧 与F1有两个交点 这样F2有两种可能的方向 F1有两个可能的大小 因此C正确 答案 C 图D4 易错点2 绳上的 死结 和 活结 模型 1 死结 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 且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 死结 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 因此由 死结 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 2 活结 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 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 活结 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 绳子虽然因 活结 而弯曲 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 所以由 活结 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 例3 如图2 3 14甲所示 细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 ACB 30 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 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 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 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 求 甲 乙 图2 3 14 2 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3 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解析 题图甲和乙中的两个物体M1 M2都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平衡的条件 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 其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分别取C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 3 15甲和乙所示 根据平衡规律可求解 甲 乙 图2 3 15 触类旁通 3 如图2 3 16所示 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 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 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O 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 细线跨过滑轮O 下端系一个重为G的物体 BO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 30 系统保持静止 不计一切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 3 16 A 细线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 G2 B 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 G2 C 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D 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答案 D 4 2017年陕西宝鸡质检 如图2 3 17所示 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吊起 该同学对绳的竖直拉力为F1 对地面的压力为F2 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 则在重物缓慢上升的过 图2 3 17 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逐渐变小B F1逐渐变大C F2先变小后变大D F2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