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下第12课《钻木取火》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2991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下第12课《钻木取火》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春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下第12课《钻木取火》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春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下第12课《钻木取火》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下第12课钻木取火word教案备课时间:xx.5.6 授课时间:5.13教学目标:1、通过摩擦生热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2、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知道钻木取火运用的是摩擦生热的道理,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教学重难点:知道钻木取火运用的是摩擦生热的道理。教具准备:1、教师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钻木取火的资料。2、教师准备槐木、梧桐木、砂纸、铁条、绳子、火柴、有关钻木取火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有关钻木取火的话题,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1、钻木取火摩擦生热(1)交流有关钻木取火的资料。(2)实验方法:选择比较硬的条状木头(如槐木),把木头的下端用刀子削尖;再选择比较软的木头(如梧桐木),用小刀剜一个小洞,平放于桌上,再用绳子缠在槐木上,用一个比较硬的东西顶住槐木上端,让学生一边一个来回拉,观察现象。(3)让学生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钻木取火的道理。 教师参考资料:摩擦会产生热量,也就是摩擦生热。2、其他摩擦生热实验(1)选择实验材料,验证摩擦会产生热量。(2)学生做实验。搓手。用砂纸打磨铁条。在黑板上摩擦火柴。(3)交流实验现象,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其中的道理。教师参考资料:机械能能转化为热能。(三)科学与生活1、生活中有哪些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教师可根据课本上的图片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并启发学生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2、讨论“摩擦生热”的利与弊。利:冬天双手摩擦可以产生热量,使手变得暖和。弊: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导致钻头损坏等重点讨论:摩擦生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商量解决的办法,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3、机械能除了转化为热能以外,还可以转化为什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光能、声能等方面的例子。使学生意识到能量之间的转化是多角度的。(四)拓展活动查阅资料,继续了解古代人用火的方法和历史。参考资料:古代取火法:1、用木燧;2、用金燧;3、用石敲火。 木燧:即钻木取火。相传,有一个叫燧人氏的人,见大鸟啄木出火(也有说看到森林自行起火),认为木中藏火,于是几经攻治,几番试验,才创造出人工钻木取火的法子,人类才有了自己取的第一把火。此法后世一直沿袭,曾经历了数千年之久。这一古老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步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金燧:金燧,即向太阳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周礼载:秋官避开炬,负责用夫燧向太阳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种用具。它是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先放置艾、绒之类,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记记载了用金锡为镜,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见,我国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学原理取火的技术了。 以石敲火:到了魏晋六朝,已经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发的火,叫石火。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铁片与石相撞,在下面放着火绒,当火星落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取灯接引,即取得火。火绒,是艾或纸,加以硝水制成,揉之使软,极易起火。取灯,北方叫发烛,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状,长五六寸,涂硫磺于首,遇火即燃,用以发火。在南方,发烛则用松木或杉木制成。以石敲火之法盛行后,必须有引燃物配合,所以发烛、火寸等助燃物的行业就逐步发展起来。 光绪初年,火柴还未盛行。当时取火技术又进了一步,用一种叫火镰的工具。这种火镰,缝皮为包,安铁为刃内装火石一片,火绒一团,如果要用火,取火绒少许,放在石上,再用铁刃撞击,能发出火星,顷刻间就得火,是当时吸旱烟者不可离身之物。后来有了火柴,火镜、火石、火绒等物就逐渐衰落了,最后消失。板书设计:12、钻木取火教学反思:知道钻木取火运用的是摩擦生热的道理,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附送:2019春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下第13课通电的线圈(一)word教案备课时间:xx.5.6 授课时间:5.20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试验;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便于学生日后更好的利用它解决问题;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图表或文字)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电能产生磁;能够根据所给材料制作电磁铁;知道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 知道电能产生磁;能够根据所给材料制作电磁铁;知道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教具准备:布置学生准备:铁钉、导线、电池盒、电池、回形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以装有电磁铁的盒子为道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将这个道具叫做“魔盒”,告诉学生它能吸铁钉并实验。问学生“神不神奇?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磁铁)并不认为神奇,然后让学生猜里面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磁铁),教师再问“磁铁能不能吸引男女?”然后分别让男女同学上台端铁钉,教师手持电磁铁开关来吸铁钉。(不同性别同学端铁钉时教师分别让开关断开与连通,这样“魔盒”时吸铁钉时不吸。)再问学生“神不神奇?”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的基本构造,使学生了解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导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取引发他们质疑思维的事实,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磁铁)的回顾,演绎对新知识(电磁铁)的关注,从而提出问题 ,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二)探究新知:1、制作电磁铁,发现电磁铁特性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制作电磁铁所需材料,使学生自主探究制作电磁铁的方法。 (2)小组合作,制作电磁铁,并对电磁铁进行效果测试。 (3)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4)小组汇报测试结果。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电磁铁磁力有大小、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有两个磁极、磁极可以改变等特性,提出继续探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电磁铁,加深学生对电磁铁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原型模仿、创造及动手能力。在制作电磁铁的过程,学生能够发现电磁铁的一些特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探究,获取事实。 (1)学生针对“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选择适合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3)小组交流实验方案,论证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方案,实现资源共享。 (4)各小组依照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验证猜想。 (5)小组汇报交流实验过程和结论,得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6)教师总结研究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获取有用的科学事实,在所获取事实的支撑下进行有序的逻辑思维,在验证的事实中判断假设结论的正确与否,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三)科学与生活: 1、通过学生的生活积累自己说说哪里用到电磁铁。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几个常见的电磁铁应用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电磁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四)拓展活动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电磁铁。板书设计:13、通电的线圈(一)教学反思:知道电能产生磁;能够根据所给材料制作电磁铁;知道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