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语文六年级十二册语文作业本第五组答案(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2807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语文六年级十二册语文作业本第五组答案(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语文六年级十二册语文作业本第五组答案(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语文六年级十二册语文作业本第五组答案(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语文六年级十二册语文作业本第五组答案(人教版)一、看拼音,写词语。 jun zng rng y wn qing l chng bi( 捐 赠 ) ( 荣 誉 ) ( 顽 强 ) ( 里 程 碑 )fn x yn tu f l sun jin( 分 析 ) ( 隐 退 ) ( 乏 力 ) ( 酸 碱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侵蚀( sh sh ) 冶( y zh )炼 淡泊( p b )执著( zh zhu ) 卓( zhu zhu )有成效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 ( ) 袭:趁人不备,给予攻击; 照样做; 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2、她一生共得了107个名誉头衔。 ( ) 衔:用嘴叼; 奉,接受;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3、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 ) 盛:兴旺,繁盛; 强烈,旺盛; 热烈,大规模的; 深厚。四、按要求从课文里找出相应的词语。 近义词:庄重( 端庄 ) 坚定( 执著 ) 疲倦( 疲惫) 反义词:人工( 天然 ) 所有( 唯一 ) 肃然无声( 人声鼎沸 )五、照样子,用带点字写句子。1、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雨天里,母亲为孩子撑开的雨伞,不,那不是雨伞,那是呵护孩子的温暖之手。2、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 无论发生什么事,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儿子。 六、摘录句子。课文题目是“跨越百年的美丽”,通过学习,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居里夫人这种不朽的美?请摘录相关的句子1、巨大贡献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2、勇于探索、忘我献身。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3、淡泊名利 “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七、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 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 ),变成( 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 ),变成( 一条条科学定律 ),她变成了( 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卓有成效文中指居里夫人在工作中非常有成就。 侵蚀文中指镭射线在破坏居里夫人的身体。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 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指的是 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3、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短语。这四个“变成”写出了居里夫人 奋斗的一生和不朽的功绩 。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比一比,再组词。燥( 干燥 ) 诞( 诞生 ) 玫( 玫瑰 ) 偶( 偶像 )澡( 洗澡 ) 涎( 垂涎 ) 枚( 枚举 ) 遇( 遭遇 )械( 机械 ) 摇( 摇篮 ) 浸( 浸润 ) 密( 机密 )诫( 告诫 ) 遥( 遥远 ) 侵( 侵略 ) 秘( 秘密 )凯旋 重新 计量旋风 重量 重量 二、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1、虽然很少见,但还是有与它配对的。( 无独有偶 )2、见到事情的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见微知著 )3、反复思索也无法理解。( 百思不得其解 )三、照样子,写词语。无独有偶 (前俯后仰) (深入浅出) (喜新厌旧) (弄假成真)追根求源 (见多识广) (改朝换代) (大惊小怪) (胡言乱语)四、选词填空,再写句子。创造 发明 成就 发现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成就)。读了上面的句子,从所填词语的排列顺序中我发现:“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几个词层层深入,后一个比前一个更有突破。我也来学学这种写法,写一句话:例1: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善于“举一反三”的人,却从中有所领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有所成长。例2:这些都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困难。坚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人,却因此获得磨砺,获得启示,获得进步,获得成功。 (可以自己写!) 五、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 ) 追根求源( 刨根问底 )2、文中加点的“差不多”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因为去掉“差不多”,就是把它一概而论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里的“?”指的是 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指的是 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 不断的追问,不断的探索 ,人们 解决了问题,发现了真理 。文中这样表达的好处是:更加突出主题,过度自然,增强说服力,加深读者印象。 (二)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 有准备 )的人,给那些( 善于独立思考 )的人,给那些( 具有锲而不舍精神 )的人。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短语。2、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道“见微知著”中的“微”分别指 水漩涡旋转的方向 、 紫罗兰的变色 和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 而“著”则分别指 漩涡方向跟地球自转有关 、 发明了石蕊试纸 和 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跟课文的第1自然段之间有 前后照应 的关系,都向我们说明了 只有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六、小练笔。课文用三个事例,反复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问号之后”。这种摆事实,讲道理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请你学习这种写法,先确定一个观点,然后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它。 (这个 自己写吧!) 回顾拓展五一、看拼音,写词语。juan zeng dan sheng ling yu fen xi ( 捐 赠 ) ( 诞 生 ) ( 领 域 ) ( 分 析 )wan qiang qin shi fa li yin tui( 顽 强 ) ( 侵 蚀 ) ( 乏 力 ) ( 隐 退 )li cheng bei ni shi zhen zhuo you cheng xiao( 里 程 碑 ) ( 逆 时 针 ) ( 卓 有 成 效 )si kong jian guan jian wei zhi zhu ( 司 空 见 惯 ) ( 见 微 知 著 )二、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读音或字。(红色的是要划去的)糊( hu hu )弄 瑰( gui gui )丽 曲( qu qu)线流传( chuan zhuan ) 岁月流转( zhuan zhuan )提( 练 炼 ) 神( 秘 密 ) ( 振 震 )奋 ( 魄 魂 )力震( 憾 撼 ) ( 治 冶 )炼 ( 尝 常 )试 ( 容 荣 )誉三、给带点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1、玛丽居里走上科学院的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鸦雀无声 )。2、居里夫人的美名( 美誉 ),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 举世闻名 )。3、谢皮罗教授敏锐( 敏感 )地注意到了水流漩涡的方向问题。4、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 沉重 )代价,坚定( 坚毅 )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 抛弃 )飞离地球的努力。四、从“日积月累”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1、迎难而上2、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3、精益求精4、举一反三5、各抒己见 独出心裁6、实事求是五、阅读回顾。勇于探索、忘我献身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善于从细小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六、收集格言警句。 有关科学精神的成语、格言或警句。成语: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 实事求是 精益求精 格言警句: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牛顿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布鲁诺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巴甫洛夫 七、默读短文,完成练习。明星上的一粒微尘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有一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 计算),发现有一处(核算 计算)错了。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改正)。华罗庚读完信,立即翻开书来看,再一算,自己果然错了。他赞不绝口:“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呐!看来他在数学方面也挺有研究的。我一定要会会这个年轻人。” (可以自己写哦!)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朗读 宣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个年轻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被誉为“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人”。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红色的划去)2、仔细读读陈景润写给华罗庚的信的内容,想想这里的“明星”和“微尘”分别指什么?答:这里的“明星”指华罗庚写的堆叠素数论这本书;“微尘”是指这本书里的一处计算错误。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当华罗庚发现自己的计算的确出现了错误后,他会怎样称赞这位写信的“普通的青年数学教师”?请发挥想象,写在文中的横线上。4、华罗庚和陈景润各有怎样的精神品质?答:华罗庚谦虚,能知错就改,一视同仁、事实就是。而陈景润敢于提出问题,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附送:2019年语文六年级第十二册课内复习第1课 文言文两则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惟弈秋之为听。( ) (3)一人虽听之。( ) (4)思援弓缴而射之。( )(5)虽与之俱学。( ) (6)弗若之矣。( )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1)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 今义: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 今义: (3)孰为汝多知乎? 古义: 今义: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曰: 。(2)我以日始出时 ,而日中时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1)学弈告诉我们 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 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 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5.解释加点字。(1)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5)孔子不能决也。 (6)孰为汝多知乎。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孰为汝多知乎? 3.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4)孰为汝多知乎? ( )9文学常识填空。1. 学弈选自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 、 。2.两小儿辩日选自 ,相传为战国时期 撰写。第2课 匆匆1.读读说说。本文作者围绕“ ”展开叙述,先写 ,再写 。最后发出“ ”的感叹。2.读句子,仿照作者的写法,将意思续写下去。(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 了,有再 ; 了,有再 ; 了,有再 。(2)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 的时候,日子 ; 的时候,日子 ; 的时候,日子 。3.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1) (2) 4.明辨是非。我能在括号中写出句子的修辞方法。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2.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 ( )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呢? ( )5.我知道:匆匆是一篇( ),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 )他宁肯饿死,也不领( ),因而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他的散文文笔秀丽,风格独特,堪称典范。代表作有( )、( )、( )、( )等。第3课 桃花心木1.读片段,结合课文内容完成填空。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得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1.“不确定”的意思是 ;树在生长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有 ;人在生活中有诸如( )的“不确定”因素。2.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可以长成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 ,就能成为 的人。我由此明白了作者是在借 的生长,来比喻( )的成长。2.填空并答题。种树的人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会锻炼出一颗(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 )转化为( ),努力生长。这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 ),借( )喻( ),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第6课 北京的春节1.读一读虽然这篇课文比较长,但读起来很有味道。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北京的春节按老规矩是从 开始到 结束。北京的春节有 等习俗。2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 色为全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男女老少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1)正月十五,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整条大街像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2)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统统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 )(3)除夕,家家赶做年菜、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正月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 )3.写出下列节日的农历时间。除夕( ) 腊八( ) 春节( ) 元宵节( )小年( )3.课文是按着( )的顺序来写的。写得最详细的是 、 、 、 这四部分内容。4.读文段完成练习北京的春节(选段)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2.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是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 ),在文中起( )的作用。正确的选项是:A.过渡句 承上启下 B.中心局 总结 C.总起句 总起第10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1.通过认真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写的是 的回忆,回忆了父亲( )在 、 、 这几件事。2.读下列句子,并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在文后横线上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然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 )从这里我看出李大钊对亲人 ,对工作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可见,李大钊把 看得比 更重要。(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 )从这里,我体会到李大钊在敌人面前 。(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我从“ ”“ ”“ ”等词语中体会到李大钊对 。从上面四句话中,我了解到李大钊是一个 的人。3.从课文中找出和它们照应的句子写下来。(1)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2)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4.轻松阅读,完成练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从这组关联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2.读文段,“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提示:共有三点):(1) (2) (3) 3.读画“ ”的句子,填空。“轻易”在课文中是 的意思。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 。这段话运用了 ( )描写,表现了李大钊 的精神。4.我想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来概括选段段意。 5.“籍”的音序是( ),音节是( )。6.如果你来到李大钊的塑像前,你会说什么? 第12课 为人民服务1.结合资料袋的内容,反复朗读课文,然后填空。为人民服务是 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 同志而做的演讲。它主要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方面的意思:(1) (2) (3) 2.读拼音,写词语。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是ch d( )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我们认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s d q su(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虽然我们的战士来自w h s hi( ),但我们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所以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xn wn( )起来。3.将下列词语正确搭配在一起。遵守 看到 提高 战胜 改正 改进工作 缺点 制度 成绩 困难 勇气( )( ) ( )( )( )( ) ( )( )( )( ) ( )( )4.填写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另写一句话。(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一定会兴旺起来。 5.读读想想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固: 或: (2)这句话的意思是 。3.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练习课本及课外知识,按要求写出相关的人名.死得“重于泰山“的英雄有 死得“轻于鸿毛”的罪人有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1.(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一定会兴旺起来。2. ( )是什么人,谁像我们指出( )行。3.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第14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1. 我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选自 作家安徒生的童话集 。我还知道 等故事也都选自于这本书。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次擦燃火柴来暖和自己,而且,每次擦燃火柴都会在火柴擦然的的亮光中看到种种幻象的故事。小女孩看到的幻象分别是 、 、 、 。 2.读读下列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写写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1)雪花落在她的金黄色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她没注意 她注意的是 ,因为 。(2)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A)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它们是( )和( ),而光明、寒冷、饥饿的反义词分别是( )、( )、( )。(B)“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请联系课文中小女孩的幻想,发挥你的想象,用几句话具体描绘一下。 (C)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3)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A)句中两个“幸福”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B)你从两个“幸福”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15课 凡卡1.读课文并填空。凡卡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凡卡写信给他爷爷的事,他告诉爷爷 。2.细读课文,写体会。1.作者在写信的过程中穿插了两次往事的回忆,这两件往事分别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两件往事分别是: 和 。3.积累语言,品味鉴赏。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中撒满了快活的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作者写这一段话目的是通过乡村晚上的美丽景色,表现凡卡 的心情,衬托凡卡 。4阅读理解。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ju jio)睡着了。老板揪(ji qi)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chu cu)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ju jio),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2这段话从 、 、 这个方面反映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很 。3画出老板、老板娘打凡卡的动词,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打”。 。4这段话中凡卡向爷爷诉说自己的遭遇,概括起来有如下方面:(分条列出) 5读了这段话,我们了解到老板的 ,伙计的 ,更深刻地体会到凡卡的 。6画线的句子在朗读时应该用什么语调和情感去读?( )A.哀求 B.亲切 C.不满 D.愤怒5.读一读,做一做: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A. B. 第18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1.读一读,填一填。读了课文之后,我认为课题中的“美丽”指的是 。2.读句子,根据提示填空。(1)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请找出一对反义词。( )( )(2)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句话的意思。( )(3)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一如既往”的意思是 。(4)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A)“淡蓝色荧光”是居里夫人用 时间提炼出来的 克镭发出的光,也就是她的成就。(B)融入了“美丽的生命”是指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 为代价获得的;“不屈的信念”是说 。3.阅读理解: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1)“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找出文中表明居里夫人爱国感情的句子,画上“ ”线。(3)文中“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中的“躺”字,你怎么理解? (4)这一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你认为居里夫人性格中最可贵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第20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通过思考,我明白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题目的意思,它告诉我们 。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