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上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27200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上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六年级上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六年级上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上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学会本课8个,理解15个词语,认识多音字。3、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4、感受儿童团员们从小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因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4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破题法、问题教学法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谈谈对红军的认识,领会红军品质。2、揭示课题,读题,解题3、据题质疑:(主要问题有)谁在什么时候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他们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他们在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他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结果怎样?二、初读感知: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思考以上几个问题 (3)提出疑难问题。2、交流读书结果:(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提出不懂的词语适当解决。(2)回答以上四个问题所在的段落,理清课文脉络,分段(3)交流分段结果(4)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并再次质疑,根据情况解答。三、学习第一段:1、自学课文,回答:他们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2、交流3、概括段意4、指导朗读四、布置作业:尝试自己解决另两个问题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自主探究,学习第二、三段1、 师引读:儿童团员们始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虽然4月的川北,春意盎然 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理解“春意盎然”、“心急如焚”,体会环境烘托的作用领会对比写法 感情朗读本节2、出示问题:他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3、小组合作,初步研读课文46节后交流: 累壮胆睡大庙 饿吃供品馒头 怕紧挨靠着坐4、最使你感动的哪一点?再次研读课文46节5、再次交流,说明理由,感情朗读:(1)夜宿神庙:着重体会环境的烘托作用说神庙可怕,理解“愈发”、“耸立”、“龇牙咧嘴”、“凶神恶煞”用自己的话说说神庙可怕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质疑感情朗读(2)朝食供品:体会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 用换词法领会“嚼”字的妙用 分角色朗读6、他们的困难就这些吗?还会有哪些?他们又是怎样克服的?读第7节第1句后,回答根据自己喜欢,选择其中一点,或此外的困难,展开想象写话交流7、学到这里,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这些儿童团员们说?8、理解妇女部长何连芝说的话的意思(1)谈谈为什么说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2)课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有没有更深的意义吗?9、朗读课文,概括第二、三段的段意三、拓展作业再现儿童团员们与红军战士重逢的情况1、自由组合,讨论儿童团员是怎样与红军重逢的,重逢时大家的表现,以及问长问短说些什么等2、编写剧本3、确定演员,编导短剧第三课时一、复习二、学习单元提示,概括主要内容1、自学提示,回答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及步骤2、回答本课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借助课后第三题,自己尝试概括主要内容4、交流5、师小结三、诵读自己喜欢的句段四、展示同学们的表演五、拓展课外阅读2飞夺泸定桥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2逐步培养学生叙述事情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能力。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引导法、谈话法。(二)学生学法自读法、讨论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l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二)难点通过读课文,理解题目中“飞夺”含义。(三)疑点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四)解决办法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解“飞夺”的含义,然后结合重点字词,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分别理解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的,还可结合看录像,体会任务的艰巨,在全文学完后,再归纳写作方法。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教师首先介绍时代背景,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然后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条理,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归纳小结,共同探究,交流汇报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最后回到整体,提炼写法。(二)学生活动设计课前动手搜集资料,课上通过初读了解故事梗概,精读时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达到理解深入,表达清楚,课后交流感受,共同提高。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揭示课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城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板书课题)(二)结合课文前的自学要求,自读课文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生词的意思。2细读课文,思考:(1)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2)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新词。2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3回答自学中的两个问题。(l)说说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结合课文第l自然段的有关文字,也可结合有关的背景资料。)(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抢时间、夺天险。)(四)质疑问题1再读课文,记录下不懂的内容。2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1)“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2)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是怎么“飞夺”的?第二课时(一)交待本节课学习目标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自学课文,解决上节课大家提出的问题。(出示题目)(二)讨论、交流,解决重、难点1自读课文,思考上节课提出的两个问题。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动态。)3交流讨论结果:(1)交流题目中“飞”、“夺”的含义。(教师要注意引导,结合学生的回答,概括出“飞”就是抢时间,“夺”即为“攻大险”。教师板书:抢时间、攻无险。)(2)交流“飞夺”泸定桥的原因。学生先结合第1自然段和预习中学到的知识来谈。(重点抓两方面:一、泸定桥是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二、结合石达开的事例,理解我军如果不及时夺桥也可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结合第23自然段谈抢时间的原因。(引导学生概括出:时间紧、路程长这两点,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20多小时、120公里。)4交流“我军究竟是怎么飞夺泸定桥的”?(l)结合第4、5自然段,谈谈我军究竟是怎么“抢时间”的。(主要概括出:不顾吃饭、冒雨前进、点火赛跑。)(2)可追问,抢时间的结果怎么样?(可重点抓“抛”字体会我军行军之快,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3)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提示学生把红军勇于克服困难,善于和敌人作战的精神表现出来。)(4)结合第6自然段,谈谈为什么夺泸定桥是攻天险?(可从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入手,提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说?然后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来谈夺桥的艰难,重点抓“红褐色”、“浪花三米多高”、“涛声震耳欲聋”、“抽木板”、“筑好工事”等词。)(5)结合第7、8自然段,谈谈我军是怎样攻下天险的?(可先看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联系语言文字谈感受,体会红军奋不顾身的精神。)(6)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三)总结全文,理清课文条理,进行小练笔1回顾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飞夺泸定桥”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2师小结: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是记事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3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小事。(四)指导字形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记住这些生字。2全班同学自由选择最易写清的字,练写两遍。(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预习下一课。附:板书设计3了不起的女孩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3、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4、感受李欢战胜疾病和学习上的困难的拼搏精神。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感受李欢战胜疾病和学习上的困难的拼搏精神。学法指导初步学会用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小黑板、字词卡片。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 目标: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过程: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1)看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把课文读通顺,(3)不理解的词句划出来。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时指正。二、理清文章脉络。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的思路是怎样的,你认为应该怎样分段?2、讨论。三、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质疑。2、讨论:“绝症”什么意思?联系课文下面的哪两句话理解?3、理解“他们是来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国际慈善活动的”这句话的意思。-让全世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地,都能得到成长。表达了活动发起者唤起人们关心孩子,特别是哪些残废的、身患绝症的孩子的愿望。4、“意蕴深刻”什么意思?指名读第二节,思考:这件作品蕴含着什么意思?4、概括段落大意。四、作业指导:1、书写:亨瘫彰2、组词:亨( ) 瘫( ) 彰( )享( ) 摊( ) 章( )第二教时 目标:学习课文第二、三段,感受李欢战胜病疾和学习上的困难的拼搏精神。过程:一、朗读1、2两节课文。二、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第二段,思考:为什么说李欢是了不起的女孩?2、讨论并板书:与病魔作斗争(1)顽强的毅力完成作业困难,从不要求照顾长期住院,坚持学习(2)热爱和平的诚心3、李欢为什么会有如此非凡的表现?4、自由读第四节,思考上面问题。5、“铁着心”是什么意思?妈妈的用心何在?6、“苛刻”什么意思?“殊荣”呢?7、从第9节中,你读懂了什么?(李欢平时练习剪纸)8、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三、学习第三段。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老亨利为什么命令在儿童村升起中国国旗?2、指名读,质疑。3、4、讨论:(1)李欢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练就一套出神入化的剪纸技艺。(2)李欢有一颗热爱和平的诚心。5、如果你是李欢,看到国旗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儿童村升起,心里会怎样想?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完成部分作业。第三教时 目标:概括段落大意,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过程:一、自由读课文,质疑。二、讨论学生的问题。三、概括段落大意。四、归纳课文主要内容。1、这篇课文不同于第1、2篇记事的课文,记事的课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比较清楚,而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人的,因此,在给课题添加内容时,要按怎样的思路想:谁是“了不起的女孩”?她怎样了不起?她在什么事情中得到谁的表彰?2、讨论:李欢是西安一所小学的学生。她身患绝症,但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和学习上的种种困难,成了一个三好学生。1992年5月应邀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国际慈善活动。临行前李欢用无力的小手,剪了一份精致的礼物送给活动发起者亨利。亨利命令在儿童村升起中国国旗,以表彰这位了不起的中国女孩-李欢。五、完成作业本上其余作业。军礼一.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进而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3学习陈司令员严格要求家人,以身作则遵守一切制度的优秀品质。二教学重点:复述课文,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教学难点学习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进而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四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录音机。五教学时间:三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二)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教学重、难点: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揭题“军礼”2设疑问:谁给谁敬军礼?(二)初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2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1)详细复述(2)简要复述3指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出示提示:课文记叙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在();人物有()、()和();主要人物是()。(2)填表出现人物发生的事情“她”到门岗处仍骑车前进哨兵拦住“她”,要“她”下车,走进大门。陈司令员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哨兵回了一个军礼。(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分组讨论:事情是怎样叙述的?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指名划分段落,并概括意思。第一段(19):“她”无视进司令部大门要下车的制度,对哨兵傲慢无礼。当哨兵锁了“她”的车时,“她”认为当司令员的爸爸能帮“她”,于是打了电话。第二段(1011):陈司令员来了,径自走向哨兵,并庄重地行了个军礼,哨兵向司令员回了个军礼。第三段(1213):“她”呆呆地望着两代军人,惭愧地低下了头。(四)检查预习情况1默写词语不屑迅速贴画挺胸撑伞沸腾魁梧瞟一眼胸脯2练习(1)填空( )若无人不动( )色热血( )( ) 脚步(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军人( )的身材( )的目光( )的脸( )的军礼( )地望(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故事的意思讲给家长听。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赏析课文,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课文内容,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导语: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心理的。(二)听录音读课文,并连线。出示投影:哨兵傲慢无礼“她”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陈司令员尽职尽责(三)自学课文教师提要求:()边默读边画出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语言用直线表示,动作用曲线表示,神态用括号表示。)()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句子:猜猜他(她)当时的心理()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我”是司令员的女儿,你一个小小的哨兵管得了“我”!)()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我”爸爸来了,看他怎么教训你,哼!)()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这名小同志,对工作真是尽职尽责,都是“我”女儿不守规矩,应该代女儿道歉。)()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司令员不但没有责怪“我”,而且还给我敬礼,这太令“我”感动了!“我”由衷地敬佩您!)说明:猜想的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不做统一答案。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教师指导深读课文()体会带点字的妙用,出示句子: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瞥”和“瞟”这两个字,都有“看”的意思,把他们分别都换成“看”好不好?说明原因。(当然不好。因为“瞥”和“瞟”虽然都有看的意思,但看的程度不同。“瞥”是很快地看一下,说明她不把哨兵看在眼里。“瞟”是斜着眼睛看,更说明她很神气,看不起哨兵。这两个字用得很妙,都能明显地体现出她的傲慢无礼。所以不好。)()指导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然后思考问题。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贴在一起了。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两代军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了,说明了什么?她明白了什么?回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五)布置作业和同学表演这个故事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回顾课文,体会人物所表现的品质。(二)用“缓缓”、“紧紧”造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人物所表现的品质。三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巩固理解。指名有感情地读全文理解题目的意思:军礼()你印象中的军礼是什么样的?()本篇课文是讲的谁先给谁敬礼?司令员给哨兵敬礼。)()这是一次普通的军礼吗?他们之间互敬军礼都包含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司令员向哨兵敬礼:包含了对哨兵行为的肯定与支持,也包含了代女儿向哨兵致歉。)(哨兵给司令员回了个军礼:包含了哨兵对司令员的敬佩之情。)你觉得陈司令员和哨兵身上各自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分组讨论、交流()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哨兵:对工作尽职尽责(二)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指名背诵,并阐明喜欢的理由。(三)练习造句缓缓:下雾了,车辆都放慢了脚步,缓缓地向前行驶。紧紧:过马路时,妈妈紧紧地拉住我的手,怕我出危险。(四)布置作业用四种对话形式围绕“在公园里“写一段话。四小结全文:本文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心理,同时也赞扬了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精神。五板书设计:军礼她傲慢无礼哨兵尽职尽责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第一教时教学目标:指导学习课文,特别是审题,明确这次作文的要求,范围、内容,指导学习“参考片段”学生选材作文教学重点、难点:明确作文要求进行选材作文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的事发生着,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很深的印象和启迪,今天,我们就试着把你心中的这件事写下来告诉大家二、 审题1、 黑板出示: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记一件难忘的事2、 审题:共同点:所记的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要集中写好一件事发生的时间: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是过去好几年的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不同点:记一件难忘的事可以是听到、看到的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必须是自己做到三、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1、 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文中列举了哪些内容的事?2、 交流,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3、 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必要把它写下来四、 教学“参考片段”明确写作要求1、 齐读习作要求审清题意,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2、 学习“参考片段”难忘的一件事(1)、默读思考:文章从几方面把一件事写具体?(2)、交流:写一位同学向老师报告:语言、动作写了老师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写了我的心理活动(重点)还有同学的反映(3)、归纳方法把事情的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五、 学生口叙作文 老师作指点,哪些地方要补充内容,把经过写具体 课后小结:亲身经历的事都能写,但要做到有意义,就有一定的困难,重点应放在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上。第二教时教学要求: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选择部分作文做评讲指点,然后学生修改作文教学重点、难点:学生作文,修改教学过程:一、 学生作文,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并了解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与不是二、 选取典型问题低额作文1-2篇让学生自诉,师生评议,提出修改意见评议重点:最能表达习作意图的这部分内容有没有写具体?该怎么改?三、 选择较好的作文12篇交流四、 对照习作要求和评改意见,修改作文课后小结:评价有一定的难处,不知道该怎么说,平时应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练习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词语,能读拼写汉字,解释带点字在词中的意思2、能在语言环境中,给多音字定音,给多义字定意3、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教学重点、难点: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教学过程:一、 读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1、 指导书写春意盎然跋山涉水震耳欲聋心急如焚奋不顾身身患绝症迫不及待赞叹不已2、 说说词义3、 齐读二、 多音字,据词定音假jia(假货)干gan (饼干)jia (假期) gan (干活)凡表事物的主体,能干或做的意思调tiao (调皮)散san (散会)表动作diao (调查)表调动分派音调等意san (松散)表名物状三、 一词多意1、 出示多意词概念:一词或一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2、 指名读“身”的五种解释,根据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四、 比较句子异同,能按样子写句子1、 出示例句,指名读思考:两句话有何不同用比喻句更形象、具体、生动2、 指导朗读:用上比喻可适当地读快一点、重一些3、 尝试练习第一句,独立完成2、3句五、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14题课后小结:习作中的一字多意是比较简单的,可多几个字的练习,提高据词定义的能力;比喻句要写得恰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一段话中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能修改病句2、复习巩固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 在一段话中,能正确使用关联词1、 关联词的意义及常见的类型表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表转折关系:虽然但是表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表条件关系:只要就如果就只有才无论都2、 自由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意思?一共几句话?每句话中前后之间的关系怎样?3、 交流,选择4、 朗读指导二、 修改句子1、 复习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符号方法病句类型修改方法修改符号句意不完整补 意思重复删意思前后矛盾删改词序颠倒换2、 修改病句三、 阅读短文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独立完成问后练习四、 课堂练习完成作业本57题课后小结:关联词运用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只有才,只要就修改符号需要好好强调附送:2019年六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期末试卷年级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在所有的生命中( )最有( )、最具有( ),被称为( )。2.珍爱生命,不仅要( )、( )、( )自己的生命,也应该要( )他人的生命。3.青少年的正常脉搏是( )。4、( )是我们身体增长的“砖瓦”,所以一定不能挑食、偏食,要做到每天均衡摄入 ( )、( )、( )、( )和( )。5.( )对人的心理也能施加影响。感到压力太大时,多运用( )、( )、( )的词语暗示自己,能使自己情绪( )、( )。6.( )、( )是火场中的“蒙面杀手”,所以身陷火场,一定要采取( )、( )措施。7.( )不仅摧残人体健康,还会( ),严重危害( )和( )。( )是个人的深渊,家庭的厄运,社会的毒瘤,人类的天敌。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吃东西只要吃自己最喜欢的就好。 ( )2.给同学起外号不属于校园暴力。 ( )3.我们的地球至今已经存在45亿多年了。 ( )4.青少年的正常脉搏为90-120次/分。 ( )5.最适宜的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1点前。 ( )6.聪明的我一定不会上当。 ( )7.胳膊脱臼了,只需要用力接上就行了。 ( )8.世界艾滋病日为每年的12月1日,国际禁毒日为每年6月26日。( )9.蚊虫叮咬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 )10.一般人的大脑使用率都超过了10%。 (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题)1.请你列出自己的5条优点?2.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步骤包括哪些?3.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途径有哪些?四.问答题。(20分)1.请你想一想怎样才能防止上当受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