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第四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件 鲁教版.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726652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第四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件 鲁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第四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件 鲁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第四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件 鲁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市场 东亚 考点一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核心知识再现 1 产业转移 1 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 2 目的 追求更高 扩大销售市场 3 产业转移的原因 国际产业转移 利润 2 产业转移的规律 1 转移主体 先是 产业和轻工业转移 然后是资金 技术密集产业和 转移 初期 中期 后期 2 转移方向 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劳动力密集 重工业 3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 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充足 高素质且 的地区或国家 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 内部交易成本 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 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 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 市场因素 饱和 避开政策等的限制 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4 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的调整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严重等 价格低廉 高 低 国内市场 国家政策 怎样实现产业转移的目的 提示寻求最优区位 降低产品成本 扩大销售市场 高分素养提升 2016 新课标全国 2 3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 瓷都 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 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 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 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 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 1 3 题 1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 产业结构调整B 原材料枯竭C 市场需求减小D 企业竞争加剧 2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 资金充足B 劳动力成本低C 产业基础好D 交通运输便捷 解析第 1 题 据材料可知 在2003年佛山原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 使得陶瓷产业开始向外转移 说明陶瓷产业已不适合在此发展 该地逐步开始进行产业的升级改造 故选A项 第 2 题 明清时期 瓷都 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 说明景德镇陶瓷产业历史悠久 技术经验丰富 产业基础好 选C项 答案 1 A 2 C 对比法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 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 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 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 具体思路是 真题考向探究 考向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的分析1 2016 新课标全国 3 5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 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 1 3 题 1 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规模B 劳动力成本C 原材料成本D 技术水平 2 20世纪90年代末 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 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 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 3 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 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A 加大政策支持 吸引日资回归B 进口越南产品 替代国内生产C 扩大生产规模 保持价格优势D 加强技术研发 培育竞争优势 解析第 1 题 家电组装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其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 降低生产成本 故选B 第 2 题 因为中国的人口数量远大于越南 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越南 所以消费市场规模更大 故选A 第 3 题 中国家电产业要发展 要占领市场必须加强技术研发 提高技术含量 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故选D 答案 1 B 2 A 3 D 2 2016 海南地理 7 9 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 从1991年成立至今 已形成长春 成都 佛山 青岛等生产基地 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 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 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 据此完成 1 3 题 1 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A 吉林省市场B 东北市场C 全国市场D 欧洲市场 2 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 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A 减少运输成本B 降低生产成本C 获取更多利润D 扩大市场占有率 3 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 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 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C 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 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解析第 1 题 从材料信息汽车企业 总部设在长春市 已形成长春 成都 佛山 青岛等生产基地 说明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市场并不止吉林省或者东北 应为全国市场 相比欧洲 长春在高档车型生产中并不占优势 所以市场定位为欧洲市场不合理 故选C 第 2 题 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看 一般产品附加值较小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 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对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影响不大 保留附加值较大的能达到追求更高利润的目的 但对扩大市场占有率起的作用不大 故选C 第 3 题 相比长春基地 其他汽车生产基地由于建设历史比较短并不具备科技优势 成都基地位于我国内陆 相比长春基地 不具备交通优势 佛山基地 经济较发达 劳动力成本较高 综合各大基地 区位和 产业转移目的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消费市场 追求更高的利润 这一规律判断 该汽车企业在其他地区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当地市场 故选B 答案 1 C 2 C 3 B 3 2012 浙江文综 37 2 10分 根据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 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 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 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 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 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 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10分 解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深圳市的工业渐趋饱和 逐步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把污染较严重的化学 造纸等对环境压力较大的企业转移出来 汕尾市发展较晚 水陆交通便利 环境承载力较大 适合接纳深圳市的产业转移 答案主要原因 土地 劳动力等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较重等 汕尾市 理由 化工 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 且运输量较大 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较大 水运条件较好 考点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核心知识再现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 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 生产分工 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 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产业结构 产业分工 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 对中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有哪些影响 提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入 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就业机会 人口迁入会增加 迁出会减少 因为工业的发展必然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 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在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中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哪些阶段 提示发达国家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 发展中国家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 在产品生产环节产业价值链中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哪个环节 提示发达国家处于设计和营销环节 发展中国家处于加工环节 高分素养提升 2017 安徽百校联考 目前 上海市正计划用3 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 化工 纺织 电子电器 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 下图 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 重点是九江 据此完成 1 2 题 1 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 油气等资源丰富 降低运费B 市场广阔 降低交易费用C 科研力量雄厚 技术支持度高D 有一定产业基础 劳动力丰富 2 此次上海 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 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B 上海城市功能转型 产业升级加快C 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D 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解析第 1 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上海市资源 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转移 目的是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 降低生产成本 江西油气资源欠缺 科研力量不足 欠发达地区产业协作 政企协作等能力差 交易费用较高 第 2 题 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移出区来说 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 虽短期导致就业率下降 但从长期看随经济加快发展会提高就业率 对产业移入区来说 缩短了产业升级和调整时间 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答案 1 D 2 B 产业转移问题的分析思路1 分析区域工业发展的特点着重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区域发展初期为轻工业阶段 中期通过资金积累 技术进步进入到重工业时期 后期基础工业与科技进一步发展 进入到高科技工业阶段 2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 主要目的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 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 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 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 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3 分析产业转移方向的规律 1 资源密集型工业布局由能源地向原料地 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转移 如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到原料到交通 市场的变化 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 2 劳动密集型工业都是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 工资较低的地区 3 污染严重的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4 分析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由发达地区流入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是资金和技术 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的一般是劳动力和原料 真题考向探究 考向产业转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 2015 浙江文综 37 3 10分 根据下列材料 完成下题 材料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 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 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 若迁移 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 若不迁移 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10分 解析讨论企业是否外迁要综合考虑影响企业成本和利润的各方面要素 辩证分析并提出合理方案 答案变化 生产成本降低 配套不完善 运输成本上升 措施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2 2013 天津文综 12 3 6分 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 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6分 解析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好处 接纳产业转移可以扩大产业的规模 提高集聚效益 利于本地产业结构的优化 促进产业发展 答案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工业集聚效益 扩大产业规模 3 2014 广东文综 41 5 8分 珠江是西江 北江 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 北江 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 三江汇集 八口入海 的水系特征 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 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题 材料珠江流域示意图 下图 有人建议将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某大型造纸厂迁移至梧州市 有人则认为不合适 推断后者认为不合适的理由 8分 解析造纸厂水污染严重 迁到梧州可对西江产生污染 对珠三角影响极大 梧州产业基础和市场比珠三角差 所以不合适 答案 可能给当地带来污染并影响下游地区 梧州市产业基础与配套环境没有珠江三角洲好 梧州市的消费市场没有珠江三角洲大 搬迁费用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