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726389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文中生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 能力目标: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节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诗歌创作能力。3、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河山,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生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剖析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文的意境。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 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对“瀑布”这个事物进行想象和思考,让学生踊跃发言,说出瀑布的特点。针对大家的发言给予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瀑布,同时展示从各个方位看到的瀑布的图片,加以解说。 2.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回忆讨论。教师帮助梳理归纳,提出“读诗,解诗,赏诗,悟诗”四个步骤。二:教学内容呈现1 读诗 (诗歌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听配音朗诵,并指出生字词)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 紫z 川chun(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李白 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2 解诗(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1)日照香炉生紫烟“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释义)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释义)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 (释义)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4.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疑:怀疑。(释义)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3 赏诗(赏诗歌意境,赏诗歌写作手法)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4 悟诗 即(悟诗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小结与拓展(一) 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二) 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三) 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诗人大胆夸张、想象手法运用的启发。用你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最美好的诗;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想象中的壮丽雄伟的庐山瀑布图奉献给大家,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将在我们黑板报上展示!山行【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径”“霜”,理解词语“石径、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2、理解诗的意思,认识秋天红叶的静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谈话释题1、同学们,在祖国语言宝库中,老师对古诗特别钟情,因为古诗特别的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山行。这首诗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杜牧所写。杜牧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烧掉。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篇。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2、释“行”,质疑。(作者在什么季节游览山间?看到了那些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二、默读古诗 、根据课后的解释,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2、结合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理解诗句1、读第一、二行: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在理解“远上、石径、斜”等词的基础上说出: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的深秋的高山上,那白云生长飘动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2、读第三、四行: (1)说说“坐、霜叶、红于”的意思,指名说说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2)幻灯出示未添色的枫林图,让生说出作者停下车来观赏的原因,然后指名为这枫叶添上颜色,成为美丽的秋色图。四、指导朗读1、导语激情课件展示“满山枫叶”、“作者下车”、“观看枫叶”的画面。枫叶如此红艳,真叫人心旷神怡,我还要坐车登山,让帷幕遮住我的视线,真是太扫兴了,还不如快快下车,大饱眼福。看到满山的枫叶,我的血液往上涌,我的心在颤动,这经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更耀眼。2、表情朗读:(个体读、群体读、配乐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五、背诵默写1、说说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儿看出?2、说说你看到这些景物的感受。3、小结:这首诗正像大家所说的,尽管是秋天,但作者突出了枫叶的红艳,表现了秋天的无限生机,秋景的清秀迷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得非常形象。请大家把这生动的诗文结合优美的图画,插上想象的翅膀,写成一篇文章。六、读写结合1、反复吟诵诗歌。2、自己命题。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色和形发挥想象,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七、布置作业1、根据上述要求完成作文一篇。2、课外阅读杜牧的其他几首诗:过清华宫、江南春、赤壁等。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