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备课.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2550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二【教学设计思路】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2、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3、本组教材各部分都是紧紧围绕秋天这个主题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相互关连,紧密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为习作做准备。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1、会认20个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两篇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2、积累好词佳句。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搜集有关秋的文章资料。课时分配课文68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 练习3课时第一模块: 第三单元预习卡项目预 习 内 容预习要求小组评价认字词第9课: 促 深 忆 逢 遥 遍 插在文中标出,做到准确熟练认读。不理解的词语能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并与同伴交流。第10课:精心 希望 拼命 奔跑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第11课: 清凉 留意 邮票 菠萝 香甜 加紧 杨树第12课 辽阔 振动 歌韵 叮咛读课文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知内容 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根据提示能概括出每篇课文的内容,与同伴交流。提问题我为什么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兄弟的忘却为什么使我“心只得沉重着”?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出来或者写下来。三、预习达标环节1.小组预习达标检查:四人小组内,小组长根据预习卡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读课文。课文内容的概括放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此环节只作交流不做评价。2.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四、教师抽查预习情况教师抽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根据抽查情况作出评价。重点指导预习中的字词、朗读的问题。梳理全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设计意图在自主预习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过关环节中,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主,同时运用学生自评、他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以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五、教师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字本单元左右结构字比较多,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字的左右两部分所占比例。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及时评价反馈,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生字听写过关。第二模块:一、 导入学习。二、预习回顾,初知内容。古诗两首学案设计内容: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前两句写诗人秋夜的孤独寂寞,后两句写夜深偶见篱下灯火,不禁想起童年的快乐生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作者王维十七岁时写的诗,一首抒写思亲的千古绝唱。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备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前两句写诗人想念亲人,后两句写亲人也在思念他。情之所至,所以写出了“独在异乡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3、美读诗句,体会作者流露的感情,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点:品重点字词,反复吟诵,体会诗歌感情。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初步预习课文。2教具与学具:录音机、图片。 教学预设第一课时一、复习前诗引入新课背李白的静夜思,说说诗人李白在这一首诗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思念家乡、亲人) 板书:思乡念亲唐朝另一位诗人叫王维,他跟李白同年出生,不仅擅长写诗,还精通书画音乐,他在17岁那年,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求学,也写过一首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读)二、初读全诗了解重阳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2、正音:“为”这里应读“wi”,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3、释题: 重阳节:指名读,齐读书上注释,并指出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我国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节日里人们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因为两个九意味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又叫老人节。“茱萸”:(读书上注解)一种有香味的植物“忆”即“思”,思念、想念;“山东”,陕西有座名山叫华山,华山以东有个地方叫蒲州,是诗人王维的老家;“兄弟”,此处的“兄弟”可以是王维的同胞兄弟,也可以是王维的亲人,朋友。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王维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三、反复吟诵体会孤独 (一)与诗题相对应的是哪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重阳节,说说我国其他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元宵节、元旦、春节忆思,兄弟亲,每:每当;逢:遇着、碰到的意思;倍:更加,加倍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人们无不兴高采烈、欢度节日,可诗人王维却发出了“倍思亲”的感叹,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如此深深地思念亲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看诗中哪些字眼点明了诗人“倍思亲”的原因。(二)一二句:1.“异乡”:他乡,李白离乡来到长安,长安对他来说就是“异乡”2.“异客”:“陌生的客人”。李白小小年纪漂泊在外,独居他乡,身份是“异客”。 3.“独”:独自一人,还隐含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想象:当我们离开家,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可以打开电视,解解闷);想家的时候,(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跟亲人聊上几句);实在忍不住就(坐车,坐飞机回家)。但是王维生活在古时候啊,没有电话,晚上也没有电视,该有多寂寞啊。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孤独、寂寞)4.他15岁离开家乡,这种举目无亲的日子经过了两年。两年啊,七百多个日日夜夜,诗人没有哪一天不在思念着亲人们啊!然而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团员啊!此时诗人心中除了孤独还有什么?(有家不能回。难过)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难过)5、年年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心中的思乡之情就再也掩饰不住了,于是一发而不可抑制,作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佳句。(齐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古诗的一、二两句。(三)三四两句:1、王维的思乡情感犹如潮水般奔涌而出,此时此刻,他思绪万千,想到了什么?2、想像两年前的与亲人共度重阳节的美好情景:两年前的重阳节,给王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那温馨的一幕幕至今仍时时浮现,往昔的重阳节啊,我们兄弟曾经一起曾经一起曾经一起思绪万千的王维,想起的又何止仅仅是兄弟呢!那年迈的父母啊,已双鬓斑白,他又何尝不是时时惦记,九九重阳又被称为老人节,可王维却无法伺奉左右,承欢膝下,此时此刻,他真想对双亲说:父母啊3、家乡的亲人也在思念他,想像说话4、但如今却没人与他共度佳节,他只好孤身一人站在这高高的山上,远远地望着家乡,他心里该与多少伤心难过啊,读四、配乐诵读深华情感1、配乐读全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诗人王维仅仅是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思念亲人吗?学生想象在不同的节日里诗人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背诵全诗,书写生字1、背诵2、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3、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4、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导入不仅仅是佳节,其实平日一景一物都能勾起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宋朝诗人叶绍翁所写的夜书所见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二、初读1、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2、边读边思考诗的大意,划出不懂的字词。3、释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三、悟情诗人叶绍翁久居在外、归家不得,再读古诗,对照插图,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寂寞、难过这许许多多的思乡念亲的情感吗?(一)一二句1、萧萧是什么意思?(风声)这是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一起读:萧萧2、萧萧梧叶送来了什么?“寒”给他组个词(寒冷)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读:萧萧梧叶送寒声)3、拓展促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唐】李煜这萧萧梧叶送来寒气逼人,让人感到孤独、凄凉(读:萧萧梧叶送寒声)4、这秋风,不仅吹动了落叶,还动了什么?读第二句。典故:“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容易理解,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读:江上秋风动客情)5、情感朗读一二句。(二)、三四句:1、理解: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2、学生想象孩童捉促织玩耍时那种天真无暇,快乐的情景。读知有儿童挑促织3、此时诗人看到这些情景,又会想什么呢?(自己童年时的伙伴。)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得我吗?再读4、一灯明:他看见的只有一盏灯,触景生情,多么孤单啊!(读:夜深篱落一灯明)离开家乡,又这么孤单,你们想想,诗人除了想念自己的伙伴外,最想念谁?(父母、亲人)5、情感朗读三四句(三)配乐吟诵在这样的一个秋天的晚上,本应该和家人团聚,诗人却身处异乡,又看到萧萧桐叶、篱落一灯明,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种孤独、凄凉、思乡的感觉,一起来读四、拓展1、无论在乡间还是身处繁华的都市,不同的人,不一样的处境,一样的是思乡情,齐读两首诗2、明月千里寄相思,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出示秋思、游子吟、长相思、秋风引等,这些是老师从书籍、网络中查找到的。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再找一找,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我们来开个“九月九日诵诗会”。五、作业1、学生练习书写生字2、背诵两首古诗板书设计: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叶绍翁 思乡念亲 王维孤独寂寞难过教学反思:这节课学习的古诗,都是写出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同时在教学时也正是中秋节过后,学生对于过节的气氛,家人团聚的幸福感都有所体验,这样对于课堂的教学,体会当时诗人的心情就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这两首古诗的时候,课堂中我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诗意,加以引导。例如在教学第一首古诗夜书所见的时候,对于第一句诗句的教学,我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想想当时诗人所想,所感。课堂中通过我的教学语言,给学生创设情境,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一个人在外地的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会想到感觉很孤单,想家里的亲人等等,通过这样的想象很好的让学生体会了诗人当时写下这首诗时的感受,体会了诗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第三模块:自读提高课 (3课时)一、明确本课时学习内容,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二、学习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风筝学案设计内容:自学课文,把握内容1复述课文(请1至2名学生进行复述,教师适时进行纠正)2请仔细地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朗读、自学5分钟师生交流(要求学生走入文本,从具体语言中把握人物的性格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请)自主提问、合作学习a) 请将课前小组未能疏通的句子、疑难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样理解?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什么?兄弟的忘却为什么使我“心只得沉重着”?怎样理解结尾的句子?(教师随机将学生的提问打在电脑屏幕上,如果提问较多允许学习小组至少讨论4个以上的问题)b)小组讨论8分钟教师巡视辅导,与各学习小组交流c) 师生交流,逐一解决(不要求按顺序,对哪个问题有见解,就谈哪个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适时点拨)探究主题本文的思想主题是多方面的,你对此有怎样的理解?(1)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情(2)深刻的自我反省(3)对像小兄弟一样的人的不觉悟的感慨(学生未必面面俱到,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拓展及作业你喜欢哪种游戏?如果家长反对,你会怎么做?总结这篇文章思想深邃,我们既可以读出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情,也可以看到他接触了科学之后时时的反省自己,也可以品出他对“被虐杀者”不能自我醒悟的感慨。希望同学们也能在生活中善于观察,长于捕捉素材,勤于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板书风筝鲁迅我:蛮横 粗暴;内疚、歉意 手足之情小兄弟:可爱 爱玩;忘却 深刻反省风筝教学反思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课文;至于本文教学的难点,我认为应是对作品中一些语意含蓄而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只有突破了这些句子学生才能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秋天的雨学案设计内容:谁能说一说,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准备过冬,是不是?你们除了这些还看到什么了?(银杏树、枫树、柳树、柿子、橘子。)深入局部,品读课文。1感悟“五彩缤纷”。(1)学生默读课文,寻找描写的颜色词语。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描写颜色的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2)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自己小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2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2)去词体会。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3)指导朗读。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4)看录像,感悟“五彩缤纷”。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读出它的美丽吧。(多媒体出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学生根据画面读相关文字。)(5)美读全段。3体会“气味的香甜”。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板书:藏着气味)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4表演朗读。(1)熟读课文。通过表演入情入境,以演促读。咱们就来把小动物和植物们是怎样准备过冬的演一演,怎么样?(2)师生互动演一演。(3)指导朗读。这么快乐的景象,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快乐,自己读自己的。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1小结。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板书:钥匙)2拓展。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3积累背诵。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就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是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选择你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并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3用你手中的画笔为你喜欢的课文内容设计一幅图画。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五彩缤纷 藏着气味 吹起喇叭听听,秋的声音学案设计内容: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检查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 果园里 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配乐朗读1-4节。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出示:听听,秋的声音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布置作业。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教学反思: 北方的四季分明,入秋,阳光的颜色就变了变得金黄金黄,十分悦目,呃.像个和善的老头儿。在上班时,我时常闭上眼细心地聆听秋叶唰啦啦飘落的声音。没想到这一习惯竟不知不觉被学生学了去是这么回事上听听秋的声音时,我就改变了策略。实在也巧的很,我写完课题,窗外正好吹过一阵风,唰啦啦!这纯自然的音乐激活了我的心。我惊喜地喊: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风吹落叶风声调皮的同学站起来喊:秋的声音!一个有趣生动的导言就自然地生成了学生们是闭着眼听完我的范读的。这首小诗打开了他们思路,竟使有的学生听到花开的啪嗒声,农民丰收割稻的唰啦声惊喜在秋之声中,不断涌现它们时而在窗外寻找秋天的影子,时而闭上眼回忆自己海边的、山里的童年感谢上帝!我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童年比我的童年更加色彩斑澜看来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窗外已有满眼秋色,又何须我苍白的语言下课了,还有许多孩子围着我讲秋天突然,丁雅萱很认真地问我:老师,秋天为什么不和我们玩儿一下再走呢?她大概还在想课上的那个秋天为何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问题吧!我笑了一下说:她已经和你玩过了。只不过你没注意比如它呼地一下摸了你的脸,唰地一下又碰了你的耳朵。小婷开心地笑了。回到办公室,丁雅萱的话在我的脑中反复盘旋,挥之不去。为何不和我说一下再走?她大概是没时间玩耍吧!我突然一下子理解了这个上课爱吹泡泡的女生。也许,下课了,放学了,她又要被推进作业的漩涡里,根本没有时间玩嘿!我的孩子们自己已经找到了良方。下课了,孩子们放下笔记本,来到走廊上,闭着眼,哇?我听到了风声!我听到云跑步的声音。第四模块 拓展阅读与实践课(3课时)一、主题阅读(一)个性阅读推荐阅读主题丛书中“感悟秋韵”、“斑斓秋色”、两组中的26篇文章,自己选择其中的5篇文章重点阅读,完成阅读卡,能有自己的阅读收获。其余篇章可以略读。(二)阅读汇报要求:能讲一个书中的故事或能结合所读内容谈自己的读书收获。二、主题活动围绕本单元,做一张手抄报。三、探索实践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进行课外研究。第五模块:积累练习(5课时)(处理“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口语交际 习作”等)一、快乐习作(2课时)习作1我爱秋天作文指导 1、词句积累 金秋时节 秋风习习 天高气爽 遍地是金 秋高气爽秋风萧瑟 秋色宜人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 秋意深浓、秋兰飘香、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_ _ _ _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宋 谢灵运)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唐 耿韦)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_ 2、说说我的图画 我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我在天空中画了_还在地面上画了许多东西,远处有_,近处有_。在画上,有我最喜欢的_。 秋天多美呀!我爱这幅画,我爱这美丽的秋天。 3 、劣文诊断(按诊断改写文章) 同学们,大家看,这是我画的秋天。我画了一座高大的山。山上有许多树木。有些树木的叶子已经变黄了,还有的变成了红色。(可不可以写写叶子在阳光下的样子,微风吹过的样子,落叶飞舞的样子呢?)我还画了几只小鸟。(写出什么鸟?分别写写小鸟停在树上的样子,在空中飞翔的样子。)近处的草地上,我画了几朵菊花。菊花真美!(分别从颜色、形状、神韵等方面写出菊花的美.)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 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2)说出自己的快乐。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5拓展活动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附送:2019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教材分析:古诗的学习到了三年级,开始引入了注释。因此,在教学古诗两首时,应当恰当地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进行学习理解。夜书所见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农家院落里宁静悠闲,秋风中的梧桐传达着秋的寒意,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表达了作者重阳节那天倍加思念亲人,惆怅孤独的思想感情。学习这两首古诗,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学懂诗意,更要让学生体味诗中的意境。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注释,自主学习,学懂古诗的意思。2、通过自主探究,认识7个认读字,会写10个生字。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初步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认识“促 忆”等7个认读字,2、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能够正确地朗读、理解古诗,并体会古诗的意境。3、通过自主探究,会写“忆 异 逢 佳 倍 遥 遍 插”等10个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情:许多作家诗人都用他们的笔描绘秋天。秋天不仅是个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秋天也常常勾起人的离别意,相思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寄托着离情别绪的古诗。2、揭题,读题。二、自学古诗,相机学习认读字。1、自学课文建议: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好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次。2、自学(巡视指导)3、大组交流分节读课文,相机学习。促:读准平舌音,对照注释理解“促织”忆:扩词,理解九月九日忆上东兄弟中“忆”的意思,说说课题的意思。遥、遍、逢:换偏旁,写一写三、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课件出示:在高高的山上,诗人对着远方,若有所思,吟颂着2、自学:对照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字或词打上问号。3、交流:重点:异 独 倍 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品读古诗再次出现课件,体味意境(重阳本应该是团聚的日子,诗人却遥在他乡。他登上高山,眺望远方,非常思念家中的亲人。) 想象当时作者的所思所感。小结:在这重阳佳节,作者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所以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品读,朗诵四、写字:你觉得在这首古诗里还有哪个生字写起来还觉得有困难重点指导:插 说说你怎么记,观察田字格,找出结构特点,主要笔画。范写,练写。五、总结:学懂一首古诗常常需要借助注释,另外要展开想象,才能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就叫做画面想象法。希望同学们能运用这两种方法,学懂更多的古诗。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写“促 深”。2、学习“夜书所见”,体会诗人在这宁静而美好的秋夜中浓浓的思乡之情。一、复现生字:1、 再现生字2、 听写生字并学习“促 深” 重点:深 (注意右边不加点,因为夜深了,月亮星星躲起来了)3、 朗读古诗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学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借助注释理解意思,借助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三、运用学法理解夜书所见1、出示课件:在一个宁静的夜里,隐约听到风吹梧桐的声音,带来秋的寒意,两个儿童在明亮的月光下斗着蟋蟀,勾起了作者思乡之情! 2、自学:自学:对照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字或词打上问号。交流:重点: 寒声 动 挑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三、品读古诗1、透过这首古诗,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图画?(运用画面想象法)2、再次播放课件,读好古诗。四、总结:1、齐朗诵两首古诗2、谈话:同样是秋天的古诗,同样道出了秋的凄凉,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看来,秋天真是个多思的季节!五、课外拓展秋晚宿破山寺 皎然 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昔日经行人尽去,寒云夜夜自飞还。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教学反思:这是两首写秋天景色表达诗人想念家乡的古诗。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是指诗人见到什么?反复诵读画出景物。学生看图然后再反复诵读,我让学生再看图联想明月,独自一人,江边静静的夜,这些会让人想到什么,学生都说会想到自已的家。再让学生朗读古诗,从古诗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学生再反复读诗句并结合注释,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却是倒装句,为此我先让学生读最后半句“夜深篱落一灯明”结合图学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么晚只看到灯又看不到人,那个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学生就马上能理解了,第二首诗学生基本可以自学成功。10 风 筝教学目标: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能自主地积累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1)自读,互读。(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我来考考你。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2)我来说你来猜。出示词语: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四人一小组讨论。3每组选代表发言。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四)课后作业1、读流利课文,对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并查一查字典。2、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有感情地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2、积累有关风筝的诗句及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1)做风筝重点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板书:依然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2)放风筝。重点句子: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板书:拼命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3)找风筝。重点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三、拓展想象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板书设计风 筝做风筝 快乐放风筝找风筝 失望 期望教学反思: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引读第一节,梳理课文为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个片段品读。找出写心情变化的句子和词语多次品读,读出不同的心情,体会孩子的心情变化。课文续写“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幸福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想象。11、秋天的雨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色,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艺术化的语言。教学准备:1、学生:观察身边秋天的景物。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扇”的读音,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12个生字所带的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4、积累好词佳句。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有个字同学们都会读、会写,但不一定了解它。你信不信?这个字就是(课件出示雨字)生齐读。2、“雨”很奇特,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边说边出示四季的雨景)请看,这四幅图各是哪个季节的雨景?连一连。齐读。3、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秋天的雨。板书课题。放开声音把课题读一读。二、初读课文。1、想了解神秘的秋雨吗?翻开课本42页,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请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特别要注意生字中有许多轻声词。2、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3、刚才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来给大家提个醒?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指导扇的读音)4、现在再读一读课文,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更好。有信心吗?这回要边读边想,秋雨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和同桌互相读一读吧。5、秋雨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凉爽、五彩缤纷、气味、冬天要到了 三、细读品味,感受秋天的雨。(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秋雨给我们带来了凉爽是哪个小朋友说的?你是在哪个自然段读到的?(出示第一自然段课件。)一起读一读。2、师故作纳闷,钥匙秋天的雨怎么是一把钥匙?板书:钥匙你们家用钥匙干什么?秋雨这把钥匙是用来打开(秋天的大门)板书:打开大门哦,我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秋雨下来,秋天就到了。)秋雨这把钥匙真神奇啊,把第一句读一读吧。3、秋天的雨是怎么来的?夏天的天气很炎热,前不久下了几场雨,我们就感觉现在天气凉爽多了,秋天就是这样趁你没留意,不知不觉地、轻轻悄悄地来了。4、谁能带着这样的感觉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评价)老师来读一读,你们感受一下秋天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来了这种感觉。全班一起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秋雨带着清凉和温柔,把秋天的大门打开后,我们首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默读第二自然段。2、秋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师撒银杏叶、枫叶、稻子、果实、菊花)大家快捡起来看看。3、礼物真多啊,课文里是怎么描写你得到的礼物的?快找出来,大声读一读。4、谁得到了银杏叶?课件出示你喜欢银杏叶吗?喜欢什么?读一读,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5、请得到枫叶的同学也来说说。课件出示 老师特别喜欢“飘哇飘”这个词,知道为什么吗?猜一猜。(我好象看到了一幅很美的画,许多红红的枫叶在林中飞舞。我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们看到枫叶飘落时的美景了吗?一起读一读。6、多美的句子呀,我们再一起欣赏欣赏吧。女同学读第一句,男同学读第二句。7、秋雨还带来什么?学生一边描述,课件出示相关画面。(金黄的稻田。书上是怎么说的?请你找出来读一读。金色的海洋,这告诉我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还有谁想读?想读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丰收的喜悦。)8、(课件)看看果树,“你挤我碰”是什么样的?谁来做给大家看?为什么会“你挤我碰”?是呀,果树上硕果累累,它们都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得高兴些。9、老师看到有些同学得到了菊花,举起来,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紫的。(课件:第二自然段)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教师范读完并做频频点头的动作)你们也来读一读,好吗?边读边做动作。句子中有个省略号,为什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是呀,菊花的颜色可多了,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菊花图)齐读。10、菊花的颜色还有很多很多,现在你理解什么是“五彩缤纷”了吧?谁来说说?(边说边贴图)除了菊花颜色多之外,还有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金黄的田野、橙红的橘子,这么多的颜色就叫“五彩缤纷”。还能用什么词表达这个意思?(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万紫千红、五彩斑斓、绚丽多彩)11、秋雨给大地带来这么多颜色,我们真该好好地感谢秋雨。假如我是银杏叶,我要对秋雨说:“秋雨秋雨,谢谢你,因为有了你,我穿上了黄黄的衣裳,秋风一吹,我就翩翩起舞,真像美丽的蝴蝶。”假如你是银杏叶、是枫叶、是田野、是果树、是菊花,你要对秋雨说什么呢?先在四人小组中向同学说一说。12、秋雨虽然透明无色,却能把秋天打扮得这么美。让我们把这段再读一读,把秋天的美记在心里。可以带上表情,加上动作。13、读得真好,如果你们能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话背下来,就更棒了,背一背吧。四、总结拓展。这节课老师很高兴地和同学们看到了秋雨给大地带来了五彩缤纷的美景,欣赏了许多诗一般的句子。请同学们回去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甚至可以是整段话,试着背下来。(把今天学的这两个自然段背给家长或学习伙伴听,也可以给自己录录音。)还要收集有关秋天的资料,可以是实物、诗文或图片。秋雨还带给我们许多许多的礼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积累好词佳句。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一)听写字词1、出示词语认读,自主选择一个词,再指名给大家报听写。2、板演,校对,说说为什么报这个词?(二)开火车读课文,然后结合板书复习课文是从秋天的缤纷色彩,秋天的好闻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的三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二、研读课文探究专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写秋雨的内容,认真读有关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美美地读一读,说说喜欢的理由。(一)自己研读。(二)四人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建议交流方法:先说说喜欢哪一方面的内容,再读读有关句子,最后说说喜欢理由。(以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教学)第二节:1、理由:秋天五彩缤纷、美丽2、引导:a、默读第二节,划出表示颜色的词。反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描写颜色的词变成相应的颜色。读到这儿,你能说说“五彩缤纷”的意思吗?b、自己读这一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美美地多读几遍。c、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课文原句)去词体会:如果我把句子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d、指导朗读: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推荐读、看课件读、齐读。第三节:1、理由:好闻的气味。2、引导:a、秋天的雨里有哪些气味呢?请你们读一读,老师来闻一闻,是不是真的闻到这种气味?b、从这些气味中你体会到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c、朗读:让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读一读这一节。第四节:1、理由:秋雨吹起喇叭告诉动植物准备过冬,挺会关心人的呢!2、引导:a、熟读课文,演一演小动物和植物们准备过冬的情景b、指导朗读:这么快乐的景象,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四)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秋天的雨悄悄地把秋天大门打开,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水果成熟的香味,带来了冬天快要来了的信息,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带来了欢乐(出示最后一节:指名读,齐读。)三、升华情感,积累背诵1、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就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2、齐读全文。3、摘抄好词佳句,写在“采蜜集”上。五、作业超市(任选一题)1、收集课内课外描写秋天的词句,贴在墙报上。2、回家把自己心目中的秋天画下来。3、和爸爸、妈妈去秋游,把自己看到的秋景写下来。板书设计: 五彩缤纷 丰收秋天的雨 好闻气味 (钥匙) 准备过冬 快乐 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写景的抒情小散文,语言文字很美。精彩的描写集中在第二、第四自然段。教师把阅读的重点指导放在这两个自然段,在指导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再通过配乐和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让他们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在指导第四自然段的阅读时,通过表演读的方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默读、表演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 12、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教学流程:一、引题: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2、你觉得这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