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724998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19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19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空气的性质(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气球实验步骤:1、套气球。2、吹气球。3、观察现象。4. 实验结论:气球不能被吹大的原因是: 5、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空气的性质(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气球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套气球。1、将气球放入空饮料瓶,气球口向外翻套在瓶口上。(1分)2、气球要套牢瓶口。(1分)22、吹气球。1、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1分)2、吹瓶子里的气球时,手不要用力捏塑料瓶。(1分)3、注意气球要卫生,不能多人重复使用。(0.5分)2.53、观察现象观察瓶子里气球的变化。14、实验结论总结什么原因让气球不能被吹大35、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1.5实验结论:气球吹不大,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占据了空间。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2:空气的性质(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压缩空气性质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实验步骤:1、 抽一针筒空气。2、 封住针筒注射器头。3、 推活塞。4、 观察现象。5、 重复3、4步骤。6、 实验结论: 7、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2:空气的性质(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压缩空气性质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抽一针筒空气。1、左手抓住针筒,右手把活塞向后拉。(1分)2、活塞的前端到达针筒的最大刻度即可。(1分)22、封住针筒注射器头。1、将橡皮平放在桌上。(0.5分)2、将针筒注射器头用力顶在橡皮上。(0.5分)13、推活塞。1、慢慢推动活塞。(0.5分)2、要仔细体会手上的感觉。(0.5分)3、推不动时停止。(0.5分)1.5感觉像压住弹簧一样给满分4、观察现象。仔细观察活塞的运动。(1分)15、重复3、4步骤。反复推动活塞,并观察活塞的运动。(1.5分)1.56、实验结论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2分)27、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实验结论: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3:空气的性质(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比较水与空气的相同与不同实验器材:烧杯、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圆底烧瓶实验步骤:1、将水、空气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里,比较其形状。2、将空小塑料瓶放入水槽,观察水流入瓶中,空气跑出的情形。3、分别将水、空气吸入注射器。4、将注射器,一端顶住橡皮,推动注射器,比较。5、实验总结: 6、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3:空气的性质(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比较水与空气的相同与不同实验器材:烧杯、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圆底烧瓶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将水、空气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里,比较其形状。1、将水、空气分别装入圆底烧瓶里。(1分)2、将水、空气分别装入烧杯里。(1分)3、比较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1分)32、将空小塑料瓶放入水槽,观察水流入瓶中,空气跑出的情形。将瓶口斜向上没于水中,并观察(瓶口有气泡冒出)。13、分别将水、空气吸入注射器。1.54、将注射器,一端顶住橡皮,推动注射器,比较。注射器要顶紧橡皮。1.55、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6、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实验结论:水与空气都可流动,形状都能改变,水很难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4:热空气和冷空气(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实验步骤:1、 将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分别放在冷、热水槽中使之变热或变冷。2、 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香,立即用玻璃片将瓶子盖上。3、 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4、 重复1、2步骤,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5、 观察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6、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4:热空气和冷空气(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将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分别放在冷、热水槽中使之变热或变冷。1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香,立即用玻璃片将瓶子盖上。操作时动作要快,瓶口要对准。2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注意力集中在白烟的位置变化上。24、重复1、2步骤,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注射器要顶紧橡皮。25、观察现象记录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6、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实验结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且会向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对流。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5:空气中有什么(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空气的成分实验器材: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透明规则圆柱形玻璃杯、水槽、红色水、火柴实验步骤:1、 将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放入有红色水的水槽中。2、 点燃蜡烛。3、 将透明玻璃杯罩在蜡烛上。4、 观察现象。5、 将玻璃杯连同玻璃一同取出,正放于桌上。6、 把燃烧的火柴伸入玻璃杯内。7、 观察现象。8、 实验结论: 9、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5:空气中有什么(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空气的成分实验器材: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透明规则圆柱形玻璃杯、水槽、红色水、火柴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将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放入有红色水的水槽中。0.52、点燃蜡烛。火柴梗放在铁盒或培养皿中。0.53、将透明玻璃杯罩在蜡烛上。由右上方向下罩。14、观察现象。蜡烛燃烧时,红水会渗进玻璃杯中。15、将玻璃杯连同玻璃一同取出,正放于桌上。取出玻璃杯时,玻璃片一定上要盖紧杯口,防止杯中的水漏出来。26、把燃烧的火柴伸入玻璃杯内。伸入火柴时,将玻璃片掀起一点即可。17、观察现象。燃烧的火柴伸入杯中就会立刻熄灭。18、实验结论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29、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实验结论:空气中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6:空气中有什么(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认识二氧化碳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管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实验步骤:1、在锥形瓶中加醋,放入小苏打。2、把塞子塞紧瓶口,通过管子把气体引入另一只集气瓶。3、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观察现象。4、将长、短蜡烛分别点燃,放入瓶中。5、将二氧化碳沿着杯壁慢慢倒入瓶中。6、观察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7、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6:空气中有什么(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实验目的:认识二氧化碳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管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在锥形瓶中加醋,放入小苏打。小苏打不能太多。12、把塞子塞紧瓶口,通过管子把气体引入另一只集气瓶。收集2瓶气体以备用。23、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观察现象。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要少。24、将长、短蜡烛分别点燃,放入瓶中。15、将二氧化碳沿着杯壁慢慢倒入瓶中。倾倒二氧化碳一定要慢,并要沿杯壁倒。16、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27、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7:冷热与温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实验步骤:1、 倒大半杯热水,将温度计放入热水。2、 记录第一个最高点的数据。3、 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4、 画出记录曲线图:5、 实验结论: 6、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7:冷热与温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倒大半杯热水,将温度计放入热水。1、一倒热水,就要将温度计放进去。(0.5分)2、温度计的液泡一直放在水的中央,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0.5分)12、记录第一个最高点的数据。1、不要将温度计拿出水杯读数。(1分)2、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再读数。(1分)3、视线与温度计液柱顶端保持水平。(1分)33、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14、画出记录曲线图。1、在竖轴标出数次(10次)测量的温度。(1分)2、将标出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1分)2曲线图应该是开始较陡直,后来叫平缓。5、实验结论得出实验结论。26、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8: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器材:蜡烛、金属汤匙、竹夹、火柴、酒精灯实验步骤:1、 在汤匙柄滴上蜡。2、 点燃酒精灯。3、 观察酒精灯火焰。酒精灯火焰分为 、 、 。外焰温度最 ,内焰温度最 ,加热一般都使用 。4、 给汤匙加热。5、 熄灭酒精灯。6、 实验结论: 7、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8: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器材:蜡烛、金属汤匙、竹夹、火柴、酒精灯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在汤匙柄滴上蜡。1、点燃蜡烛。(0.5分)2、在汤匙柄前,中、末分别滴上蜡,等蜡凝固。(0.5分)12、点燃酒精灯。1、打开酒精灯灯帽,把灯帽竖起放在桌上。(1分)2、点燃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1分)23、观察酒精灯火焰。1、酒精灯火焰分为内焰、中焰、外焰。(1分)2、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加热一般都使用外焰。(1分)24、给汤匙加热。1、给一把汤匙的前端加热,观察蜡的熔化情形。(0.5分)2、给一把汤匙的中端加热,观察蜡的熔化情形。(0.5分)15、熄灭酒精灯。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焰。16、实验结论得出实验结论。27、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实验结论:热会沿着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9: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热在液体中的传递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实验步骤:1、 倒150ML冷水在烧杯里。2、 加入木屑。3、 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4、 点燃酒精灯,给石棉网加热。5、 观察木屑的运动。6、 实验结论: 7、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9: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热在液体中的传递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倒150ML冷水在烧杯里。冷水不宜太多,不然加热时间太长。12、加入木屑。少许木屑即可。0.53、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烧杯不能直接放在火上加热,因此要垫上石棉网。24、点燃酒精灯,给石棉网加热注意酒精灯使用的要领。25、观察木屑的运动1、注意防止沸腾,只观察、不动手。(0.5分)2、等待时间要长,要有耐心。(0.5分)1木屑上下翻滚运动6、实验结论得出实验结论。27、整理实验器材。1、实验结束需要等待冷却后再整理。(0.5分)2、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分)15实验结论:液体传递热的方式是对流。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0:加热和冷却(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实验器材:固体膨胀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实验步骤:1、 将铜球从铁圈中通过。2、 给铜球加热。3、 加热后,将铜球放入铁圈看能否通过。4、 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5、 试试能否通过铁圈。6、 实验结论: 7、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0:加热和冷却(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实验器材:固体膨胀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将铜球从铁圈中通过。不用加热。12、给铜球加热1、注意酒精灯的操作。分(1.5)2、注意千万不能用手触摸铜球。(1分)253、加热后,将铜球放入铁圈看能否通过。注意安全,不能触碰铜球。14、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在水槽中冷却两分钟以上。15、试试能否通过铁圈。16、实验结论得出实验结论。27、整理实验器材。1、实验结束需要等待冷却后再整理。(0.5分)2、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分)15实验结论: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遇冷后体积会缩小。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1:吸热和散热(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实验器材:相同重是的油和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实验步骤:1、 分别给油、水加热。2、 每隔1分钟记录油、水温度。(记录5次)3、 停止加热后,每隔1分钟记录油、水温度。(记录5次)4、 比较记录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5、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1:吸热和散热(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实验器材:相同重是的油和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分别给油、水加热。1、油、水的量要相同。(1分)2、注意酒精灯的操作要领。(2分)32、每隔1分钟记录油、水温度注意温度计观察、操作要领23、停止加热后,每隔1分钟记录油、水温度。注意温度计观察,操作要领24、比较记录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15、整理实验器材。1、实验结束需要等待冷却后再整理。(1分)2、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分)2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本领不相同。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2:吸热和散热(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同种物质,不同颜色的吸热和散热性是否一样实验器材:白色与黑色杯子、温度计实验步骤:1、 将两种颜色的杯子放在阳光下。2、 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记录5次)3、 将杯子拿进教室(或阴凉处)4、 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记录5次)5、 比较记录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6、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2:吸热和散热(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同种物质,不同颜色的吸热和散热性是否一样实验器材:白色与黑色杯子、温度计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将两种颜色的杯子放在阳光下。阳光要强烈,白色、黑色面积稍大些效果会更好。12、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注意温度计观察、操作要领23、将杯子拿进教室。14、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注意温度计观察,操作要领25、比较记录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26、整理实验器材。1、实验结束需要等待冷却后再整理。(1分)2、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分)2实验结论:颜色深的物体吸热性能更好,散热性能也好;颜色浅的物质吸、散热性能差。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3:水在加热和冷却后(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造雨、造霜、造雾实验器材:深色铝制易拉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冰块、盐、玻璃片实验步骤:1、 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2、 用玻璃片罩在烧杯上,观察玻璃片上有无水珠。3、 熄灭酒精灯。4、 整理实验器材。5、 少量水与温度计试管放入易拉罐加入冰与盐的混合物。6、 观察、测量。观察易拉罐外部有白色的霜出现,测量此时易拉罐内部的温度。7、 把一块冰放在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杯杯口,观察现象。8、 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9、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3:水在加热和冷却后(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实验目的:造雨、造霜、造雾实验器材:深色铝制易拉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冰块、盐、玻璃片实验步骤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1、注意酒精灯的使用要领(0.5分)2、烧杯不能直接在火上加热(0.5分)12、用玻璃片罩在烧杯上,观察玻璃片上有无水珠。0.53、熄灭酒精灯。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焰。14、整理实验器材。1、实验结束需要等待冷却后再整理。(0.5分)2、清理器材,保持整洁。(0.5分)15、少量水与温度计试管放入易拉罐加入冰与盐的混合物。1、在易拉罐下放上一块湿毛巾。(0.5分)2、易拉罐用深色的。(0.5分)3、课前地面上要洒水,保证湿度。(0.5分)1.56、观察、测量。1、观察易拉罐外部有白色的霜出现。(0.5分)2、测量此时易拉罐内部的温度。(0.5分)17、把一块冰放在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杯杯口,观察现象。有雾产生。(1分)18、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29、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如果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就会凝结成小冰晶,如果水蒸气特别多且温度较低,就会形成雾。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4:声音的产生(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实验目的:物体振动发声实验器材:尺子实验步骤:1、 一个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弹拨。2、 观察尺子的振动情况,听声音。3、 在振动时,突然抓住尺子;听声音。4、 实验结论: 5、 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4:声音的产生(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实验目的:物体振动发声实验器材:尺子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一个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弹拨。手要压紧,不让尺子移动22、观察尺子的振动情况,听声音。23、在振动时,突然抓住尺子;听声音。24、实验结论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25、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分)2实验结论: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5:声音的传播(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实验目的:探究固体、液体、气体能否传播声音实验器材:三只分别装有沙、水、空气的封口塑料袋,一只有橡皮头的铅笔实验步骤:1、 将装有沙子的塑料袋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2、 在距离一臂远的地方,用橡皮头轻敲桌子。3、 分别用装有水、空气的袋子重复上面步骤。4、 分析不同情况下声音的效果,得出实验结论: 5、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5:声音的传播(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实验目的:探究固体、液体、气体能否传播声音实验器材:三只分别装有沙、水、空气的封口塑料袋,一只有橡皮头的铅笔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将装有沙子的塑料袋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耳朵贴紧塑料袋。22、在距离一臂远的地方,用橡皮头轻敲桌子。1、要轻轻敲。(1分)2、要保持十分安静,不要发出声音。(1分)2在桌子不同地方敲击,都能听见。3、分别用装有水、空气的袋子重复上面步骤口袋大小和所装物体体积应该相近或相同。24、实验结论分析不同情况下声音的效果,得出实验结论。25、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1分)2实验结论:声音能沿着固体、气体和液体向不同方向传播。固体传播声音最强,气体中声音传播最弱。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6:不同的声音(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实验目的:认识音调高低与弦松紧、长短、粗细的关系实验器材:空盒子,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实验步骤:1、将橡皮筋套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上。2、比较拉伸松紧不同的橡皮筋的发音。3、比较拉伸长短不同的橡皮筋的发音。4、比较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的发音。5、分析比较不同声音,得出实验结论: 6、整理实验器材。平昌县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试题16:不同的声音(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实验目的:认识音调高低与弦松紧、长短、粗细的关系实验器材:空盒子,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备注1、将橡皮筋套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上。12、比较拉伸松紧不同的橡皮筋的发音。1、保持安静,凑近橡皮筋认真听。(0.5分)2、右手拨动自然状态的橡皮筋,听声音。(0.5分)3、将橡皮筋拉长,拨动听声音(0.5分)4、再拉长、拨动、听声音。(0.5分)23、比较拉伸长短不同的橡皮筋的发音。1、保持橡皮筋拉伸长度不变,捏住其中一段,再拔动另一段,听声音。(0.5分)2、捏取“弦”的长度越来越短,听声音。(0.5分)3、保持安静,凑近橡皮筋认真听。(0.5分)1.54、比较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的发音。1、将粗细不同长度相同的橡皮筋拉紧,拉伸的长度相同,分别弹动。(0.5分)2、听声音,比较高低(0.5分)3、保持安静,凑近橡皮筋认真听。(0.5分)1.55、实验结论分析比较不同声音,得出实验结论26、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2分)2实验结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声音的强弱跟振动的幅度有关。附送: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天2019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四班尹素梅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课后反思:第二课 天气日历 探究活动分析: 前一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日历中,学生将用改进后的、比较简单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卡来完成观察记录任务,所以让学生练习画一画天气符号是很必要的。在降雨量中增加降雨的毫米数的记录,是和后面雨量器的教学相配合。运用小旗被风吹动情况的符号来记录风量,也是和后面“怎样描述风”的教学活动相配合,并使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更容易一些。 制作天气日历(时间/内容) 1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两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的。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 2教师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并讨论: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 3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并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告诉学生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4讨论今后的天气记录应怎样进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组,每至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定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和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6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7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8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9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教学后记:第三课 温度和气温 探究活动分析: 1、 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 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 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摄氏度或摄氏度。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5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6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 揭示学习课题。 二、 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5三、气温的测量 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 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 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 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第四课 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